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重庆交通大学毛概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春华秋实 文档编号:2964741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交通大学毛概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重庆交通大学毛概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重庆交通大学毛概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页眉.页脚毛概复习资料 本资料只是对课件的整理(仅供参考,完全没有押题的性质)考试时间:17 周(6 月 20 日)周四下午1:303:30考试形式:开卷专题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从狭义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的科学体系;从广义来讲,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和学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2、学、科学社会主义 (二) 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国内及理论本身因素1、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开明派睁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着眼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2、以洪秀全、洪仁玕为代表的农民阶级革命派在太平天国后期,不仅主张办工业、开矿藏、兴银行,而且主张“请富者准予雇工”,对穷人“ 以令作功以受所值 ”,即主张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的生产关系。3、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有为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经济领域推进的政治领域,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启蒙思想家严复主张系统地学习西方,以开民智,并通过译介西方学术名著,在中国宣传了唯物论的经验论、进化论的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原理和三权

3、分立等社会政治思想。.页眉.页脚4、资产阶级革命派领袖、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直接参照欧美的经验,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 三民主义,第一次在中国提出了建立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 思考: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伟人对我们有何启示?本资料讲述了世纪之交,英国广播公司在国际互联网上进行“千年伟人”的评选活动,最后结果是马克思排在第一位。这件事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偶然的。它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又表征了当今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就像自然科学需要爱因斯坦的理论一样。当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入研究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与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进行

4、理论创新。二、 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1、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不能照搬照抄或简单地套用这些原理,而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按照本国本民族的形式,来加以科学的运用。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3、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北伐战争的胜利,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前期胜利和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过程1919 年幼年,不成熟1935 年党中央1938 年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延安整

5、风全党共识1945 年七大理论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 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曾提出要把马列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但在党的幼年时期,对于这一问题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认识;2、 毛泽东同志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1938 年 10 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作论新阶段的报告,向全党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主张。3、1945 年党的“七大”三、怎样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1)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

6、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页眉.页脚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四大理论比较分析(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从而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造)社会主义初

7、期建设2、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邓小平理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进行了科学回答,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伟大创新。(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核心主题,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3)科学发展观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从

8、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战略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概括毛泽东:取了四个字:阶级斗争邓小平:注重三个字:生产力江泽民:强调二个字:先进(二) 毛泽东思想1、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创立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发展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巩固政权与实现祖国统一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如何正确认识毛泽东的失误与错误毛泽东的错误,是失误而不是罪过毛泽东的错误,是探索过程的失误毛泽东晚年错误的主客观原因毛泽东勇于承担责任,敢于纠正自己的错误.页眉.页脚毛泽东的功过评价2、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 “毛泽东思想” 提

9、出的过程(2)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20 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 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需要: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历史需要。革命运动的客观需要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成长壮大,工人运动深入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阶级基础。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条件。实践平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平台。(3)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过程毛泽东思想的萌芽毛泽东思想萌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和发

10、展的开始。萌芽的时间: 党的创建时期和国民革命时期(1921.7 月1927.7 月)代 表 作: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毛泽东思想的萌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的初步结合,表现为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些基本思想:a. 比较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基本分清了革命斗争中的敌我友问题; b. 对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明确指出区分革命性质的关键是领导权问题,无产阶级应当担负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 c. 对中国农民阶级作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认定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提出了工农联盟的思想;

11、 d. 对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妥协性特点作了初步分析,开始提出了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方针。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a.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理论部分b.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主要内容基本确立。 形成的时间: 土地革命战争前期(1927.7 月1935.1 月)代 表 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反对本本主义1930 年初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实际上确立了“要以乡村为中心”的观念,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理论。1930 年 5 月的反对本本主义 ,首次明确地反对教条主义,提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

12、提供了理论根据。 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 间 : 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1935.1 月1945.8 月)代表作: 共产党人发刊词 、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 新民主主义论 .页眉.页脚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时 间 :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国初期及后来(1945.8 月1976 年)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中得到重大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主要思想有: a.关于恢复国民经济、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方针; b.关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c.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 d.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e.

13、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执政党建设的理论; f.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g.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3、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对毛泽东思想的内涵作了科学表述:a.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b.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c.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 六个原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

14、会主义建设的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的理论一个活的灵魂 :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4、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的重要性。第一,从理论上看,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有利于克服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毛泽东思想的错误倾向,有利于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建设有中国.页眉.页脚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从政治上看,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和社会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

15、意义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1)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从定义上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

16、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改革开放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论;祖国统一论;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论;统一战线和社会主义建设依靠力量论;党的建设论。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有一个坚实的哲学思想基础 有一个贯穿始终的鲜明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有一系列围绕主题的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基本观点。.页眉.页脚(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 表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

17、根本利益。科学体系:“三个代表” 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 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 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 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 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

18、定的思想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 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 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 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表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内容: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页眉.页脚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大理论形成的条件(1)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归纳如下: 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19、想 历史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和世界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演变。 现实依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主观条件长期从事革命实践活动的经历和崇高的精神境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时代背景: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现实条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条件。(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世情的发展:当今国际形势的新发展,是“三个代表”重

20、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国情的变化:我国社会生活发生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党情的挑战:党自身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品格的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 是“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根源。(3)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根本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现实基础: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重要借鉴: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历史借鉴:建国后我国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3、三大理论的地位和意义(1)邓小平理论的地位和意义邓小平理论的地位: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

2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页眉.页脚邓小平理论的意义: A、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B、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C、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理论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3)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

22、想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4 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1)邓小平理论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个发展过程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理论命题的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党的十二大)第二阶段:理论轮廓的构成(党的十二大党的十三大)第三阶段:理论体系的形成(党的十三大党的十四大)邓小平的历史性贡献1. 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2. 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

23、色社会主义的准确道路3. 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历程提出阶段(2000 年 2 月2001 年 7 月前).页眉.页脚体系形成阶段(2001 年 7 月2002 年 11 月前)深化发展阶段(2002 年 11 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专题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 为什么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近现代中国的国情:社会性质 主要矛盾 两大任务(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旧式民主革命的失败新式民主革命的兴起1、 近代中国国情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

24、人民大众的矛盾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一个民族独立的国家;对内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使中国成为一个人民民主的国家 。2、 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1)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启示:(1)领导革命的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没有也不可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必须让位于新的阶级。(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3)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不能救中国,必须让位于新的思想。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旧

25、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条件经济政治条件.页眉.页脚(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为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成长壮大提供了条件;(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造就了一支新的领导力量。思想条件(1)新文化运动为新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国际条件(1)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了中国先进分子的思考;(2)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3)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点第一、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旧民主主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第

26、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第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由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三) 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1、分清敌我搞清革命对象2、明确动力3、明确革命的性质与前途4、提出革命纲领5、明确革命道路6、实施革命三大法宝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1)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经济上:帝国主义

27、直接阻碍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页眉.页脚政治上: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勾结中国的封建反动势力,共同压迫中国人民 思想文化上:帝国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役。(2)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又一个对象(3)官僚资本主义也是革命对象之一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革命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1)无产阶级领导权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2)中国革命必须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取得胜利。 (3)中国无产阶级能够领导中国革命。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革命的敌

28、人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革命的任务是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 革命有时还有资产阶级参加 革命不是针对民族资本主义及其私有财产(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3)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

29、国。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大银行、大工业、.页眉.页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中国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1)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2)革命的广泛影响和良好的群众基础(3)全国革命形势的不断向前发展(4)有相当力量的正式革命武装(5)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正确的政策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1)中国的特殊

30、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2)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3)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且长期占据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却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专题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小知识: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比较1、计划手段的特点是自觉性、事前性、宏观性。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自发性、事后性、微观性。 2、 计划经济的长处主要体现在宏观调控方面:第一,短期内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重点建设;第二,在经济总量、重大经济结构方面进行宏观统筹规划;第三,收入分配

31、的调节的有效性;第四,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页眉.页脚市场经济的长处主要体现在微观领域:第一,自发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二,促进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 3、 计划手段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微观领域:第一,对微观经济难以发挥作用;第二,计划容易脱离实际、造成巨大浪费;第三,经济主体易产生动力不足和效率低下等。市场手段的弱点主要在宏观领域:第一,容易产生盲目性、滞后性;第二,容易出现“市场失灵”:即市场不能自发解决宏观经济的平衡问题、经济的外部性问题、公共物品的提供问题、垄断的限制和消除以及收入差别过大的问题。一、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1、具有非常强的资源动员能力,它能够利用行政手段在较短的

32、时期内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重点建设。2、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和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主要的经济活动按计划规定进行,国家计划不仅调节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运行,而且覆盖社会主义企业和居民个人的微观经济活动。二、计划经济的弊端1、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2、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3、经济增长缺乏效率,高增长主要依靠高投入获得;技

33、术创新速度缓慢,许多产品几十年不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商品短缺。三、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从客观条件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从主观条件来说,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从外部环境看,50 年代向苏联学习,受苏联计划经济经济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前,不能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总的框架的根本原因:1、 将计划和市场分别看作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2、 “左”的思想的发展.页眉.页脚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选择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进一步解放和发

34、展生产力的需要 改革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 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需要。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一)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二)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经济关系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管理法制化、保障制度社会化、市场发展开放化、市场竞争公平化(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第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第二,计划和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但也有不足和缺陷。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同点:从资源配置方式看

35、、从微观层面看、从宏观层面看、从经济运行看不同点:所有制基础不同、分配制度不同、宏观调控的优势不同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所有制结构方面: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方面: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宏观调控方面:能够把人民的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政府宏观调控的内容是什么? 保持经济总量平衡 抑制通货膨胀(存款准备金的提高) 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页眉.页脚第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

36、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体制: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地双层经营体制4、 集体经济的地位、作用集体经济把分散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组织起来,有助于克服个体经济力量单薄、无力抵御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弱点。集体经济组织是独立的经济单位,有充分的自主权,因而经营方式比较灵活,对市场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集体经济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5

37、、 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委托经营、兼并、收购、出售等形式三、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非公有制经济形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私有部分)2、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允许其它经济成分存在和发展,既能弥补公有制经济的不足,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增加社会产品,满足人民多种多样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又有利于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国家还可以从中得到税收,可以学到一些好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 4、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措施 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性

38、障碍。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页眉.页脚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非公有制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1)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对社会经济起着支配和决定作用。 (2)社会主义的国家机器在确保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一)按劳分配涵义(二)按劳分配的基本要

39、求 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社会劳动 获得个人消费品量,取决于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三)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客观必然性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和根本原因2.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终极原因3.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四)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一是全社会范围的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占最大比重,起主要作用。二是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劳动者总收入中,按劳分配收入是最主要收入来源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40、决定分配结构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生产要素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生产资料属于物质要素,货币、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和管理属于非物质要素。.页眉.页脚(二)非按劳分配主要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三种类型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非按劳分配收入(1)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 (2)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3)资产收益(4)提供技术、信息等要素获得的收入(5)按资本分配得到的利润收入(6)按经营成果分配

41、获得的经营收入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共同富裕(1)先富起来的对后富的可以产生示范作用。(2)先富起来的多交税,国家通过转移支付办法,帮助落后地区。(3)先富起来的对口支援落后地区。收入差距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 其四,城乡之间

42、、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收入差距的扩大与收入分配的调节一是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努力缓解行业、地区和社会成员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二是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学、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页眉.页脚三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四是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五是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职务消费,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六是控制和调节垄断性行业的收入,建立健全

43、个人收入申报制,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坚决取缔各种非法收入。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因1、是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的需要;2、有利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3、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4、有利于减轻企业和国家的负担;5、是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民利益的需要。6、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第四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明确了“八个方面”举措: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4、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加强战略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8、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二、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1、具体来说,创新型国家应至少具备以下 4 个基本特征:.页眉.页脚 一、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占 GDP 的比例一般在 2以上; 二、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 70以上; 三、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 30以下; 四、创新产出高。目前世界上公认的 20 个左右的创新型国

45、家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占全世界总数的 992、 我国在创新方面的现状(1)我国已建成世界上少数国家具备的、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培养了一支优秀的科技队伍,已经具备较强的科技实力。在生物、纳米、航天等部分重要领域研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2)但是,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1)适应新科技革命浪潮的需要。(2)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十七大提出,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综合国力的关键” 。科学技术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

46、竞争力。(3)大力发展第一生产力的需要。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管理) ; 传统产业是先有生产后有技术再有科学,而现代产业是先有科学后有技术再有生产(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转变资源依赖型增长为创新驱动型增长。4、积极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1)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2)努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3)大力发展教育,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5、新型工业化道路特点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在发达国家是不同步的。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工业化。.页眉.页脚 同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 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

47、工业化。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容、目标 科技含量高要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经济效益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 资源消耗低考虑我国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实际,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污染少高度重视生态环境;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我国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实际出发。6、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

48、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 目前中国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第二, 中国现在的城乡差距还是在继续扩大第三 ,中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第四, 扩大内需的需要 (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外贸)第五, 建设成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针: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49、多予、少取、放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页眉.页脚产业支撑:建设现代农业经济基础: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物质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强化:培养新型农民体制保障: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8、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因: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是继新世纪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以来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的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当前生态文明的现状,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我国资源问题的现状可以用两句话概括: 一是从中国的历史纵向看,资源应用的效果取得了明显的提高。 二是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部分不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利用的效率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