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64个心理咨询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2950823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661 大小:3.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4个心理咨询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1页
164个心理咨询案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1页
164个心理咨询案例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61页
164个心理咨询案例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61页
164个心理咨询案例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案例 001疾病分类: 神经症(恐怖症花圈恐怖)1常见问题分类: 自我成长问题治疗方法分类: 行为疗法治疗师: 略 1案例出处: 略 1姓名: 略 性别: 女 年龄: 271教育程度: 中专毕业 社会经济地位: 医院护士 婚姻状况: 已婚 1外在表现: 斯文,口齿伶俐。但明显带有焦虑和抑郁的表情。1表现出的问题:患者害怕见到花圈。只要一见到花圈即眩目耀眼,接着便全身冒汗、心跳加快、全身肌肉紧张。曾暗下决心,见到花圈不躲开,但屡屡受挫。因而十分沮丧。旷日持久,便自卑自怜,甚至听到哀乐或别人提到“花圈”二字都会胆战心惊。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病人是个十分斯文却又口齿伶俐的女人。她说她年前结婚,婚

2、前精神状态一直很好,即使是在青春期也是如此。她聪慧敏捷,勤学好思曾有过朦胧远大的抱负。学习护士专业并非完全出自她的志愿,她也曾常常觉得自己的能力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尽管如此,她的自我控制却十分成功,似乎这种挫折并未给她的精神世界带来大的冲击。她既未显露于言表,更未付诸于行动。时至今日,她粗心的丈夫还不知道她一直怀有一点大材小用的委屈。她是一名无可挑剔的护士。新婚不久,她便参加了一位病人的特护工作。病人患的是晚期肝癌,因长期输液四肢静脉血管已针孔累累,打针十分困难。病人瘦骨嶙峋且极度烦躁,经常喝斥注射护士,因而护士们在背后便颇有微词。尤其令人难以容忍的是病人家属,一位风韵犹存的老妇人,一派官家作

3、风,凶神恶煞。她也有同感,但她不像她的同事们那样议论纷纷,她能忍耐,好知道病人的时间不多了,从医生的神色来看,一切医护措施也只是程序性的、象征性的。她不理会病人的家属的态度,只是默默地完成份内的工作。她的工作是无可挑剔的。她参加了病人最后的抢救工作,人工呼吸、心脏按摩、注射肾上腺素,一切都是按部就班进行的,直到脑电图呈持续的一条平坦直线。抢救很累,但并不紧张。事后,死者家属以死者一个十分重要机关的名义向医院反映了有关情况。医院领导在大会上严厉批评了特护的几位护士,却突出地表扬了她具有崇高的天使美德。她觉得一下子被置于与大家对立的地位,反而十分紧张,觉得大家都在怒目相向。但她还是能自控的,焦虑并

4、未溢于言表,也一直能正常上班,但却有些寝食不安。一日半夜醒来,惊叫墙上挂有凭吊死人的大花圈,丈夫忙开灯,墙上什么也没有。一关灯,她说花圈又出现了。原来是窗外树枝在墙壁上的投影。原因经证实后她也确信不疑,但从此却对花圈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敏感,见到花圈便紧张不安。上班途中有一个不起眼的花圈店,以前熟视无睹、从未在意,如今,却成了她上班的拦路虎。老远就看见那招揽生意悬挂在铺前的花圈,一阵眩目耀眼,接着便全身冒汗、心跳加快、全身紧张,咬紧牙关也过不去,非得掉头绕道而行。查遍医书也未见壮胆之药,只好暗下决心,勇往直前。但屡屡受挫,仍过不了那一关。因而十分沮丧,心理自觉窝囊。旷日持久,便自悲自怜起来,没了原

5、来的那份自信,见到花圈就躲开,甚至听到哀乐或别人提到“花圈”二字就会胆战心惊。 心理社会发展历史、先前因素有朦胧远大抱负,作护士感怀才不遇,自控能力很强。、先前因素工作一丝不苟,尽量做到无可挑剔,有完美主义倾向,关注同事对她的评价与看法。、促使因素一次受到表扬后,使她感觉被置于与大家对立的地位,大家都对她怒目而视。、强化因素一日半夜醒来,被形似花圈的投影惊吓。既往健康状况与治疗史该女病人青春期、婚前精神状态一直很好。 专家分析、评估与治疗过程患者看到行为疗法的文章之后,主动要求接受冲击治疗,称长痛不如短痛。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从面部表情来看没有明显焦虑和抑郁色彩。交谈中不时流出对那

6、位已去世的肝癌患者复杂的心态:厌恶、恐惧、内疚她、她的丈夫和我们很快达成治疗协议。她一再申明:要医生“狠心”一些,坚决按治疗计划执行,不要像她家里人那样迁就她,结果使病情越来越重。在一间平方米的治疗室里,四壁贴上花圈图案, 内放置花圈十余个,济济一堂。中间有一只沙发,上面也放满了花圈图片和特制的一些小花圈。墙角有一台录音机,备有哀乐磁带。患者进入室内,畏缩不前,只见其呼吸加深加快,全身微微战栗,背躬膝屈,手足无措,额头已渗出汗珠。突然,哀乐声起,患者闻之更心惊胆颤,想抬腿回走。但是门、窗已闭,四处花圈擦肩触背,无法回避。患者选一空隙站立,想不偏不倚,唯恐接触花圈。但身不由已,全身发抖,站立不稳

7、,摇摇欲倒。此时患者已大汗淋漓,呼吸迫促,慌忙走近沙发,也顾不上沙发上的图片和小花圈,坐下喘息不止。半个小时左右,患者颤抖逐渐减轻,呼吸逐渐平稳,靠在布满花圈的沙发上,一副疲乏平淡的表情。我们告诉她治疗已成功结束,可以离开治疗室。她似乎也无脱离困境的惊喜,而是不慌不忙地站起来,整理衣服,说声“衬衣全湿透了 ”,然后扶起倒在她面前的几个花圈,款款走出治疗室。接受第次治疗前,患者告诉我们,她已经敢于路过那个花圈店了。我们问:“为什么不怕花圈呢” ?患者答:“不知道。或许是小巫见大巫吧?摸都摸了,还怕看一眼?” 。第次治疗方法同前,但患者几乎没有明显的情绪反应和植物神经反应。半个小时后,我们宣布治疗

8、结束。一年多的追踪观察表明,这位患者已不再惧怕花圈和哀乐了。 专家点评或综述无案例 002疾病分类: 神经症(恐怖症社交恐怖)1常见问题分类: 人际交往问题;自我成长问题治疗方法分类: 行为疗法治疗师: 张亚林 1案例出处: 略 1姓名: 略 性别: 女 年龄: 241教育程度: 高中毕业 社会经济地位: 机关职员 婚姻状况: 已婚 1外在表现: 少语,腼腆,说话时脸发红,一副窘相。1表现出的问题:病人在单位科室上班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羞于见人。回到家中则如释重负,因此常托词病休在家。 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患者从小懂事听话,言行规矩。岁时曾被邻居老叟抚弄阴部,事后老叟被批斗。患

9、者当时年幼无知,不知是猥亵行为,因而未觉受辱,似无心灵创伤。“文革” 中随家迁走,年重返故地,就读高中。高考前夕,患者匆匆归家,途中遇见一个老头,极像当年那个邻居老叟,儿时情景突然再现,患者顿觉紧张、心慌、无地自容。此后两次高考落第,顶职参加工作。平时少语、腆腼,见了熟人更是绕道而行。不敢参加集体活动,觉得大家总是在注视自己,觉得自己脸会发红,一副窘相。年与一军人结婚。婚礼在军队驻地举行,宾客几乎全是男性。患者十分紧张、窘迫、恐慌,自始至终未敢抬头。自知如此不妥,有扫客人兴致,但一抬头就觉脸面灼热,心慌意乱。入洞房后不敢正视丈夫,内心中自我鼓励:“不要心虚!我是个清白人!我没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10、!” 但仍无法处之泰然。回本单位后更是羞于见人,尤其不敢走进自己上班的科室。在科室里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回到家中才如释重负,因而常常托词病休在家。 心理社会发展历史、先前因素岁曾被邻居老叟抚弄阴部,事后老叟被批斗。、促使因素高考前夕,患者匆匆归家,途中遇见一老头,极像当年那个邻居老叟。儿时情景突然出现,患者顿觉紧张、心慌、无地自容,症状产生。既往健康状况与治疗史患者来诊前,曾四处就诊,服用过奋乃静、丙咪嗪、氯丙咪嗪及中药若干,屡治无效。也曾请过巫师驱神赶鬼,服过衡岳大庙的香灰灶土,心理暗示作用亦无效。 专家分析、评估与治疗过程患者第次来诊时称“头痛、胸口痛 ”,讲述病史时吞吞吐吐,

11、不敢抬头正视医生,只求开个病假条。第次来诊时才告诉实情。我们指出这个病的关键在于“回避” ,越是回避,病情越会加重。患者说她没有办法,她曾四处就诊,服用过奋乃静、丙咪嗪、氯丙咪嗪及中药若干,也请过巫师驱神赶鬼,服过衡岳大庙的香灰灶土,就是屡治无效。得了病还怕别人发现,看病要隐姓埋名,药费不敢报销,真是苦恼至极。她说若有灵丹妙方,愿不惜重金购买;若有什么手术,愿挨上一刀。苦苦求医,情真意切。于是,我们向她介绍了系统脱敏疗法与冲击疗法。听完之后,她毅然选择后者。我们再次说明治疗过程中需要付出十分痛苦的代价,她仍坚定不移。于是,给她做了必要的体格检查。第次,她遵照我们的嘱咐与她母亲同来诊室。经过商议

12、,决定使用现场冲击疗法,即在患者工作的科室完成治疗,并由我们的一位工作人员与患者母亲共同负责监督,确保病人的安全和治疗的完成。次日,在两人陪同下患者进入她回避已久的科室。久违的同事们表示出热情,涌上前来问候、招呼,问长问短。患者极力做出笑脸,想掩饰内心的惊慌。两位陪同者见状便悄悄退了科室,守候在门外。患者被迫与大家寒暄,听班长(一位男性青年,患者原最惧怕与之相处)介绍情况,布置工作。此时患者东瞧西望,发现陪伴的人已走,便神情紧张起来。几次想抽身离开科室,犹豫之后还是勉强坐下来。但如坐针毯,面红耳赤,汗流浃背,又手发抖,工作中差错频出。同事善意指出,患者则更心慌意乱,好像整个科室的人都盯着自已,

13、以为自己的样子一定狼狈极了,于是想临阵退却,被其母亲劝阻。患者在里面度日如年,有时借外出上厕所之机便不愿再进去,说:“实在受不了,脑袋快要炸了,人快要发疯了”。给服安定片毫克、心得安毫克后又强令其返回工作,并鼓励她:“已经过了最难的关头,坚持就是胜利。” 如是几天,患者总算坚持下来。每次下班,患者都觉得很累、很疲倦,但紧张、恐惧的心理反应却日渐减轻,工作差错日渐减少,与同事的主动交往日渐增多。继续由母亲陪同上班,但很少需要母亲强制或敦促。两星期后,母亲不再陪同,患者独来独去,在科室能与同事正常地进行公事往来。一年后复查,发现患者工作基本正常,只是社交活动较少,不过患者认为必要的应酬活动,还是能

14、够参加。对某些问题仍较敏感,如在看到判处猥亵幼女罪犯的布告时,或听到人们打情骂俏、谈云论雨时,便会有阵阵局促不安之感。专家点评或综述无 案例 003疾病分类: 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生理障碍(睡眠障碍)1常见问题分类: 自我成长问题治疗方法分类: 行为疗法(冲击疗法)治疗师: 张亚林 1案例出处: 略 1姓名: 略 性别: 女 年龄: 261教育程度: 中学毕业 社会经济地位: 工人。业余时间酒吧唱歌,收入颇丰。 婚姻状况: 未婚 1外在表现: 身材苗条匀称,一脸倦容。健谈,踌躇满志。1表现出的问题:患者入睡困难,顽固性失眠。两个月后将要参加歌手大赛,担心失眠影响她的精神状态,影响她水平的正常发挥,

15、情绪焦虑、肌肉紧张。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患者系某工厂的工人。她自诉天生一副好歌喉,加上长得苗条匀称,在厂里还是一个众人瞩目的人物,平常骄傲得像个小公主,但心里一直不很平静,总觉得做个工人委屈了自己。年前开始,常在业余时间去酒吧唱歌,收入颇丰,但苦于未遇上“伯乐” ,未能崭露头角。每每唱罢归来,都已近午夜,躺在床上辗转难眠,迟迟不能入睡。若是遇上父母亲的责难喝斥,更是浮想联翩。母亲无奈的眼睛、父亲挥舞着的拳头、酒客肆无忌惮地调笑、同事鄙夷的神情走马灯似地在脑海里反复重现,几乎通宵达旦。曾就诊于几所医院,被诊断为神经衰弱,服用过多种催眠药物和抗焦虑药物。每种药物服用初期有效,尔后药效渐渐降低,

16、需增加药量才能维持睡眠,直到极量,最后失效。几年来,在药物的帮助下,睡眠时好时坏,但尚能维持基本睡眠。自诉白天精力尚可,情绪也挺不错。但近一年来,病情加剧。工厂因产品滞销,每况愈下,工人们纷纷自谋出路。她更急于改换门庭。常奔波于各文艺团体之间,频频应试却屡屡受挫。凡见到“歌手大奖赛 ”的广告,她总是报名参加,但最好的成绩也只是进入复赛圈。因此,失眠不断加重,几乎任何药都无效。常常是连续几天几夜不能安睡一次。白天便精神不振,昏昏欲睡。透过她那淡淡的粉饰,仍看得出一脸倦容。交谈中却还是显得那样健谈,那样踌躇满志。她觉得每次比赛或考试都没有发挥自己的水平,因为失眠影响了她的精神状态。两个月后又有一次

17、歌手大赛,她不希望错过这次机会。她说为了唱歌,她已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为此她一直不谈恋爱;为此她把自己大部分的时间和收入都花在拜师学艺上。她恳求我们助她一臂之力帮助她解决睡眠问题。她认为只要每晚能正常睡上几个小时,她便能在赛期中进入最佳状态,一旦水平发挥正常,优胜非她莫属。心理社会发展历史、先前因素患者踌躇满志,自视过高、不满足现状。、附加因素个人生活不规律,父母亲的不理解,生活环境不良。、促使因素事业发展屡屡受挫。归责于失眠。、附加因素长期服药,对药物后果恐惧,产生耐药性。既往健康状况与治疗史曾就诊于几所医院,被诊断为神经衰弱,服用过多种催眠药物和抗焦虑药物。药量逐渐增加至极限,最终均失效。专

18、家分析、评估与治疗过程患者主要表现是入睡困难。首先是由于入睡前思绪繁杂、情绪焦虑、肌肉紧张,因而入睡的潜伏期延长;其次由于她对音乐的敏感,即使是从远处传来的隐隐约约的弦律或并非有节奏的敲打声,都能唤起她的兴奋和共鸣;最后,由于长期服药,对药物后果的恐惧和耐药性的缘故,催眠药的作用很差。另一方面,白天精神萎靡,似睡非睡,实际上是一种代偿,是由于过分疲劳引起大脑的“局部” 抑制。大脑的各个“局部”由于相继在白天得到了适当的休息,因而在夜间的不同时间里便较易兴奋。这种大脑里各个局部不是同时地兴奋与抑制,造成了大脑各部分之间睡觉状态与觉醒状态始终不同步、分布不均衡。表现为白天不是充分地觉醒,夜里也不是

19、充分地睡眠。患者的失眠症状令她非常痛苦,求治若渴。医生向她介绍了冲击疗法。并告诉她用冲击疗法治疗失眠还是一种新的疗法,世上尚未见先例报告。冲击疗法通常治疗的是恐怖症。恐怖症患者有明显具体的恐怖对象,用这些恐怖对象去刺激、冲击患者,使之适应这些恐怖对象,这叫做有的放矢。这位失眠症患者不同于恐怖症,她没有什么特殊恐怖以致常常被迫回避的对象,那么用什么去冲击呢?冲击的结果是消除恐怖情绪,她并无恐怖,那么冲击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认为,这位患者入睡困难是大脑皮层未达到足够的抑制的表现,如果让其持续强烈地兴奋,也可能会物极必反,产生抑制,这正符合冲击疗法的原理。当然,强行使大脑持续兴奋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后

20、果,因而有一定风险。但是考虑到她经多种治疗均无疗效,且个人意向坚定,我们决定稍越雷池半步,设计了如下一个治疗方案。刺激物选用易使她兴奋的几首摇滚乐曲,那些奇妙的音响组合震耳欲聋,不时迸发出一阵含混的尖叫声更使人惊心动魄。治疗场地就在患者的家里。患者的父母、妹妹和一位好友配合进行治疗。第次冲击:安排患者进行紧张劳累的工作和活动,如购物、洗衣、看书、打麻将、唱卡拉等。活动一项接一项,不留间隙。晚上由家属好友轮流陪同,或看电视,或做夜宵,或谈天说地。患者午夜之后已有倦意,但由于各种活动持续干扰,患者不得闲暇。黎明时分患者睡意渐浓,不时想闭眼打盹,此时给患者戴上耳机,播放摇滚乐曲,患者精神又振奋起来。

21、时间一久,患者又觉疲乏,想在沙发上靠一会。陪同的人不允,拉患者起身,随着乐曲边哼边跳。中午时分,患者虽然尚在手舞足蹈,但显然已是强弩之末,稍不提醒便站住不动、低头打盹。陪同人员又是一阵喧闹折腾,但患者此时已无动于衷,躺在床上酣然入睡。时间已是下午点。患者睡得很沉,将搬放在床上也未弄醒她。尽管她睡得很香,我们还是按照预定计划在小时以后唤醒她。第次冲击:患者被唤醒时是晚上点,先是看电视,然后是打麻将,精神很好,通宵达旦。白天,同另一位陪同人一起登山,下山时觉体力不支,中午赶回家中,洗完澡后想上床休息。陪者阻之,让其戴上耳机,击掌顿足,摇滚起来,顷刻之间,那歇斯底里般的歌声、叫声、电声乐和打击乐声,

22、便将其睡意荡涤得无踪无影。患者又显得精神焕发起来,摇头晃脑,又唱又跳。但没过多久,便势头锐减。陪同人又设法与患者进行一阵疲劳战。约在下午时,患者睡意似不可抵挡,和衣而卧,任人呼叫也不理。第次冲击:凌晨点唤醒患者。醒来之后,又是紧凑的活动安排。同前两次一样,在患者想睡时,以大音量摇滚乐冲击。患者约在晚上点左右入睡,黎明时分被唤起。起床后跑步、收拾房间,恢复正常生活节律。一周后患者告诉医生,她自我感觉很好,不吃安眠药也能睡觉,好开心!这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她说凭这种精神状态,大奖赛胜利在望,一副志在必得的劲头。专家点评或综述无案例 004疾病分类: 神经症强迫症-洁癖(洗手)1常见问题分类: 自

23、我成长问题治疗方法分类: 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法;冲击疗法)治疗师: 张亚林 1案例出处: 略 1姓名: 略 性别: 女 年龄: 241教育程度: 高中毕业 社会经济地位: 商店售货员 婚姻状况: 已婚 1外在表现: 身体瘦弱。双眉紧蹙,焦虑不安,表情痛苦。双手瘦小,布满皲裂。1表现出的问题:患者每天至少要洗手十几次,每次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由于处处小心,事事顾虑,做事特别缓慢,常受到家人批评,同事抱怨。苦于无法控制,非常痛苦。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患者是某商店售货员。她是提前一月早产的,从小身体瘦弱,到了岁时,走起路来还是东摇西晃、战战兢兢。为了不让邻居的孩子们欺负她,母亲一直给予她极多的

24、关照和爱护。爱清洁,讲卫生,以免生病,也是母亲的谆谆教导。因此,她童年的大部分经历不是依伴母亲,就是独自一人闭门家中。她个子虽小,人却很精明,母亲去上班后,她能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小小年纪便学会寻思,如何把被子一天折一个新花样。岁那年上学,成绩一直不错。作业一丝不苟,卷面整齐干净,常常因此受到老师的表扬。但小朋友们似乎不喜欢她的认真、负责和严肃。她常常是孤立的,有时还成了调皮鬼“恶作剧 ”的对象。回到家里,她似乎就少了几分压力,走路有时也蹦蹦跳跳,嘴里也吟吟唱唱。妈妈爱她、夸她,有时也恼她。特别是妈妈急急忙忙做饭菜要赶着去上班的时候,就会朝她大声嚷嚷:“一棵白菜,你快洗半个小时啦!

25、 ”但她仍不慌不忙,直到洗得干干净净方才罢休。高中毕业后先是待业,后分配在某商店当售货员。爱清洁的习惯在商店是出了名的。伙伴们给的水果、瓜子之类是决不食用的,午餐用的碗筷也决不借给别人。这样自然招来不少非议。某日,她接待一位顾客。这位顾客长得瘦骨嶙峋,好像病入膏肓。一只青筋暴突宛若鹰爪的手抓着一团揉得很皱很腻的纸币不停地颤抖,缓缓地递给她。迫于职业道德和礼貌,她接过纸币,打开铺平,然后找钱,交货。她几乎是屏住呼吸完成这一切的。待那位顾客一边咳吐一边走开的时候,她只觉得一阵恶心,腹内一团热物直往上冒。连忙跑到洗手间反复搓洗双手。下班回家后仍觉手不干净,又擦肥皂,洗个没完。渐渐地,洗床单,洗沙发巾

26、,洗鞋,洗菜但洗得最多的是她那双手。几乎已成了习惯,她接触任何东西之后就要去洗手,而且一洗就没完没了。终于洗完了的时候,小心地用两个指头关上水龙头,突然又觉得,这两上指头又弄脏了,还得洗。由于处处小心,事事顾虑,做事缓慢,经常受到家人的批评,柜台同事也时有抱怨。自己也觉得洗手太多,有些过分,但苦于无法克制,欲罢不能。每当下班时,只要她占用了一个水龙头,同事们便决不会恭候在此处,而宁愿在另一个水龙头前排长队。在这种场合,她极难为情,极为尴尬。她觉得孤独、伤心,她觉得人们在疏远自己。她因此自责,多次决心放弃“恶习” ,但终不能如愿。病情时好时歹,严重时,要戴着手套睡觉,以免双手被污染。一年前结婚,

27、婚前婚后,是症状最轻的日子,但好景不长,丈夫慢慢觉察到她的这种怪癖。原来她还担心丈夫发现,有所克制,有所遮掩。如今既然事已败露,便毫无顾忌。丈夫反映,她每天至少要洗手十几次,每次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心理社会发展历史、先前因素提前一日早产、从小身体弱,多病。、先前因素母亲过度的关照和爱护。、促使因素一位好像病入膏肓的顾客来购物,患者感到受到可能生病的威胁。、强化因素爱清洁成为习惯,洗手缓解焦虑。既往健康状况与治疗史无 专家分析、评估与治疗过程医生告诉她这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并给她推荐几种治疗方法,其中也包括行为疗法。她服用氯丙咪嗪个月,最高每日量为毫克,同时进行系统脱敏治疗。症状在治疗中期有所

28、减轻,但总的效果不令人满意。为此,被迫试用冲击疗法。最初,我们按照冲击疗法的经典形式,让患者双手污染,不准洗手,使其极度焦虑。经过几次冲击,患者焦虑反应明显减轻,只是事过境迁,反复洗手的怪癖一如既往。由于治疗失败,患者显得更加烦躁不安,洗手次数增加。家人稍加劝阻,便大发雷霆,还扬言要自杀。我们经过认真考虑,决定变通一下冲击。照样给她一个强度超常的刺激。那么此时此刻,她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不言而喻,自然是洗手。她当时的情况是:每天洗多次,每次洗近分钟,因此她已无法坚持上班。我们的治疗方案是:不再限制患者洗手,患者不仅可以洗手,而且要保证她洗足够的次数和时间每天次,每次洗一刻钟。家属的任务不再是劝阻

29、患者少洗、克制,而督促提醒患者按时按量地完成“洗手任务” 。对于这种并不 “痛苦”的冲击疗法,患者欣然接受。治疗令人意外地顺利。治疗当天,患者昔日双眉紧蹙、焦虑不安的神情竟荡然无存。她觉得好多年没有如此轻松过。接着是到点洗手,洗完分钟后休息一刻钟,休息时的活动是自由的,到点后又必须去洗。如此持续下去。当天下午,她开始觉得洗手并不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第天,她就觉得如此频繁洗手并非必要。到了洗手时间,往往要家人催促才去洗,仿佛是为了完成任务似的。洗手时不断看钟,漫长的分钟越来越难熬。第天,她已十分厌恶了,上午拒不洗手,而吃饭、午睡,一切正常。她十分高兴,说患病以来从没有半天不洗手的记录。她发现自

30、己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一周后,她去上班了。专家点评或综述一位患病年且久治未愈的强迫症病人,竟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取得如此显著的疗效,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遗憾的是在随访的第个月里这位病人同我们失去了联系,疗效是否巩固持续无法知晓。但无论如何,这种出奇制胜的方法引起了治疗学家的重视。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曾引起热烈的讨论。有人认为这属于厌恶疗法。有人认为在治疗过程中并未对患者施加另一痛苦的刺激物,因而不属于冲击疗法,因为正宗的冲击疗法都是使用患者最恐怖的事件作为刺激物,让患者恐怖之极。也有人认为属于冲击疗法。我们认为,理论上的归属并不重要,医学开宗明义地声明过这种观点。如果要作一点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当

31、时是这样想的:这位患者反复洗手是源于她洗手的欲望和冲动,而以往,家属和患者自己都是在千方百计地试图压抑这种欲望和冲突。对这位患者来说,压抑是失败的,而且压抑反而可能使欲望和冲动更为强烈。出于这种考虑,我们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压抑,而且让她尽情地去洗。欲望和冲动得到满足之后,紧张焦虑便消失了。满足之后还得去洗,却不是心安理得地洗,因此她虽然在洗手,却总是处于一种焦虑状态。现在是提供超量的洗手机会,让患者能轻松自在地洗,但是洗多了,洗手便成了一种累赘、负担,因而自动减少了洗手次数。实际上是一种超限性抑制,似乎可以看成冲击疗法的一种特殊形式。案例 005疾病分类: 性变态(恋物癖)1常见问题分类:

32、性心理问题治疗方法分类: 行为疗法治疗师: 略 1案例出处: 行为疗法贵州教育出版社 1姓名: 略 性别: 男 年龄: 331教育程度: 大学 社会经济地位: 公司白领 婚姻状况: 已婚 1外在表现: 聪明能干,勤劳幽默。1表现出的问题:患者只要见到童车和女人的皮夹子,就心向往之。毁坏或污损童车,使他感到快慰。他能通过他迷恋的这两种物体进行手淫或进入一种幻想状态。只有借助这种幻想,他才可能与妻子进行正常的性交。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1954 年 9 月里的一天,L 先生被一个女人揪到法庭上,因为他往她的皮夹子上抹油。这显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罪行。但使这位法官感到诧异的是,被告承认有故意毁坏女人

33、皮夹子和儿童推车的历史,因而法官没有掉以轻心。调查后发展 L 先生有如下前科:1948 年,L 先生曾在某火车站烧毁两辆儿童推车而遭逮捕。捕后他承认,曾多次追踪携带皮夹子的女人,直到设法弄脏或划破这些皮夹子。警察调查核实后,法院判他蓄意毁坏他人财产罪。他被判处缓刑,条件是他必须接受治疗。于是他被送进了一家精神病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两个月后被送出院。1950 年初,他又连连弄坏别人的童车,弄脏女人的手提包,因而再次在精神病院里住了 16 个月。1952 年 4 月,他又驾驶摩托车冲向一个推着童车的女人,将那位女人吓得弃车而逃。后来又发现他故意在雨天驾车外出,在带有皮夹子的妇女身边猛然加速行车,

34、给皮夹子和女人溅一身泥水。尽管法庭方面已经掌握他上述几件蓄意损害女人皮夹子和童车的案件,但患者向治疗家坦白,这类事件远远不止于此,他通常每周都得干上两到三起,有时还要弄到一些皮夹子,现在已经收藏了不少。见到童车和女人的皮夹子,他就心向往之。毁坏或污损童车,使他感到快慰。用手指甲划破女人的皮夹子,使他感到满足。他能通过他迷恋的这两种物件进行手淫或进入一种幻想状态。只有借助这种幻想,他才可能与妻子进行正常的性交。心理社会发展历史患者成长过程中,将对女性生殖器的迷恋投射在具有“性” 的象征意义的 “容器”皮夹子和童车上,通过毁坏或污损童车获得性满足。既往健康状况与治疗史不详 专家分析、评估与治疗过程

35、这是一个来自英国的案例。L 先生因恋物癖被送到治疗学家这里来。L 先生是一位 33 岁的已婚男性,已有两个孩子。患者在大多数方面都属正常,聪明能干,人际交往很好,工作颇具独创性,他的上司一直夸他是个人才。在家里勤劳又幽默,是个好丈夫和好父亲。 精神病院的医生们都说他适合精神分析治疗。他已经接受过系统的精神分析,通过治疗他已经明白皮夹子和童车都是具有“性”的象征意义的“容器” ,即女性生殖器。麻烦的是明白这一些以后,他的行为依然如故。怀着强烈的失望和沮丧,他这才求助于行为治疗家。患者成长过程中,将对女性生殖器的迷恋投射在具有“性” 的象征意义的 “容器”皮夹子和童车上,通过毁坏或污损童车获得性满

36、足。治疗家用注射阿朴吗啡的方法对他进行厌恶治疗。首先给 L 先生注射阿朴吗啡。注射后 5 分钟内患者并无任何不适感觉。根据经验,5 分钟后即将出现药性反应。于是医生拿来一大堆各式各样、制作精细的女式夹子和色彩斑斓的童车。正当他眼睛发亮、心旷神怡的时刻,药性发作,恶心难受,剧烈呕吐。如此治疗每两小时一次,不分白天黑夜,持续整整一周后告一段落。L 先生回家休息了一段时间,接照医生的嘱咐,8 天后他又回到医院继续接受治疗。他向医生报告了他在家中的情况,特别兴奋的是他已经第一次不需要像以前那样依靠对皮夹子的幻想来与妻子性交。L 先生的妻子也反映他对她的态度有些微妙的变化。治疗继续进行。还是像以前一样,

37、每两小时注射一次阿朴吗啡。后来,阿朴吗啡使用时间长了,催吐效果降低,就用吐根硷代替。几天治疗后,L 先生说,他现在看见皮夹子和童车就恶心。当医生再次拿来那些他原来无限迷恋的物品时,他竟失声哭泣起来,一再央求医生“把它们统统弄走吧!”此后,他出了院,作为门诊病人不定期到医院诊治。6 个月后,虽然 L 先生的毛病并未复发,医生仍建议他再接受一个疗程的厌恶治疗,以巩固疗效。治疗结束后,对 L 先生进行了 10 个月的跟踪随访。警察再没有来找过他的麻烦。L 先生自己也觉得,女人的皮夹子和童车不再对他富有挑逗性。他和妻子同房无需再借助于对那些物件的幻想。L 先生的妻子也证实他们的爱情生活已大大获得改善,

38、并且也不用担心丈夫会突然被警察带走。他在工作单位也得到了提升。专家点评或综述无 案例 006疾病分类: 神经症(抑郁症)1常见问题分类: 自我成长问题治疗方法分类: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师: 张亚林 1案例出处: 行为疗法贵州教育出版社 1姓名: 略 性别: 男 年龄: 231教育程度: 高中毕业 社会经济地位: 军人 婚姻状况: 未婚 1外在表现: 长得彪彪实实。头昏脑胀,无精打彩。1表现出的问题:患者常感到头昏脑胀、无精打采、悲观失望、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这种状况有二年多的时间了。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患者 18 岁入伍,长得彪彪实实,却生着一副菩萨心肠。看电视时,见到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的场

39、景,总止不住潸然泪下。战友们戏谑说他感情来得比演员还快。又因为患者朴实勤劳,乐于助人,所以人缘极好。入伍不久,便被提拔为代理班长。活没少干,汗没少流,可是过了一年,依然还是代理,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可有些不是滋味。患者还有另外一件心事。他中学时期有一个要好的女同学,现在一所师范学校读书。两人虽不是青梅竹马,也没有过山盟海誓,但相处时总有一些不同一般的感觉。于是,患者便斟词酌句地给她写了一封信,在床板下压了两个星期才鼓起勇气寄出去。接着就是翘首盼望,但如泥牛入海无消息。患者开始失眠,各种假设在脑子里成立又推翻,消失又浮现。一个多月后终于接到她的回信,找个没人的地方打开,想象中的事情并没发生。信中未

40、提及他们的过去,更未憧憬他们的未来,甚至也没有问及他的情况,简直连令人回想的余地都没有。他伤心、失望,原本不悦的心情好比雪上加霜,紧锁的愁眉更没有舒展的时候。时间倒是一剂治疗“心病”的良药,几个月后他没有那么伤心痛苦了。但别人说他更加沉默寡言,孤僻好静。他自己也觉得一日三餐如同嚼蜡,嬉戏娱乐也索然无味。身体乏力,头脑迟钝,时时自怜自卑,觉得己不如人,甚至生不如死。心理社会发展历史认知歪曲:先前因素本人多愁善感促使因素几年没有提干促使因素中学时期女友的回信表示并不在意两人的关系。既往健康状况与治疗史无 专家分析、评估与治疗过程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交谈之后,我们诊断他患了抑郁性神经症。除了使用三环抗

41、抑郁剂多虑平以外,同时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首先,我们启发患者追根溯源,究竟为什么不愉快?让患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分析自己。患者逐渐看清了自己患病的起因。他坦诚地说:从农村出来当兵,是为了谋一条出路,几年没有提拔,复员后又得回去当农民,没有出路了。其次是“失恋” ,最亲密的女友都抛弃了他,活着没有什么意思 ? 我们态度诚恳却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他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我们谈到,当兵提干是一条出路,但绝不是唯一的出路。其次现在从战士中直接提干的情况极少,绝大部分战士服完兵役之后都会回到原籍去,他并没有比别人多损失什么。他反复考虑之后也感到确实没有失去什么,原来那种一当兵就想提干的想法倒有些不现实。回过头

42、来和同年入伍的战友相比,有的连班长也未当过,所以也不是处处不如别人。关于“失恋”,我们笑着告诉他“失恋” 这个词就用得不对,因为他们之间尚未恋爱,没有得到,何谓“失去”?他笑笑地说:“ 是的,还只是同学。”我们接着说: “为了同学去殉情”他也认为“荒唐” 。最后我们将谈话做了个小结:患者是遇到了不顺心的事,因而心情不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情绪状态持续太久,就变得不太合理,到了后来情绪影响了思想,思想又影响情绪,逐渐成了病态。在顽固的病态观念的支配下,就像戴了一副有色的眼镜,世界和自己都完全变了样,一切都变得没有希望了。患者接受了这个结论,询问如何解脱。我们解释到:拿下这副变色眼镜,生活就

43、会恢复原来面目。制定每日活动计划表,该做的,能做的,就要去做。首先是满怀信心地治病,同时增加社交活动,多了解别人怎么想怎么做,也多让别人知识自己怎么想怎么做。使自己能与别人达到感情上的交流和共鸣。生活在友谊中常常会使人达到“忘我” 的境界,愁云若雾也就不驱自散了。下一步是制定力所能及的奋斗目标。因为力所能及,所以成功的希望比较大。再没有什么比领略成功的喜悦更能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情绪大有改善。专家点评或综述无 案例 007疾病分类: 心因性障碍(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1常见问题分类: 学校心理问题(毕业分配)治疗方法分类: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师: 张亚林 1案例出处:

44、行为疗法贵州教育出版社 1姓名: 略 性别: 女 年龄: 241教育程度: 大学毕业生 社会经济地位: 待分配 婚姻状况: 未婚 1外在表现: 情绪激动、满脸泪涕 1表现出的问题:患者急性失眠,曾有一天痛哭流涕、几乎要去寻死。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患者系某大学毕业生,品学兼优。在全年级数百名学生当中,总评分名列前 30 名。按照当时规定,列总分前 80 名的同学经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学位,或分配工作时有选择留校和其他工作单位的优先权。按照毕业分配工作的程序,首先是选拔研究生,剩下的同学再参加工作分配。分配的原则是双向选择。由于供需见面的时间很短,为了工作有条不紊,事先公布了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和

45、人才要求,然后每位同学可选报一个单位,经学生处同意后即可供需见面,双方满意后即可签约。竞争是激烈的,如果选报单位不恰当,几乎来不及有第二次理想的选择。因而同学们有的暗中审时度势,有的相互商量切磋。力求尽量减少相互撞车。患者自然是被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但在正式录取通知下达之前,毕业分配工作就已开始。于是患者很紧张,担心万一未被录取为研究生,又失去了选择理想的工作单位的机会,心中犯难。患者即去校方要求参加毕业分配。答复是:若要参加毕业分配,必须退出研究生选拔,只能选择一方,以免录用冲突。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患者咬牙放弃了读研究生的机会,参加毕业分配。何去何从,同学们似乎都是心中有数的。根据自己的情

46、况,患者决定选报留校,并觉得很有把握。留校的条件要求比较高,成绩平平的同学自然是望而却步,另寻出路,患者和另外几名成绩优异的同学当然是众望所归,留校似乎非他们莫属,也没人敢与之竞争。志愿报上去了,学生处很快认可。患者十分高兴,被推荐人数和留校名额正相当,而且在这批被推荐的同学中,她的成绩仍然是名列前茅。供需见面安排在星期天晚上,同学们都很紧张,也很兴奋。梳妆打扮,穿上最得意的服装,去参加供需见面会。患者觉得胸有成竹,连见面的台词都想好了。供需见面并不神秘。桌子的一边坐着几位老师,其中一位老师拿着一摞表格,依次叫着名字,被叫着的同学走上前去回答一些问题,其余的同学都围在旁边观看。老师们的问题都十

47、分简单,如“是哪里人?”“为什么要留校?”“喜欢什么专业?” 等。轮到患者了,自然也能对答如流。很快,留校同学的面谈结束了,老师们轻声嘀咕一阵,便宣布结果。意外的是,除了患者以外,全部通过面试。同学们欢呼雀跃,患者则呆若木鸡。老师们热情地安慰她:“什么条件都不错,只是身材矮了一点,当大学老师嘛 ,仪表是相当重要的哟。” 只看见学生处某负责人带一位同学,补上了她的缺额。这位同学当然比她个儿高,但成绩总分却比她低得多。她眼前突然一片朦胧,记不清她是如何在同学们的劝慰帮助下回到寝室,也记不清她究竟说了什么或没说什么。躺在床上后,她才觉察到事情的严重性,止不住的眼泪夺眶而出,先是呜咽,接着就是抽泣,最

48、后是嚎啕大哭,惊起诸位同学。虽然多方安慰,仍是通宵未眠。次日来看医生,情绪激动,诉说她的满腹愤懑。心理社会发展历史先前因素出生山区,兄妹 7 人,家境贫寒,全家节衣缩食,供患者一人上大学。她深知上大学来之不易,发愤苦读,期望毕业后能有出息,也能为家里分忧,对毕业分配结果期望过高。促使因素留校双向面谈后结果,因其个矮而未被录用。使其心理受到巨大冲击,形成精神创伤。既往健康状况与治疗史不详 专家分析、评估与治疗过程患者出生在山区,兄妹 7 人,家境贫寒,为了供她上大学,一家人节衣缩食。她深知上大学来之不易,发愤读书,期望毕业后能有出息,也能为家里分忧。她哽咽着说:“大学五年,别人看电影、逛马路、谈

49、恋爱,我却坐在教室里学习,无论酷暑严冬”突然,她挺起本来缩成一团的瘦弱的身躯,咆哮起来:“老子要杀死她,她不要老子活,老子也不要她活 !”满脸泪涕,双目怒睁,用拳头狠狠地在桌面上砸。我们用同情的眼光看着她,任其发泄,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告诉她:她很累了要好好休息。完了,我们再商议对策。她同意了,服过 15 毫升 10%的水合氯醛后,昏昏入睡。第二次与医生会面时,患者已没有过分的激动,只是情绪低落。我们着手进行认知行为治疗。第一步是分析评价刺激源。患者平素没有重大的躯体和精神疾病。这次突然出现一些症状,显然是一种应激障碍。应激障碍发生于严重的精神创伤之后。引起患者精神创伤的直接原因就是毕业分配问题,换句话说,患者的分配不如愿在她看来是一件异乎寻常的严重事件。如果能动摇或改变她对这件事的看法,问题便会迎刃而解。所以我们单刀直入,让她正视这一现实。充分讨论后,医患双方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既精神刺激主要是因为客观事件引起的,要改变目前的处境,首先得解决现实问题,既毕业分配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