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班级:14 级材料创新班学号: 1402150226 日期:2015 年 12 月 14 日礼仪服饰文化论文璀璨的中国服饰文化大二上学期选修的时候,我选修的是礼仪服饰文化,我自己是本在提高自己的审美观以及开拓自己的眼界去的,现在已经结课了,在中国礼仪和服饰文化上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我很感兴趣的就是我国的服饰文化,下面就来谈谈我国璀璨的服饰文化。首先来说说服饰这个概念, “服饰”是装饰人体的物品总称。包括服装、鞋、帽、袜子、手套、围巾、领带、提包、阳伞、发饰等。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义。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
2、几十万年。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服饰的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在我们国家,我们习惯把日常生活概括为“衣食住行” ,将服饰排在第一位,可见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几乎从服饰出现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社会身份、生活习俗、审美情趣,以及种种文化观念融入到了服饰中。下面就来说说我国服饰文化的历史,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演化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 1.9 万年左右)遗址中,发现有 1 枚
3、骨针和 141 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 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 、 “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汉代有了舆服制度,史书列有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等 20 余种,服饰上的等级差别已十分明显,一般制度多无太大改变,冠服制度,也大都承袭秦制。汉代的纺织工艺也达到很高的水平,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 、襦短衣 、裙,汉
4、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等级服饰有所变革,民族服饰大为交融,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 “以紫绯大红绿三色为九品之别” 。这一制度此后历代相沿杂而用之,直到元明。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人民错居杂处,政治、经济、文化风习相互渗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饰也因而改易发展。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渐成主流,不分贵贱、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着“上俭下丰” 。东晋末至齐、梁间,衣着为襦裙套装,原始于汉代,晋代时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宽大的特色。少数民族服饰受汉朝典章礼仪影响,穿起了汉族服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大体上仍承袭秦汉旧制。南北朝各少数民族初建
5、政权时,仍然按照本族的习俗穿着,后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也开始穿着汉族的服饰。六朝的服饰,男子穿袍衫而低敞衣襟,女子则穿褂襦,杂裾双裙,甚是美观。北朝的服饰,以合身的裤褶装、短袍衫,各式的靴子为特点,服装窄短,裙腰略微高提。妇女的服装多以簪花、珠翠及各种花冠为点缀,进而导致宋代的凤冠定制。 唐朝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隋唐时期最时兴的女子衣着是襦裙,襦裙是唐代妇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时期,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着紧身长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丝带系扎,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女装
6、男性化是唐代社会开放的表现之一,妇女穿着男装是当时一种时尚,值得注意的是,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来文化,唐贞观至开元年间十分流行胡服新装。 服饰在中国古代,有着很浓厚的封建社会思想的内容,等级制度森严,受这种等级制度“礼”的影响,古代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外化是“礼”的重要内容,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区分贵贱和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服装就如同一种符号,古代社会中服装有严格的区分,不同的服饰代表着一个人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这就是“礼”的表现。例如天子最为尊贵,着十二章纹,绣有日、月、星辰、群山、龙、华
7、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除此之外,其他人就不许再着此衣物,它是帝王的象征,如果有其他人穿,那就是僭越,严重的话还会被定义为谋反,引来杀身之祸。在许多朝代,文官官服上的补子绣的是飞禽,武官绣的是走兽,几品的官员绣什么样的补子,不可以出错,也不准越级使用,否则就是犯罪。除了对款式的区别外,还对颜色有着严格的区分。哪一种身份的人穿着哪一种颜色的服裳, 皆有定制, 不得错乱、 “僭越” 。这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品色服”制度。公卿高官衣着朱紫, 荣宠显赫; 工商、皂隶、屠沽、贩夫身穿白衣, 寒酸卑贱, 甚至有的朝代不同品级的官员之间, 服色被严格区别开。而如今的我们和古代完全不同,思想也很解放,
8、服饰不带有特定的封建含义,更多的是体现出来的是我们自己个人的性格和修养,当我们走在大街上观察来往形形色色的服饰,衣着打扮或正式或休闲,或修身或宽松,或潮流或复古,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从服装的类型和衣着打扮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性格,更可以知道一个人的生活习性。服饰中常见的有女生可爱的韩版服装,男生宽松的运动、休闲服,女人有穿着精神干练的职业装,男人有正式的西服。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合,我们都有相应的服装饰品与之相配。如果把服装服饰瞎搭、混搭,则可能事与愿违,无法达到预期美的效果!服饰在我们生活中也尤其重要:假如一名毕业大学生去参加一个面试,如果服装打扮潮流另类,或是鲜艳亮丽,会给面试官
9、的印象极为不好,为此失去一份难得的工作也不无可能。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灿烂的文化,辉煌的遗物为世人所瞩目。而中国服饰文化更是中国文化表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服饰如同中国文化,是各民族相互渗透及影响生成的。汉唐以来,尤其是近代以后,大量吸纳与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来文化的优秀结晶,才得以演化成具体的所谓中国以汉族为主得体的文化。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的进行了几十万年,要了解中国服饰那样多的款式,独特的风采,鲜明的色泽和精湛的工艺,首要的课题就是应该知道一点中华民族博大深邃的服饰文化轨迹,这样才能通过浏览,去着意开发中国服饰文化的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意蕴广远
10、、情趣隽永,是当代中国服装设计的精神源泉。继承传统服饰文化的正确途径是不断地丰富它、发展它、超越它,而不能把目光只锁定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形式上,形式与内涵的完美交融才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精神的生命力所在。所以,设计师应把握传统元素所传递的文化信息,秉承隐藏在形式背后的精神内核,将之巧妙地运用于时尚服装的设计理念中,抛开传统文化形式的束缚,从而建构出国人体认的富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服装体系。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人们对服饰文化的追求也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由竞争、自由发展,集百家之长、扬千家之优,方能适应中国服饰文化发展的生命之旅。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我们在穿着打扮方面应该简单、干净、大方、得体,对那些故意把衣服弄破,东拖一片,西挂一片,甚至弄成衣不蔽体或者用陈旧肮脏的布料做的衣服等所谓的“个性”摒弃掉。不走有意消除两性之间特征差别的“服装中性化”道路,熟悉中国本土的服装文化,保护中国本土的服装风格,对西方的服饰文化应当“取之精华,去之糟粕” ,纠正审美观,发扬中国古代文化是我们这一代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