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古文学习之《礼记.学记》(繁体).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967336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文学习之《礼记.学记》(繁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文学习之《礼记.学记》(繁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古文学习之《礼记.学记》(繁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古文学习之《礼记.学记》(繁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禮記 學記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

2、,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 乎?大學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肖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鼓篋,孫其業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締不視學,遊其志也。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凡學,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謂乎?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不學操縵,不能安弦;不學博依,不能安詩;不學雜服,不能安禮;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故君子之于學也,藏焉,修焉,息焉,遊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兌命曰:“敬孫務時敏,厥修乃來。”其此之謂乎?今之教者,呻其占畢,多其訊言,及於

3、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雖終其業,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然後禁,則扞格而不勝;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後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

4、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矣。君子知至學之難易,而知其美惡,然後能博喻;能博喻,然後能為師;能為師,然後能為長;能為長,然後能為君。故師也者,所以學為君也,是故擇師不可不慎也。記曰:“ 三王四代唯其師。”此之謂乎?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屍,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于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

5、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古之學者,比物丑類。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於此四者,可以有志於學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後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