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集训提升练 十八 文学类文本阅读:环境的概括、分析和探究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292082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集训提升练 十八 文学类文本阅读:环境的概括、分析和探究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集训提升练 十八 文学类文本阅读:环境的概括、分析和探究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集训提升练 十八 文学类文本阅读:环境的概括、分析和探究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集训提升练 十八 文学类文本阅读:环境的概括、分析和探究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集训提升练 十八 文学类文本阅读:环境的概括、分析和探究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集训提升练 十八文学类文本阅读:环境的概括、分析和探究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4 分) 光明在低头的一瞬迟子建 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知道了。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因为它们太富丽堂皇了。五彩壁龛中供奉的圣像无一不是镀金的,圣经故事的壁画绚丽得让人眼晕,支撑教堂的柱子也是描金勾银,充满奢华之气。宗教是朴素的,我总觉得教堂的氛围与宗教精神有点相

2、悖。即使这样,我还是在教堂中领略到了俗世中难以感受到的清凉与圣洁之气。比如安静地在圣洗盆前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在布道台上神情凝重地清唱赞美诗的教士。但是这些感动与我在一座小教堂中遇见扫烛油的老妇人相比,就微不足道了。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我看过关于这位画师的传记电影,所以相逢他的壁画,有一种惊喜的感觉。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同样是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人物的形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余,是宗教类壁

3、画中的翘楚。我在心底慨叹:毕竟是大画师啊,敢于用单一的色彩、简约的线条来描绘人物。透过这些画作,我看到了安德烈鲁勃廖夫故乡的泥土、树木、河流、风雨雷电和那一缕缕炊烟,没有它们的滋养,是不可能有这种深沉朴素的艺术的。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所打动了:有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妇人,正在安静地打扫着凝结在祭坛下面的烛油! 她起码有六十岁了,她扫烛油时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岁月的沧桑和重负。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畔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2面色白晳,眼窝深陷,脸颊

4、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着嘴,表情沉静。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绝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虔诚,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虽然说几个世纪以来,上帝不断听到刀戈相击的声音,听到枪炮声中贫民的哀号。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以她的年龄,还在教堂里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上帝只有一个,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炬无数。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

5、使折断了的翅膀。老妇人打扫着的,既是人类祈祷的心声,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如果我是个画家就好了,我会以油画,展现在教堂中看到的这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画的上部是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中部是祭坛和蜡烛,下部就是这个扫烛油的老妇人。如果列宾在世就好了。这个善于描绘底层人苦难的伟大画家,会把这个主题表达得深沉博大,画面一定充满了辛酸而又喜悦的气氛。这样一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使弗拉基米尔之行变得有了意义。她的形象不被世人知晓,也永远不会像莫斯科街头伫立的那些名人雕像一样,被人纪念着,拜谒着。但她的形象却深深地镌刻在了我心中!镌刻在心中的雕像,该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吧?我非常喜欢但丁在神曲的天堂篇中的

6、几句诗,它们像星星一样闪耀在结尾最后的幻象中:无比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直到我的眼力在那上面耗尽!那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也许看到了这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篇伊始,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赞美了俄罗斯各式人物雕像栩栩如生,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委婉地批评了其肤浅和表面化,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巧妙地引出下文。B.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没有给作者留下好印象,原因是教堂内的金银装饰太多,整个教堂

7、装饰格调太过绚丽,让人有一种炫目的感觉。3C.安德烈鲁勃廖夫无论描摹故乡的风景,还是描绘教堂壁画中的基督都用单一的色彩和简约的线条来表现,这是他深沉朴素的艺术观所决定的。D.作者认为只有列宾才能把教堂中那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完美地再现出来,因为列宾的绘画在主题的博大深沉和画面情感的丰富多彩上都要比鲁勃廖夫更为出色。【解析】选 A。B 项,原因是“充满奢华之气”,与宗教的朴素的精神相悖。“让人有一种炫目的感觉”理解过于表面肤浅。C 项,原文为“同样是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文中并未涉及其风景画的色彩和线条特点。而故乡的风土人情只是滋养了他朴素深沉

8、的情感和艺术观。D 项,因为列宾是一位“善于描绘底层人苦难”的伟大画家。作者并未对两位画家的高下做出明确评判。2.你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清凉与圣洁之气”?“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和“神情凝重地清唱赞美诗的教士”为什么会给予作者这种感受?请简要分析。(5 分)答:_答案:“清凉与圣洁之气”指的是一种朴素、宁静、神圣、纯洁的情感氛围。(2 分)“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表现了这些人对宗教的虔诚和敬畏,以及希望通过宗教净化灵魂、禁欲向善的愿望。(2 分)“神情凝重地清唱赞美诗的教士”表现了教士对上帝和宗教的虔诚,以及宗教赋予教士的庄严、神圣之感。(1 分)3.“光明在低头的一瞬”在文中有哪些具体的含义

9、?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结合生活现实进行简要探究。(6 分)答:_答案:有两重含义:一是指老妇人在低头的劳作中真正感受到了上帝的仁爱、慈悲的关怀;(1 分)二是指作者在老妇人低头的劳作中看到了人性隐忍、虔诚的光辉。(1 分)(意思对即可)探究:同意。无论是对上帝还是对人生的理想,真正的追求不是表面的抬头仰望或言语的表达,而是为了自己的信仰所付出的牺牲和采取的行动。4不同意。抬头仰望也是一种表达追求的方式,同时,不断地抬头仰望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和鞭策。(4 分,言之成理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4 分)老逃同志韩少功雾峰村在普同村的上方,山林覆盖更为广阔,道路更为崎岖险峻。

10、那里也有一个战争年代留下来的“逃兵”大家不知道他的姓名,只能这样叫。稍微客气一点,就叫他“老逃”或者“逃夫子”。在乡干部在场的一类正规场合,人们舌头一溜也许就叫成了“逃同志”。听那人的口音,他是四川或云南人,只是说不清自己的来处,甚至说不清自己的姓名、年龄以及家人情况。他很可能是在战场上被炮弹炸疯了,失去记忆了。这样的人没法遣返。暂时留下来先混一口饭吃,是当年县人武部的安排。老逃一留下来就是四十年,成了雾峰村的合法村民。他虽然有些呆笨,但为人忠厚本分,干活也卖力,挖茶山或者修渡槽都是一把好手,还学会了说本地话。只是年老力衰以后,在这里无亲无故,晚景有些凄凉。几年前的一天,他大雪天去砍柴,摔了一

11、跤,落了个中风,全身瘫痪,连自己找口水喝也犯难了。当时赶上人民公社散伙,分田又分山,只差没有把几间公屋拆了分砖瓦,各家自扫门前雪。一个瘫子,而且是个无名无姓的瘫子,哪一家愿意接纳收留?村长老杨为此急得一宿没睡好,第二天一早就赶到木匠家里说:“你牛皮哄哄,说你什么东西都做得出?”木匠说那是不假。村长说:“那好,你给我做一样东西。”木匠问你要做什么。村长说:“这样东西要有几用:抬起来是个担架,放下来是张椅子,打开来是张床。”木匠不明白对方要这个有何用。村长说:“这你不要管。你只管做好就是。”木匠费了一番心思,三天之后果然把一个多功能担架发明出来了。老杨便召集全村人来看新式装备:“逃夫子瘫了,这你们

12、是知道的。他没有后人,你们也是知道的。老班子说过,孤寡残疾都有所养,这是天道。何况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呢。所以从今以后大家都要伸一只手。逃兵要在村里吃轮饭,今天从我家轮起。我说清楚了,规矩要立三条:一是主家吃什么,他就要吃什么;二是每天要抬进屋,不能让他睡阶基;三是每一家管送不管接,但送人时要保证他身上干净,没气味,不然下方家可以不接。你们听清楚了吗?”有两三个人不大乐意,但嘀咕了一阵,见规矩一视同仁,也不好说什么。5从此以后,老逃瘫了两年多,也就吃了两年多的百家饭,算是没饿着也没冻着,身上也没怎么臭,被村民们一直服侍到最后一刻。临终前,他瞪大眼睛看来看去,看着担架边的人,咬住最后一口气,硬挺着脖

13、子,就是不死。旁人说:“你的寿衣早准备好了,放心吧。”他眼里没什么反应。旁人又说:“你的料(棺木)也有了。你还有什么不放心?”他大张着嘴,说不出话来,脸憋得通红。这可难住了大家。有人说,他兴怕是要找杨老倌?这一说,大家都觉得像,于是赶快差人去找村长。当时老杨在县城里做木材生意,听到消息后深夜赶回来,一进门没顾上擦汗,就抓住了逃兵的手。果然,逃兵一见到他,目光微微一颤,转而变得柔和与安详。他没有说话,只是随着两脚使劲一蹬,眼皮慢慢地合上了,但留下一条缝,得由老杨去抹一把。他最后的神情不像个老人,倒像个孩子,似乎对即将开始的远行有点害怕,得抓住父母的手,才有几分心安。村里给他缝了一套衣,打了棺木,

14、放了一挂鞭炮,让他善终入土。只是墓碑没法立,因为谁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他到底活了多少岁。他到底是来自红军,抑或来自国军,抑或来自土匪流寇,更无人知晓。总不能只在墓碑上刻下“逃兵”二字吧?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介绍了老逃“说不清”的来历,并交代当年县人武部对他的安置情况,既承接上文,又为下文村长“老杨”的做法做铺垫,引导了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B.人民公社散伙后,年老力衰的老逃全身瘫痪、无人照料,村长老杨让木匠打担架床时说“这你不要管。你只管做好就是”,体现出老杨的热心肠和做事的独断专行。C.村长老杨安排全村人轮流照顾“

15、老逃”并申明了三条规矩,小说写了有两三个村民不乐意的情景。这样的描写会影响整个人物形象,进而妨害小说表达的主题,应当删去。D.小说通过质朴、生动的语言,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人民公社”时代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但揭示的主题却现实感极强,启发读者思考如何对待失去生活能力的人。【解析】选 A。B 项错在“做事的独断专行”。小说没有批评老杨的意思。C 项“这样的描写会影响整个人物形象,进而妨害小说表达的主题”说法错误,描写这个情景主要是衬托老杨的形象,也符合生活的真实。D 项“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说法欠妥。65.简要分析小说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5 分)答:_答案:交代主人公

16、的身份一个战争年代留下来的无名无姓的“逃兵”。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环境,为人物活动以及后文情节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呼应小说的标题“老逃同志”,引发读者对人物命运的关心。(答出一点得 1 分,答出两点得 3 分,答出三点得 5 分)6.小说的结尾说“他到底是来自红军,抑或来自国军,抑或来自土匪流寇,更无人知晓”,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加以探究。(6 分)答:_答案:这样写照应标题与开头,补充说明了“老逃”身份的不确定性。(2 分)小说不明确“老逃”具体的逃兵身份,是为了突显以村长老杨为代表的村民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善良的品性。他们不计较老逃究竟是敌是友,只要他老无所依,村民们就会承担起赡养的责任。(2 分)作者借此既赞美了村民们身上的这种传统美德,又表达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人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突出人道主义的主旨。(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