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重点掌握六种常考的表现手法(一 )虚实结合 (虚实相生 )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问: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答:诗中的 “ 野草 ” 、 “ 夕阳 ” 、 “ 燕 ” 等是 实景 ,而 六朝古都 的 繁华 是 虚景 。我们从中不难想像出 当年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 ,可 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 ,强烈的对比中 表达了作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虚与实 ( 1)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 2)景物为实,情感为虚 ( 3)形象为实,抽象为虚 ( 4)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 5
2、)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具体说来,诗歌中的 “ 虚 ” 包括以下四类: ( 1)虚幻世界和梦境 例如: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云: “日月照耀金银台 ”、 “霓为衣兮风为马 ”、 “虎鼓瑟兮鸾回车 ”、 “仙之人兮列如麻 ”。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 ( 2)设想未来之境 例如:雨霖铃中的 “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 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 3)已逝之景。 例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的 “ 公瑾当年
3、,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李煜虞美人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已逝之景。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 4)借助想像,从对方起笔生情 例如: 杜甫月夜 “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 从对面抒写离情,这类虚境能突破时空的限制,通过想像将对方的言行摄入诗中,增强诗歌的情趣,扩大诗歌的意境,将所抒发的情感加以深化。 3、虚实结合的作用(效果):( 1)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 相反相成 形成强烈的 对比 ,从而突出中心的。 例如姜
4、夔扬州慢中的 虚景是指 “ 春风十里” ,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 “ 尽荠麦青青 ” ,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 2)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 形成 渲染烘托(衬托) ,从而突出的中心的。 如雨霖铃中的虚景是设想二人分离之后的情景与实景二人分别的场景形成渲染烘托。除夜作 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问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4、答题模式参考答案: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诗中的 “实 ”写诗人客居驿站思念家人, “虚 ”写
5、诗人想象家人深夜不眠,想念 “我 ”这个远行之人 ,诗人借助想象运用以虚写实 的手法来 表达深切的思家情怀 。简言之:分虚实 +点关系 +说效果 结合诗句 概括实景、虚景 ; 点关系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以虚衬实 效果 :前后对比,突出主旨、情感互相映衬,烘托渲染情绪。答题步骤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请从 “虚 ”和 “实 ”的角度鉴赏参考答案:诗的一二两句写冬至之日,诗人一个人在客店里,抱着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他相伴是 实写 ,表现其孤寂、思家之情。而三四两句 “家中夜深坐 ”“说着远行人 ”等是 虚写 ,是想象,想象家里的
6、人或许像我这样深夜坐着,在谈论着我这个 “远行人 ”,表现家中人也在想我。 (步骤一 结合诗句概括实景、虚景 )从而 虚实结合 ,相辅相成, (步骤二 点关系 ) 突出表现了诗人 孤寂之感,思家之情 。 (步骤三 说效果 在突出主旨、营造意境、表情达意等的作用 )实战演练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请从 “虚实 ”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答案:这首诗前两句 实写 江楼醉别,橘柚飘香,江风骤雨。后两句 虚写 ,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遥远的潇湘愁听凄清的猿啼的孤寂与愁苦的情景。 虚实相生 , 烘托出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悲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不舍和牵
7、挂之情。巩固练习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了夜色之暗; “草虫鸣 ”反衬出环境的寂静。两处反衬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活的向往。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 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 用典的作用在用典的作用在 唐以前唐以前 诗歌中主诗歌中主要表现为要表现为 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增加诗歌的
8、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文采 。在。在 唐以后唐以后 的诗词曲中主要是的诗词曲中主要是 怀古伤今,咏怀古伤今,咏史言志史言志 。 总之都能总之都能 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己的情感,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 。柳州开元寺夏雨 吕本中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沈浮。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尾联 运用了怎样的 表现手法 ?抒发 了诗人什么样的 感慨 ?(3分 )答案: 用典 , (1分 )诗人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没有封侯的相貌,也不羡慕显贵的官位,这是诗人的激愤之语,
9、(1分 )抒发 诗人 报国无门 ,抱负不得施展 (壮志难酬 )的无限感慨。 (1分 ) (五 )抑扬 欲扬先抑 欲抑先扬 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为了使人信服,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 王昌龄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采用 欲抑先扬 的手法,先写少妇 “不知愁 ” ,后面才说她 “ 悔 ” ,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 “ 闺怨 ” 的主题。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贾 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
10、,不问苍生问鬼神。“ 可怜 ” 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首诗在行文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的赏析。答案 “ 可怜 ” 是可惜、可悲的意思,是全诗的关键,表达了作者对文帝不顾百姓苍生疾苦的批评之情。在结构上,本诗采用 先扬后抑 的手法 前两句围绕 “ 重贤 ” 逐步升级,节节上扬,三、四句一转,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之情便显得特别有力。(六)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任务或事理,托物言志,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从而收到含而不露的艺术效果。【 例 2】 阅 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柳 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清人冯浩评论
11、此诗 “ 有神无迹 ” 的象征手法高妙无比,请简析其作用。答案 李 商隐的 柳 是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的一首七绝。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句句写柳,而全篇不着一个 “ 柳” 字;句句是景,句句咏物,而又句句写人,抒发对稀疏衰落的秋柳的悲叹之情。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叹身世的生动写照。(七)比兴【 例 3】 阅读 关雎 的开头部分,然后回答问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答: _ 答案 这 四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首句借雎鸟一声声的相互和鸣起兴,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想到那位美丽贤淑的少女,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 (说 “ 比兴 ”
12、 也正确,兴中有比)(八)以小见大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表现了窗中观景的艺术趣味,通过有限联想到无限, “ 物小蕴大 ” ,意趣无穷。同样,竹中观日、镜中映景、水中倒景,同样具有这种艺术效果。 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也可以达到以小见大。 在表现大题材时,诗人不是叙述描写大事件、大场面,而是着眼于小事情、小景象 , 通过 “小事 ”“小物”“小景 ”来 反映 大境界、大主题 , 这种手法叫做以小见大。一是诗歌抓住 具有典型特征的小景物 ,可以在读者的脑海里唤起大的境界,所谓 “ 以小景传大景之情 ” 。 如: “ 梅花落地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 ” 这是小
13、景,风吹初开柳叶,一一联想,东风驰荡,春意盎然的春天景色。二是写社会生活,也是借 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 来表现重大的社会内容,绝句尤适宜用这一手法。如:杜牧赤壁 “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二乔命运是 “ 小事 ” ,但小事与东吴霸业有关,以二乔立意,从而反映三国之争大事。 特点:阅 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 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以小见大 ” 就是以小景传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请结合诗句谈谈本诗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来表现主旨的。答案 本 诗采用 以小见大 的手法写了一位闺中少妇打跑啼叫惊梦的黄莺的情景。它通过写少妇怀念征人的小情景,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的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