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讲 全面认识新时代历史征程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 倪德刚教学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既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是一个简单的新概念表述,而是具有丰富深厚思想内涵的,需要准确把握其时代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帮助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结合上思考这一论断,认清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时代坐标,进一步增强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自豪感、自信心。课程内容:1.新时代的历史和现实依据2.新时代的标志和内涵3.新时代的指导思想和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2、入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这一判断是对党和国家发展历史方位的精辟概括,也是我们把握新起点、新使命、新征程的根本依据。一、历史方位:中华民族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从历史进程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经过 28 年的浴血奋斗建立了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开创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崭新时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推动改革开放。1982 年,
3、邓小平同志发出响亮号召: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过实践探索,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党的中心任务的转移、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开创了中华民族富起来的崭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5 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5 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5 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
4、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郑重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一种新形式,经过长期探索、发展和壮大,已经成长成熟到一定程度必然要展示的新姿态、新境界,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了有实力、有能力、有资格开辟新时代的历史阶段。这个新时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时间意义上的概念,即不能从百年、千年交替这个角度来理解“新时代” 。这个新时代是特指或专指中国
5、特色社会主义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并能够为中华民族和人类社会作出伟大历史贡献的新时代。所以,我们必须始终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新时代的主题,同时,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展宏图的新时代。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和现实依据判断新时代的历史依据在于: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一穷二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真实写照。站起来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新的课题和难题。尽管探索艰辛坎坷,但我们党取得的积极成果是极其宝贵的,为新时期开
6、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制度前提。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不懈奋斗,业已解决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由此,成立 97 年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成立 69 年历经建设和改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成立 91 年的人民军队的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具有 5000 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具有“四大实力” 、拥有“五大面貌”巨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根据
7、。判断新时代的现实依据在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 5 年,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进入新的更高层次的新时代,主要体现在 9 个“明显改变” 。一是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被忽视、淡化、削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5年来,我们党纠正了一个时期以来在坚持党的领导问题上出现的模糊认识和错误思想认识,扭转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党的领导弱化和党的建设缺失现象,实现了全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大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二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观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审慎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
8、判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经济年均稳步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 54 万亿元增长到 82 万亿元,年均增长 7.2%,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 30%。8000 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6000 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年均减贫 1300 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年均在 1300 万人以上。2013 年至 2016 年,全国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 7.4%。三是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阻碍发展活力和社会活力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5 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 38 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共审议、通
9、过重点改革文件 360 多个,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共推出 1500 多项改革举措,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四是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严重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5 年来,党中央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有效提高了国家机构依法履职能力,有效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有效增强了全社会法治意识,有效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显著增强了我们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五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社会思想舆论环境中的混乱状况得到明显改变。针对境内外敌对势力
10、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各种错误思潮、观点给我们改革发展稳定带来的严重干扰,党中央对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巩固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六是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5 年来,党中央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前所未有,显著增强了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遏制了漠视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和倾向,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七是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军队中一度存在的不良政治状况得到明显改变。5 年来,党中央通过一系列重大举措
11、和重大工作,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提高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显著加强了国家安全工作,显著提升了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能力。也因此,一些年轻人才会说出那句极富共鸣的话:我们没有生活在和平的世界,只是生活在和平的国度。八是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国在国际力量对比中面临的不利状况得到明显改变。5 年来,我们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正确义利观,阐明我国的发展观、合作观、安全观、全球治理观、经济全球化观等,倡议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构建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改革,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九是
12、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明显改变。5 年来,共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 440 人,其中,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 43 人,中央纪委委员 9 人,厅局级干部 8900 多人,县处级干部 6.3 万人。刹住了一些过去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攻克了一些司空见惯的顽瘴痼疾,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同时,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我国正处在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 “树大招风”效应日益显现,外部环境更加复杂
13、,一些国家和国际势力对我们的阻遏、忧惧、施压有所增大,这同样是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现在,我国发展同外部世界的交融性、关联性、互动性不断增强,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经过对国际局势和周边环境新变化的充分考量,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历史方位、决定社会发展走向。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是变化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是变化的。1956 年,党的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
14、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党的八大时的提法作了提炼,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为党和国家全局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从党的八大时算起,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个提法至今已经 60 多年了。历史在前进,条件在变化,已经不能客观反映我国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5、。 ”其一,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其二,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其三,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所以,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
16、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其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时代,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标志和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三个意味着” 。一是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毛泽
17、东解决了中国站起来的历史问题,邓小平解决了中国富起来的发展道路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个前所未有”来表述:“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 ”这“三个前所未有”的根据和底气何在呢?简要地说,其一,我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舞台上的政治大国。其二,我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舞台上的经济大国。其三,更为当之无愧的是,自古以来,直至今日,我国都是世界舞台上的文化大国。其四,当前,我们正在向经济强国、政治强国、文化强国等目标迈进。有了“三个当之无
18、愧”和正在向强国奋进的实力,就是我们强起来的资本及底气所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的标志。二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百年社会主义实践史,可以用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来形容。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强大生机活力,集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如果说社会主义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的历程,是一部气势恢宏、跌宕起伏的交响乐,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部雄浑交响乐的华彩乐章。这部华彩乐章是继苏联和东欧社会
19、主义遭遇挫折之后,重新崛起并开创当代社会主义新境界、代表未来社会主义和人类发展方向的社会主义。三是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500 多年社会主义发展史可划分为 6 个阶段,即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探索和实践,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 6 个阶段,每一阶段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方案。有美好理想的空想方案;
20、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方案;有改写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无产阶级革命方案;有成功崛起、战胜法西斯并与资本主义抗衡近 50 年的苏联社会主义方案;也有遭遇挫折的苏联和东欧剧变的方案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吸取以往经验教训,适应世界发展大势、顺应社会主义发展大势,独立探索和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新形式,开启了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以及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二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三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
21、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四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五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可以说,这“五个时代”明确界定了新时代的主要内涵。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指导思想毛泽东说:“每个国家,每个时期,都有新的理论家,提出新的理论。 ”邓小平说:“后来者可以居上。马克思有他那个时代的语言,我们有我们时代的语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言,新时代总有新语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
22、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四个特色,即继承性,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方法、基本原理、创新精神等全面继承。创新性,结合新时代、结合伟大事业的新发展,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次新飞跃。科学性,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
23、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 “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科学理论分析,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时代性,时代是思想之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努力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必然催生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新时代的必然产物,也是新时代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 。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
24、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 、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
25、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八个明确” ,高度凝练、提纲挈领地点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构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这个指导思想的实践方略是党的十九大概括的“十四个坚持” 。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
26、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十四个坚持” ,涵盖党的领导、总体布局、战略布局、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祖国统一、国防军队、对外战略等重大实践举措。这“十四个坚持” ,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这个思想的实践要求;既是实现新时代历史使命的“路线图” ,也是“方法论” 。这个指导思想的历史贡献:一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 21 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二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把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贯通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生机和活力。三是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党的面貌、国家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四是开辟了管党治党的新局面。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一切,不坚决从严治
28、党,党就不能领导一切。习近平总书记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以刮骨疗毒的决心、以零容忍的态度,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显著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气象更新,党重新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
29、看。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并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完成的,站起来的中华民族,是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和实践,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这条道路上、在以往取得的成就基础上进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我们坚信,完成建
30、党一百年奋斗目标是确定不移的。我们坚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再奋斗 1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 2035 年到 21 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然能够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
31、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新时代的意义。一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新中国从苦难中诞生,在曲折中成长,在奋进中壮大,新时代是共和国强起来的新时代。二是在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文明史世界上独一无二,中华民族5000 多年进程中的辉煌与苦难世界罕见。具有 5000 多年文明史、奋斗史的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历史的必
32、然。三是在世界社会主义 500 多年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社会主义从空想走来,科学社会主义在真理中诞生,社会主义实践从俄国十月革命开始,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四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不会忘记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悲惨灾难,更不会忘记二战后,少数国家冷战、霸权、强权等至今给人类带来的苦果。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世界宣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33、体,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我们要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专门号召广大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希望广大青年, “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伟大的新时代,召唤堪当大任的新青年。作为青年学生,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树立新思想、牢记新使命
34、、锤炼新本领、展现新作为,在新时代的宽广沃土上辛勤耕耘、奋勇开拓、建功立业。延伸阅读篇目推荐: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栗战书, 人民日报2017 年 11 月 9 日。理解新时代的三重维度 ,王中汝, 学习时报2017 年 11 月 22 日。“新时代”的根据、标志、目标 ,韩庆祥, 学习时报2017 年 11 月 10 日。中国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 ,胡鞍钢, 光明日报2017 年 10 月 29 日。资料链接链接一:权威声音习近平总书记论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
35、时代这个重大政治论断,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党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要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勇于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了 97 年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
36、主义展现更加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2018 年 1 月 5 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中共十九大到二十大的 5 年,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篇。这其中有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是我们工作的坐标。2017 年 10 月 25 日,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这个重大
37、政治判断,是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考量,我们必须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推进和落实各项工作。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要紧密结合党的十九大对我国未来发展作出的战略安排,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特别是要保持各项战略、工作、政策、措施的连续性和前瞻性,一步接一步,连续不断朝着我们确定的目标前进。2017 年 10 月 19 日,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的讲话(本刊综合)链接二:观点1.中国人民
38、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陶文昭:理解新时代必须重视四个理论问题一是新时代的性质。时代是一个常用而多义的词。马克思主义划分五种社会形态,诸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有时也称之为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不是这样的时代。更进一步,每一个社会制度可以分成多个发展阶段,这些发展阶段有时也被称为时代。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也不等同这样的时代,它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范畴之内,理解新时代不能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定性词。二是新时代的标准。观察和划分时代,有多种标准,如政治的、科技的、发展的。不同社会制度的时代,是以生产关系的变革、执掌政权的阶级为标志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是以重大科技应用为
39、标志的。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不是以这些标准划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际上是从发展角度衡量,是中国发展的历史性变革、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推动进入了新时代。三是新时代的取向。新时代的“新” ,意味着与过去不同。与过去不同有两种:一种是转折式,一种是飞跃式。不同社会制度的变革当然是转折,乃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历史性转折。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不是转折的时代,而是同一方向渐进变化所积累的跃升,新时代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是新时代的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标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
40、、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就是新时代的标志。 (摘自 2017年 11 月 15 日光明日报 )2.中央党校图书馆馆长郝水平: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是进入新时代的国际佐证从“融入世界”到“引领世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了 40 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步阶段和推进时期的重点任务是,抓住机遇并融入世界。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是国际社会的重要参与者而非主角,中国的国际影响和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所掌握的国际话语权并不多。经过长期的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卓越努力,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作为和国际话语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实施共建“一带一路”
41、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推进金砖国家深度合作等,这一系列重大外交举措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引领者、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推动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倡导者。中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 30%。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备受全球瞩目的主角,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大幅提高,已经有条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已经有能力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显著特点。 (摘自 2017 年 11 月 15 日学习时报 )3.中共中央党
42、史研究室副主任冯俊:新时代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这一战略安排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三步走”发展战略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深化和拓展,既体现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定决心,又具有极强的前瞻性、引领性和可操作性。分两步走在 21 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高度契合,符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必将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凝聚起磅礴力量。 (摘自 2017 年 11
43、 月 3 日人民日报 )4.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从六方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是要从新起点、新阶段来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过去长期努力的基础上,我国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二是要从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新的与时俱进上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是要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来认识。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四是要从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来认识。五是要从党的新
44、的历史使命上来认识。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地提出,在新时代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凸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六是要从党的建设新要求上来认识。 (摘自 2017 年 10 月 26 日新华网)5.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王中汝:理解新时代的发展新阶段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首先要完成的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有着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要求。经济上,要求由过去注重速度和数量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向着集约、复杂分工的高级形态演进。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
45、那样,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尤其是,发展新阶段,恰逢新一轮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为核心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工智能、量子科学、基因编辑和新材料、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发展新阶段,在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也有诸多体现。例如,政治领域内更高质量的民主要求,社会领域内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迫切诉求,文化领域的价值观念多元化及带来的挑战,生态领域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等等。 (摘自 2017 年 11月 22 日学习时报 )链接三:数据“五个面貌”的历史性变化开启新时代判断新时代的历
46、史根据在于: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一是党的面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的存亡高度深刻认识世情国情党情,全面从严治党,累计制定修订近 80 部党内法规,实现党的历史上首次一届任期内中央巡视全覆盖,全方位扎紧了制度的笼子,党内政治生态发生根本性变化。5 年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试出了人心向背,厚植了党的执政根基,锻造出具有更加旺盛生命力和顽强战斗力的党,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截至2017 年 5 月底,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47、 17.04 万起,处理 23.11 万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12.27 万人,其中包含省部级干部 20 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 1147.9 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 236.2 万件,立案 141.8 万件,处分 140.9 万人,移送司法机关 5.4 万人。而在立案审查中管干部方面,从 2012 年 12 月至 2017 年 6 月,中央纪委立案审查中管干部 282 人,覆盖 31 个省份,移送司法机关 120 人。全国共查处十八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 40 人,中央纪委委员 8 人。调查显示,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满意度逐年上升,从 2012 年的 75%上升至 20
48、17 年的 93.9%。二是国家的面貌。5 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2013 年至 2016 年,我国GDP 年均增长 7.2%,是世界平均增速的近 3 倍,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我国 GDP 从2013 年的 54 万亿元增长到 2017 年的 82 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 30%。我国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 1.2 万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 1.2 个百分点,8000 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不断增加,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都是超过 1000 万。区域发展协调性
49、增强, “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以“新四大发明” (高铁、网购、扫码支付、共享单车)为代表的经济新模式、新业态,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也为世界经济提供了新的启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三是人民的面貌。5 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民生不断改善,社会福祉大幅提升。5 年来,我国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16510 元增长到 23821 元,增长 44.3%。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持续改善,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继续缩小,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形成了全世界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2016 年我国人均 GDP 达 8123 美元,世界排名跃升到第 68 位,恩格尔系数下降到 30.1%,已经接近联合国划分的富足标准。扶贫攻坚续写了世界瞩目的中国“减贫奇迹” ,6000 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 10.2%下降到 4%以下,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 70%,被誉为是“世界减贫事业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