1、2017 年福建省中考历史试卷(闭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据考古发现,河姆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 )A建造干栏式房屋 B种植粟C铸造司母戊鼎 D使用甲骨文2如图所示讲学者传授的是(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3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的货币是( )A圆形方孔半两钱 B五铢钱C交子 D银元4如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序号 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1 禁胡语、胡服2 改鲜卑姓为汉姓3 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A推动经济发展 B促进民族交融 C加强中央集权 D实现南北统一5成语“金榜题名”“ 独占鳌头”“三元及
2、第” 所反映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6唐宋时期,众多诗词作品得以刊印成集,主要得益于( )A造纸术的改进 B印刷技术的进步C国家政策的支持 D对外交流的发展7我国现有 56 个民族,其中回族开始形成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8如图所示对联反映的我国古代科技成果当属( )A史学 B农学 C建筑学 D医药学91684 年,清政府设立地方行政机构,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该机构是( )A辽东郡 B伊犁将军 C军机处 D台湾府10他是虎门销烟的英雄、八闽人民的骄傲。 “他”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康有为 D严复11 “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
3、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作用1219 世纪末,日本通过发动侵华战争,获取巨额赔款和在华设厂特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13如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A公元 1912 年 B公元 1918 年 C公元 1919 年 D公元 1920 年141937 年,冼星海在家书中写道:“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的印象,当我还没有忘记的时候,如今又遭到更大的浩劫”。 “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产生的起因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
4、杀15解放战争时期,下列城市中通过和平方式解放的是( )A北平 B锦州 C沈阳 D天津16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 ”,新中国于 1953 年开始(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7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大成就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C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D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8如图所示内容可以见证( )A万隆会议召开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如图所示钱
5、币的发行是为了纪念( )A西藏和平解放 B香港回归祖国C澳门回归祖国 D战略导弹部队建立2 0诗句“高塔巍巍数千寻,二百万方石砌成” 描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 )A埃及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C大运河 D故宫21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 )A古巴比伦 B古印度 C古希腊 D阿拉伯帝国22文艺复兴时期, 神曲等文学艺术作品表达了人的真实情感,冲破了天主教会对人性的束缚,体现了对个性的追求。这些作品反映的社会思潮是( )A人文主义 B民主法治 C科学至上 D以神为中心2313 世纪时,有人公开主张大地球形理论。首次证实这一理论的是( )A亚历山大东征 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C麦哲伦环球航行 D达尔文发表物
6、种起源2418 世纪晚期,英国广泛利用热能,逐渐摆脱了对畜力、自然力的依赖。人类由此步入(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网络时代25有学者认为,日本文明自古以来就具有“饮似长鲸吸百川”的能力。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大化改新 1861 年改革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A B C D26他一生命运多桀,却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英雄交响曲等传世名作。这位音乐家是( )A达 芬奇 B狄盖特 C欧仁鲍狄埃 D贝多芬2720 世纪 30 年代,随着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是(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苏联28如图所示战役的历史作用是(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B宣告
7、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C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D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291947 年,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雅尔塔会议召开 B印巴分治C杜鲁门主义出台 D华约组织建立302016 年,英国经过全民公投,决定退出某一国际组织,这被视为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大挫折。该国际组织是( )A三国协约 B北约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二、辨析题:(1 小题,共 5 分)31小历同学认为:“罗斯福新政以调整农业为核心,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他的说法正确吗?说明理由。三、材料解析与论述题(共 3 题,32 题 13 分,33 题 14 分,34 题 8 分,共 35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8、。材料一材料二 丝绸和香料从原料产地向西,运输到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材料三 公元前 138 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途中遭匈奴扣留,到公元前 126 年才回到长安。公元前 119 年,张骞再次奉命出使乌孙等国,公元前 115 年回到长安。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从 1405 年到 1433 年,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最后一次航行,船队正在穿越印度洋回归祖国时,62 岁的郑和病逝在他的宝船上。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9、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西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2)根据材料二,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客观条件。(4)张骞、郑和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你更赞赏哪一位?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长城怒跃黄河吼。眺中华,平型猎豹,台庄擒狗。胜利凯歌频奏起,倭寇投降低首。刘国勷词作(1)以上词句涉及哪些历史事件?(答出两个)材料二 中国人民日报 社论: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巨册。波兰人民论坛报社
10、论:这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阵线上又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人民的胜利,乃是本世纪继苏联十月革命和消灭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之后的伟大事件。转引自杨兆麟时间开始了材料三时间 福建某城市 深圳1977 年2007 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词句中涉及的两个历史事件。(2)根据材料二,指出报纸社论所评论的历史事件。波兰人民论坛报是从什么角度评论这一历史事件的?(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城市建设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除了图表资料外,还可以通过哪些类型的资料呈现这一时段的历史变迁?(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总结 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34材料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 16
11、40 年开始,历经曲折,先后经历内战、共和、军事独裁、王朝复辟等阶段,直至 1688 年革命结束。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法案,限制国王行政、司法等权力。1701 年,议会颁布王位继承法 ,规范王位继承问题,规定国王的一切决定须经同意该项决定的大臣签署后才能生效。18 世纪中期,英国基本确立了以法律规范国家权力的近代民主制度君主立宪制。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等回答:(1)指出材料中“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法案”的名称。(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2017 年福建省中考历史试卷(闭卷)参 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据考古发现,河姆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 )A建造干栏式房屋 B种植粟C铸造司母戊鼎 D使用甲骨文【考点】15: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坐落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故选 A2如图所示讲学者传授的是(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考点】2O:老子和
13、孔子【分析】本题考查了儒家思想儒家学说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图片中有“仁者爱人和为政以德”的字样,可知讲学者传授的是儒家思想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 爱人”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故选 B3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的货币是( )A圆形方孔半两钱 B五铢钱C交子 D银元【考点】32: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把握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半两钱【解答】秦统一六国后,统一货币,规定以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
14、颁行天下故选 A4如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序号 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1 禁胡语、胡服2 改鲜卑姓为汉姓3 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A推动经济发展 B促进民族交融 C加强中央集权 D实现南北统一【考点】49:北魏孝文帝改革【分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汉礼,尊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解答】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其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的北魏政权进行了孝文帝改革,推行汉化政策,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汉礼,尊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北魏孝文帝
15、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封建化进程故选 B5成语“金榜题名”“ 独占鳌头”“三元及第” 所反映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考点】5D: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举制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这些成语形容的是科举制度为了改变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诞生故选 D6唐宋时期,众多诗词作品得以刊印成集,主要得益于( )A造纸术的改进 B印刷技术的进步C国家政策的支持 D对外交流的发展【考点】6J:活字印刷术
16、的发明【分析】本题以唐宋时期,众多诗词作品得以刊印成集为切入点,考查印刷术的相关知识【解答】据所学知,唐宋时期,众多诗词作品得以刊印成集,主要得益于印刷技术的进步唐朝时期就已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故选 B7我国现有 56 个民族,其中回族开始形成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考点】6H:民族分化政策与民族融合【分析】本题以我国现有 56 个民族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回族开始形成的时期【解答】元朝时期,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
17、,已同汉人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他们同汉、藏、畏吾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到元朝时期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故选 C8如图所示对联反映的我国古代科技成果当属( )A史学 B农学 C建筑学 D医药学【考点】7P:明朝三部科学巨著【分析】本题通过图片切入考查了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图片对联中“时珍” 和“本草” 字样可知对联反映的是李时珍写成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民间药方,广泛采集标本,并亲自试验药物性能,写成的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后
18、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故选 D91684 年,清政府设立地方行政机构,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该机构是( )A辽东郡 B伊犁将军 C军机处 D台湾府【考点】7C: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分析】本题考查台湾府的设立,解题关键是知道 1684 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解答】1684 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故选 D10他是虎门销烟的英雄、八闽人民的骄傲。 “他”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康有为 D严复【考点】81:林则徐虎门销烟【分析】本题以“ 他是虎门销烟的英雄”
19、为切入点,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知识点【解答】1839 年 6 月 3 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 23 天,销毁鸦片 110 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故选 A11 “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作用【考点】91:洋务运动【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考查对题干材料的正确理解【解答】题干意思是说,洋务运动中产生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
20、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作用故选 D1219 世纪末,日本通过发动侵华战争,获取巨额赔款和在华设厂特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考点】8B:马关条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了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 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其中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日本获得赔偿 2 亿两白银
21、故选 C13如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A公元 1912 年 B公元 1918 年 C公元 1919 年 D公元 1920 年【考点】3U:纪年方法和年代计算【分析】本题考查了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因为 1912 年为民国 1 年,需要减去这个 1【解答】题目给出的图片中有民国八年字样,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12+81=1919 年因为 1912 年为民国 1年,需要减去这个 1故选 C141937 年,冼星海在家书中写道:“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的印象,当我还没有忘记的时候,如今又遭到更大的浩劫”。 “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产生的起因是( )
22、A甲午中日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考点】A1: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分析】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知道 1931 年日本发动侵略我国的九一八事变,并很快侵占东北三省,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纷纷逃亡关内【解答】据题干信息“1937 年”“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 年日本发动侵略我国的九一八事变,并很快侵占东北三省,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纷纷逃亡关内故“六年前的三千万流民”产生的起因是九一八事变故选 B15解放战争时期,下列城市中通过和平方式解放的是( )A北平 B锦州 C沈阳 D天津【考点】AK: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分析】本题以通过和平方式解放
23、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北平的和平解放【解答】在淮海战役进行的时候,东北解放军又挥师入关与华北解放军合力进行平津战役,1949 年初,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的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随后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故选 A16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 ”,新中国于 1953 年开始(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考点】C9:一五计划【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 1953 年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就是发展重工业【解答】根据所学可知,为了
24、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 1953 年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就是发展重工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故选 B17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大成就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C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D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考点】EF:“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分析】本题以“ 两弹一星” 的成功研制为切入点,主要考查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大成就【解答】1964 年 10 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 年 10 月,我国导弹核
25、武器试验成功,1967 年 6 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 年 4 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两弹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少数国家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掌握,直接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使我国走上了科技强军之路 “两弹一星 ”的成功研制是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大提高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大成就故选 B18如图所示内容可以见证( )A万隆会议召开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考点】EC:中美建交【分析】本题考查了尼克松访华20 世纪 70 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26、,中美关系出现转机【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图片下方人物为“周恩来和尼克松”可知它见证的是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 年 2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 合公报 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 C19如图所示钱币的发行是为了纪念( )A西藏和平解放 B香港回归祖国C澳门回归祖国 D战略导弹部队建立【考点】E4:祖国统一大业【分析】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考查香港回归【解答】由图片图案“ 五星花蕊的紫荆花红旗” 和“1997”结合所学,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五星花蕊的紫荆花红旗,香港于 1997 年
27、 7 月 1 日,回归祖国因此钱币的发 行是为了纪念香港回归祖国故选 B20诗句“高塔巍巍数千寻,二百万方石砌成”描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 )A埃及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C大运河 D故宫【考点】F4:金字塔和埃及文明【分析】本题解题关键是从诗句切入,结合所学知识点古代埃及金字塔进行思考解答【解答】诗句“ 高塔巍巍数千寻,二百万方石砌成”这是陈毅在 1963 年访问埃及时写的赞金字塔一诗,热情赞颂了人民创造世界的传大力量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狮身人面像,它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故选 A21西方文明
28、的发祥地是( )A古巴比伦 B古印度 C古希腊 D阿拉伯帝国【考点】F8: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古希腊【分析】本题考查了古希腊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解答】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古希腊古代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故选 C22文艺复兴时期, 神曲等文学艺术作品表达了人的真实情感,冲破了天主教会对人性的束缚,体现了对个性的追求。这些作品反映的社会思潮是( )A人文主义 B民主法治 C科学至上 D以神为中心【考点】H1:文艺复兴运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相关知识的认识,把握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反映的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解答】文艺复兴运动中,资产阶级要
29、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这种思潮被称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文艺复兴时期, 神曲等文学艺术作品表达了人的真实情感,冲破了天主教会对人性的束缚,体现了对个性的追求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充分表现人性的美,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作品,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故选 A2313 世纪时,有人公开主张大地球形理论。首次证实这一理论的是( )A亚历山大东征 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C麦哲伦环球航行 D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考点】H2:新航路的开辟【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
30、态,使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解答】1519 年1522 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大地球形的理论故选 C2418 世纪晚期,英国广泛利用热能,逐渐摆脱了对畜力、自然力的依赖。人类由此步入(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网络时代【考点】I1:第一次工业革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瓦特的蒸汽机使人类第一次完成了在生产劳动中普遍以“热”力代替人的体力的革命性
31、飞跃,它是可带动一切工作机的、万能的“原动机”,它的发明的普遍使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 生活的面貌,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符合材料中:“18 世纪晚期,英国广泛利用热能,逐渐摆脱了对畜力、自然力的依赖”的描述故选 A25有学者认为,日本文明自古以来就具有“饮似长鲸吸百川”的能力。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大化改新 1861 年改革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A B C D【考点】FE:日本的大化改新;JD:日本明治维新【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的相关改革,注意理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解答】有学者认为,日本文明自古以来就具有“饮似长鲸吸百川”的能力即学习外国,进行改革,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大化改新和
32、明治维新是俄国改革是中国的改革,与日本无关故选 B26他一生命运多桀,却敢于扼住命 运的咽喉,谱写出英雄交响曲等传世名作。这位音乐家是( )A达 芬奇 B狄盖特 C欧仁鲍狄埃 D贝多芬【 考点】KE:近代艺术【分析】本题以他一生命运多桀,却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英雄交响曲等传世名作为依托,考查贝多芬【解答】贝多芬一生命运多桀,却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英雄交响曲等传世名作贝多芬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双耳失聪使他异常痛苦,但他勇于向命运挑战,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创作出了英雄交响曲等不朽乐章故选 D2720 世纪 30 年代,随着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是( )A日本
33、 B英国 C美国 D苏联【考点】L7: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分析】本题考查了苏联1922 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解答】20 世纪 30 年代,随着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是苏联19281937 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力加强故选 D28如图所示战役的历史作用是(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B宣告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C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D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考点】M6 :二战的转折及重要战役【分析】本题 考查了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
34、获胜,此后苏军一反被动局面,展开对德军的全面进攻【解答】题干给出的图片中有斯大林格勒战役字样,它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1942 年 7 月 1943 年 2 月初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获胜,此后苏军一反被动局面,展开对德军的全面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故选 C291947 年,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雅尔塔会议召开 B印巴分治C杜鲁门主义出台 D华约组织建立【考点】O4:美国的冷战政策及措施【分析】本题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出台【解答】据所学知,1947 年 3 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 ”作为国家
35、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 杜鲁门主义” 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美苏“冷战”从此开始故选 C302016 年,英国经过全民公投,决定退出某一国际组织,这被视为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大挫折。该国际组织是( )A三国协约 B北约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欧洲联盟【考点】MD:欧盟的成立【分析】本题考查了欧盟5070 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解答】2016 年,英国经过全民公投,决定退出某一国际组织,这被视为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大挫折该国际组织是欧洲联盟1993 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本上成立了欧洲
36、联盟,简称欧盟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故选 D二、辨析题:(1 小题,共 5 分)31小历同学认为:“罗斯福新政以调整农业为核心,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他的说法正确吗?说明理由。【考点】LE:罗斯福新政【分析】本题以罗斯福新政为切入点,考查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调整工业【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大危机,各国经济萧条1933 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
37、就宣布实行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调整工业, 国家工业复兴法的颁行成为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故答案为:不正确;理由:美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调整经济危机冲击下的工业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三、材料解析与论述题(共 3 题,32 题 13 分,33 题 14 分,34 题 8 分,共 35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 丝绸 和香料从原料产地向西,运输到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材料三 公元前 138 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途
38、中遭匈奴扣留,到公元前 126 年才回到长安。公元前 119 年,张骞再次奉命出使乌孙等国,公元前 115 年回到长安。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从 1405 年到 1433 年,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最后一次航行,船队正在穿越印度洋回归祖国时,62 岁的郑和病逝在他的宝船上。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西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2)根据材料二,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客观条件。(4)张骞、郑和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你更赞赏哪一位?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考点】3H:汉通西
39、域和丝绸之路; 73:郑和下西洋; PD: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 (1)本题以西汉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丝绸之路(2)本题以丝绸之路的作用为切入点,考查丝绸之路(3)本题以郑和下西洋的客观条件为切入点,考查郑和下西洋(4)本题以张骞、郑和为切入点,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解答】 (1)由西汉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可以看出,西汉“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 海上丝绸之路” 的起点城市是南海(2)由“丝绸和香料从原料产地向西,运输到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可以看出丝绸
40、之路的作用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3)由“明朝前期, 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从 1405 年到 1433 年,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 ”结合所学,郑和下西洋的客观条件有社会安定,国力雄厚;造船、航海技术进步;统治者的支持(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赞赏张骞,理由:公元前 138 年、公元前 119 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不畏艰险,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赞赏郑和,理由:郑和率率领船队七下西洋,不畏艰险,鞠躬尽瘁,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交流故答案为:(1)长安;南海(2)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 流(3)社会安定,国力雄厚;造船、航海技术进步;统
41、治者的支持(4)张骞;公元前 138 年、公元前 119 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不畏艰险,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郑和;郑和率率领船队七下西洋,不畏艰险,鞠躬尽瘁,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交流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长城怒跃黄河吼。眺中华,平型猎豹,台庄擒狗。胜利凯歌频奏起,倭寇投降低首。刘国勷词作(1)以上词句涉及哪些历史事件?(答出两个)材料二 中国人民日报 社论: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巨册。波兰人民论坛报社论:这在资本主义和帝国
42、主义阵线上又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人民的胜利,乃是本世纪继苏联十月革命和消灭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之后的伟大事件。转引自杨兆麟时间开始了材料三时间 福建某城市 深圳1977 年2007 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词句中涉及的两个历史事件。(2)根据材料二,指出报纸社论所评论的历史事件。波兰人民论坛报是从什么角度评论这一历史事件的?(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城市建设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除了图表资料外,还可以通过哪些类型的资料呈现这一时段的历史变迁?(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总结 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考点】AA: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AD:抗日战争的胜利及
43、历史意义;C1:新中国成立; D6:改革开放的成就和意义;PD:历史开放性问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现代史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 (1)分析材料可知,体现了 1938 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 1938 年 9 月,一支骄横的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史称“ 平型关大捷” 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1945 年 8 月
44、 15 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2)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波兰人民论坛报是从世界政治角度评论这一历史事件的(3)分析图表时间和变化可知,体现了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后福建某城市和深圳的不同,所以我国城市建设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的实行,以此作答即可平时学习历史时使用的历史资料类型一般包括,表格,口传资料,实物史料,如: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注意的问题言之有理即可(4)总结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 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45、故答案为:(1)台儿庄战役;日本无条件投降;平型关战役来源:学_科_ 网 Z_X_X_K(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世界政治角度(3)改革开放的实行;表格,口传资料,实物史料,如: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4)中华民族走向复兴34材料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 1640 年开始,历经曲折,先后经历内战、共和、军事独裁、王朝复辟等阶段,直至 1688 年革命结束。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法案,限制国王行政、司法等权力。1701 年,议会颁布王位继承法 ,规范王位继承问题,规定国王的一切决定须经同意该项决定的大臣签署后才能生效。18 世纪中期,英国基本确立了以法律规范国家权力的近代民主制度君主立
46、宪制。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等回答:(1)指出材料中“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法案”的名称。(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考点】H6:权利法案 【分析】本题以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为背景,考查权利法案的相关知识【解答】 (1)据所学知,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 ,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使英国确立起了君主立宪制(2)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观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统治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 ,限制了王权之后,议会权力不断加强,国王的实际权力不断减弱到 18 世纪中期,英国基本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故答案为:(1) 权利法案 (2)观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统治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 ,限制了王权之后,议会权力不断加强,国王的实际权力不断减弱到 18 世纪中期,英国基本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