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张家港市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 施洪清 215600装配式建筑主要指将建筑物上部结构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内预先按照设计要求生产制作完成,然后将预制完成的构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就位拼装,再用安全可靠的连接方式进行整体化叠合连接,由此施工过程建成的居住、商业、办公楼和工业厂房等建筑物称之为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有预制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建筑、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和木结构装配式建筑等。由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体系,其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模板支模、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各施工工序中,多数施工工序都是人工现场完成。为了减少现场作业量、人工消耗和资源浪费等,促使现浇钢筋混凝
2、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向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方向发展,也使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控制成为业内关注的重点。与传统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不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的质量控制有三个主要控制阶段:一是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工厂预制阶段的质量控制;二是工厂起运、道路运输、现场卸货、现场吊装等物流阶段的质量控制;三是安装就位后整体化叠合阶段的质量控制。1、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工厂预制阶段的质量控制。生产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模具应具有符合生产构件所要求的刚度、强度和整体稳定性,模具表面的平整度应满足构件的表面精度要求且需定期对模具表面平整度进行校验。钢筋混凝土构件在预制前,应根据已审查合格的建筑和结构施工图
3、设计文件进行预制构件的加工图深化设计。根据道路运输时的限高限宽限重等要求,设计构件的最大生产单元。根据受力计算、起吊时构件抗裂验算明确吊点位置。而且,加工图的深化设计必须经原施工图设计单位审核确认后方可实施。用于制作预制构件的钢筋、砂石原材料、钢筋连接件、预埋件等都必须按照建筑施工验收规范的各项要求进行原材料的报验,钢筋、钢筋连接件、预埋件钢板、吊运连接件等除必须提供生产厂家的质量证明文件外,还必须按批次进行抽样检测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预制构件的生产;钢筋绑扎、预埋件设置、吊点设置等完成后,先由工厂自身的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进行自检,确认吊点处吊件与主筋有效连接,再报驻厂监理进行隐蔽工程核验,
4、验收通过且办理完隐蔽工程手续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达到脱模条件后脱模,脱模后对混凝土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按质量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待养护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达到吊运强度后,对预制构件的几何尺寸、表面平整度等进行全数外观检查。同时,对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用非破损方法进行检测,对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等进行质量抽检,抽检不合格的预制构件不得出厂。预制构件出厂时,必须提供与预制构件有关的全部质量证明文件,包括钢筋、预埋件、砂石等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及抽检复试报告。在预制构件便于施工现场拼装识别的部位,标注生产企业名称、制作日期、品种、规格和编号等出厂标识信息。监理单位必须履行相关监理职责,编制预制构件生
5、产监理大刚,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向预制构件生产企业派遣驻厂监理工程师,驻厂监理工程师应对用于预制构件生产的原材料进行核验、检测、隐蔽工程验收等工作,驻厂监理任务完成后编制监理评估报告。2、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工厂起运、道路运输、现场卸货、现场吊装等物流阶段的质量控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工厂起运、道路运输、现场卸货、现场吊装等物流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预制构件的成品保护工作,注重对薄壁空腔构件的侧壁、悬挑板等部位的成品保护。施工总平面布置时在施工现场应有预制构件的临时堆放场所。预制构件在生产地和施工现场的临时堆放、运输时装车堆放应根据构件类型选择合适的堆放方式及堆放层数,竖放构件应设置经过力学计算、连接可靠
6、、牢固稳定的斜支撑,平放构件之间应设置不被压碎、可靠的垫块,以满足成品保护、车辆运输和施工安全的各项技术要求。吊装机械必须满足最大重量、构件尺寸、起吊高度等参数的需要,工厂和施工现场从事预制构件吊装的工人必须经过起重专业的应知应会知识培训,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持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特殊工种证书。总包施工单位对每批预制构件全数进行进场质量核验,经监理单位外观检查、非破损质量抽检合格后方能使用。进场质量核验时主要核验预制构件生产企业是否在构件明显部位注明生产单位、构件型号、生产日期和质量验收标识等;构件表面上的预埋件、吊件、预留插筋等的规格、位置、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预留孔洞的尺寸、数量是否满足设计施
7、工的要求;构件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是否影响结构性能、构件安装等,是否有影响建筑使用功能的质量缺陷等内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必须共同复核预制构件生产企业提供的构件质量全部第三方质量保证文件,包括钢筋、预埋件、吊具等检测报告和隐蔽验收记录、混凝土强度报告等相关内容。发现不符合要求、质量不合格的预制构件,特别是存在结构安全、吊装安全隐患的构件,责令其立即退场。为确保构件就位安装后的稳定性,安装预制构件时使用的临时支撑体系等必须经过验收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在构件安装并固定后,需进行垂直度和水平度校核验收,校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总包施工单位应制定涉及构件安装质量、吊装安全等方面的控制措施,明确
8、构件安装过程的技术控制难点和要点、全过程成品保护措施等内容。总包施工单位制定的专项施工方案,应通过监理单位的专项审核,审核同意后方可组织实施。构件安装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现场构件堆放、构件吊装施工、构件叠合的整体化连接、防水处理和浇筑混凝土等内容。构件安装专项施工方案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应注明构件的进场检查、吊装和构件的安装定位、校准、节点连接、防水施工、浇筑混凝土、机械设备配置、必备器具等技术要求,还应注明首件构件安装后进行样板验收的质量控制要求。构件安装专项施工方案的安全控制措施应包括预制构件的施工现场临时堆放、驳运、吊装、高处作业等分项的安全防护方法等内容,还应列入吊装施工作业的辅助设施搭设、
9、 构件安装时的临时支撑体系搭设等方面的安全技术要求。总包施工单位应在建筑施工现场设置构件安装样板作业区,针对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节点连接、防水施工、抗渗处理、抗震构造、楼梯板端等部位分别设置构件安装样板,以还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同时,将各施工过程以图片形式与实体样板对照,表明安装施工的重点。在安装施工前,应组织对安装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相关知识培训,让工人熟悉安装步骤、注意事项等。3、安装就位后整体化叠合阶段的质量控制。预制构件与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预制构件与现浇混凝土之间的连接,是装配式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所在。不管是采用机械套筒、灌浆的连接方式,还是采用钢筋焊接、浇筑混凝土的连接方式,都
10、必须进行连接点的施工质量抽检,执行严格的隐蔽工程验收制度,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连接所用的机械套筒、灌浆料、焊接料、混凝土料等都必须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技术要求,且使用前都必须进行质量抽检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套筒连接、灌浆施工、焊接施工等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操作知识和技术培训,取得作业证书后方可上岗。在主体结构装配化施工过程中,每装配化施工完成一层主体结构,对施工完成的主体结构都要进行一次沉降观测,并将沉降观测数据作为质量控制的监测内容。4、建筑装配化施工面临的几个问题:建筑装配化的过程是一个系统性过程,相关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质量监管等方面的人员都需对装配式建筑的技术知识
11、更新提高,才能适应建筑装配化工作的需要。建筑装配化施工过程中对现场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预制构件的物流组织管理、临时堆放和吊装的安全管理、安装质量管理等内容的施工组织管理更加复杂,现有管理人员必须进行相关技术培训提高才能适应建筑工程装配式施工的需要。建筑装配化施工后,原有传统化作业的建筑工人只能转入预制构件生产工厂,而预制构件的生产对劳动力技术能力又要求较高,将导致原有传统化作业建筑工人的失业、改行或向预制构件安装工人的方向更新提高,是对传统建筑行业用工模式的一次革命。预制构件的工厂化生产因生产设备、运输时限高限宽的限制,限制了预制构件制造单元的尺寸。装配化施工过程中对吊装设备的依赖度较
12、高,施工现场传统的垂直运输设备已不能满足起吊预制柱、梁、板、楼梯段等构件的需要,必须更新提高才能适应构件吊装的技术要求。用于预制构件连接的钢筋、预埋件等使用量明显高于传统建筑施工技术的钢筋、预埋件等使用量。预制构件的生产企业离施工现场距离较远,明显增加了预制构件的物流运输成本。外墙板水平缝需设置止水条、垂直缝处理采用耐候胶等防水材料,防水材料老化后不容易维修更换。总之,发展装配化建筑是建筑行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转变城市建筑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只有加强钢筋混凝土构件在工厂预制段质量控制,加强工厂起运、道路运输、现场卸货、现场吊装等阶段的质量控制,加强安装就位后整体化叠合阶段的质量控制,设计、施工、监理、造价等建筑行业各方面人员共同适应装配化施工给建筑行业带来的变化和技术更新的要求,才能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