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提交者: leo 日期: 2006 年 07月 25日 13:25:59 阅读: 19 作者:王俊秋 唐加威摘要: 本文以 2003年 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寻找微利、亏损和扭亏公司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研究结果表明,微利公司和扭亏公司主要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调增利润;而亏损公司则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进一步调减利润。其中,长期资产的处置、补贴收入以及减值准备的计提或转回是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本文同时提出了遏制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盈余管理 作者概况: 王俊秋 唐加威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一、引言经常性收
2、益是企业的核心收益,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投资者可以据此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及判断企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而非经常性损益具有一次性和偶发性的特点,其带来的收益是暂时的,投资者无法通过非经常性损益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利润构成中,非经常性损益往往占有较大比重,并经常成为一些公司粉饰利润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加全面和真实地揭示企业的盈利状况,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国证监会于 1999年起便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增加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并说明扣除的项目和涉及的金额。随后又分别于 2001年 4月和 2004年 1月发布了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专门规定,进一步对非经常性损
3、益的含义和外延进行了修订。国内对于非经常性损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现行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和披露进行分析。孟焰、张莉(2003)探讨了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标准,并对该信息的披露现状进行揭示,发现 1999年至 2001年,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比重较大,盈利质量不佳。本文以 2003年微利、亏损和扭亏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单变量分析方法,寻找上市公司运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二、研究设计(一)现行规定以及研究假设我国在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方面,大多引用证监会的历次规定。1999 年中国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中规定: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
4、正常经营损益之外的一次性或偶发性损益。2001 年证监会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指出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生产经营相关,但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的评价公司当期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2004 年 1月,中国证监会对 2001年发布的问答做了修订,扩大了部分项目的外延,细化了部分项目的内涵,并且新增了部分项目。指出非经常性损益通常包括以下项目:1.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产生的损益;2.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的税收返还、减免;3.各种形式的政府补贴;4.计入当期
5、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5.短期投资损益;6.委托投资损益;7.扣除公司日常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其他各项营业外收入、支出;8.因不可抗力因素,如因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9.以前年度已经计提各项减值准备的转回;10.债务重组损益;11.资产置换损益;12.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13.比较财务报表中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期间净利润的追溯调整数;14.中国证监会认定的符合定义规定的其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我国证券市场早期股票发行的行政审批和额度控制,使得上市成为一种经济资源,上市融资被股票发行人看作是无需还本付息的“免费午餐”,能
6、够带来可观的私人收益。而相关规定在决定上市公司融资资格或决定是否对其进行特别处理时,均将净利润作为必备的条件之一。根据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发生亏损后至少三年内不能配股;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其股票交易要实行特别处理;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其股票要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所以上市公司管理层有避免亏损、避免连续亏损、以及扭转亏损的强烈动机。由于亏损或濒临亏损的上市公司大多主营业务收入下滑,主营业务成本上升,各种期间费用剧增,要想依靠经常性收益在短期内避免亏损或扭转亏损非常困难。而非经常性损益往往具有一次性和偶发性的特点,其发生与主营业务无关且通常数额巨大,足以在短期内报告巨额非经常性收益以冲销经常项目亏损使
7、公司扭亏为盈;或在亏损年度报告巨额非经常性损失“透支亏损”以减轻今后扭亏的压力。所以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来避免亏损或扭转亏损,就成了某些上市公司管理层操纵利润的主要手段。根据上述分析,提出本文的 3个假设。假设 1:微利上市公司会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调增利润以避免亏损。假设 2:上一年度盈利但本年度亏损的上市公司,会在亏损年度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一步调减利润,以避免连续亏损或减缓今后扭亏的压力。假设 3:扭亏为盈的上市公司会在扭亏年度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调增利润。(二)研究样本与变量构造为了便于研究,本文构建的研究变量为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比重 X:X =(净利润-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净
8、利润本文以 2003年沪、深两市 A股上市公司中出现微利、上一年盈利而本年度亏损以及扭亏的公司为研究样本。其中,入选微利组的样本为净资产收益率(ROE)介于 0%1.5%的上市公司;入选亏损组的样本为上一年盈利而本年度亏损的上市公司;入选扭亏组的样本为前一年或前两年连续亏损而 2003年扭亏为盈的上市公司。本文数据来自于香港理工大学和深圳国泰安联合开发的“中国股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库查询系统”(CSMAR),剔除财务数据缺失的样本,最后得到 1216个样本。(三)研究方法本文以各样本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剔除各样本公司的其余 A股上市公司为对照样本,采用单变量分析法,通过比较两组样本中 X的差
9、异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如果研究样本的 X显著地大于对照样本的 X,则假设 1和假设 3得到验证;如果研究样本的 X显著地小于对照样本的 X,则假设 2得到验证。在上述单变量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研究样本非经常性损益的项目构成,寻找样本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最常用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三、统计分析结果(一) 描述性统计研究样本的描述性统计见表 1.在所有 1216家 A股上市公司中,微利样本144个,亏损样本 100个,扭亏样本 81个。144 个微利样本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 11亿多元,即微利公司通过非经常性损益增加净利润达 11亿多元;并且在 144家微利公司中有 113家公司非经常性损益
10、大于零。100 个亏损样本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总额超过-40 亿元,100 家亏损公司中有 74家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小于零,显然亏损公司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进一步减少利润。81 个扭亏样本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总额超过 24亿元,81 家扭亏公司中有 71家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大于零,即扭亏公司通过非经常性损益增加了净利润。样本的描述统计与本文的假设相符。表 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二)单变量分析假设 1的检验结果见表 2。144 家微利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比重的平均值约为 283.75%,中位数为 69.5%,;而 1072家对照组样本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比重的平均值约为 13.6188%,
11、中位数仅为 3.2%。说明非经常性损益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非常大,大部分微利样本公司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其净利润应该小于 0,独立样本 T检验显示在 1%的水平显著,微利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占利润的比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假设 1得到验证。表 2 假设 1的检验结果假设 2的检验结果见表 3.亏损样本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比重的平均值为-20.5%,中位数为 0.6%;对照样本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比重的平均值为51.5%,中位数为 4.5%。独立样本 T检验说明,亏损样本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比重显著低于对照样本组,并且平均值小于零,说明为了缓解今后扭亏的压力,亏损公司往往采取“让我一次亏个够”的财务
12、披露策略,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来进一步调低利润,假设 2得到验证。表 3 亏损样本以及对照样本非经常性损益比较假设 3的检验结果见表 4.81家扭亏样本中,61 家上市公司 2002年亏损而2003年扭亏,21 家上市公司 2001、2002 连续两年亏损而在 2003年扭亏。扭亏样本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比重的平均值为 266.4%,中位数为 93.5%;对照样本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比重的平均值为 27.1%,中位数为 3.45%。独立样本T检验说明扭亏样本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比重显著高于对照样本,意味着扭亏样本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来调高利润,假设 3得到验证。表 4 扭亏样本以及对照样本非经常性
13、损益比较(三)对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构成的进一步分析单变量分析说明研究样本公司主要通过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避免亏损以及扭亏等目的。为了寻找样本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最常用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我们对研究样本的非经常性损益构成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微利样本以及扭亏样本主要通过各项减值准备的转回、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补贴收入以及短期投资收益等项目来增加当期利润;而亏损样本主要通过多计提各项减值准备来进一步调减利润,为第二年扭亏打下伏笔。限于篇幅,我们没有列出研究样本的非经常性损益构成。四、研究结论与启示本文以 2003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寻找微利、亏损和扭亏公司通过非
14、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研究结果表明,微利公司和扭亏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增利润;而亏损公司则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一步调减利润。其中,长期资产的处置、补贴收入以及减值准备的计提或转回是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会计信息的主要作用便是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如果上市公司滥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将会严重影响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判断。为了遏制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我们提出以下防范措施:第一,引入“非经常性损益”,健全市场监管指标体系。本文的研究说明,由于相关规定在决定上市公司融资资格或决定是否对其进行特别处理时,均将净利润作为必备的条件之一,因此为了保住稀缺
15、的“壳”资源,上市公司有强烈的动机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利润操纵。因此,监管部门应将“非经常性损益”指标引入上市公司融资以及退市的考核中,并辅以其他指标如经营现金流量与持续经营能力指标等来对上市公司全面考核。第二,完善会计准则体系,遏制肆意操纵空间。本文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项目有长期资产的处置、补贴收入以及减值准备的计提或转回,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有关会计准则,压缩非经常性损益利润操纵的空间。值得一提的是,2006 年财政部颁布了 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 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 8号资产减值第十七条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
16、回”,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应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来调节利润的手段将被遏制。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密切关注新准则体系给上市公司留下的利润操纵空间。第三,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在上市公司的各类非经常性交易中,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一方面应该为中介机构规范运作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应将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督,提高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水准,积极有效地发挥中介机构在遏制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操纵中的作用。主要参考文献:1孟焰,张莉。对非经常性损益确认与披露问题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3(12)。2陈小悦,肖星,过晓艳。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
17、操纵J.经济研究,2000(1)。3黄世忠。巨额冲销与信号发送J.会计研究,2002(8)。4陆宇建。从 ROE与 ROA的分布看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J.经济问题探索,2002(3)。5陈晓,戴翠玉。A 股亏损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与手段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04 年第 2卷第 2期。下面是赠送的励志散文欣赏,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上面才是您需要的正文。十年前,她怀揣着美梦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十年后,她的梦想实现了一半,却依然无法融入这个城市。作为十年后异乡的陌生人,她将何去何从?笔记本的字迹已经模糊的看不清了,我还是会去翻来覆去的看,依然沉溺在当年那些羁绊的年华。曾经的我们是
18、那么的无理取闹,那么的放荡不羁,那么的无法无天,那么轻易的就可以抛却所有去为了某些事情而孤注一掷。而后来,时光荏苒,我们各自离开,然后散落天涯。如今,年年念念,我们只能靠回忆去弥补那一程一路走来落下的再也拾不起的青春之歌。从小,她就羡慕那些能够到大城市生活的同村女生。过年的时候,那些女生衣着光鲜地带着各种她从来没有见过的精致东西回村里,让她目不转睛地盯着。其中有一个女孩是她的闺蜜,她时常听这个女孩说起城市的生活,那里很繁华,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大家衣着体面这一切都是她无法想像的画面,但是她知道一定是一个和村子截然不同的地方。她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像这个闺蜜一样走出村子,成为一个体面的城市人。在她十八
19、岁那年,她不顾父母的反对,依然跟随闺蜜来到了她梦想中的天堂。尽管在路途中她还在为父母要和她断绝关系的话感到难过,但是在她亲眼目睹城市的繁华之后,她决心要赚很多钱,把父母接到城市,让父母知道她的选择是正确的。可是很快,她就发现真实的情况和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闺蜜的光鲜生活只是表面,实则也没有多少钱,依赖于一个纨绔子弟,而非一份正当的工作。而她既没有学历、又没有美貌,也不适应城市生活,闺蜜也自顾不暇,没有时间和多余的钱帮助她。这样的她,连生活下去都成问题,更别说赚大钱了。倔强的她没有因此放弃,而是更加坚定要作为一个异乡人留在这里打拼,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实现梦想。一开始,她只能做清洁工、洗碗工等不需要
20、学历的工作,住在楼梯间,一日三餐只吃一餐。周围的人对于一个年轻女孩做这类型工作都会投以异样的眼光,在发现她一口乡音的时候就立即转为理所当然的表情。自尊心强的她受不了这两种目光,在工作的时候默默地留意城市人说话的语音语调,和内容。当她做到说话的时候没有人能听出她来自乡下的时候,她开始到各家小企业应聘。虽然她应聘的岗位都是企业里最基层的职位,但是她依然到处碰壁。最后终于有一家企业愿意聘用她,但是工资只有行情的一半,而且工作又多又累。尽管如此,她还是签了合同上班了。她每天都要战战兢兢地等待同事们的叫唤,偷偷地观察别人,谦卑地请教别人关于工作上的问题。也许是她的态度良好,工作尽责,同事们都愿意在空闲的
21、时候教她一些东西,让她受益匪浅。她一天一天地学习着、进步着,慢慢脱离了以前乡下的生活,一步一步地走进城市。十年后,她已经是企业里的第二把手,深得老板器重。谁也想不到十年前的她不过是一个刚从乡下出来的农村女孩。现在的她有着高收入,有车有房,但是她并不快乐。因为五年前她在乡下的父母去世了,邻居联络不到她。直到两年前她事业有成之后回乡接父母才知道这件事。在乡下,待在没有父母的家里时,衣着光鲜的她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所以她很快回到了城市,重新投入工作,却越来越空虚。因为她这十年来所付出的一切都是为了父母,如今父母不在了,她也失去了快乐。她原以为十年的时间能够让她彻底变成一个城市人,但是她没有想到她十
22、年后依然是异乡的陌生人,无法和父母一起在城市有一个家,依旧孤零零地在城市里寂寞着指尖的香烟烟草的气味,不知什么时候就开始蔓延。如同那阵阵袭来的压抑,慢慢侵蚀我们唯留的一点点青春笑颜。黑板的一角,突然就被罗列出来一小块记录着距离某一个日子还余下的天数。接下来的生活,便因那个倒计时的数字,变得更加麻木。而我们却还那么无所事事的躺在校园的花丛中,看透过树荫外的天空。阳光在那个时候似乎也忘记了灼伤我们,就任凭我们一天天的观望。应该说,那些空洞苍白的日子,是我们彼此撑过来的吧。我们就那么一天天的一起观望天空,一起想象以后的日子,一起数着教学楼房顶的鸽子。像是在等待世界末日来临前一定要把一切观够般,校园里
23、有几棵榕树,哪棵树上断了一枝,哪棵树上有个经年的鸟窝,我们都清清楚楚。那时的我们就这么天真,虽然明知某一天很快就会到来。我在想,那时我们还是个孩子吧而好的孩子是不会抽烟的,那么,我们应该是一群坏小孩。我们都那么无以复加的喜欢看指尖的烟雾,因为那些弥漫的感觉就如十八岁那一年的年华。我们一无所有。后校门的铁门那时的我们总是若飞鸟般渴望外界,而学校却如同囚笼,囚禁着我们一切的希望与自由。那些保安的可恶嘴脸我们曾一起尝试过多少次。而后来,我们终于屈服了,开始另辟蹊径。或寵信许上苍还是垂青我们的吧,让我们这群叛逆的孩子发现了那扇锈迹斑斑的铁门。翻越铁门成了我们最开心的事,校服被挂破了,我们还在下面没心没
24、肺的笑。仿佛铁门的另一边就是腾格里的长生天,而里面,便是炼狱。有人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锈迹班班的铁门成了我们通往外界的坦途。当重新翻开记忆,想起那段飞檐走壁的日子,突然就开心的笑起来。只是不知道挂在铁门上的校服裂布,是否在经历了岁月洗礼后,还像以往一样招摇。就如同当年的我们,散落以后,如今真的很想知道各自到底过的好吗?一路公交车的尽头喜欢一个人或许真的没有理由吧,这个不清楚。但是我们都很清楚的是那一年我们突然就喜欢干一件让老师头痛的事情 逃课。焦躁的日子总会被我们颠覆。那个倒计时牌将我们压得喘不过起来的时候,我们便开始逃避,随心所欲的上课法成了那时我们唯一的乐趣。一群大小孩,就这样开始了交接班式的逃课。我们已经很轻易的就可以越过那扇希望之门。而门外,那一路公车就成了我们的生命线。喜欢一直坐公车直到尽头,喜欢尽头的那条马路,喜欢那条马路边的一簇簇绿茵。那里没有城市的拥挤与喧嚣,那里很安静,那里是适合我们这群人的地方。我们一起看那些碎碎的阳光的透过叶缝,斑驳成一片片流光。如同那时盲目和麻木的我们,只能透过一些校规的末节去瞻仰外面的世界。记得那时有人说过,我们的生活如同狗一样,被人牵着。说完这话,我们竟没有一个人笑的出。一些事情,你愈是去遮掩愈是容易清晰,原本以为的瞒天过海,结果却是欲盖弥彰。一如我,青春流连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