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19 页试析文化的经济功能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与经济的发展相互交融,文化的经济功能日显突出。文化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第一,文化对经济主体的影响;第二,文化对经济制度的影响;第三,文化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第四,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关键词:文化 经济功能 经济主体 经济制度 科学技术 文化产业人类之所以能够脱离野蛮时代而进入文明时代,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分不开,也与人类文化的创造和迅速发展分不开。文化生产与物质生产同时并存的关系在一切社会都是存在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也态中指出:一方面,“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意识
2、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另一方面,精神和上层建筑相对于物质和经济基础又不是消极被动的,精神对物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尤其是当今社会、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起来起突出,文化深深论文代写论文地熔铸于社会生产力之中,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可以说现在社会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文化的发展有力的促进经济的增长。文化对经济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得尤为突出。尤其是第 2 页 共 19 页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高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文化的经济功能更是日益凸显,并逐步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而,分析文化的经济
3、功能,对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时代,随着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与日剧增,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对经济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功能:论文代写论文一、文化通过影响经济主体来作用于经济发展(一)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发展功能人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等质量因素之和。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在人力资本理论中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观点:“一是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二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
4、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论文代写论文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增加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增加重要的多,发达国家是最明显的例子。“美国在 1990 年人均社会总财富大约为 42.1 万美元,其中 24.8 万美元为人力资本的形式,占人均社会总财富的 59%。其他几个发达国家如加拿大、德国、日本的人均人力资本分别第 3 页 共 19 页为 15.5 万美元、31.5 万美元、45.8 万美元。”1978 1995 年,劳动力数量增长对于中国经论文代写论文济增长的贡献略低于劳动力质量提高的贡献。但是到 20 世纪末,这种情况发生重大转变,人力资本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率,而劳动力数
5、量增长率显著下降,由 19781995 年的 2.4%急剧下降到 1.0%。预计未来20 年劳动力增长率还将继续下降。相比之下,人力资本增长率虽有所下降,但是依旧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并且成为劳动力贡献于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经济增长的这种模式转变,对人力资本积累提出了巨大需求。而中国庞大的人力资源要转化为人力资本,关键在于提高人力素质,其重要途径在于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把中国建成世界最大的学习型社会。中国如果能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机遇期中全面强化人力资本投资,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提高人民的素质和能力,就有可能使中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使得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总量更加
6、充足、结构更加合理、质量更加提高、体系更加完善,人民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更加发展。(二)文化对人力资本的培养功能文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体现在对劳动者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第一,文化对人力资本数量的影响首先是通过对婚姻以及生育的态度从而对人口的数量发生作用。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倡导早婚、早育甚至多育,那么这个国家的人口数量一般较多,第 4 页 共 19 页劳动力供给较充裕;反之则人口数量则较少,劳动力的供给较短缺。其次,文化对不同性别从事劳动的态度也会对劳动力的数量发生影响。如果某国家的文化不赞同甚至禁止妇女参加社会上的各种工作,这对于该地区的劳动力无疑打了对折。兰德斯认为:“社会性别歧视给经济的发
7、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拒绝女性就等于减少了劳动力和人才;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一来男孩子和成年男子争取成就的动力就会减弱。如果在培养年轻人的时候,就让其中一半自以为在生理上优越于另一半,那么他们的抱负心和成就感就可能有所降低。只依靠男人的社会,是无法与充分发掘人口中全部人才资源的社会相竞争的。”第二,文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质量发生影响首先是通过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态度也就是对教育的重视与否来起作用,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非常尊师重教,那么该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就会增加,劳动者的素质就会提高。其次,是通过影响劳动者的工作态度来起作用。如果一种文化在休闲与劳动的效用比较时更倾向与劳动的效用,那么该文化区域的劳
8、动时间就会更长、劳动的效率就会更高、人力资本积累也会更高。十年前的教育, 是今天的经济,今天的教育,是十年后的经济。只有将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确立起现代社会的文化意识,才能使劳动者这一社会有机体的主体的潜能释放出来,将精神力量转化成为物质力量。(三)文化对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影第 5 页 共 19 页现代市场营销理论认为,影响消费者行为最广泛的环境因素是文化,这一影响通过社会所强调的价值和规范反映出来。1、文化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中国人历来崇尚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在消费时,一般实行“量入为出”。这种经济观念和行为在我国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对于筹集建设基金发挥了重要作用。
9、但在当今的买方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观念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消费市场的兴旺。从经济学上说,直接推动经济发展有两股基本力量,一是投资需求的推力,二是消费需求的拉力。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在市场供应大于市场需求的今天,刺激消费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人的消费观念也是不同的。例如,中国人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凡事瞻前顾后,求稳求全的心理。我国目前的个人消费信贷进展缓慢,除了其他的客观原因外,恐怕与这种心理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深受自由进取精神的影响,崇尚自由、张扬个性、注重自我感受,即期消费心理较强,所以信贷消费成为西方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0、由此可见,在不同社会文化影响下的消费者,其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方式等都有较大的差异。2、文化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文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可以用速溶咖啡的例子来说明。20世纪 50 年代速溶咖啡首次引入美国市场时,美国的家庭主妇大第 6 页 共 19 页多抱怨其味道不像真正的咖啡,但当这些家庭主妇被蒙住眼睛试饮时,她们中大多数人都辨别不出哪一种是速溶咖啡,哪一种是传统咖啡,这说明她们对速溶咖啡的抵制只是由于心理的原因。进一步的研究证明,主妇们拒绝速溶咖啡的真正原因是她们认为购买速溶咖啡的人都是一些懒惰、浪费、不称职的妻子,并且是安排不好家庭计划的人。然而,20 年后的一项研究则表明,美国家庭主妇们
11、的观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她们的心目中,速溶咖啡的购买者已不再是 20 年前的形象了。显然,速溶咖啡现在在美国市场所遭受的抵制要比 20 世纪 50 年少得多。由此可见,一个产业要具备一定的竞争力,该产业的产品就必须符合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文化,符合程度越大就越有竞争力。如果该产业的产品与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文化不符合甚至相互冲突,就得不到市场的认可,竞争力更无从谈起。马克思把人的需求,按其性质划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物质需求是指人们对衣食住行等有关物品、劳动工具、文化用品等的需求。马克思认为物质需求是人的第一需求,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是人类其他一切需求的基础。他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
12、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求衣、食、住、行以及其他东西。”1精神需求指人们自由地施展自己的创造才能和对文化成果的享用,包括对知识的需求、美的需求和道德的需求,第 7 页 共 19 页对友谊、尊重、荣誉、地位的需求等。在通常情况下,精神需求也需要有物质为依托并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来满足。但从历史发展的归宿来看,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精神需求将越来越重要”1 引。丹麦未来学家沃尔夫伦森认为,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在商品
13、世界中,不仅娱乐业,而且日用品行业也在产品中加入想象、故事和情感。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从物资需要转移到精神需要,从科学和技术转移到情感和逸闻趣事。【11】总之,当人们的初级的、低层次的、偏于物质层次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之后,高的、更高层次的、精神的、心理的需求就会凸现出来由此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产品日益丰富人们对物资产品需求的比重降低,而文化需求的比重大增加并有主导经济活动的趋势,这种需求结构的变化在发达国家尤为明显。一般来说人们的生理需求本质上并没有多大的差异,饿了要吃食物、病了要上医院;而文化需求则因为是人的大脑精神活动所产生,因此表现为个性化和多变性。文化需求的个性化与多变性构成了
14、现代需求的基本特征,有能力满足这种需求特征的产业必定是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期刊发表二、文化对经济制度的影响期刊发表文化对经济制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所谓正式制度,是指成文的并由一定的权力强制性第 8 页 共 19 页实施的规则,如法律、法令、条倒以及公司的章程、经济合同等;”引 A 所谓非正式制度,则是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自发形成并被人们无意识接受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社会的习俗、传统、道德伦理、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也可以称为非制度规则、不成文的行为规范。期刊发表( 一)文化对正式制度的影响一个国家的文化特征影响该国家经济系统的运行状态。例如,同强调集体主义、义务和
15、献身精神,追求平衡、统一、和谐和协期刊发表调的文化相适应的往往是集体的经济活动方式,经济系统的运行具有统一性、协调性等突出特点。而强调个人独立人格,追求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重视个人价值,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则较适合于个体经济活动形式或方式的发展,经济系统具有个体期刊发表性和竞争性等特性。比如,l6、l7 世纪之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经济得以在西方国家迅速发展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而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虽早有萌芽,但却迟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这种情况很难说与东、西文化的显著差异不无直接的关系。期刊发表同时,任何正式制度安排都是有限的,只有依靠各种不同形式的非正式制度的必要补充,才能形成
16、有效的社会约束体系。因此,当文化与正式制度能够兼容的情况下,经济运行所需的交易成本较低,而经济增长绩效相应较高;当文化与正式制度不兼容第 9 页 共 19 页的情况下,则对应着较高的交易成本和较低的经济增长绩效。期刊发表(二)文化对非正式制度的影响期刊发表美国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斯关于文化、非正式制度、意识形态对经济制度变迁的作用有过较多的论述。诺斯认为,大多数的商业经济活动.以及我们所处理的家庭社会关系,差不多主要是由一些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和习俗来控制的。在非正式制度的文化中,意识形态居于主导性地位,它是其他非正式制度的理论基础或最高准则。而行为规范、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
17、可以视之为行动的样式或行为模式。即那些在正式制度无法定义的、起着规范人们行为作用的标准的东西。经济学的一些理论认为,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的规范,对经济行动主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它可以内化于行动者思想当中,能够约束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原则,使其明确自己的权、责、利和经济交换关系。期刊发表第二,非正式制度在某种条件下可以减少制度创新的成本。推动制度变迁。在正式制度安排缺乏的地方。自发的非正式制度的创新活动是导致正式的新制度规范产生的基础。不仅如此,由于正式制度创新活动具有滞后性,这时非正式制度的存在就可以以其灵活性和实用性特征节约正式制度创新的成本。期刊发表第 10 页 共 19 页第三,
18、非正式制度,如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在某种条件下可以减少制度创新的成本。推动制度变迁。在正式制度安排缺乏的地方。自发的非正式制度的创新活动是导致正式的新制度规范产生的基础。不仅如此,由于正式制度创新活动具有滞后性,这时非正式制度的存在就可以以其灵活性和实用性特征节约正式制度创新的成本。非正式制度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人们可以在其中期刊发表找到非常丰富的制度创新资源,使之起到经济制度变迁的润滑剂作用。期刊发表总之,经济学和社会学对非正式制度的分析,涉及的都是经济的文化作用.表明文化在经济中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起着巨大的作用的。期刊发表三、文化对科技发展的影响(一)科技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论文
19、代发众所周知,在当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是否发达,关键在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关于科技对经济的促进用,马克思曾在资本论地 I 卷中,明确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的范畴,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伟大思想,“并进一步论证了生产力的两种状态:当科学以知识的形态存在时,是一般社会生产力、潜在生产力;而当科学知识一旦转化为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物化为具体的劳动工具时,它随即同劳动力和劳动工具一道直接进入生产过程,转化为直接第 11 页 共 19 页生产力,在机器上实现了的科学。”引用笔记本 2 邓小平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时,也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
20、一生产力”重要论述。也有一些经济学专家认为,根据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之间的作用机制,可以将科学技术同生产力各要素的关系,用一个来公式表示: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个公式表明:科学技术不仅是现实的直接生产力,而且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具有特殊地位。科学技术的乘法效应,有力地表达了在经济发展中的科学技术的首要地位和作用。第一,科学技术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促进生产效率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的变化,对劳动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劳动者作为生产要素,能动地促进生产力
21、的发展。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的高低和产品质量的优劣。论文代发第二,科技促进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在科技革命后,劳动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改变。出现了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发电设备等一系列划时代的新型劳动工具,对物质生产、交通运输、科研教育和服务等部门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实现了劳动手段的机械化、自动化和电子化,使原有的技术装备机器设备发生了质的变化。第 12 页 共 19 页第三,科技发展扩大了劳动对象范围。科技的进步,使更多新的材料、新的能源出现在生产中,并且将过去难以利用的原材料和难以开发的资源日益纳入生产过程,使劳动对象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多样化,从而为生论文代发
22、产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前景。第四,科技发展促进的管理水平的提高。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一系列新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不断延生。行为论文代发科学、网络技术、系统交流 分析法、计划评审术等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管理的准确性,利用高科技管理方法,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和自动化水平,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二)文化对科技发展的影响文化在影响经济主体、经济制度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早期的文化影响主要是通过科学而折射到论文代发技术发展上。文艺复兴后的二次工业革命都是科学知识与工业技术的结合而实现的。文艺复兴之前,中国具有远比
23、世界其他地区更优越的文化,但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而出现在西欧。这是因为文艺复兴的”发现精神”使科学知识与技术实现结合。历史学家确认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必要的科学知识,早在 100 年前就已存在,只是等着能够使用这些知识的社会条件成熟;或等第 13 页 共 19 页待一些自学成才的天才发明家,如纽科门、瓦特等,将现有的知识和工艺技术结合为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新技术。文化是科技革命得以实论文代发现的助产土和催化剂。中国自古代开始就有很强的实用技术,但中国缺乏西方所具有的科学知识。原因是“我民族的思想和学术探索,2000 年来可有千家的(易经注解,而没有人探索物质的构成或天体的运动等问题。直接的原因,是
24、 2000 余年来儒家的思想(伦理道德)和近数百年的科举取士制度的局限思想、学术的领域、方向,但基本论文代发的原因则系我民族 5000 年的人文主义文化的影响:民族思想的偏重实用性。”【4】当然,世界性的工业革命与中国无缘,除了文化影响科学落后,失去与技术结合的历史机遇之外,还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其他原因,尤其是闭关锁国,不开放不与外国交流,是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经济学论文今天.文化直接影响到科技创新。为了实现科技创新,我们在文化上还必须以极大的努力补课。因为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文化在其最深层,是与有关整个世界工作原理的核心假设交织在一起的一种工作模式。这些假设虽然并不为人们明
25、显地意识到。但它们是组织基础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经济学论文和物质需求等方面的直接表现。尤其在今天处在“科技创造实在”的时代,文化意义决不可小视。文化从不同方面给人提供从事技术创新的各种条件,影响和制约着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因此,科技创新需要文化的支持,只有创新的第 14 页 共 19 页文化环境才能不断地产生出来创新活动。论资排辈、墨守陈规、等级森严、重义轻利、明哲保身、封闭保守的文化,则是与创新的思想相违背的。这样的文化不利于培养标新立异的科技人才。杨振宁教授甚至说,要想“知道 21 世纪的教育是什么样子,首先要看 21 世纪的文化是什么样子”。文化对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影响在当前更
26、加明显。美国马里兰经济学论文大学华裔教授钱颖一在对美国硅谷何以成功的环境和文化作了研究以后认为,硅谷环境和硅谷文化造成了创新和创业的新天地。发展高科技,资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能充分发挥人的创造能力的体制和文化,用以造就创业者的栖息地。而后者正是中国目前更缺乏的。前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开复对中关村能否同硅谷的创业经济学论文竞争持并非乐观的态度,原因是两者在文化上的差距很大。李开复说:”硅谷正在生成一种转向市场驱动的文化,而在中国,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受技术的趋动。”要从”受技术驱动的文化”转向”由市场驱动的文化”不是单纯的文化问题,还同时受制度经济学论文文化的制约。这种转变需待以时日。
27、其次,文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还体现在是否有利于从别的国家引进新技术。如果一个国家本身发明新技术的能力低,她可以通过向国外学习、引进新技术。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该国的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反之,闭关自守、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体系则会阻碍技术的引进。例如:经济史学家戴维S兰德斯第 15 页 共 19 页在分析到中国近代经济的停滞时指出:“这种文化上的优越感,加上狭隘的自上而下经济学论文的专制,使中国成为一个不图改进、怠于学习的国家。改进,就会对人们已经感到自在的正统观念提出挑战,必然引起不服从。引进知识和思想同样也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兰德斯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人的文化完整性”导致了对西方科技的排斥,而
28、一旦发现西方的强权到来时,“中国人的思想很容易地发展成了排外症。” 经济学论文四、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一)文化产业的产生经济学论文文化产业是文化中的一部分 指的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它具有文化的属性 产业的性质 是从事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以文化为内涵的各种服务活动或部门的集合。文化产业的产生绝不是偶然,而有其深刻的原因的。经济学论文第一,文化产业的产生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后 文化的功能逐步丰富和多样化 文化实践自发地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 人们经济学论文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认
29、识也逐步深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 部分文化产品具有了商品的特性 有的本身已成为商品 比如新闻出版业 影视业 旅游业 其生产 分配 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都融入到市场经济的大循环中 文化生产也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要第 16 页 共 19 页注重成本核算 提高经济效益 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发展的物经济学论文质基础 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繁荣文化事业的有效途径 所以 文化发展必须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 努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通过引入产业机制 形成文化发展中独立的扩大再生产机制 实现文化的自我积累和长期稳定发展否则 文化发展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其自身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发展第二,文化产业发
30、展是消费需求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相对于物质产品而言 文化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高 国际经验表明 当人均收入经济学论文水平达到 美元左右时 文化旅游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将高起 当人均收入水平达到美元左右时 文化产品需求的弹性将急剧升高 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 居民文化消费已占总消费额的 以上进入 世纪 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很多地区的人均 超过 美元 有的地区甚至超过美元 保证生存所必须的食品消费指数 即恩格尔系数 大幅降低 休闲时经济学论文间增多 文化消费和精神消费比例提高很快 为满足人们精神 文化 娱乐 休闲及发展需求的文化消费 已从
31、社会消费的边缘逐渐向社会消费的中心移位这种消费结构的巨大变化 很快就使我国原有的产品与服务落后于新的社会需求 单纯依靠文化事业单位提供的有限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 只有发展文化产业 进行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第 17 页 共 19 页不断形成多门类 多层次 多类型的文化生产和服务体系 才能从数量质量 多样化等方面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经济学论文(二)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中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 构成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提升经济竞争力 增强综合国力 优化产业结构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一,文化
32、产业是提升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力量。经济学论文文化产业是 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作为当代人类社会新的财富创造形态 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成为各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提升经济竞争力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这方面 韩国是一个活生生的实例 年 韩国遭遇了突如其来的亚洲金融危机 经济受到重创 然而 不到五年的时间 韩国经济再次崛起 年 其经济增长反弹至左右 后虽有下降 但在疲软的世界经济中 依然不失为一个亮点 在韩国整个经济的崛起中 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核心作用 其活跃程度和成长速度都使韩国成为公认的文化出口大国 数字游戏被确立为韩国的战略产业 自 年以来 其产值翻了一番 其中最突出的 天堂
33、 游戏 不仅风靡亚洲 且与微软和索尼等巨头的游戏产品在国际上成犄角之势 韩国电影出口从 年的 万美元到 年的多万美元 增长 倍 不仅如此 韩国文化产业还带动其整体经济活跃起来 例如 网络游戏产业带动韩国的宽带网络普及率在世界遥遥领先 并直接促进第 18 页 共 19 页了电子商务在其它领域的发展 一种新的 注重设计的创新文化渗透到各个产业 逐渐把 韩国制造 推向 韩国创作 这些都带来了韩国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因而,我们必须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有深刻的认识 切实改变过去那种把文化仅仅作为意识形态的看法 也不能再仅仅将文化简单地视为消遣娱乐 更不能再将文化仅仅作为与世界交流沟通的工具而已 而应
34、把它看作是能够创造和带来巨大财富的生产力形态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提升文化本身的生产力和竞争力。第二,文化产业发展可以优化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文化产业发展实质上是文化为适应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提升 对原有的文化产品生产方式 文化服务提供方式和原有的产业结构的一次突破 它的发展必然牵动我国的经济与文化领域出现诸多创新性的变革 目前关于文化产业的归类问题尚存在争议 有的学者把它归于第三产业 有的学者把它看作与第一 二 三产业并列的新型产业 但不管这种归类如何 文化产业已成为整个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是不争的事实 文化产业以其创新性特征构成对自然资源的低消耗 对环境的低污染 并带来巨大的
35、经济效益 通过文化产业发展 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 优化国家产业结构 繁荣经济 扩大就业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有利于全面实现社会进步现在 文化产业甚至成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扩大对外贸易的主导型产业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把文化产业视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第 19 页 共 19 页成部分 把发展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 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提高文化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比重 带动对传统产业结构的改造 优化经济结构 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三,文化产业能够带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为了满足物质需求 人们肆意掠夺自然以获取物质财富 这种建立在 人要征服自然 的观念上的发展方式 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却也遭到了自然界的强烈报复 环境污染 生态平衡失调所产生的一系列恶果 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 努力寻求一种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危害的发展途径 从而把目光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上来 文化产业以其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乘数效应 以及对人的全面需求与发展的满足 成为可持续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并促成人们新的文明观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