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发电厂点检定修管理标准模板.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2992686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电厂点检定修管理标准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发电厂点检定修管理标准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发电厂点检定修管理标准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发电厂点检定修管理标准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发电厂点检定修管理标准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QB 发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2009点检定修管理标准2009-发布 2009-实施 发电有限公司 发布目 录 前 言 1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24. 职责 45. 管理内容与要求 66. 检查与考核 87. 报告与记录 8附录 A:点检定修管理标准体系 9Q/-.-20091前 言 为了实现点检定修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附录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发电公司提出。本标准由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审 核:审 定: 批 准: 本标准于年月日发布并实施。本标准由发电公司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负责解释。Q/-.-20092点

2、检定修管理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点检定修管理部门及岗位的管理职能、管理目标、管理内容、管理流程及形成的报告和记录。从检修管理体制上保证设备能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从而做到科学地确定检修项目和技术方案,科学地确定检修间隔和检修周期。本标准适用于发电公司点检定修管理工作,也适用于承担发电公司检修和维护的承包商。设备的自主维护和定期检修等工作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

3、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001 标准质量管理体系 DL/T8382003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DL/Z8702004 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中国华电生20051102号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燃煤机组检修管理办法(A版)中国华电生20051152号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技术改造管理办法(A版)中国华电生20061387号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点检定修管理实施指导意见ISBN 978-7-5084-4504-5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发电企业点检定修管理示范性标准与示例3. 术语和定义3.1 设备点检设备点检就是借助于人的感官和检测工具,按照预先制定的技术标准,定点、定标准、定人、

4、定周期、定方法、定量、定作业流程、定点检要求对设备进行检查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它通过对设备的全面检查和分析来达到对设备进行量化评价的目的。设备点检运用运行岗位的日常点检、点检员及其它专业人员的定期点检、精密点检、技术诊断和劣化倾向管理、综合性能测试等技术和手段,形成保证设备健康运转的五层防护体系,体现对设备全员管理的原则。3.2 设备定修设备定修是指在推行设备点检管理的基础上,根据预防性检修的原则和设备点检、诊断结果,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估,从而确定检修方式、检修内容、检修周期和工Q/-.-20093期,并严格按计划实施设备检修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是合理延长设备检修周期

5、,缩短检修工期,降低检修成本,提高检修质量,并使日常检修和定期检修负荷达到最均衡状态。3.3 点检定修制点检定修制是以点检人员为责任主体的全员设备检修管理制度,可以使设备在可靠性、维护性、经济性上达到协调优化管理。点检人员既负责设备点检,又负责设备全过程管理,点检定修制中的点检、运行、检修三方,点检方处于核心地位。3.4 精密点检精密点检是指用标准检测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检查,或在设备未解体情况下运用特殊仪器、工具、诊断技术和其它特殊方法测定设备的振动、温度、裂纹、变形、绝缘等状态量,并将测得的数据对照标准和历史记录进行分析、比较、判别,以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的一种检测方

6、法。3.5 设备劣化设备劣化是指设备降低或丧失了应有的使用功能,是设备工作异常、性能降低、突发故障、设备损坏和经济价值降低等状态的总称。3.6 劣化倾向管理劣化倾向管理是通过对点检和其它手段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设备劣化趋势和规律,实行预知检修的一种管理方式。3.7 设备的精度和性能测试设备的精度和性能测试是指按预先制定的周期和标准对设备进行综合性精度测试和性能指标测试,计算汽耗、热耗、效率、供电煤耗(水耗)等技术经济指标和性能指标,分析劣化点,评价设备性能。3.8 设备的“四保持”设备的“四保持” ,是指保持设备的外观整洁,保持设备的结构完整,保持设备的性能和精度,保持设备的自动化程

7、度。3.9 工序服从原则工序服从原则是指实行点检定修制时,以主工序、主体业务的专业主管为核心,对跨工序、跨部门的协作作业有协作管理权的一种管理原则。3.10 A、B 角制A、B 角制是点检管理分工责任制的一种补充。对每一台(件)设备,都有明确的设备点检责任人,该责任人即为设备的 A 角。在此同时又必须明确当该责任人因故不在时的备用管理人员,即为该设备的 B 角。设备 A、B 角应相互交流。点检人员在担任某些设备 A 角的同时,还可担任另外一些设备的 B 角。3.11 多能化多能化是指点检人员同时具备对某一设备的多个专业项目进行点检的能力。Q/-.-200943.12 设备管理值设备管理值是指对

8、设备进行量化管理的值,是设备每一部位、零件、项目的量(质量和数量) 、度及运行参数和状态的总称。它包括:零部件的材质及材质的性能、热处理的程度、公差配合、设备的检修周期、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油脂的牌号、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状态的数值等。3.13 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指在点检定修管理中对设备管理值始终进行跟踪、分析、修改、完善的一种管理方法。设备管理值始终处于动态之中,设备每经过一次PDCA(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循环之后,设备的管理者有责任提出对设备管理值的改进意见,使设备管理值逐步科学、准确、合理,从而达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的目的。3.14 年修模型年修模型是发电设备

9、年度检修中各种等级的年修循环周期的排列组合。4. 职责4.1 总经理4.1.1 负责全年机组检修计划的批准。4.1.2 负责开展点检定修的总导向工作。4.2 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4.2.1 负责点检定修的总体协调工作,对机组点检定修管理的方针目标和机组重大检修项目做出决策,制定本公司的方针目标。4.2.2 负责根据设备点检情况和设备状态诊断结果确定机组定修方式和机组的停复役控制。4.2.3 负责对定修项目计划进行审批,并协调、监督定修的准备工作。4.2.4 负责审批重大检修项目的安全技术措施。4.2.5 负责检查检修进度及工作的总体协调。4.2.6 负责监督检查检修项目验收的执行情况。4.

10、2.7 负责检查检修工程各项费用使用情况及特殊项目的费用平衡。4.2.8 负责设备异动和不符合项的审批工作。主持大修总体验收工作并组织厂级质检点的验收。4.3 副总工程师4.3.1 负责监督指导各级人员开展点检定修管理工作。4.3.2 负责检修计划、安全、技术措施及检修项目变更的审批工作。4.3.3 负责监督检查检修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 4.3.4 负责检修进度的控制及各部门有关检修工作的具体协调。4.3.5 参加机组主要检修项目及主要设备更改的验证工作。4.3.6 主持小修总体验收工作并参与厂级质检点的验收。4.3.7 督促检查检修资料的归档及上报。Q/-.-200954.4 生产技术管理部

11、门4.4.1 负责点检定修工作的归口管理,包括策划、协调、指导、监督与考核。4.4.2 负责相关标准的审核发布、检修及技改计划审核,部门间争议问题的协调处理。4.4.3 负责检修准备工作的组织、项目计划等文件制定并监督实施。4.4.4 负责审核点检定修的各种管理、技术标准。4.4.5 负责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诊断和精密点检工作。4.4.6 负责对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以及设备可靠性分析。4.4.7 负责维护及检修费用的管理和控制,对物资和备品配件计划进行审批。4.4.8 负责检修项目技术措施的审核并监督实施。4.4.9 负责技术监督项目计划的编制、检查和落实。4.4.10 负责检修项目变

12、更和设备异动申请的审核工作。4.4.11 负责监督检查检修工艺及文件包的执行情况。4.4.12 负责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组织研究解决生产运行和检修工作中的主要技术问题。4.4.13 负责组织重点检修和改造项目的质量验收和评价。4.4.14 负责检修技术资料的编制、汇总、审核、归档、上报。4.5 安全监察部门4.5.1 负责重点检修项目的安全措施、安全作业文件的审核。4.5.2 负责检修过程中的安全监督和安全措施的落实。4.5.3 负责组织检修人员的安全培训和考试。4.5.4 负责参加重点检修项目的验收评价,并提出考核意见。4.6 设备管理部门4.6.1 设备管理部门是点检定修管理的具体实施部门,

13、负责设备全方位的点检和维护,起草相关标准, 提出检修及技改计划,在点检、运行、检修三方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设备维修的责任者、组织者和管理者。4.6.2 负责定修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定修的实绩记录和分析、定修项目的质量监控管理。4.6.3 负责检修准备工作的具体实施。4.6.4 负责编写检修项目文件包等相关文件。4.6.5 负责编写检修项目的安全技术措施。4.6.6 负责提出检修项目变更申请及设备异动申请。4.6.7 负责编报本部门检修物资需求计划和办理物资领用手续。4.6.8 负责提供机加工部件的技术要求和有关图纸。4.6.9 负责填写质量验收项目通知单及验收的组织工作。4.6.10 负责检修记录

14、、文件资料的汇总、整理、归档和上报。Q/-.-200964.7 运行部门 4.7.1 负责对设备进行日常巡检,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和故障,是设备点检“五层防护体系”的第一层防护线。 4.7.2 负责及时联系或通过缺陷单的方式,督促检修人员消除设备隐患。4.7.3 负责设备定期试验和轮换制度的执行。4.7.4 负责检修设备的停复役操作和公用系统的切换、隔离。4.8 物资管理部门4.8.1 依照检修物资需求计划,做好备品、配件、材料及工器具的采购。4.8.2 负责检修需求物资的发放和供应。4.8.3 负责剩余设备、材料的退库管理。4.9 人力资源部4.9.1 根据点检定修计划组织劳动调配和协调。4.

15、9.2 负责配备合格的点检人员及组织人员培训。5. 管理内容与要求5.1 管理内容5.1.1 制定点检定修管理推行规划和实施计划。5.1.2 点检定修管理包括点检管理、定修管理、标准化管理、安全的全过程管理、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设备的备品和费用管理、设备的全过程管理(PDCA 管理)。5.1.3 设备分类管理包含设备的分类原则和对应的检修策略。5.1.4 点检管理包括点检标准的编制、点检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含定期点检、精密点检和技术监督)、点检实绩的记录和分析、点检工作台帐的建立与完善、点检管理的评价和考核。5.1.5 定修管理包括:定修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定修的实绩记录和分析、定修项目的质量监控

16、管理。5.1.6 标准化管理包括:按照企业标准化管理规定制定和执行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5.1.7 安全的全过程管理包括:贯彻落实安全规程和规范、制定和执行安全管理措施、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重要安全措施执行“三方确认”制度、事故发生以后的分析、总结和预防措施。5.1.8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的工作包括:设备的缺陷管理、设备的润滑(给油脂)管理、设备的定期试验和维护、设备的“四保持” 。5.1.9 设备的备品和费用管理包括:维修费用的管理和控制、工程合同和预(决)算管理、物资和备品配件管理。5.1.10 设备的全过程管理(PDCA 管理)包括:定修项目的全过程管理、设备的劣化倾向管理。

17、5.2 管理目标公司对设备设施管理采用点检定修制,设备设施包括机组主设备、辅助设备、公用设备以及生产区域的建筑物、构建物等。通过实行点检定修,有效的防止设备“过修”和“欠修”,提高设备可靠Q/-.-20097性,降低故障发生率,减少设备、设施维护检修费用,采用有效的监测手段和分析诊断技术,达到科学地进行检修需求决策,合理安排检修项目、检修间隔和检修工期,有效降低检修成本,提高设备、设施可用性,保证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5.3 管理流程5.3.1 设备分类管理5.3.1.1 实施点检定修管善理,应对设备进行科学的分类。点检按照ABC分类法对发电设备进行分类。5.3.1.1.1 A类设

18、备是指该设备损坏后,对人员、电力系统、机组或其它重要设备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以及直接导致环境严重污染后果的设备。5.3.1.1.2 B类设备是指该设备损坏或在自身备用设备皆失去作用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机组的可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降低或导致环境污染后果的设备,本身价值昂贵且故障检修周期或备件采购(制造)周期较长的设备。5.3.1.1.3 C类设备是指除、类设备以外的其它设备。5.3.1.2 点检定修工作应以A、B类设备为重点。5.3.1.3 实施点检定修管理要探讨更科学的设备分类方法,如运用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BM(基于风险的维修)等分类方法,并结合点检定修工作结果对设备分

19、类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5.3.2 设备分工的原则、程序、方法执行设备分工管理标准。5.3.3 发电设备的点检管理执行点检管理标准。5.3.4 定修管理5.3.4.1 设备定修管理的策略,根据设备在生产中重要性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定修策略。5.3.4.1.1 A类设备以预防性检修为主要检修方式,并结合日常点检管理、劣化倾向管理和状态监测的结果,制定设备的检修周期,并严格执行。5.3.4.1.2 B类设备采用预防性检修和预知检修相结合的检修方式,检修周期应根据日常点检管理、劣化倾向管理和状态监测的结果及时调整。5.3.4.1.3 C类设备以事后检修为主要检修方式。5.3.4.2 设备定修实行计划管理

20、,定修计划在设备点检、劣化分析基础上结合设备运行状况和设备分类情况综合编制。定修计划包括周、月、年定修计划、大(小)修计划、四到六年滚动计划等。设备定修作业流程和设备定修的计划管理执行大(小)修管理标准和维护性检修管理标准。5.3.4.3 年修模型5.3.4.3.1 年修模型参照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DL/T 838-2003)中的检修间隔和检修等级进行编制。5.3.4.3.2 年修模型应在点检的基础上,结合发电设备状态诊断结果作必要的调整。5.3.4.4 设备定修分为设备大(小)修和设备维护性检修两类,设备的大(小)修管理执行大(小)修管理标准,设备的日常检修和临时性检修执行设备维护性检修管

21、理标准。Q/-.-200985.3.4.5 对于定修项目的安全措施和质量标准执行检修质量管理标准。5.3.4.6 在定修工作中,对跨工序、跨部门的作业应遵循“工序服从原则”,以便及时协调专业之间需相互配合的工作。5.3.5 点检定修管理要实现管、修分开,实现设备管理的专业化、标准化。根据设备点检定修的标准和设备的特点,建立相应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及与之配套的相关制度。5.3.5.1 管理类标准应包括:点检管理标准、大(小)修管理标准、设备维护性检修管理标准、生产设备分工管理标准、检修质量管理标准、外委工程管理标准、物资管理标准等。5.3.5.2 工作类标准应包括:各级人员岗位工作标准

22、、各专业A、B角点检设备划分标准、各专业设备点检路线标准等。5.3.5.3 技术类标准应包括:各专业设备点检标准、设备技术标准、检修作业文件包、给油脂标准、设备定期试验和维护标准、设备“四保持”标准。5.3.6 设备点检定修的台帐和基本业务记录一般包括设备台帐、点检工作日志、点检定修报告及分析、检修工时和费用预算及实绩记录、外委工程管理记录、备品配件管理记录、设备改进记录以及质量监控和安全工作的有关记录。5.3.7 点检数据实现与SIS(厂级监控系统)和EAM(资产管理系统)的数据共享,不断建立和完善能满足点检定修工作需要的计算机设备及相关管理应用软件,使点检数据能够有效的指导设备维护工作,不

23、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5.3.8 安全的全过程管理执行安全生产相关规定。5.3.9 设备的给油脂、定期试验和维护、“四保持”工作执行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标准。5.3.10 新增加设备和技术改造后的设备,应及时补充、完善和制定设备点检定修技术标准的相关内容。5.3.11 对上述标准均应进行动态管理,即通过PDCA循环不断修订和完。6. 检查与考核6.1 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本标准的执行情况,并提出考核意见。6.2 考核标准:按照公司点检定修管理考核标准进行考核。7. 报告与记录附录 A:点检定修管理标准体系Q/-.-20099附录 A:(规范性附录)点检定修管理标准体系件 件 件 件 件 件件 件 件 件 件 件 件 件 件 件 件 件 件 件 件 件 件 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国内外标准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