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单元:溶液17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 ) P 点的意义是_;(2 ) 时,甲的溶解度_(填“大于” 、 “等t于” 、 “小于” )乙的溶解度。答案:(1)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 15 ;1t g(2 )大于。 7溶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B)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汽水和食盐水都属于溶液 C某物质在 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 D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无白色浑浊出现 19请根据溶液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将 KNO3 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 (2 ) “海水晒
2、盐”的原理是 (3 )配制 09%的生理盐水的主要实验操作步骤有 19 ( 1)增加溶剂、升高温度(2 )靠风吹日晒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从而使氯化钠析出;(3 )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47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称取六份冰糖和一份食盐,每 10g 为一份,并将其中五份冰糖研磨成粉末。、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实验温度 20 20 20 20 20 20 80固体种类 冰糖 冰糖 冰糖(粉末) 冰糖(块状) 冰糖 食盐 冰糖固体质量 10 g 10 g 10 g 10 g 10 g 10 g 10 g溶剂
3、种类 水 植物油 水 水 水 水 水溶剂质量 50g 50 g 10 g 10 g 10 g 10g 10g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1)根据上述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是 ,其中不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2)根据第四组实验与前三组实验的比较,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47、 (1)固体种类、溶质颗粒的大小、温度、溶剂种类、溶剂质量;溶质颗粒的大小、溶剂质量(2)温度升高溶解速率加快(其它合理答案亦可)29 ( 4 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一所示: 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 。45g 的甲物质分成三等份,
4、分别加入各盛有 100mL 水的三只烧杯中,形成 t1时的甲的不饱和溶液。如上图二所示,再分别通过蒸发溶剂,增加溶质和降低温度三种方法中的一种,将它们都变成甲的饱和溶液。此时烧杯中溶液质量最大,烧杯中溶液质量最小,则方法一是 。若向烧杯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乙物质,溶液质量 (填“不变” 、 “增大”或“无法确定” )31 ( 4 分)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t 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 、 “”或“” ) 。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下同
5、)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 、烧杯和 。A.酒精灯 B. 药匙 C.玻璃棒 D.漏斗 E.铁架台 F.量筒 G.胶头滴管 31.( 1) t1 (2)” 、 “ 10013如图是某输液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葡萄糖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要把 10g 这种葡萄糖溶液稀释为 2%的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 13三,40% , 15g 21.( 3 分)生产、生活中常需配制溶液。(1)配制一瓶右图
6、所示溶液需氯化钠_g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哪些操作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请说明偏小的原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 称量含不溶性杂质的氯化钠来配制溶液;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21. (1)0.9(1 分)(2)和 。操作使溶剂的质量偏大;操作使溶质的质量偏小。 (2 分)22(4 分)下图为氯化钠和碳酸 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20时向 lOOg 水中加入 30g 氯化钠,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将上述溶液蒸发掉 50g 水后恢复到 20,析出的固体质量是_g(2)向 A、B 两个烧杯中各加入
7、100g 水,分别配成 60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饱和溶液,再冷却到 10,_(填“A”或“B”)烧杯中析出固体较多。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22 (4 分) (1)饱和;12; (2)B;27 ( 8 分)实验室需配置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1) 查阅硝酸钾溶解性。由右图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g,在该温度下配制硝酸钾溶液,溶 质质量分数最大为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 )计算。配置 40g 质量分数为 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 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 mL(水的密度近似看做1g/mL) 。(3 )称量。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 (填字母) 。A、先移动
8、游码到所需位置,再添加硝酸钾直到天平平衡B、先添加所需的硝酸钾,再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4 )量取。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 (填字母) 。(5 )溶解。将称量好的硝酸钾和蒸馏水混合溶解。(6 )稀释。20 时,将 20mL 质量分数为 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 4%的硝酸钾溶液。从下表中找出需要用到的数据: g/mL。硝酸钾溶液的密度(单位 1g/mL)温度/质量分数/%20 40 604 1.023 1.016 1.00710 1.063 1.054 1.04427、 (1)30(1 分)23(2 分) (2)4(1 分)36(1 分) (3)A(1 分)(4)BC(1 分
9、)(6)1.06314将 50g 98%的浓硫酸溶于 45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A9.8% B10.2% C10.8% D19.6%15某温度时,将 20g KNO3溶解在 100g 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DAm(溶质):m(溶剂)=20:120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C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降温后,有固体析出28.(8 分)粗盐中除 NaCl 外还含有 MgSO4 以及泥沙等杂质。初步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下:溶 解 过 滤3.6g粗 盐蒸 馏 水 滤 渣滤 液 蒸 发 结 晶 精 盐 回 收 装 瓶(1) “滤渣”是粗盐中含有的 。(2)
10、实验过程中四次用到玻璃棒,分别是:第一次:溶解时搅拌;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将精盐从蒸发皿转移出来。(3)本实验从滤液得到精盐,采用的是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参考溶解度曲线图分析的原因: (4)看图可知,20 0C 时 NaCl 的溶解度为 g,本实验溶解 3.6g 的粗盐,蒸馏水的最佳使用量约为 ml.增加蒸馏水的用量虽然能加快粗盐的溶解,但会引起的不良后果是 。8 泥沙 过滤时引流 蒸发时搅拌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36 10 不利于后续蒸发溶剂,蒸发溶剂时间会大大延长,消耗燃料。15. (佛山)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下图。将两试管中的甲、乙饱和
11、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A. 两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 B. 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 溶液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溶液(6 分)下列为配制 100g 质量分数为 10.6%的碳酸钠溶液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1)计算:碳酸钠的质量为 g,水为 g。(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 碳酸钠应放在 (填“左盘”或“右盘” ) 。(3)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 1g/cm3) , ,量筒的规格是 (从下列中选用:10mL、25 mL、50 mL、100 mL) ;溶解碳酸钠要用到玻璃棒
12、,其作用是 。(4)反思:若称取的碳酸钠中喊有水分,则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 、 “偏小”或“无影响” ) 。(1)10.6 89.4 (2)左盘 (3)100mL 加快溶解 (4)偏小27、某实验需要 100g8%的硫酸铜溶液。(1)该溶液的溶质质量是_g,从中取 10g 溶液,此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2)实验室用硫酸铜晶体(分子式为 CuSO4.5H2O)配制 100 克 8%的硫酸铜溶液,需称取硫酸铜晶体_g。(已知相对分子质量:CuSO 4.5H2O 为 250,CuSO 4为 160)27、8 8% 12.5向 100g 水中不断加入固体 A 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
13、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 A 的质量分数最大B中 A 的质量分数相等C 的溶液为饱和溶液D中没有固体存在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牛奶 B面粉 C蔗糖 D花生油5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牛奶 C白糖 D植物油 9配制 50 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A蒸发皿 B玻璃棒 C烧杯 D量筒 24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 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b=c B恢复至 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 C恢复至 t2时,三种溶液
14、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若继续降温至 t 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资料:A 的溶解度温度/ 20 30 40 50 60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7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 B豆浆 C冰水 D糖水16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2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2降到 t1,析出甲的质量大C将 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Dt 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 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10.
1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t 1时,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再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后,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将两支试管升温到 t2 (不考虑溶剂质量变化) 。由 t1到 t2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B装有乙物质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增多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质量相同0下图表示某物质在水(a)和酒精( b)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相同B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20 时,其水溶液比其酒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D40 时,其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
16、8%10、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3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40% C、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约为 50 克D、5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饱和10.KCl 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Cl 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B.20时,100g KCl 饱和溶液中含 KCl 34.0gC.40时, KCl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40.0%D.60的 KCl 饱和溶液降温至 20,有晶体析出1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 B牛奶 C食盐 D植物油28 ( 6 分)海洋为人类
17、提供了宝贵的自然资源。(1 )食用海鱼摄取的主要营养素是 。(2 ) 右图为海水淡化装置,利用的能源是 ,获得的蒸馏水属于 (填字母序号) 。A单质 B化合物 C混合物(3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采用的方法是 。(4 )用氯化钠和碳酸氢铵( )可制备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 ,该反应43NHCO4NHCl可表示为: 。20 时,按上述化学方程式34alaNHl中反应物的质量比,向 100 g 水中加入 g NaCl 和 g 。理论上从1.715.843O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g。资料: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假设它们同时溶解在水中各自的溶解度不变。物质 NaCl 43CO4l3NaHC溶液度
18、/g 36.021.67.29.628 (6 分)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生命吸管” (如右图)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水净化器,里面装有网丝、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等。其中活性炭起到_和过滤的作用。(2)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为_。(3)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 20%的 NaCl 溶液来选种。现将 300 g 25%的 NaCl 溶液稀释为 15%的 NaCl 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g。(4)根据下表回答问题。温度/ 0 20 40 60 80 100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溶
19、解度/g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77.360 时,向两个分别盛有 50 g NaCl 和 NH4Cl 的烧杯中,各加入 100 g 的水,充分溶解后,为饱和溶液的是_溶液。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的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 。A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D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20、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 )碳酸钠和氯化钠混合溶液的 pH_7(填“”或“”或“ (2)50 (3) (4)Na 2CO3 (5)HNO3 AgNO3、常
20、温下,将克物质分别加入 100g 水中,充分搅拌(或振荡) ,能配制成溶液的是 B汽油 蔗糖 氯化银 氧化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溶液一定是均一、无色、稳定的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溶液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15、 100 克%aOH 溶液配制等操作正确的是 B用 50mL 量筒量取.0mL 水将aOH 固体放入小烧杯中,用托盘天平称取 2.0gaOH将 pH 试纸伸入% aOH 溶液中测得 pH=13.710ml2%的aOH 溶液加入 10mL 水稀释得到%aOH 溶液20 ( 6 分)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盐,也是人生理活动必须的物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 )要检验生理盐水中
21、的氯化钠,应选用的试剂是 (填化学式)溶液。(2 )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操作过程为溶解、 和蒸发。(3 )可用 NaOH 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 Mg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右图为一些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其中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的特点是;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能从氯化钠混 合溶液中分离出来的物质有 (从右图的物质中选填) 。20(共 6 分,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 1)AgNO 3 (2)过滤 (3)MgCl 2+2NaOH=Mg(OH)2+2NaCl(4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很小(意思相近即给分) 硝酸钾(或 KNO3)9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的取用 B氯化钠的称量 C水的取用 D氯化钠的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