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神州优创有限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oc

上传人:春华秋实 文档编号:2988095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神州优创有限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神州优创有限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神州优创有限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 陈秀丛 学 号: 商 040208 所在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专 业: 工商管理 设计(论文)题目: 北京神州优创有限 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指导教师: 吴琨 2008 年 4 月 18 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 )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

2、意见;3 “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 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 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 年 4月 26日”或“2004-04-26”。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 献 综 述一、技术联盟的论述(一)技术联盟的概念20世纪 80年代以后,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开始大量出现,进入 20世纪

3、 90年代,参与到各种战略联盟中的企业数量更是呈现出激增的态势。战略联盟作为企业组织关系中的制度创新,已成为现代企业强化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在企业战略联盟中,85%以上涉及技术创新活动,有些国外学者甚至把战略联盟称为技术联盟 1。技术联盟的概念是由美国 DEC 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J.Hopland)和著名学者罗杰.奈杰尔(R.Nigel)提出。狭义的企业技术联盟一般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联合致力于技术创新的行为。广义的企业技术联盟,既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大多为集团化企业,同一国家的或不同国家的都可以),也包括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之间为实现某一技术创新战略目标

4、而建成的一种合作伙伴关系。程海(2006)认为:技术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及其他组织联合致力于技术创新的合作行为,是为适应技术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需要而产生的优势互补或加强性组织 。(二)国内外企业技术联盟的发展20世纪 80年代,国外企业(主要是美、日、欧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之间技术联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增长速度方面,1988-1989 两年期间建立的技术联盟数量是1986-1987两年间建立的总数的 3倍以上;在行业方面,跨国技术联盟主要集中在投资规模大、进入壁垒高且技术变革迅速的资金技术密集性行业 3。进入 20世纪 90年代以后,国际企业技术联盟又逐渐向跨行业、多

5、领域的网络化趋势发展,形成技术联盟网络, John Hagedoorn(1993)在大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化学药品、航空、自动化、电子设备四个行业的技术联盟现象进行的深入的研究 4。我国企业的技术联盟是 80年代初期随着国外技术联盟的蓬勃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实施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80年代初期到 1992年,在此期间,企业技术联盟的发展并不很快,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对参与技术联盟兴趣不大。第二阶段是在 1992年以后至今,企业技术联盟得到快速发展,合作领域、合作规模及合作动机相比前一阶段有了很大改变。(三)技术联盟在我国的学术发展脉络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蔡兵分析了

6、企业技术联盟的产生根源,认为单个企业技术资源不足以及承担 R&D 投资风险能力的有限性是促成企业技术联盟的根本原因。1996年,学者们更加深入地探讨了技术联盟的决定因素和主要形式。1997 年,研究侧重于对技术联盟的特点、实质和作用的归结。1998 年,从微观层面对技术联盟的类型、效益及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并开始注重技术联盟在我国企业中的实践。1999 年,技术联盟从理论研究向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式转变。2000 年,研究转入初步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调研方法和案例分析开始被使用。2001 年,博弈分析被引入。2002年,同济大学谢富纪、沈荣芳;华中科技大学李红玲、钟书华;福州大学张志

7、生、陈国宏;清华大学孙艳;东北大学宝胜等学者对技术联盟的研究更加深入,研究成果进一步增长。2003 年,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跨国公司的技术联盟,企业技术联盟成本、伙伴选择和风险控制等相关问题。2004 年,一些学者应用计量模型进行研究 5。2005年,通过博弈论和模糊综合评价原理进行技术联盟的研究。2006 年,主要研究方向有新时期技术联盟的技术转移 6。技术联盟的自组织演化模型,技术联盟绩效评价体系等。2007 年,研究涉及企业技术联盟知识产权激励的途径分析 7, 企业集团技术创新联盟价值链模式分析 8,技术联盟伙伴选择,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研究 9。我们看到,从 1995至今,技术联盟的

8、研究更加深入,成果也更多。(四)技术联盟的动因分析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了各种理论对战略联盟的产生进行理论上交易成本理论、资源能力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在此理论基础上,杨乐(2007)认为技术联盟的动因有:获取技术资源,弥补“战略缺口” ;分担研究发展的成本和风险;建立新标准与获得标准优势;实现技术研发的本地化 10。朱涛(2007)认为集群内企业进行合作创新的动因为:解决技术的外部性问题;分担研究开发成本、分散风险;获得合作伙伴的隐性知识、技能以及实现技术转移;获得巨大的国内和国际市场 11。龙小兵,陈晓红(2007)认为技术联盟在企业技术创新中能够:解决企业技术创新中资源稀缺性问

9、题;减少技术风险,降低开发成本,实现价值系统增值;增强企业技术能力 12,正是基于以上三点形成了技术联盟的动因。吴翠花、万威武、祁敬宇(2005)认为形成技术联盟的原因主要有:学习成本的节约;技术资源的获得、传递和整合;技术能力的提高;知识生产的合作 13。隋波、薛惠锋(2005)从制度和核心竞争力这两个发面进行了技术联盟的动因研究 14。范莉、钟书华(2004)从技术联盟的效益结构研究了技术联盟的动因:协同效益、优势垄断效益、学习效益、规模效益、多元化效益、创新效益 15。郭军灵(2003)认为技术联盟的动机有:寻求合作伙伴分担日益增长的高技术领域的 R&D 费用和风险;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

10、烈,为了竞争就必须合作;获取新的技术;开拓新的市场 16。樊增强(2003)认为跨国公司加速进行技术联盟的动因具体有:获取与企业核心技术相关的上、下游技术和新技术的需要;技术创新环境的不确定性变化是促使跨国公司技术联盟的重要动因;适应网络竞争的需要;促进研究与开发,规避经营风险 17。二、核心技术联盟的论述不同于企业集群和动态企业联盟,20 世纪 80年代的美国存在另一种公司技术合作关系。在大型制药公司与一群相对小型的生物技术公司所建立的联盟网络中,大型制药公司提供财政支持和技术诀窍,小型创业公司为大公司提供自己的研究技能;同时它们之间的合作也为小型创业公司进入新的市场以及分销渠道提供了便利。

11、Joseph M.Bonner、Daekwan Kim 和 S.Tamer Cavusgila(2004)在大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在这个网络中,大公司与大公司之间的合作在减少,而大公司和小型创业公司之间的联盟却一直保持重要的地位。随着联盟网络密度的增加,小型生物科技公司依然是大型制药公司在研发网络中首选的合作伙伴 18。在这一技术合作现象中,处于核心位置的制药公司和周边的小型技术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对此现象存在的理论基础、处于联盟网络中企业的特点、对此现象的识别、如何培育这一联盟形式等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框架。但其对企业技术联盟的现实指导意义却不容忽视。

12、我们称这种技术合作为核心技术联盟,其内涵归纳如下:核心技术联盟就是在特定区域内产业链中一个或几个大企业与若干个与其相配套的小企业由于相互之间利益的驱动而进行的技术合作,大企业成为技术创新联盟网络的核心企业,它们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三、结论大型制药公司与一群相对小型的生物技术公司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美国有其现实可行性,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希望能为我国企业技术合作提供新的思路。论文在技术联盟及其形成动因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对核心技术联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通过对技术合作现象的描述,提出核心技术联盟的概念,并从联盟中处于枢纽位置的核心企业、联盟网络

13、以及政府发挥的作用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同时以企业联盟的理论基础(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和能力理论、企业知识理论、社会资本-社会网络理论)为主线,分析核心技术联盟的形成动因。参考文献:1 史占中企业战略联盟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1682 程海.技术联盟的模式与机制探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3 修振威企业技术联盟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024 John Hagedoorn.Strategic technology partnering during the 1980s : trends , networks and corporate patterns in

14、non-core technologiesJ.Research Policy. 1995,(24):207-231. 5 原长弘 ,刘凌,王晓云.国内技术联盟学术研究脉络:1995-2004J .科学学研究. 2006, (4):559-561.6 郭丽峰,高志前,刘彦.新时期产业技术联盟技术转移的思路J .统计与决策,2006, (15):139.7 张坚.企业技术联盟知识产权激励的途径分析J.商业时代,2007, (31):46-47.8 张清辉.企业集团技术创新联盟价值链模式分析J .集团经济研究, 2007,(33):30.9 陈培樗,屠梅曾.产学研技术联盟合作创新机制研究J .科技进

15、步与对策,2007, (6):37-39.10杨乐.企业技术联盟的动机和目的分析J.企业活力 ,2007, (12): 68-69.11朱涛.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合作创新的理论分析J.经济经纬,2007,(3):88-89.12龙小兵,陈晓红.基于技术联盟的技术创新模式及其风险分析J. 管理现代化, 2007, (3):17-18.13吴翠花,万威武,祁敬宇.动态环境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联盟博弈分析J. 企业管理,2005,(6):147-150.14隋波,薛惠锋.战略技术联盟成因的新视角J. 科学管理研究, 2005,(2):69-71.15范莉,钟书华.企业技术联盟的效益构成分析J.科技管理

16、研究,2004,(5) :59-61.16郭军灵.高技术企业技术联盟探析J.江苏商论 ,2003(8):114-116.17樊增强.跨国公司技术联盟:动因、效应及启示J.中央财经大学报,2003,(10):65-6718Joseph M.Bonner,Daekwan Kim,S.Tamer Cavusgila. Self-perceived strategic network identity and its effects on market performance in alliance relationship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5,

17、(58):1371-1380.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一、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西方企业纷纷进行战略调整,结成战略技术联盟,从而提高其竞争力、分散风险、加速创新并获取竞争优势。技术联盟的发展已经有 20 多年的历史,近几年的研究更加全面、深入。而(区域)核心技术联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将对现有的技术联盟资料进行认真的吸收和借鉴,取其精华,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1、话题的提出针对“技术联盟”这一概念性问题,综述众学者的观点,同时对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一种新型的技术合作现象(大型制药公司与一群相对

18、小型的生物技术公司之间有强的相互依赖性)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学术名词核心技术联盟。2、企业核心技术联盟的具体分析主要分析核心企业、联盟网络以及政府发挥的作用这三个方面。3、企业核心技术联盟形成的动因分析对交易成本理论、资源能力理论、企业知识理论、社会资本-社会网络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以此为切入点,归纳出核心技术联盟的形成动因。4、通过研究、分析、探讨,得出结论。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1、通过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国研网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库等查阅与论文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超星电子图书馆阅读电子图书、阅览由指导老师提供和图书馆借阅的相关书籍;通过“Google 学术搜

19、寻”和百度搜索相关资料。2、仔细阅读文献资料,做好读书笔记,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对论文相关资料形成系统完整的认识。3、规范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相结合。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美国生物科技行业出现的一种新型技术合作现象进行实证研究,客观分析对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进而归纳出企业核心技术联盟的内涵。鉴于国内外对核心技术联盟的研究还缺乏完善的理论框架,论文将应用系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技术联盟的相关理论为基石,以此为切入点研究核心技术联盟的动因。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指导教师意见: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文献综述总结和概括了文献资料中和论文内容直接相关的观点,所

20、选资料丰富,说明作者对文献资料进行了认真地思考并对其中的有用观点进行了适当地整理和归纳,并加上了自己对资料及论文的理解,评述较好,有自己的见解,撰写格式规范,符合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深度:该选题属于专题类题目。该论文选题较新颖,特别适合目前企业经营战略由以往的纯竞争变为双赢甚至多赢的竞合的大背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及参考价值。广度:撰写此论文需广泛应用工商管理专业所学的管理学、经济学、技术创新管理、市场营销学、企业战略管理等学科知识领域。工作量:要求论文字数 1万字,写作时间为 10周。工作量符合本科论文的要求。对论文结果的预测:论文难度较大。和论文内容相关的资料较少,学生在勤于动脑的基础上,相信能写出有一定水平的论文来。指导教师: 年 月 日所在专业审查意见:负责人: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