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制临床医学理论教学大纲(2018年).doc

上传人:为人民服务 文档编号:2948570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414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制临床医学理论教学大纲(2018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4页
五年制临床医学理论教学大纲(2018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4页
五年制临床医学理论教学大纲(2018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4页
五年制临床医学理论教学大纲(2018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4页
五年制临床医学理论教学大纲(2018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目 录 计 算 机 应 用 基 础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3 医 用 物 理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10 基 础 化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15 有 机 化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22 系 统 解 剖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31 系 统 解 剖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32 细 胞 生 物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39 组 织 学 与 胚 胎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43 生 理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57 生 物 化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68 医 学 微 生 物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118 病 理 学 课 程

2、教 学 大 纲 125 医 学 遗 传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129 医 学 寄 生 虫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132 药 理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139 病 理 生 理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147 局 部 解 剖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151 医 学 信 息 检 索 与 利 用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155 预 防 医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157 流 行 病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164 临 床 医 学 导 论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174 全 科 医 学 概 论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188 诊 断 学 课 程 教 学

3、大 纲 197 外 科 学 总 论 教 学 大 纲 214 医 学 影 像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222 中 医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229 核 医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235 神 经 病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245 精 神 病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252 老 年 医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2552 儿 科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262 内 科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273 传 染 病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309 口 腔 科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321 眼 科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327 耳 鼻 咽 喉

4、 -头 颈 外 科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333 外 科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357 妇 产 科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381 皮 肤 性 病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393 康 复 医 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407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授课专业:本科各专业学时与学分:总学时为 72(理论课 30 学时,实验课 42) ,4.5 学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1、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与信息社会,计算机基本原理,操作系统基础知识,Windows 的使用方法,文字处理 Word、电子表格处理 Excel、演示文稿制作 Powe

5、rPoint 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基础知识,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信息安全,以及 Access 数据库应用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意识、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掌握大学生必备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掌握数据库应用技术,并为提高应用计算应用能力打下基础。2、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生必修公共基础课。3、设置目的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信息时代,个人对于信息的获取、表示、存储、传输、处理、控制和应用能力越来越成为一种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也被社会作为衡量个人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本课程的设置目的正是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

6、学生的计算思维、信息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各自的专业中能够有意识地借鉴、引入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些理念、技术和方法,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中的计算、数据分析、信息处理等应用问题。4、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大学生必备的计算机知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意识,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以及数据处理技术。5、教学时间分配本课程总学时为 72 个学时,共 7 个单元。理论课 30 学时,实验课各 42 学时。各单元学时依次安排为:第一单元:计算机基础知识 4学时(理论 4,实验 3)第二单元: 操作系统 8学时(理论 2,实验 3)第三单元:字表处理和演示文稿制作 18学时

7、(理论 6,实验 15)第四单元: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信息安全 2学时(理论 2,实验 0)第五单元:多媒体技术基础 2学时(理论 2,实验 0)第六单元:数据库应用技术 34学时(理论 14,实验 21)6、教学用软件(1)操作系统: Windows 7 (2)字表处理软件:Word 2010、Excel 2010 (3)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 2010 (4)演示文稿制作:PowerPoint 2010 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单元 计算机基础知识【目的要求】4了解:计算机的发展沿革,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知识。熟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掌握:计算机的数制和数制转换,计算机的

8、信息表示方法,计算机硬件结构。【教学内容】1 一般概念(1)计算机的发展、分类、特点和应用领域,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冯诺依曼体系结构。(2)数制与编码,数值的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表示,二进制与十进制(整数)之间的转换,字符、汉字及其他类型信息的编码。(3)数据的存储单位。2 计算机硬件基本知识(1)中央处理器(CPU)。(2)主存储器(RAM、ROM、Cache)功能和分类。(3)辅存储器(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 功能和分类。(4)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 功能和分类。(5)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和基本配置。3 计算机软件基本知识(1)指

9、令和程序的概念,指令格式和种类。(2)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基本概念,程序设计、源程序与目标程序的基本概念。(3)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实用程序)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与种类,编译程序与解释程序的功能和特点。(4)应用软件的概念。(5)微型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构成。【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4学时第二单元 操作系统【目的要求】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其种类。熟悉:PC机系统组成,PC机的基本操作、Windows的界面。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文件管理,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教学内容】1 PC机系统组成的基本知识(1)PC机的系统组成和基本配置。(

10、2)键盘认识、键盘操作。(3)磁盘、磁盘驱动器的种类和特点。(4)磁盘文件及其标识。(5)目录结构、路径、当前驱动器、当前目录。(6)PC机的操作系统。2 PC机的基本操作(1)开机、关机的操作步骤。(2)PC机的启动和系统生成(冷启动、热启动)。(3)打印机使用初步。(4)PC机安全操作事项。3 操作系统概述(1)操作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 5(2)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 (3)典型操作系统(DOS 、Windows、UNIX、Linux、MacOS) 。 4 Windows 操作系统 (1)Windows 的发展简史(2)Windows7的基本操

11、作窗口操作、菜单操作、对话框操作、文档操作,剪贴板的使用、常用热键的使用、中文输入法的使用、任务栏的使用等。 (3)Windows7的资源管理器文件的类型与访问权限(包括:文件的命名规则、文件扩展名;文件的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文件夹的管理和创建(包括:文件夹的目录结构;当前驱动器、当前目录;文件夹的创建、移动与复制、删除、重命名、浏览及查找等) (4)Windows7的控制面板 显示属性的设置(主题、桌面、屏幕保护程序、外观) 系统日期和时间设置,区域和语言设置 网络连接的设置 添加/删除程序【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2学时第三单元:字表处理和演示文稿制作【目的要求】了解

12、:计算机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和演示文稿的基本概念。熟悉:高级排版技巧、各类文档的创建。掌握:汉字输入法、Word的使用方法、Excel的使用方法,演示文稿的编辑与美化、动画设置、放映。【教学内容】1 计算机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处理的基本概念(1)ASCII码、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GB2312-80)。(2)计算机文字处理过程(输入、存储、传输、输出)。(3)汉字输入法。(4)一般文字编辑软件的功能。2 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汉字输入速度达到25字每分钟。3 Word的使用方法(1)进入和退出Word的方法。(2)Word的编辑的基本概念(状态栏、工具栏、菜单、快捷键、鼠标的使用、全

13、角、半角)。(3)基本编辑方法(光标移动、文本的插入、删除、修改)。(4)字符串的查找与替换。(5)块操作(块的定义、复制、移动、删除,用剪贴板与其他文件交换数据)。(6)页面设置(设置上、下、左、右边界,设置行间距和字间距,自动分页和强行分页)。(7)设置字体、字号、下划线、粗体字。(8)表格绘制、图文混排。(9)文本的保存、查找、插入和打印输出。(10)Word的高级排版4 电子表格的处理方法(1)Excel的基本概念( Excel的窗口组成;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的概念)6(2)工作簿的新建、保存和打开(3)工作表的建立与格式化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文本、数值、日期和时间型数据的输入;使用

14、自动填充输入数据;外部数据导入;设置输入数据的有效性条件) 单元格的基本操作(单元格的选择、插入、删除、合并;行高和列宽的调整;隐藏与显示行和列) 工作表的格式化(设置数字格式、对齐方式、边框和底纹;自动套用格式;使用条件格式)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工作表的插入、重命名、删除、复制和移动、隐藏和显示;工作表窗口的拆分和冻结) (4)数据计算(公式和函数的使用;单元格的引用方式) (5)数据的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 (6)数据的图表化(图表的创建,编辑和格式化)5 PowerPoint 演示文稿应用(1)PowerPoint 基础知识。(2)演示文稿的编辑与美化。(3)演示文稿的动画设置。(4)演示文

15、稿的放映。(5)超级链接。【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6学时第五单元 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系统安全【目的要求】了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信息安全与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常用功能,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分类和防治,多媒体技术标准与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构成。掌握:电子邮件的收发,浏览网页的技巧,计算机病毒的查杀。【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使用初步(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分类。(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传输介质与访问控制方式。(3)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和软件系统。(4)INTERNET的基本概念与服务方式。(5)WWW浏览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基本操作。(6)Windo

16、ws内部网使用。(7)物联网基础2 计算机信息安全(1)计算机信息安全概述。(2)个人数据安全保护措施。(3)网络安全技术(4)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分类和防治。3 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7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2学时第六单元:多媒体技术基础【目的要求】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应用熟悉: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系统的构成掌握:音频处理、图形图像处理、动画与视频处理、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教学内容】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应用、关键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构成2 音频处理。3 图形图像处理。4 动画与视频处理5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6 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1)常用图像浏览处

17、理软件。(2)屏幕截图软件。(3)文件压缩软件。(4)音频和视频转换编辑软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2学时第七单元 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目的要求】了解: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基础,数据库设计基础。熟悉:建立和使用宏。掌握:创建数据库,创建数据表和表间关系,创建查询,创建窗体,创建报表;VBA 程序设计方法。【教学内容】1 数据库基础知识(1)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类和对象,事件,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2)关系数据库基础数据模型,关系模型,关系性质与特点、关系代数、关系的完整性约束关系,元组,属性,字段,域,值,主关键字(4) Access 简介Access 系

18、统的基本特点,基本对象: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块2 数据库和表的基本操作(1)创建数据库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创建空数据库(2)表的建立建立表结构:使用向导,使用表设计器设置字段属性,设置主键输入数据:直接输入数据,获取外部数据8导入表(3)表间关系的建立与修改:表间关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建立表间关系设置参照完整性(4)表的维护修改表结构:添加字段,修改字段,删除字段,重新设置主键编辑表内容:添加记录,修改记录,删除记录调整表外观(5)表的其他操作查找/替换数据排序记录筛选记录3 查询的基本操作(1)查询分类选择查询、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查询、SQL 查询(2)查询准则运算

19、符、函数、表达式(3)创建查询使用向导创建查询使用设计器创建查询在查询中计算(4)操作已创建的查询运行已创建的查询编辑查询中的字段编辑查询中的数据源排序查询的结果(5)SQL 基本命令查询命令,操作命令。4 窗体的基本操作(1)窗体分类纵栏式窗体、表格式窗体、主/子窗体、数据表窗体、图表窗体、数据透视表窗体(2)创建窗体使用向导创建窗体使用设计器创建窗体:控件的含义及种类,在窗体中添加和修改控件,设置控件的常见属性5 报表的基本操作(1)报表分类纵栏式报表、表格式报表、图表报表、标签报表(2)使用向导创建报表(3)使用设计器编辑报表(4)在报表中计算和汇总(5)利用报表导出数据6 宏(1)宏的

20、基本概念(2)宏的基本操作9创建宏、宏组,运行宏、宏组在宏中使用条件设置宏操作参数常用的宏操作7 模块(1)模块的基本概念:类模块、标准模块、将宏转换为模块(2)创建模块创建 VBA 模块:在模块中加入过程,在模块中执行宏编写事件过程:键盘事件,鼠标事件,窗口事件,操作事件和其他事件(3)调用和参数传递(4)VBA 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VBA 编程环境VBA 编程基础:常量,变量,表达式VBA 程序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VBA 程序的调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14学时计算机教研室10医用物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医用物理学授课专业:五年

21、制临床医学专业、口腔专业、医学检验专业学时与学分:总学时为 60(理论课 36 学时,实验课 24 学时) ,4 学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医用物理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首先,任何生命过程都与物理过程密切联系,生命现象的本质,诸如能量的交换、信息的传递、体内控制和调节、疾病发生机制、物理因素对机体的作用等,都必须遵循物理学规律。随着物理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日益深入,它对阐明生命的本质不断作出新的发现。其次,物理学所提供的技术和方法已日益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医学研究及临床医疗实践中,而且,物理学的每一新的发现或是技术发展到每一新的阶段,都为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提供更先进、更方便和更精密的仪器和方法,

22、在现代的医学研究机构和医疗单位中,都离不开物理学方法和设备。医用物理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必修课,它的任务是给医学生提供系统的物理学知识,使他们在中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研究方法,扩大物理学知识的领域,为学习现代医学准备必要的物理基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章 节 理论授课内容 理论学时绪论 1第一章 流体的运动 3第二章 振动和波 2第三章 声波 4第四章 分子动理论(第五节) 3第五章 直流电 4第六章 几何光学 5第七章 光的波动性 5第八章 光的粒子性 1第九章 X射线 4第十章 原子核和放射性 4合计 36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目的要

23、求】 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与医学的关系。【教学内容】一、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二、物理学的方法论。三、物理学的技术应用以及物理学与物质世界、生命科学的关系。1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VCD多媒体演播(10分钟)。【教学时数】1学时第一章 流体的运动【目的要求】 一、掌握:理想流体和定常流动的概念;连续性方程及其应用;伯努利方程和物理意义及其应用;层流和湍流概念;液体的粘滞系数和流阻概念;泊萧叶定律及其应用。二、熟悉:牛顿粘滞定律;雷诺数;粘性流体的粘滞性及产生的原因;斯托克斯公式及应用(沉降速度) ;流量计和流速计的原理。三、了解:流管和流场概念;人体血循环系统中血流的特

24、点;血流速度与血管中血压的分布;粘性流体伯努利方程物理意义;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教学内容】一、理想流体、连续性方程。二、伯努利方程。三、粘性流体的运动。四、泊肃叶定理。五、血液动力学与流变学基础。【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3 学时第二章 振动和波【目的要求】 一、了解波的产生条件及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二、了解波的能量传播特征;能流、能流密度的概念。三、了解惠更斯原理及波的干涉规律。【教学内容】一、波动的基本规律。二、波的能量与波的衰减。三、波的叠加与干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2 学时第三章 声 波【目的要求】 一、掌握:声波、声压、声

25、特性阻抗、声强、声强级和响度级的概念;多普勒效应及公式的应用。二、熟悉:听阈和听阈曲线、痛阈和痛阈曲线、听觉区域。三、了解:超声波的特性及其生物效应,脉冲超声波的产生与探测;超声波成像的基本原理;超声在医学中的应用。【教学内容】一、声的基本性质。12二、声强级和响度级。三、多普勒效应。四、超声波及其医学上的应用。【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4学时第四章 分子动理论【目的要求】 、 掌握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表面张力和表面能;球形液面的附加压强和毛细现象液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熟悉接触角的概念;液体润湿现象;气体栓塞;表面吸附;表面活性物质和表面非活性物质概念。、 了解肺泡的表面

26、张力, 表面活性物质在呼吸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学内容】一、液体的表面张力和表面能。二、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三、毛细现象和气体栓塞。四、表面活性物质和表面吸附。【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3 学时第五章 直流电【目的要求】 一、掌握电流密度的定义及计算、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及节点、回路、支路概念。二、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和电势的求解方法。三、熟悉容积导体概念及 RC 电路的充放电规律。四、了解直流电的医学应用。【教学内容】一、稳恒电流的性质。二、基尔霍夫定律。三、RC 电路的暂态过程。四、直流电的医学应用。【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4 学时第六章

27、几何光学【目的要求】一、掌握单球面折射、共轴球面折射系统成像原理、计算方法和符号规则;13二、掌握单球面的第一、第二焦点和焦距、焦度概念及计算。三、掌握眼的调节和分辨本领及视力、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纠正。四、掌握视角、角放大率、光学显微镜的放大率、分辨本领和数值孔径,提高显微镜分辨本领的途径。四、熟悉光学系统的分辨本领;眼睛成像的光学系统及简约眼。五、了解眼的光学结构、特种显微镜、纤镜的成像原理和医学应用。【教学内容】一、球面成像。二、眼睛。三、放大镜与显微镜。四、特种显微镜与纤镜。【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5 学时第七章 光的波动性【目的要求】一、掌握光的相干性、光程及

28、光程差的概念、半波损失概念、光的双缝干涉、单缝衍射、光栅衍射的成象原理和公式应用。二、掌握自然光、偏振光的概念、布儒斯特定律及马吕斯定律公式应用。三、熟悉等倾薄膜干涉、圆孔衍射及半波带法。四、了解偏振光的产生、晶体的双折射现象和二向色性、物质的旋光性极其医学上的应用。【教学内容】一、光的干涉。二、光的衍射。三、光的偏振。四、偏振光的应用。【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光的偏振现象示教。【教学时数】 5 学时第八章 光的粒子性【目的要求】一、掌握激光的产生条件及吸收、自发辐射、受激辐射、亚稳态、粒子数反转、光学谐振腔等概念、激光的特性。二、熟悉粒子数按能级的分布;激光的生物效应。三、了解

29、医用激光器及激光在医学中的应用、激光的安全防护以及光的粒子性的提出及其经典的物理学验证实验。【教学内容】一、激光的产生机制。二、激光的特性。三、激光的生物效应。四、激光的医学应用。14【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1 学时第九章 X 射线【目的要求】一、掌握产生 X 射线的条件、X 射线的强度和硬度、连续 X 射线谱、标识 X 射线谱及其产生机制、短波极限、X 射线的本质和基本性质。二、掌握物质对 X 射线的衰减系数(线性衰减系数和质量衰减系数) ;半价层;物质对 X 射线的衰减规律。三、熟悉衰减系数与波长及原子序数的关系、X 射线衍射、X 射线的硬化。四、了解 X 射线机

30、的基本组成部分、X 射线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教学内容】一、X 射线的产生机制。二、X 射线的基本特征。三、X 射线的衰减规律。四、X 射线的医学应用。【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X射线管的示教。 【教学时数】 4 学时。第十章 原子核和放射性【目的要求】一、掌握结合能和质量亏损的概念、质能关系定律、核衰变概念、衰变类型 ( 衰变和内转换、 衰变、 衰变、+衰变、电子俘获)及其衰变式、位移法则。二、掌握核衰变规律、衰变常数、半衰期、平均寿命、放射性活度的概念及计算。三、熟悉原子核的结构及性质、核素、同位素、同质异能素等概念、核衰变所遵守的守恒定律;衰变能;各类核衰变伴随发射的射线。

31、四、了解原子核的稳定性、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射线吸收规律与射程。五、了解放射线的防护、放射性平衡及放射性核素在医学上的应用。【教学内容】一、原子核的基本性质。二、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种类。三、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四、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五、电离辐射的防护。六、放射性核素在医学上的应用【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4 学时。物理学教研室15基础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基础化学授课专业:本科各专业学时与学分:总学时为 64(理论课 34 学时,实验课 30 学时) ,4 学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基础化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极其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它既是中学化学的延伸,也是化学在医

32、学领域的延伸。它主要包括水溶液的性质(稀溶液的依数性、电解质溶液、缓冲溶液、胶体溶液等)、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物质的结构(原子、分子、配位化合物)、滴定分析和分光光度分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这不仅为后继的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课程,而且为医学各专业及临床药学专业的后期课程打下广泛而扎实的理科素质基础。教学大纲的所列理论课内容都是要求学生学习的,但不是全部在课堂上讲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教学,也可由学生自学。教学内容的要求分三级,第一级为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牢记并能口述自由表达,还能应用这些理论解释有关化学现象以

33、及应用于后续课程;第二级为熟悉内容,介于掌握与了解内容之间;第三级为了解内容,学生对此内容应有一初步印象。实验课重点要求实际联系理论,巩固理论知识,拓宽思维,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章 节 理论授课内容 理论学时第一章 绪论 1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 3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 4第四章 缓冲溶液 2第五章 胶体 2第六章 化学反应热及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自学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 3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 4第九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4第十章 共价键与分子间力 5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 3第十二章 滴定分析 2第十三章 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紫外

34、分光光度法 1第十四章 现代仪器分析简介 自学合计 34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6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一、掌握:溶 液 的 组 成 标 度 : 物 质 的 量 、 物 质 的 量 浓 度 、 摩 尔 分 数 、 质 量 摩 尔 浓 度 的 基 本 概 念 及有 关 计 算 。二、熟悉:质量浓度、质量分数的基本概念及有关计算。三、了解:基础化学的学习方法和法定计量单位。【教学内容】一、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二、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三、溶液的组成标度【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1学时第二章 稀溶液的依数性【目的要求】一、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溶液的沸

35、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溶液的渗透压)的概念、性质、影响因素及其有关计算;临床上等渗、高渗、低渗的概念及判断,渗透浓度的计算。二、熟悉:强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渗透压在医学中的意义;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的概念。三、了解: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在体液交换中的主要作用及其应用。【教学内容】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二、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三、溶液的渗透压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3学时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目的要求】一、掌握: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定义、共轭酸碱间的基本关系、酸碱反应的本质、酸碱强度的相对性;水的质子自递作用及水的离子积;水溶液的 pH 值;一元弱酸弱碱质子转移平衡及相

36、关计算、酸碱的强度及平衡常数;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难溶电解质溶液的溶度积及溶度积规则。二、熟悉: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的基本要点;离子的活度和活度因子概念;离子强度的计算。三、了解:多元弱酸、弱碱溶液、两性物质溶液有关离子浓度的计算;分级沉淀及相关计算。【教学内容】一、强电解质溶液二、酸碱质子理论三、酸碱溶液 pH 值的计算四、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教学方法】17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4 学时第四章 缓冲溶液 【目的要求】一、掌握:缓冲溶液的概念、缓冲溶液组成和缓冲作用机制;缓冲溶液 pH 值的计算(Henderson- Hasselbalch Equatio

37、n) ;缓冲容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缓冲作用范围。二、熟悉:配制缓冲溶液的原则、方法及计算。三、了解:缓冲溶液 pH 值的计算公式的校正;标准缓冲溶液;人体血液中的主要缓冲对及其缓冲作用机制。【教学内容】一、缓冲溶液及缓冲机制二、缓冲溶液的 pH三、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四、缓冲溶液的配制五、血液中的缓冲系【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2 学时第五章 胶体 【目的要求】一、掌握:分散系的概念及分类方法;溶胶的基本特征;胶粒带电原因、胶粒的双电层结构、溶胶的稳定因素、溶胶的聚沉和保护。二、熟悉:溶胶的光学性质、动力学性质;电泳、电渗的概念三、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结构特点及其溶液形成、性质;

38、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及其吸附作用。【教学内容】一、分散系统和胶体分散系二、溶胶三、高分子溶液四、表面活性剂和乳状液五、胶体与医药学【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2 学时第六章 化学反应热及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目的要求】一、掌握:状态函数、热、功、内能、焓、熵、Gibbs 自由能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焓变;Hess 定律和反应热的计算;自发反应的推动力;运用 Gibbs 自由能判断化18学反应的可能性和方向;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Gibbs 自由能与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二、熟悉:热力学系统与过程;熵增原理;Gibbs 自由能的

39、计算;标准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限度及判断自发反应方向;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Le Chatelier 原理。三、了解:等压反应热和等容反应热;自发过程。【教学内容】一、热力学系统和状态函数二、能量守恒和化学反应热三、熵和 Gibbs 自由能四、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平衡常数【教学方法】自学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 【目的要求】一、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法;碰撞理论基本要点;有效碰撞、活化能、活化分子的概念;活化能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质量作用定律与化学反应速率方程;速率常数;元反应与反应分子数;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反应级数,一级反应的特征及计算。二、

40、熟悉:二级反应、零级反应的特征及计算。三、了解:过渡态理论的基本要点;均相催化作用的特点。【教学内容】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二、反应机制和元反应三、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及其特点四、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五、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六、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3 学时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 【目的要求】一、掌握:氧化值;原电池的正负极、正负极反应、电池组成式书写方式;电极电位的影响因素;掌握 Nernst 方程式在计算电极电位、电池电动势、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计算化学平衡常数等方面的应用。二、熟悉:标准电极电位测定及其应用;电位法测定溶液

41、 pH 值。三、了解:电极电位的产生;电极类型及其特点;常用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教学内容】一、氧化还原反应二、原电池与电极电位三、电池电动势与化学反应 Gibbs 自由能四、电极电位的 Nernst 方程式及影响电极电位的因素19五、电位法测定溶液的 pH 值【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4 学时第九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目的要求】一、掌握:四个量子数的概念及意义,用四个量子数表示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s、p、d 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Pauli 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Hund 规则;原子的电子组态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

42、化规律:原子半径、电负性。二、熟悉:原子轨道(波函数) 、概率密度、电子云的概念;屏蔽作用,钻穿效应、多电子原子的能级;过渡元素概念。三、了解:氢原子结构;电子的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原子轨道径向分布图、径向分布函数图表示的意义。【教学内容】一、氢原子的结构二、第二节 量子数和原子轨道三、电子组态和元素周期表四、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五、元素和人体健康【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4 学时第十章 共价键与分子间力 【目的要求】一、掌握:现代价键理论中共价键的本质、特征:方向性和饱和性;形成条件、类型( 键和 键);杂化轨道类型及其在解释分子空间构型中的应用;分子的极性; Va

43、n der Waals 力、氢键的概念及其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二、熟悉:共价键的键参数的基本概念:键能、键角、键长、键的极性;配位键的特点;分子轨道理论要点及其在简单双原子分子中的应用。 三、了解:分子轨道形成的条件,自由基的概念;分子的极化。价层电子互斥理论(自学)【教学内容】一、现代价键理论二、杂化轨道理论三、分子轨道理论简介四、分子间作用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5 学时20第十一章 配位化合物 【目的要求】一、掌握: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命名;螯合物中螯合剂的特点及螯合效应;影响螯合物稳定性的因素。配位平衡常数;配位平衡移动及影响因素。二、熟悉:配位化合物的价键

44、理论(sp、sp 3、dsp 2、d 2sp3、sp 3d2的杂化类型;内轨型配合物;外轨型配合物;配合物的磁性判断) ;配位平衡移动的有关计算。三、了解:生物配体;配位化合物在医学中的应用及意义。【教学内容】一、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二、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三、配位平衡四)螯合物和螯合滴定【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3 学时第十二章 滴定分析 【目的要求】一、掌握:滴定分析的一般过程;滴定分析的计算;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确定、在滴定分析中指示剂的选择原则;常见酸碱指示剂:甲基红、甲基橙、酚酞的变色范围。二、熟悉:滴定分析中的常用术语;滴定分析反应的基本条件;滴定分析的类

45、型;滴定曲线:强酸与强碱间滴定的突跃范围、强碱与一元弱酸间的滴定突跃范围、强酸与一元弱碱间的滴定突跃范围;滴定突跃范围与酸碱强度、浓度的关系。 三、了解:滴定分析过程误差的产生原因;分析结果的误差及有效数字和运算规则;常用酸碱标准溶液。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教学内容】一、滴定分析法概述二、酸碱滴定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2 学时第十三章 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 【目的要求】一、掌握:透光率和吸光度概念及相互关系;Lambert-Beer 定律。 二、熟悉:分光光度法影响因素、使用范围及使用条件;分光光度法中的标准曲线法、标准对照法。 三、了解:

46、物质的吸收光谱及其意义。【教学内容】一、物质的吸收光谱二、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三、可见分光光度法21四、提高测量灵敏度和准确度的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1 学时第十四章 现代仪器分析简介【目的要求】一、熟悉:原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分析法、色谱法的基本原理。灵敏度和检出限的概念。二、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和定量分析方法;荧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和定量分析方法;色谱分析的塔板理论、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教学内容】一、原子吸收光谱法二、荧光分析法三、色谱法【教学方法】自学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教研室22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有机化学授课专业:本科各专业学时与学分:

47、总学时数 72(理论课 42 学时,实验课 30 学时) ,4.5 学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有机化学是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它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又是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术,为后期的生物化学、药理学、生理学、临床诊断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有机化学是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熟悉以下内容:1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2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3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理化特性。4熟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理化性质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建议教材:医用有机化学 (第三

48、版) ,唐玉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1基础有机化学(上册、下册,第二版) ,邢其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有机化学,莫里森等编,复旦大学有机化学教研组译,科学出版社。3有机化学(第 8 版) ,吕以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章 节 理论授课内容 理论学时第 1 章 绪论 2第 2 章 链烃 6第 3 章 环烃 4第 4 章 旋光异构 4第 5 章 卤代烃 3第 6 章 醇和酚 2第 7 章 醚和环氧化合物 2第 8 章 醛、酮和醌 3第 9 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3第 10 章 羟基酸和酮酸 2第 11 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3第 12 章 含硫、磷有机化合物 1第 13

49、 章 杂环化合物 1第 14 章 油脂和磷脂 2第 15 章 糖类 2第 16 章 天然生物活性有机化合物 1第 17 章 氨基酸和肽 1合计 42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 1 章 绪论【目的要求】23掌握:有机化合物及有机化学的概念,碳原子的 sp3、 sp2和 sp 杂化轨道;有机分子结构与共价键;共价键的均裂和异裂。有机分子结构的表示方法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化学反应类型、质子酸碱和路易斯酸碱概念、亲电试剂和亲核试剂。键的极性和极化。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教学内容】一、有机化学物和有机化学二、有机分子结构与共价键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结构表示方法四、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及条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2学时。第 2 章 链烃【目的要求】烷烃:掌握:烷烃的命名原则,次序规则; sp3杂化及 键的结构特点和特性;碳原子种类、氢原子种类;构象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锯架式和 Newmann 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临床医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