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赴台培训考察总结.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2936696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赴台培训考察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赴台培训考察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赴台培训考察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赴台培训考察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赴台培训考察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赴台培训考察总结徐峰2013 年 8 月 512 日,应台湾昆山科技大学的邀请,带着创建示范校的诸多疑问,由张江副校长带队,一行 23 人,在台湾进行了为期 7 天的培训考察。在台湾的七天里,我们参访了昆山科技大学、桃园创新技术学院、醒吾科技大学,参观了各个学校的校容校貌、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并和各个职业教育学校的同行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专题研讨和交流。所到之处,主人体贴入微、详尽周到,深切体会到宾至如归。一、在参访考察的过程中,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了解:1、当前台湾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在台湾,职业教育称为“技术及职业教育” ,简称“技职教育” 。其中,初中毕业后入学三年制学习的中等职业技术

2、教育被称为“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是台湾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由于台湾的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地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产业类型转轨,需要大量的中等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这给台湾的高职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台湾的中等职业学校处在黄金时间,在校学生数迅速增长,职普学生数比例在 1996 年达到了最高峰的 7:3,目前仍保持在 5:5 左右。台湾中等职业教育同行坦言: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台湾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台湾实业界、舆论界所公认的,它被认为是台湾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之一” 。现在台湾的高职学生就业和升学渠道都比较通畅,职业教育在台

3、湾仍有市场。2、台湾职业教育特色明显台湾的中等职业教育修业方式和教学方式在原来教学模式基础上向着两个平台方向发展:面向进一步升学的“综合高中班”和面向就业的“建教班”共同存在,初步实现“学制弹性化、入学方式多元化、课程多样化,并与终身教育,职业证照制度相互配合”的技术及职业教育体系。(1)在办学理念上,大力宣传“终身教育”观念,强调以“重学力”取代“重学历” ,加强学生 “通识能力” ,培养综合素质,推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各学校普遍开办“延教班” ,类似大陆的夜校,为在职学员提供学习机会。(2)在修业方式上,实行学分制管理,有“日间部” 、 “夜间部” ,不同学制及不同学校之间的相互选

4、课已经开展,并将实行春、秋两季招生,使技职学校的学生得以采取“随时进出”和“零存整取”的方式完成学业。(3)在教学内容上,十分重视中国的传统美德教育和技能实训培养:台湾的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品行和操守的教育是十分重视的。我们每到一处交流,各个学校谈论最多是教育愿景,他们通常把中国的传统美德教育放在首位,从所访问的台湾省几所学校看,校内车辆一般都排列整齐,井然有序;校园环境卫生也较为整洁,也看不到随地吐痰、乱扔脏物等不文明现象,学生服饰简洁得体,举止高雅,文明礼貌较好,我们参观了教室、实操室,物品摆设井井有条,说明台湾的校园管理有方,显示了中国的传统美德教育的直接成果。(4)在技能实训的重视程度和

5、效果上,把职业技术实践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看成是生命线,不但在实训设备的投入上舍得花大本钱,而且在实训教师的选择上,要求十分严格。3、台湾职业学校管理方式值得借鉴(1)在学校和学生管理上,注重家长参与在台湾,学校普遍设立家长委员会,并参与管理,发挥很大的作用,家长委员会的职责比起我们现行的家长通气会议,有更大的拓展。据了解,台湾的教育主管部门在这方面有一份指导性的意见,各个学校根据意见制定实施细则,家长委员会的编制根据每一个学校的规模和家长的意愿而定。平时,这些委员随时可以参加学校的行政办公会议,大到学校的决策如:上新专业、征地、盖房,购买大型设备,小到学生的作业本采购数量,学校校服款式,提出见解

6、。(2)在教师管理上,由相对完备的评价体系。学校每年对每一名教师进行百分制打分评价,主要包括教学、培训、继续教育、学术研究、产学结合等方面,未达到 70 分的教师,学校发出警告并组织培训班,培训提高评价分数方法,督促教师在下一年的考核评价中达到学校标准要求。如果第二年仍未达到 70 分,学校将与其解除聘用合同。这种管理模式和评价机制,使得教师不断学习,完善自身,勇于创新,实现了教师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二、体会和建议1、心得体会(1)总体印象:尊儒重教,井然有序。印象一:在台湾最大的感受就是比较注重弘扬传统文化,教育领域更为突出。台湾人与岛外人交往十分友好、热情,接人待物非常注重礼仪、风度、文明

7、。台北市的街道名称大多与中华传统文化或内地地名有关,如“仁爱大道” 、“忠孝大道” 、 “南京路” 、 “重庆路”等等,台湾给我们深刻的印象和感受,不仅是风景迷人,城市繁华,小吃诱人,更是台湾文化的厚重。印象二:在生活方面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台湾人在环保方面的意识使我们大为震惊。在台湾的 7 天,我们没见到过塑料饭盒,台湾人用纸制便当装食物,商场里看到最多的是用印有美观图案的纸袋装商品;在餐厅就餐,可以看见使用过的筷子、剩饭菜、杯子等垃圾都被分类集中在一起;街上的垃圾桶, “名副其实”地躺着分类的垃圾。印象三:治安环境优越。在台湾的大街上,很少看到警察,即使是在热闹的夜市也是如此。印象四:台湾人

8、热情好客,处处体现浓浓的亲情、乡情、友情。我们一路所见之人,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处处感受着家庭般的温暖,享受着家庭般的关怀,体会两岸一家亲,海峡隔不断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殷殷情怀!(2)学访体会体会一:台湾的教育事业比较发达。台湾已经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任务,民办教育异常活跃,民办教育办学热情高涨,民办教育占教育总量的 50%左右,个人拿钱为政府举办教育,政府要求办学人公心办学,不图回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一方面他们可以加强学校、家长、社会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可以让家长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子女、为班级、为学校做义工。体会二:教师思想和学校管理比较理性化,并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很注重学生的个人发

9、展,社团活动非常丰富,学生自由空间比较多。在教学方面,老师们都很敬业、要求严格,教学方法也比较理性化,老师对学生态度非常好,课堂讨论很随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台湾学生的思想相对来说都比较开放,台湾的同学很热情,非常容易沟通,不会感觉到隔阂。体会三:德育教育应注重实际效果。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活动,应实实在在落实到学生的课堂教育与生活运用中,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中。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道德言行和合作、合群、友善的性格。2、几点建议建议一:德育应落实到实处,减少说教式德育,增加养成式德育。可以从基本的卫生习惯抓起,比如个人床铺卫生、个人课室空间卫生、个人餐具卫生、个人

10、如厕卫生慢慢发展到宿舍卫生、课室卫生、饭堂卫生、厕所卫生,从小到大,从点到面,使学生在不断约束自我的过程中完成道德教育。建议二:加强教师“产学结合” 。台湾职业教育提出的产学结合,相当于我校的校企合作,我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而且在社会上也有着良好的口碑和知名度,但本人认为我校的校企合作的成功仅停留在学生实习方面,教师的产学结合一直以被动的下企业、应付任务为主,未形成良好的激励和评价机制,也未产生经济效益。建议学校鼓励各个专业教师产生自己的专业团队,带领学生参加实践,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实践经验,而且可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现在导游专业成立的旅行社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建议三:完善教师的评价机制。我们可借鉴台湾职业学院对教师考核评价的经验,对教师的教学、班主任工作、个人进修、学术研究、带队参赛、产学结合等等方面实行量化考核,实现与收入的挂钩,这样就可以调动教师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克服职业倦怠心理。这次难得的台湾之行,使我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我会努力把所见所闻所想积极为创办国家级示范校任务服务,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总结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