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控烟活动的ioccipo分析.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945761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控烟活动的ioccipo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控烟活动的ioccipo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控烟活动的ioccipo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控烟活动的ioccipo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控烟活动的ioccipo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国控烟活动的 ROCCIPI 分析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最大的然而又是可以预防的危险因素。控烟是国家权衡烟草税收与国民健康、烟厂生产销售等烟草所带来的利弊问题而被迫采取的政策、措施的简称,是为了国家强盛、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而采取强制禁烟的第一步。 本文通过了解中国控烟的背景,运用ROCCIPI 方法分析国内烟草流行及控烟状况,客观评价既往控烟工作效果,为制定有效的控烟措施提供重要依据。1、中国控烟的背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消费国和受害国,每年死于相关疾病的人数为 100 万。为了减少烟草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我国从 2006 年开始履行世界卫生

2、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11 年1 月 9 日,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满5 年。“中外专家对中国烟草使用与烟草控制联合评估认为,中国控烟效果微弱,吸烟率居高不下,控烟履约绩效得分很低,与公约要求差距巨大。建立有效的监测、监督与评价体系,监测烟草使用情况,获取具有全国代表性的、针对青少年和成年人烟草使用关键性指标的周期性数据至关重要。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明确赋予各缔约国的职责,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大力倡导的最有效的 MPOWER 控烟系列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 年中国全球成人烟草调查发现,15 岁及以上人群现在吸烟率为 28.1%,其中,男性现

3、在吸烟率为 52.9%,女性为2.4%。72.4%的非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由此推算 2010 年现在吸烟者总数达 3 亿,7.4 亿非吸烟者遭受二手烟危害。过去 30 天访问过这些场所的人中,88.5%的人看到餐馆内有人吸烟,58.4%的人看到政府办公楼、35%左右的人看到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和公共交通工具上有人吸烟。63.3%的调查对象报告自己所在的室内工作场所内有人吸烟。所以,控烟势在必行。2、ROCCIPI 方法分析中国控烟情况ROCCIPI 分析目前主要运用于社会学和立法领域,其核心是通过揭示规则(rule)、机会(opportunity)、能力(capacity)、交流(communi

4、cation)、利益(interest)、过程(process)和意识(ideology)7 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这种特定的思维模式去透视社会问题,并寻求最佳的解决对策。ROCCIPI 分析较其他分析方法具有更好的客观性、逻辑性和整体性,下面就具体从这 7 个要素方面客观评价我国的控烟情况。2.1 规则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公共场所环境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卫生部重新修订颁布了新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卫生监督等相关工作做出明确规定。新细则已于 2011 年 5 月 1 日起全面实施。“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新规定正式生效。 修订后的实施细

5、则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公共场所不得设置自动售烟机。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2.2 机会2011 年 1 月 9 日,是中国加入烟草控制框架公约 5 周年,按照承诺,中国应该开始全面兑现公约要求的内容。根据公约,每一缔约方应根据其宪法或宪法原则广泛禁止所有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每一缔约方应采取措施,以防止在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室内公共场所,及其他公共场所接触烟草烟雾。数据显示数千亿元“灰飞烟灭”,中国现有 3.4 亿烟民,其中

6、 1500 万是青少年,烟草消费居世界首位。每年,100 万国民因吸烟致病死亡,也居世界首位。专家测算,烟草在中国每年导致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已高于同年的烟草利税。2.3 能力近年来我国开展的控烟活动越来越多,吸烟者和非吸烟者所处的政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多个城市出台公共场所无烟法律法规,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创建活动轰轰烈烈,无烟学校、无烟家庭、无烟工作场所等活动越来越多。所以控烟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建立由不同领域专家组成的控制烟草危害专家组,提供控烟知识与技能培训,努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各地要利用现有的疾病监测体系等,逐步建立并完善烟草流行状况等信息

7、监测系统,做好控烟工作信息收集、整理、反馈与经验交流,加强检查督导和效果评估,实现资源共享,为控烟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4 交流控烟应当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真正认识到吸烟的危害,从而使控烟活动深入人心。制定统一禁烟标识模板,发放禁烟标志和各类宣传资料。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短信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巡展、讲座、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5 月 31日为世界无烟日,全国各市、区控烟办可以举行大型现场宣传活动。例如,开展网络控烟签名、出租车巡游、百人骑行和千人控烟督查。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拒吸第一支烟,做不吸烟新一代”签名活动。通过广泛的控烟宣传活动,取得了一些明显成效:第一,控烟氛

8、围改善,全社会参与控烟热情高涨,各行各业掀起了控烟热潮。第二,各部门责任意识加强。经多方宣传、沟通,各部门领导对控烟工作更加重视,将控烟工作纳入日常管理,逐步形成常态化和规范化管理。第三,全社会控烟意识提升。市民对控烟的实施知晓度普遍提升,多数市民对控烟活动表示认可和赞同,公众对烟草危害和创建无烟环境的认识明显提高。2.5 利益烟草业阻挠控烟,是导致中国控烟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中国烟草流行后果严重,已成为国民健康的一大“人祸”。目前中国控烟面临的最大障碍,既不是习俗问题,也非立法问题,而是因烟草而生的巨大利益链。“不是承诺不美丽, 而是行动太缓慢”。中国在“十二五”时期应实施全面控烟国家战略,

9、制定国家全面控烟专项规划,从最大的烟草生产消费国家转变为最积极有效控烟的国家”。2.6 过程2.6.1 认真学习和宣传贯彻公约精神,积极做好履约准备。各地卫生、爱卫部门要尽快向当地政府汇报,建议明确并落实烟草危害控制工作的主管部门和工作职责,研究制定当地烟草危害控制规划。要结合当地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构建健康促进与控烟专业队伍。要加强多部门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并发展民间控烟组织网络。2.6.2 结合每年世界无烟日主题,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烟草危害控制宣传活动。广泛动员和鼓励各部门、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烟草危害控制工作,营造全社会支持控烟的大

10、环境。积极参与并组织实施每两年一次的国际戒烟竞赛活动,鼓励更多的城市、单位和个人参加国际戒烟竞赛,努力降低吸烟率。进一步发展社区综合干预试点的控烟工作。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戒烟技术服务培训,在医疗机构推广戒烟门诊、热线等戒烟服务。2.6.3 认真贯彻和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关于在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等候室禁止吸烟的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创建无吸烟学校、无吸烟医疗卫生单位、无吸烟政府机关办公楼为重点,积极开展预防青少年吸烟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2.6.4 认真贯彻并严格执行广告法、烟草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全国无烟草广告城市认定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建无烟草广告

11、城市活动。2.6.5 加强对控烟工作的领导,落实控烟工作经费。要组织开展控烟工作情况的检查或抽查,督导各地认真落实。切实转变观念,增强法制意识,旗帜鲜明地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不断提高实施公约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我国控烟工作的进程。2.7 意识随着控烟立法的健全,控烟活动的深入实施,人们对控烟的认可度明显提高,控烟意识也逐渐增强,主要表现在:2.7.1 媒体高度关注。全社会参与控烟热情高涨,各行各业掀起了控烟热潮。媒体记者对报道控烟新闻事件高度关注,全市初步形成较为浓厚的控烟氛围。2.7.2 各场所责任意识加强。全市禁烟场所控烟管理得到加强,目前,多数禁烟场所的控烟管理逐步进入正轨,基本上能

12、够按照条例有关要求进行控烟,制定了场所控烟制度,有专人负责控烟工作,员工能够参与劝阻吸烟。2.7.3 各部门责任意识加强。经多方宣传、沟通,各部门领导对控烟工作更加重视,将控烟工作纳入日常管理,逐步形成常态化和规范化管理。2.7.4 全社会控烟意识提升。市民对控烟条例实施知晓度普遍提升,多数市民对控烟条例中的规定表示认可和赞同。公众对烟草危害和创建无烟环境的认识明显提高。3、对于控烟活动的建议和对策3.1 立法优先是前提健全的控烟法律制度是深化和推动控烟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全方位、多角度有效实施控烟工作的法制化保障。3.2 执法严格是重点借鉴各地经验,将原来由卫生部门一家执法调整为以卫生部门为主

13、,其他部门齐抓共管的多部门执法模式。这种模式不仅缓解了执法人力不足问题,同时将控烟与行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加大严管力度,起到较好的威慑作用。3.3 领导重视是保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控烟活动的实施,将其作为今天法制化建设和重点民生工程来抓。3.4 社会动员是基础充分做好社会动员工作,将政府、部门、场所、个人和社会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分工负责,合力控烟,达到政府搭台,众人唱戏的良好效果。3.5 强化责任是关键一是明确政府责任,负责组织协调行政区域内的控烟工作,并将其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作为政府绩效考核内容。二是明确场所管理者和经营者控烟责任。三是明确个人的控烟权利和义务。4、总结当前,吸烟已构成世界

14、上对健康危害最严重的不良行为之一,现已确认,吸烟明显地促发了严重疾病并造成劳动力丧失和死亡;孕妇吸烟危及胎儿,父母吸烟威胁幼儿的健康;被动吸烟依然造成严重危害;吸烟增加意外伤亡,特别是引发火灾而造成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我国人口众多,吸烟者比例高,控烟工作任务紧迫而艰难。如同吸烟造成的危害要很长时间才能表现一样,控烟带来的实际效益也要很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人们容易淡化其积极意义。但是,“禁烟”不易,“控烟”可行。“控烟”将是一个长期进行健康教育与采取控烟措施的过程。今后,应利用大众传媒进一步加强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和控烟法规的宣传,大力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相应的控烟健康教育策略,

15、加强青少年的控烟工作力度。加强公共场所控烟立法和执法监督,实现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是开展全民控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能提高全民控烟意识,逐步降低人群的吸烟率。对于不愿意戒烟或一时难以戒烟的人,也能增强自我约束力,尊重不吸烟者的权利,使非吸烟者不受“二手烟“的危害,做到文明吸烟。在推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工作中,除加强立法和执法监督外,负有教育和示范作用的部门如政府办公大楼、学校、医院等应首先成为无烟场所。除此之外,还应学习借鉴世界各国控烟的成功经验,研究适合中国国情和控烟政策和措施,研究烟草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各方面的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开展烟草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基础研究,用最新研究成果说服和教育群众。做好控烟效果的鉴测与评价,及时掌握人群吸烟状况的变动趋势。探索戒烟的有效办法,使想戒烟的人能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成功戒烟。“禁烟”不易,“控烟”可行。我相信在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下,控烟活动会得到更好的成效,造福人类。兰州大学 2014 级硕士研究生卫生项目评价作业姓名:王蓉娟学号:220140907170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专业:公共卫生专业联系方式:156932714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