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肝的预防知识甲肝为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引起的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一般潜伏期为 26 周,本病在临床上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与重症型四个类型,病程为 2-4 个月。冬春季节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甲肝的临床症状 甲型肝炎临床上表现为起病急,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恶心、疲乏、小便色黄、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等。初起时往往误认为感冒,容易被人忽视,延误病情,继而引起暴发或散发流行。83%左右的甲肝患者有发热(大多在 38一 39之间),平均发热 3 天,但也有 15%的患者发热超过 5 天。90%的患者有黄疸,消化道症状较重,ALT 升高的幅
2、度大、800IU/L-2000IU/L 可占 55%。 甲肝的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病人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 10 天传染性最大,“粪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水、食物传播是爆发性的主要的方式,日常生活接触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报道甲型肝炎亦可通过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甲肝的诊断 甲型肝炎患者发病后 14 周血清中即可检出甲肝特异性抗体。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尿黄厌油腻食物,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则甲型肝炎的诊断基本可以确定。甲肝的预后 甲肝为自限性疾病,只要及时住院进行隔离治疗,愈后良好,能完全治愈,无慢性化。 甲肝的治疗
3、原则 甲肝的治疗原则应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疲劳和使用损肝药物。 甲肝的预防措施除了积极把好“病从口入“这个关以外,可以接种甲肝疫苗,接种后产生免疫力的接近 100%。只要在胳膊上注射一次,便可使机体产生能预防甲肝的免疫能力,不会感染上甲肝。不吃不干净的食物,不喝生水 ,生吃瓜果要洗净。毛蚶、蛤蜊等水产品可能粘附甲肝病毒,不要生吃或半生吃。直接入口的食物如酱菜、凉拌的菜,不要在可能受污染的水中洗涤。 讲究餐具茶具的卫生 。甲肝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染,与甲肝患者密切接触,共享餐具、茶杯、牙具等,吃了肝炎病毒污染的食品和水,都可以受到传染。如果水源被甲肝病人的大便或其它排泄物污染
4、,往往可以引起甲肝爆发流行。 搞好 饮水卫生 加强饮水消毒,不论是自来水,还是井水、河水、塘水都要消毒。如 50公斤水加漂粉精片片,就可杀灭甲肝病毒;如已有甲肝流行可适当加大漂粉精用量。为防止水源和农作物受到污染,不要用新鲜粪便下田,不要在河、塘内洗甲肝病人的衣物等。 不吃不干 净的食物,不喝生水 生吃瓜果要洗净。毛蚶、蛤蜊等水产品可能粘附甲肝病毒,不要生吃或半生吃。直接入口的食物如酱菜、凉拌的菜,不要在可能受污染的水中洗涤。 讲 究餐具茶具的卫生 有肝炎流行时,勿办酒席。因甲肝病人在症状出现之前大便中就有病毒排出,在甲肝流行时自办酒席,宾客中可能有尚未发作的病人,容易引起参宴者甲肝爆发。 甲肝的防治原则: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甲肝病人症状明显出现以前,传染性很强,所以愈早发现、早隔离,就愈能减少传染的危险。在甲肝流行期,人群较集中和集体就餐单位要加强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人,早期隔离。甲肝病人的住室、活动的房间和衣物要消毒。 及时接种丙种球蛋白 儿童体内抵抗甲肝的抗体水平很低,所以,与甲肝病人有过接触日起两周内,及时接种丙种球蛋白,能保护不发病。 可用中草药预防 服用垂柳汤:取新鲜嫩垂柳枝连叶 100 克,加水 500 毫升,煎至 300 毫升,分次服,连服天;口服板蓝根冲剂:成人每次袋(或块,每日次,开水冲服,连服 510 天。儿童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