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勤奋出智慧,勤奋出业绩,勤奋出和谐”关于“勤奋”,自古以来就有不少论述:张衡说,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华罗庚说,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任何成功都离不开勤奋,而对于教师来说,我们还要懂得勤奋出智慧,勤奋出业绩,勤奋出和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有这样一段表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生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积极
2、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段表述对于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教师要成为观察者;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将“勤” 字化整为零,化大为小,使之贯彻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以点滴之勤,拓展更为广阔的教育教学空间。作为一名教师,要以每一堂课为出点,通过勤于积累,及时整合有关教学的感受和想法,使之成为自身进步的推动力,体现勤奋出智慧。加里宁说:“ 教师们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象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
3、西。”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听课,都会出现一些零散的关于课堂教学的感受和想法,我们要将这些零散的感受和想法,及时加以整理,将其转化成教学反思、教学随笔。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所以说只有懂得勤奋,懂得积累,才能最终闪现出教育的智慧,久而久之,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一个勤于思考的教师会将平常的工作生活当成一块块实验田,认真
4、钻研教材、教参,书中的每一页都留下密密麻麻的圈点勾画,把书中每一页的内容都装入心中;工工整整写好每一课详案,做好充分的课前预设;尽全力上好每一堂课,把勤做到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教学成绩自然就会提升,这就可以说是勤奋出业绩。教师还应该是勤于观察的,每天都对班内的学生进行观察,看有没有学生有反常的现象,而且还要让学生知道你在随时随地的关注着他们,并且尽可能多的与学生接触交流,从而成为他们的朋友,与学生产生和谐的学习氛围。都说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和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
5、的和谐气氛之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减少内耗,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教师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热情,这就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必须要求教师还勤于学习,想让学生在波澜壮阔的社会人生图景中动态的学习,使思想成为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教师从知识点脱身而出,升华教学的境界,熔铸成自身的教学魅力,让学生喜欢自己,让师生之间有真正的精神上的沟通,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然而,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这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精力和时间,需要勤奋不止的学习。我想这就是勤奋出和谐吧。以上是我对于“勤奋出智慧,勤奋出业绩,勤奋出和谐”看法。这些“ 勤”是把握教育教学的细节,自觉积累,自觉学习,自觉思考,自觉运用,以逐步提高自己的过程。这种自觉,其实就是以勤奋为内核的,只有把勤贯彻应用到工作学习中,才能使之成自觉的行为。可谓点滴之勤,能成教育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