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北大荒的秋天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 5 课北大荒的秋天教学目标:分别用和标出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个生字,两根绿线内的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这一句子,通过朗读感悟,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感受北大荒的美及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3、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切入点和主线问题:从中心句切入:从哪里感受到“北大荒的秋天真美”?语言文字训练点:课文第四自然段,抓住描写“大豆、高粱、榛树”的词句体会“原野热闹非凡”的特点。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自读课文,至少三遍以上,做
2、到正确、流利。2、写预习本。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板书:秋天)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田野真美呀,有迷人的景色,有丰收的喜悦。但是在建国前,我国黑龙江部分地区的秋天曾经是一片荒芜,人们称为“北大荒” 。 (板书:北大荒) 2、齐读课题:北大荒的秋天 过渡:如今,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二、检查预习, 初读课文。 1、将生字表中的生字拼拼读读,注意它们的音和形。 2、将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生字的字音。3、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分节读课文。 【设计意图】训练三年级学生的预习和自渎,培养自学能力。 ) 三、精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二自
3、然段。 过渡:课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北大荒秋天到来的时间。9 月,一来到北大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儿的“天空” 。 (1)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怎么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内容。 (2)出示灯片:指导观察看图说说,课文那些语句写了图的内容?理解“一碧如洗” 。 (板书) (3)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很美。到了傍晚,绮丽的晚霞更令人陶醉。 西边的天上会有什么?读 这些流云是怎样变化的?读 (看灯片)这样美的景色,课文怎样用文字来描述的?指名读。 听了他的朗读,你知道作者是用什么什么方法来写这些流云的?(比喻)把-比作了-。 (4)现在我们来欣赏这些优美的语句,小声跟配乐录音读,注意边读边想象那美景,用你的感情
4、表达出来。 2、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秋天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那里的小河有时什么样儿呢?(小河) (1)听老师读,看有几句话,每句讲了什么? (2)第 1 句,小河给你什么印象?读 (板书:清澈见底)查字典理解“澈” 。 (3)印示灯片,指导看图后提问:为什么把他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用“因为-所以-”说话。 (4)假如你是一条小鱼,你该怎样表达此时的心情?指名读(5)男女生分读后齐读本自然段。3.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此时,那儿的原野不同于其他季节,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预设:重点指导的句子一:】 (1)自由轻声读课文,动笔画出有那些景物,有几句话。 (2)齐读第一句:什么地方热闹非凡
5、?(板书) 这句话具体吗?再读一读课文,找找哪几句是用来写原野热闹的? 【预设:重点指导的句子二:】学习第二、三句内容。 投影片覆盖出豆荚图片:课文文中是怎样描写豆荚的?指名读- 大豆真的会笑吗?齐读本句。 覆盖出高粱图片:“黑红”的高粱说明他们怎么样了?高粱会演唱吗?为什么这样写?指名读,齐读。 火红的榛树叶子出现在哪儿?红的怎样?读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那儿的人们把过去荒芜的草地开辟成了丰收的良田。北大荒人有更大的决心,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富强。 (3)齐读本自然段。你们读了以后,觉得北大荒的原野怎样?(板书:热闹非凡)作者怎样把他写具体?(指名读) 师读中心句,生读分句。 齐读概括句,男、
6、女生分读具体描写的句子(交换读)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各段分别写了北大荒的什么景色,再引导学生谈谈对北大荒的印象,从整体上感知文中的景,感受文中的情。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学了新的构段方式先概括后具体。请在课后用你的笔来写一写家乡的秋天。 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读出喜爱之情。 五、指导书写。 认读生字词语。 分析字型,指导描红。 荒:上中下结构, “亡”不能带点,与“流”比较区别。 紫:上中下结构,与“紧”比较区别。按笔顺在习字本上描红、书写。 第二课时复习检查 1、认读词语: 映照 燃烧 顿时 一碧如洗 赞美 脸庞 挺拔 热闹非凡 2、听写句子:啊,
7、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二、学习课文 1、围绕听写的句子提问: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儿? 2、听录音朗读 25 自然段,在你认为美的地方作上记号。 3、组织交流北大荒秋天的美。 天空:(1)理解词语“一碧如洗” 、 “流云”等。 (2)读“银灰” 、 “橘黄” 、 “血红”等词,照样子换个词语读一读。(3)读长句,进行换词换句练习。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_、一道_、一道_、一道_,就像_。 小河:(1)理解“清澈见底” ,找出与“清澈”相关的词语。 (2)结合所找词语读比喻句,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躺”在句中的作用。 (3)把握语气,自读“小河”部分。 原野:(1)理解“热闹非
8、凡” ,说说生活中哪些场景也可以用这个词。 (2)原野上是怎样热闹非凡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体会写法。(3)找一找:生活在这里的人是用哪句话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的?认识“大豆摇铃千里金” 。 (4)想想说说:田野、山岭、江河、草甸子会捧出什么宝物来? 4、小结:跟着作者的文字,我们看到了北大荒秋天的天空、小河、原野,这时候你最想说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充分的预设,使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三、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小黑板出示 2003 年 4 月 8 日人民政协报上的“北大仓”可能变成“北大荒” 的资料。 读一读,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课间的操场上热闹非凡。
9、 3、节日的大街上热闹非凡。 资料补充:“北大荒”旧指中国黑龙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这里并非自古以来就荒凉无人开垦,曾经击败辽与北宋的女真人就在此生存发达。清朝时满人大量入关,俄国势力趁虚进入;加上清王朝为了巩固祖先的龙脉,严禁汉人进入东北地区,使得边境千里人迹少见。直到中国五十年代进行大规模开垦,经营农场,才使得北大荒变成了如今的北大仓。【设计意图】 渗透阅读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北大荒。板书设计 5 北大荒的秋天天空 一碧如洗北大荒 小河 清澈见底原野 热闹非凡练习题:一、我会读 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银灰 橘黄 血红 绛紫 抖动 锦缎 一碧如
10、洗 清澈见底 几缕 映照脸庞 燃烧 草塘 波纹 沉甸甸 热闹非凡 二、我会写 读拼音,写词语. yn hu jn dun j hun y b r xi( ) ( ) ( ) ( ) tng b shun ln rn sho r no fi fn ( ) ( ) ( ) ( ) 【设计意图】当堂检测环节既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也是对老师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检验。布置作业:1、写会本课生字新词。2、预习下一课。教学反思:北大荒的天空美,美在它的一碧如洗,更美在它的绚丽、丰富,而流云不断地流动、变化更让人感到它的奇幻与神秘。我通过课件出示了四幅流云的图片,看着“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 ,学生一个个都张大了嘴巴,甚至还有人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本文的第四自然段向读者展现了北大荒原野热闹非凡的景象。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因为学生离农村生活比较遥远,对农作物的理解不到位,导致在阅读过程中未能体会出其中的“欢快”的感情。课后通过查询,我发现“通过让学生看动画后分角色表演”的办法很是有效的。我感觉到:应引导学生将文字转化为画面,变抽象为形象,用画来表现美,同时来感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