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院就创业工作特色、困难及改进建议学院就业工作特色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作为就业工作指导思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就业状况分析和来自毕业生、用人单位的反馈,并及时参照相关信息,改进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初步建立了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联动机制。现将相关相关特色工作总结如下:多维度开展就业状况常态化调研,学院建立了“毕业生跟踪调查” 、 “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和第三方调查制度,每年分别对应往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学院“就业指导服务评价” 、 “就业情况及满意度”及“对学院专业和人才培养工作评价”等方面进行跟踪调查并形成反馈报告。多层面进行就业数据的分析应用,学院每年就各类就业调查数据中的
2、异常点组织专题研究,提出改进相关导向和政策。在调整专业设置和分解招生计划时,也会把上一年的就业情况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学院调动专业教师和专业负责人投入各类就业调研工作,使得专业教师和负责人近距离感受就业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关系,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的需求,从而完善学院人才培养建设。多途径推动用人单位参与各项就业服务工作,校除了与用人单位开展“订单班”等人才定制合作,保障毕业生的就业外,还探索出了合作更为深、广、长效的 UPD 模式: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技术上游企业(Upstream firm)合作,协同资源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Platform) ,平台为下游企业(Downstream f
3、irm)即用人单位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同时把来自上游企业的技术、设备、人力资源用于人才培养,使得毕业生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生产技术,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并且因为技术的先进性,能获得更高质量的就业。探索现代学徒制,用人单位直接承担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毕业生企业归属感和就业稳定性。学校与昆山人社局、昆山经济开发区7 家大型企业共建 “*学徒订单班(学院) ”,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用人企业参与*学徒订单班(学院)的招生,学生入校后即与学校、人社局和培养企业签定三方协议,明确“学生+学徒”的身份。*学徒订单班(学院)实行 1+0.5+1.5 的学段安排,其中后面的 1.5 年学生在各自的培养
4、企业,由企业配备师傅,以师带徒的形式轮岗完成相关课程。现代学徒制下,用人单位直接承担人才培养工作,就业质量也随之提高。适应“一带一路”战略,成立*协议协同应用研究中心,为适应“中国制造 2025”、经济新常态和“一带一路”战略的要求,大力推进工程教育认证,2016 年 6 月由*学院、台湾龙华科技大学、麦可思数据公司三方合作共建的*协议协同应用研究中心在学院揭牌。 *协议协同应用研究中心的落成推进了江苏省内高职对工程教育国际认证的认识,提高高职专业建设对接国际标准的意识。引入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对接*协议 ,是学院的主动选择,符合学院“以学生为中心”为核心理念,也契合学院走向国际化的目标。学院通
5、过对接*协议 ,力推专业内涵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旨在建立起基于成果导向的专业建设、管理和评价体系,实现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并希望通过应用研究,打造代表国家水平的研究团队,引领中国高职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智库。学院创业工作特色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引领创业教育,把“专业强基,创新固本,创业意识培养为先,创业能力提升为旨”作为创业教育理念,以专业知识创业能力相互促进作为创业项目确立的关键要素,以科技创新含量作为创业实践扶持力度的重要考量因素。推进学院创业工作开展,现总结如下:大力开展“四全式”服务,即“全员参与,全方位服务全体学生创业全过程” ,构建了“意识培养
6、理论学习仿真实训实践锻炼项目孵化”的创业教育服务体系,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创业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通过创业必修课、选修课、创业讲座、创业专题培训班等方式开展立体多维的针对性创业理论教学;通过创业仿真模拟实训,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创业素养;通过创业教育中心的阵地建设,帮助学生大胆开展创业实践,把创业种子真正埋进土壤;通过分级孵化制度的实施,帮助学生进行项目孵化,实现从校园到社会的华丽转身。通过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有力地助推了学生创业梦的实现。依托大学科技园做实创业工作,学院利用南信科技园项目建设,与南京紫金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设立*学院大学科技园(下简称
7、大学科技园)校企双方累计出资 600 万元作为紫金科创学生创业基金,用于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的扶持。大学科技园开设 32 学时的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程,优化创业教育和项目孵化环境,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关注学生个性化成长、多样化成才的发展需求,为学生立业成才提供丰富路径和教育支撑,形成激发和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氛围。以发掘学生潜能、培养专业兴趣和支持学业自主选择为目标,研究建立相关教育和管理机制,帮助和支持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在确立学院创业团队的服务目标后,大学科技园从两个层面开展专家导师团队的建设。一方面,从校外聘请了数名高校、行业、企业、风投、法律事务等机构的专业人士作为众创园的校外专家团队,
8、为园区的发展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园区创新创业团队开展专项培训、讲座和咨询活动,同时邀请他们参加园区路演,为团队把脉指路。另一方面,大学科技园还成立一支由管理、法律、市场营销、通信、软件、电子信息、数码艺术等本校教师组成的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对创新创业团队开展一对一的辅导,并对有意向开展创业创新的学生进行引导。目前,团队教师中 28 人获得了从业资格证书,其中 2 名教师是南京市创业教师师资培训库讲师,6 名教师获得了国家人社部颁发的国家三级创业咨询师资格证书。学院就创业工作存在的困难及改进建议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对高职院校体制机制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家长、学校以及
9、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处于新兴产业时期下,高职院校必须认真对待就创业工作中的困难,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才能保证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1.存在的困难(1)如何准确测量和评价就业质量,尚缺乏科学的体系和标准。因此对就业状况的评价和就业数据的分析还不够清晰,对人才培养工作改进的指向性也还相对模糊。(2)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为生源所迫,受招生端的影响较大。就业情况好、需求量大的专业,反而会因为缺乏社会认同度而招不到学生。(3)学生创业后期,缺少有经验的指导师提供持续服务,学生毕业以后的创业指导难以辐射到。(4)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不够,大部分企业还未能认识到参与人才培养的价值所在
10、,或者无力顾及到这一方面,因此目前高职的校企合作,还普遍存在学校“一头热”的现象。学校难以撬动企业长期、稳定、深入地参与人才培养,就业与人才培养的联动关系因而难以强化。2.改进建议(1)面对当前高职毕业生多样化的毕业去向(升学、就业、创业) ,不宜仅以就业率来衡量和引导高职的人才培养工作。对其中的就业工作评价,建议组织力量,研制一套相对科学的体系,以帮助高职院校从就业端检测人才培养质量,改进教育教学工作。(2)在生源逐年下降的情况下,建议降低院校的招生计划,同时保持现有的财政拨款水平。这样可以调优高职教育的生师比,提高生均实训条件,保障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3)在师资建设中,特别是创业导师团队建设中注重引进企业专家作为产业、创业特聘导师,充分利用企业专家的资源整合攻关创新。同时,要重视与企业联合办学,使得培养更具针对性,学生的适用性强,也有利于他们在校和离校后的创新创业,搭建校内校外创业桥梁。(4)对于企业参加人才培养工作,现阶段需要强化政策推动,建议出台能让企业真实获利的政策,先引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从而体会到参与人才培养的价值所在,变被动为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