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年高考《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试题(含图像题).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2970092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高考《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试题(含图像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历年高考《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试题(含图像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历年高考《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试题(含图像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历年高考《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试题(含图像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历年高考《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试题(含图像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历年高考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试题(含图像题)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2014广东理综,6 分)常温下 ,0.2 molL-1 的一元酸 HA 与等浓度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成及浓度如左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A 为强酸 B图中 X 表示 HA,Y 表示 OH ,Z 表示 H+ C该混合液 pH=7 D该混合溶液中:c(A )+c(Y)=c(Na+)2(2014浙江理综,6 分)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 HClO 的杀菌能力比 ClO强。25时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Cl2(g) Cl2(aq) K1=101.2Cl2(aq)+

2、H2O HClO + H+ +Cl K2=103.4HClO H+ + ClO Ka=?其中 Cl2(aq)、HClO 和 ClO 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随 pH 变化的关系如右上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Cl 2(g)+ H2O 2H+ + ClO + Cl K=1010.9B在氯处理水体系中,c(HClO) + c(ClO ) =c(H+)c(OH )C用氯处理饮用水时,pH=7.5 时杀菌效果比 pH=6.5 时差D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好3(2014山东理综,6 分)已知某温度下 CH3COOH 和 NH3H2O 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 浓度为 0.1

3、molL1 的 CH3COOH 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c( NH4+)/c(NH 3H2O)先增大再减小Cc( CH3COOH)与 c(CH 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 10mL 时,c(NH 4+)=c(CH3COO)4(2013福建理综,6 分)室温下,对于 0.10 molL1 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与 AlCl3 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 3OH = Al(OH)32B加水稀释后,溶液中 c(NH )c(OH )变大 4C用 HNO3 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 D其溶液的 pH135(2013

4、浙江理综,6 分)25 时,用浓度为 0.100 0 molL1 的 NaOH 溶液滴定 20.00 mL浓度均为 0.100 0 molL1 的三种酸 HX、HY、HZ,滴定曲线如左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Z HY HXB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 a(HY)10 5C将上述 HX、HY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 NaOH 溶液滴定至 HX 恰好完全反应时:c(X )c(Y )c(OH )c (H )DHY 与 HZ 混合,达到平衡时:c(H ) c(Z )c(OH )KaHYcHYcY 6(2013大纲理综,6 分)右上图表示水中 c(

5、H )和 c(OH )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 c(H )c(OH )K W B图中 T1T 2CM 区域内任意点均有 c(H )c(OH ) DXZ 线上任意点均有 pH77(2009山东理综,4 分)某温度下,相同 pH 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 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左下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为盐酸稀释时的 pH 值变化曲线 Bb 点溶液的导电性比 c 点溶液的导电性强Ca 点 KW 的数值比 c 点 KW 的数值大 Db 点酸的总浓度大于 a 点酸的总浓度8 (双选)(2012江苏,4 分)25 时,有 c(CH3COOH) c(

6、CH3COO )0.1 molL1 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 c(CH3COOH)、c(CH 3COO )与 pH 的关系如右上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H5.5 的溶液中:c (CH3COOH)c(CH 3COO )c(H )c(OH )BW 点所表示的溶液中:c(Na )c(H )c(CH 3COOH)c(OH) CpH3.5 的溶液中:c(Na )c(H )c(OH )c(CH 3COOH)0.1 molL 13D向 W 点所表示的 1.0 L 溶液中通入 0.05 mol HCl 气体 (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c(H )c(CH 3COOH)

7、c (OH )9(2011新课标全国理综,6 分) 将浓度为 0.1 molL1 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 )Ac(H ) BK a(HF) C. D.cF cH cH cHF10(2011全国理综,6 分)室温下向 10 mL pH3 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溶液中 不变cCH3COO cCH3COOHcOH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 (H )亦增大D再加入 10 mL pH11 的 NaOH 溶液,混合液 pH711(2010全国理综,6 分) 相同体积、相同 pH 的某一元强酸溶液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分别与足

8、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 )随时间 (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考点二 水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12 (双选)(2014上海高考,4 分) 室温下,甲、乙两烧杯均盛有 5mlpH3 的某一元酸溶液,向乙烧杯中加水稀释至 pH4,关于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溶液的体积:10V 甲 V 乙B水电离出的 OH 浓度:10c(OH )甲 c (OH )乙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 NaOH 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 pH:甲乙D若分别与 5mlpH11 的 NaOH 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 pH:甲乙13(2013新课标全国理综,6 分) 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

9、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 )AW 2 、X B X 、Y 3 CY 3 、 Z2 DX 、Z 214(2013天津理综,6 分)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蒸馏水中滴加浓 H2SO4,K W 不变BCaCO 3 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C在 Na2S 稀溶液中,c(H )c (OH )2c (H2S)c(HS )DNaCl 溶液和 CH3COONH4 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415(2012新课标全国理综,6 分) 已知温度 T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 a molL1 的一元酸 HA 与 b molL1 的一元碱 B

10、OH 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 )A混合溶液中,c(H )c (B )c(OH )c(A ) B混合溶液的 pH7C混合溶液中,c (H ) molL1 DabKW16(2011天津理综,6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时 NH4Cl 溶液的 KW 大于 100 时 NaCl 溶液的 KWBSO 2 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I 22H 2O = SO 2I 4H 23C加入铝粉能产生 H2 的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的 Na 、Ba 2 、AlO 、NO 2 3D100时,将 pH 2 的盐酸与 pH 12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 17(20

11、11四川理综,6 分)25C 时,在等体积的pH0 的 H2SO4 溶液、0.05 mol/L 的Ba(OH)2 溶液、pH10 的 Na2S 溶液、pH 5 的 NH4NO3 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010 1010 9 B15510 9510 8C12010 1010 9 D11010 410 918(2009天津理综,6 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1 mol/L C 6H5ONa 溶液中: c(Na )c(C6H5O )c(H )c(OH )BNa 2CO3 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 和 KW 均减小CpH5 的 CH3COOH 溶液和 pH5

12、 的 NH4Cl 溶液中,c(H )不相等D在 Na2S 溶液中加入 AgCl 固体,溶液中 c(S2 )下降考点三 溶液 pH 的相关计算 酸碱中和19(2014海南高考,4 分)室温下,用 0.100molL-1 NaOH 溶液分别滴定 20.00ml 0.100molL-1 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BPH=7 时,滴定醋酸消耗 V(NaOH)小于 20mlCV(NaOH) =20ml 时,两份溶液中 C(Cl)= C(CH3COO)DV(NaOH) =10ml 时,醋酸溶液中:C(Na+ ) C(CH3COO) C(H+ ) C(

13、OH)20(2013新课标全国理综,6 分) 室温时,M(OH) 2(s) M2 (aq)2OH (aq) Ksp a。 c(M2 )b molL 1 时,溶液的 pH 等于 ( )A lg( ) B lg( ) C14 lg( ) D14 lg( )12 ba 12 ab 12 ab 12 ba521(2013山东理综,6 分)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 0.1 molL1 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 NaOH 溶液,溶液中 pOH(pOHlg OH )与 pH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 )AM 点所示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 Q 点BN 点所示溶液中 c(CH3COO )c(Na )CM 点和 N

14、 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Q 点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等于醋酸溶液的体积22 (双选)(2012广东理综,6 分) 对于常温下 pH 为 2 的盐酸,叙述正确的是 ( )Ac(H )c(Cl )c (OH )B与等体积 pH12 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C由 H2O 电离出的 c(H )1.010 12 molL1D与等体积 0.01 molL1 乙酸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 )c(CH 3COO )23(2012浙江理综,6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将 pH3 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 10 倍后,溶液的 pH4B为确定某酸 H2A 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 N

15、aHA 溶液的 pH。若 pH7,则 H2A 是弱酸;若 pH24(2012福建理综,6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 mol O 3 与 11.2 L O2 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B25 C 与 60 C 时,水的 pH 相等C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消耗的 n(NaOH)相等D2SO 2(g)O 2(g)= 2SO3(g)和 4SO2(g)2O 2(g)= 4SO3(g)的 H 相等25(2011安徽理综,6 分)室温下,将 1.000 molL1 盐酸滴入 20.00 mL1.000 molL1 氨水中,溶液 pH 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

16、确的是( )Aa 点由水电离出的 c(H )1.010 14 molL1Bb 点:c(NH )c (NH3H2O)c(Cl ) 4Cc 点: c(Cl )c(NH ) 4Dd 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NH3H2O 电离吸热26(2010福建理综,6 分)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正确判断是 ( )A在 pH12 的溶液中,K 、Cl 、HCO 、Na 可以常量共存 36B在 pH0 的溶液中,Na 、NO 、SO 、K 可以常量共存 3 23C0.1 molL1 一元碱 BOH 溶液的 pH 10,可知 BOH 溶液中存在:BOH=B OH D由 0.1 molL1 一元酸 HA 溶液的

17、pH3,可推知 NaA 溶液中存在:A H 2O HAOH 27(2010天津理综,6 分)下列液体均处于 2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某物质的溶液 pH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BpH4.5 的番茄汁中 c(H )是 pH6.5 的牛奶中 c(H )的 100 倍CAgCl 在同浓度的 CaCl2 和 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DpH5.6 的 CH3COOH 与 CH3COONa 混合溶液中,c(Na )c(CH 3COO )28(2010江苏,4 分)常温下,用 0.100 0 molL1 NaOH 溶液滴定 20.00 mL 0.1000 molL 1 CH3COOH 溶液

18、所得滴定曲线如左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所示溶液中:c(CH 3COO )c (OH )c (CH3COOH)c(H )B点所示溶液中:c (Na )c(CH 3COOH)c (CH3COO )C点所示溶液中:c (Na )c(OH )c(CH 3COO )c(H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 3COOH)c (CH3COO )c(H )c(Na )c(OH )29(2010重庆理综,6 分)pH 2 的两种一元酸 x 和 y,体积均为 100 mL,稀释过程中 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上图所示分别滴加 NaOH 溶液(c0.1 mol/L)至 pH7,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

19、为 Vx、V y,则 ( )Ax 为弱酸,V xVyCy 为弱酸,V xVy30(2009全国理综,6 分) 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醋酸,苯酚,苯酚钠,碳酸,碳酸钠,碳酸氢钠按溶液 pH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 B C D考点四 盐类水解的规律、影响因素31(2012天津理综,6 分)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pH7B在含有 BaSO4 沉淀的溶液中加入 Na2SO4 固体,c(Ba 2 )增大C含 1 mol KOH 的溶液与 1 mol CO2 完全反应后,溶液中 c(K )c(HCO ) 3D在 CH3COONa 溶液

20、中加入适量 CH3COOH,可使 c(Na )c(CH 3COO )732(2012重庆理综,6 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中滴加氨水至中性,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铵B稀醋酸加水稀释,醋酸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的 pH 减小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 CaO,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 pH 不变D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 FeCl3 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33(2011广东理综,4 分)对于 0.1 molL1 Na2SO3 溶液,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溶液 pH 降低 Bc (Na )2c(SO )c(HSO )c(H 2SO3)23 3Cc(Na )c(H )2c (SO )2c (HSO

21、 )c(OH )23 3D加入少量 NaOH 固体,c (SO )与 c(Na )均增大2334(2009福建理综,6 分)在一定条件下, Na2CO3 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 H 2O HCO 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3 3(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通入 CO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C升高温度, 减小 D加入 NaOH 固体,溶液 pH 减小cHCO 3cCO23考点五 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比较35 (双选)(2014江苏高考,4 分)25 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mol/LCH 3COONa 与 0.1mol/L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

22、:c(Na )c(Cl )cCH 3COO )c(OH )B0.1mol/LNH 4Cl 与 0.1mol/L 氨水等体积混合(pH7):c(NH3H2O)c(NH 4 )c(Cl )c(OH )C0.1mol/LNa 2CO3 与 0.1mol/L NaHCO3 溶液等体积混合:2/3c(Na )c(CO 32 )c(HCO 3 )c(H 2CO3)D0.1mol/LNa 2C2O4 与 0.1mol/L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H 2C2O4 为二元弱酸):2c(C2O42 )c(HC 2O4 )c(OH )c(Na )c(H )36(2014四川理综,6 分)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

23、系正确的是 ( )A0.1mol/LNaHCO 3 溶液与 0.1mol/L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 )c(CO 32 )c(HCO 3 )c(OH )B20ml0.1mol/LCH 3COONa 溶液与 10ml0.1mol/LHCl 溶液混合后呈酸性,所得溶液中:c(CH3COO )c(Cl )c(CH 3COOH)c(H )8C室温下,pH2 的盐酸与 pH12 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 )c(H )c(NH 4 )c(OH )D0.1mol/LCH 3COOH 溶液与 0.1mol/L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OH )c(H )c(C

24、H 3COOH)37(2014天津理综,6 分)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1 的 NaHSO4 溶液: c(H+)=c(SO42 )十 c(OH )B含有 AgCl 和 AgI 固体的悬浊液: c(Ag+)c(C1 )=c(I )CCO 2 的水溶液: c(H+)c(HCO3 )=2c(CO32 )D含等物质的量的 NaHC2O4 和 Na2C2O4 的溶液:3c(Na+)=2c(HC2O4 )+ c(C2O42 )+c(H2C2O4)38(2013广东理综,6 分)50 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4 的醋酸中:c (H )4.0

25、 molL1 B饱和小苏打溶液中:c (Na )c(HCO) 3C饱和食盐水中:c (Na )c(H )c(Cl )c (OH ) DpH12 的纯碱溶液中:c(OH )1.010 2 molL139(2013安徽理综,5 分)已知 NaHSO3 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HSO H2O H2SO3OH HSO H SO 3 3 23向 0.1 molL1 的 NaHSO3 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金属 Na,平衡 左移,平衡右移,溶液中 c(HSO )增大 3B加入少量 Na2SO3 固体,则 c(H )c (Na )c(HSO )c(OH )1/

26、2 c(SO ) 3 23C加入少量 NaOH 溶液, 、 的值均增大cSO23cHSO 3 cOH cH D加入氨水至中性,则 2c(Na )c(SO )c(H )c(OH )2340(2013四川理综,6 分)室温下,将一元酸 HA 的溶液和 K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起始浓度/(molL1 )实验编号c(HA) c(KOH)反应后溶液的 pH 0.1 0.1 9 x 0.2 7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中: c(K )c(A )c(OH )c(H )9B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中: c(OH )c (K )c(A ) mol/LKW110 9C实验

27、反应后的溶液中: c(A )c(HA)0.1 mol/LD实验反应后的溶液中: c(K )c(A )c(OH )c(H )41(2012四川理综,6 分)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 NaOH:c (Na )c (Cl )c(ClO )c(OH )BpH8.3 的 NaHCO3 溶液:c(Na )c(HCO )c(CO )c(H2CO3) 3 23CpH11 的氨水与 pH3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 (Cl ) c(NH )c(OH )c(H ) 4D0.2 mol/L CH 3COOH 溶液与 0.1 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2c(H )2

28、c(OH )c(CH 3COO )c (CH3COOH)42(2012重庆理综,6 分)向 10 mL 0.1 molL1 NH4Al(SO4)2 溶液中,滴加等浓度 Ba(OH)2 溶液 x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10 时,溶液中有 NH 、Al 3 、SO ,且 c(NH )c(Al3 ) 4 24 4Bx 10 时,溶液中有 NH 、AlO 、SO ,且 c(NH )c(SO ) 4 2 24 4 24Cx 30 时,溶液中有 Ba2 、AlO 、OH ,且 c(OH )c(HCO )c(CO )c(H2CO3) 3 23B在 0.1 molL1 Na2CO3 溶液中:c(O

29、H ) c(H )c(HCO )2c(H 2CO3) 3C向 0.2 molL1 NaHCO3 溶液中加入等体积 0.1 molL1 NaOH 溶液:c(CO )c(HCO )c(OH ) c(H )23 3D常温下,CH 3COONa 和 CH3COOH 混合溶液pH 7,c(Na )0.1 molL 1 :c(Na )c( CH 3COO )c( CH3COOH)c(H )c (OH )44(2011天津理综,6 分)25 时,向 10 mL 0.01 mol/L KOH 溶液中滴加 0.01 mol/L 苯酚溶液,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7 时, c(C6H5O )c

30、(K )c(H )c(OH )BpHc(C6H5O )c(H )c(OH )CVC 6H5OH(aq)10 mL 时,c(K )c(C 6H5O )c(OH )c (H )DVC 6H5OH(aq)20 mL 时,c (C6H5O )c(C 6H5OH)2c(K )45(2010广东理综,4 分)HA 为酸性略强于醋酸的一元弱酸在 0.1 molL1 NaA 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Na )c(A )c (H )c(OH ) Bc(Na ) c(OH )c(A )c (H )Cc(Na )c(OH )c(A )c(H ) Dc(Na ) c(H )c (A )c(OH )46

31、(2010四川理综,6 分)有关 100 mL 0.1 mol/L NaHCO3、100 mL 0.1 mol/L Na2CO310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H 个数: B溶液中:c(HCO )c(H2CO3) 3C溶液中:c (CO )c(H2CO3) D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23 47(2014福建理综,6 分)下列关于 0.10 molL1 NaHCO3 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 NaHCO3Na H CO B25 时,加水稀释后,n (H )与 n(OH )的乘积变大C离子浓度关系:c (Na )c(H )c(OH )c(HCO

32、)c (CO )D温度升高,c(HCO )增大考点六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48(2013新课标全国理综,6 分) 已知 Ksp(AgCl)1.5610 10 ,K sp(AgBr)7.710 13 ,K sp(Ag2CrO4)9.010 12 。某溶液中含有 Cl 、Br 和 CrO ,浓度24均为 0.010 molL1 ,向该溶液中 0.010 molL1 的 AgNO3 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Cl 、Br 、CrO BCrO 、Br 、Cl 24 24CBr 、Cl 、 CrO DBr 、CrO 、Cl 24 2449(2013北京理综,6 分)实验: 0.1

33、 molL1 AgNO3 溶液和 0.1 molL1 NaCl 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 a,过滤得到滤液 b 和白色沉淀 c;向滤液 b 中滴加 0.1 molL1 KI溶液,出现浑浊;向沉淀 c 中滴加 0.1 molL1 KI 溶液,沉淀变为黄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浊液 a 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 Ag (aq) Cl (aq)B滤液 b 中不含有 Ag C中颜色变化说明 AgCl 转化为 AgID实验可以证明 AgI 比 AgCl 更难溶50(2013重庆理综,6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ClO 3 和 SO3 溶于水后能导电,故 KClO3 和 SO3 为

34、电解质B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 NaOH 溶液至 pH7,V 醋酸 V NaOHC向 NaAlO2 溶液中滴加 NaHCO3 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DAgCl 沉淀易转化为 AgI 沉淀且 K(AgX)c(Ag )c(X ),故 K(AgI)K(AgCl)51 (双选)(2013江苏,4 分) 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 MCO3(M:Mg 2 、Ca 2 、Mn 2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左下图所示。已知:pMlg c(M),p(CO )lg c(CO )。23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1AMgCO 3、CaCO 3、MnCO 3 的 Ksp 依次增大Ba 点可表示 MnCO3 的饱

35、和溶液,且 c(Mn2 )c(CO )23Cb 点可表示 CaCO3 的饱和溶液,且 c(Ca2 )c(CO )23Dc 点可表示 MgCO3 的不饱和溶液,且 c(Mg2 )c(CO )2352 (双选)(2009广东,4 分) 硫酸锶(SrSO 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右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一定时,K sp(SrSO4)随 c(SO )的增大而减小24B三个不同温度中,313 K 时 Ksp(SrSO4)最大C283 K 时,图中 a 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283 K 下的 SrSO4 饱和溶液升温到 363 K 后变为不饱和溶液53(2011浙江理综,6 分)海水中

36、含有丰富的镁资源某同学设计了从模拟海水中制备 MgO 的实验方案:Na Mg2 Ca2 Cl HCO 3模拟海水中的离子浓度/molL10.439 0.050 0.011 0.560 0.001注: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小于 1.0105 molL1 ,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实验过程中,假设溶液体积不变Ksp, CaCO34.96 109 Ksp,MgCO 36.8210 6Ksp, Ca(OH)24.6810 6 Ksp,Mg(OH) 25.6110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物 X 为 CaCO3B滤液 M 中存在 Mg2 ,不存在 Ca2C滤液 N 中存在 Mg2 、Ca 2D步骤中

37、若改为加入 4.2 g NaOH 固体,沉淀物 Y 为 Ca(OH)2 和 Mg(OH)2 的12混合物54(2009浙江理综,6 分)已知: 25时,K spMg(OH)25.6110 12 ,K spMgF27.4210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时,饱和 Mg(OH)2 溶液与饱和 MgF2 溶液相比,前者的 c(Mg2 )大B25时,在 Mg(OH)2 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 NH4Cl 固体, c(Mg2 )增大C25时,Mg(OH) 2 固体在 20 mL 0.01 molL1 氨水中的 Ksp 比在 20 mL 0.01 molL 1 NH4Cl 溶液中的 Ksp 小D2

38、5时,在 Mg(OH)2 悬浊液中加入 NaF 溶液后,Mg(OH) 2 不可能转化为 MgF255(2010浙江理综,15 分) 已知:(1)25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a(CH3COOH)1.810 5 , Ka(HSCN)0.13;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 Ksp(CaF2)1.510 10 .(2)25时,2.010 3 molL1 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 pH(忽略体积变化) ,得到c(HF)、 c(F )与溶液 pH 的变化关系,如左下图所示: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25时,将 20 mL 0.10 molL1 CH3COOH 溶液和 20 mL 0.10 mol

39、L1 HSCN 溶液分别与 20 mL 0.10 molL1 NaHCO3 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 (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如右上图。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 CO2 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 _,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CH 3COO )_c(SCN )(填“” 、 “”或“”)(2)25时,HF 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 Ka_,列式并说明得出该平衡常数的理由:_ _。(3)4.0103 molL1 HF 溶液与 4.0104 molL1 CaCl2 溶液等体积混合,调节混合液pH 为 4.0(忽略调节时混合液体积的变化),通过列式计算说明是否有沉淀产生。13历年高

40、考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试题(含图像题)答案DCDCB DB(BC)DB C(AD)CCC CADBC C(AC)CCC DBDCC DCDB(AC) BACCB DA(BD)DD CBCBD (BD)(BC) AB 55(1)HSCN 的酸性比 CH3COOH 强,其溶液中 c(H )较大,故其溶液与 NaHCO3 溶液的反应速率较快 (2)103.45 (或 3.5104 )Ka ,当 c(F )c(HF)时,K ac(H ),查图中的交点处即为 c(F )cH cF cHFc(HF),故所对应的 pH 即为 Ka 的负对数(3)查图,当 pH4.0 时,溶液中的 c(F )1.610 3 molL1溶液中 c(Ca2 )2.010 4 molL1 ,c (Ca2 )c2(F )5.110 10 K sp(CaF2),有沉淀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