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doc

上传人:tangtianxu2 文档编号:2916053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5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 DB编 号:DB *-*-* 备案号:J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Specification for component manufacture and acceptance of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s(征求意见稿)20*-*-*发布 20*-*-*实施-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发布2前 言为加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制构件的生产和质量控制,确保构件产品质量,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一安排,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有关单位

2、和专家,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结合广西实际,编制本规程。本规程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材料、预制构件制作、质量检查验收、产品标识、储存运输等内容。对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进行了系统的规定和要求。本规程是广西有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和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检测、质检等单位控制产品工程质量的依据和技术标准。本规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至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市朝阳路 49 号,邮编 530012,联系

3、电话:0771-2810513,电子邮箱:) ,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和主要审查人员:主编单位: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参编单位:广西建筑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南宁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南宁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广西大都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建工集团联合建设有限公司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安装有限公司3广西建工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广西大都物流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员: 主要审查人员: 5目 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64 材料 84.1 一般规定 84.2 混凝土 84.3 钢筋与钢材 104.4 连接材料 104.5 预留预埋件 134.6

4、其他材料 145 预制构件制作 .165.1 一般规定 165.2 制作准备 165.3 模具组装 175.4 钢筋骨架、钢筋网片和预埋件 205.5 混凝土浇筑 225.6 混凝土养护 255.7 脱模与表面修补 265.8 绿色生产 296 质量检查验收 .306.1 一般规定 306.2 构件生产过程检查 306.3 抽样检验 326.4 构件质量验收 357 产品标识 .387.1 标识 3867.2 产品合格证 388 储存运输 .398.1 储存 398.2 运输 40附录 A 混凝土浇筑前检查表 42表 A.0.1 模具组装检查表 .42表 A.0.2 混凝土浇筑前钢筋检查表 .

5、43表 A.0.3 混凝土浇筑前其他部件检查表 .44表 A.0.4 预制构件外装饰外观检查表 .45表 A.0.5 门窗框安装检查表 .46附录 B 出厂前预制构件验收表 47表 B.0.1 预制构件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表 .47表 B.0.2 预制构件质量验收表 .49本规程用词用语说明 .51引用标准名录 .52条文说明 2711 总则1.0.1 为规范和加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制构件生产全过程管理,严格控制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促进预制构件标准化、系列化、产业化发展,制定本规程。1.0.1 为落实 “节能、降耗、减排、环保 ”的基本国策,实现资源、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广西建筑产业现代

6、化进程,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本规程参照国家已颁布及即将颁布实施的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1-201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和辽宁、沈阳、重庆 、山东 、广东等技术规程,结合广西实际制定的,其目的是规范和加强预制构件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确保预制构件产品质量,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健康持续发展。1.0.2 本规程适用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制构件的制作和质量检查验收。1.0.3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制作与质量检查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

7、107等国家和广西现行有关标准规定。1.0.3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拼装而成的装配式结构仍属于混凝土结构。因此,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制作与质量检查验收以及装配式结构的施工与验收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666、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1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 50107 等与混凝土相关的国家、行业和广西现行标准的要求,以及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 等国

8、家、行业和广西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22 术语2.0.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全装配混凝土结构等。在建筑工程中,简称装配式建筑;在结构工程中,简称装配式结构。2.0.2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monolithic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通过钢筋、连接件或施加预应力加以连接并现场浇筑混凝土而形成整体的结构。2.0.1-2.0.2 装配式结构有两种类型:装配整体式结构和全装配式结构。当结构抗侧力体系主要受力构件现

9、浇,或预制构件间的连接,如:柱与柱、墙与墙、梁与柱或墙等预制构件之间,通过后浇混凝土和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等技术进行连接,再通过现浇楼板或叠合楼板将结构构件连成整体,这样能保证装配式结构的整体性能,使其结构性能与现浇混凝土基本等同(周期比,侧向位移限制等均同现浇混凝土结构) ,此时称其为装配整体式结构。装配整体式结构是装配式结构的一种特定的类型。当主要受力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如:梁柱接头通过干连接进行连接时,结构的总体刚度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会有所降低,变形行为也与现浇混凝土结构有较大差异,这类结构属于全装配式结构。考虑广西以及国内目前的研究工作水平和工程实践经验,本规范仅涉及了装配整体式结构。2

10、.0.3 预制混凝土构件 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通过机械化设备及模具预先生产制作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2.0.3 预制构件通常在工厂进行预制,便于质量控制和检测,对于特殊构件或大型构件,由于道路、场地、运输受到限制,也可以在符合条件的施工现场进行预制。2.0.4 混凝土叠合受弯构件 concrete composite flexural component预制混凝土梁、板顶部在现场后浇混凝土而形成的整体受弯构件。简称叠合板、叠合梁。 2.0.4 本规范涉及的叠合受弯构件主要包括叠合梁和叠合楼板。叠合梁、叠合板是装配式建筑中最常用到的两种混凝土叠合受弯构件

11、,是由预制混凝土梁(板)和现场后浇混凝土组成,形成整体受力结构构件。2.0.5 混凝土粗糙面 concrete rough surface预制构件结合面上的凹凸不平或骨料显露的表面,简称粗糙面。2.0.6 预制外挂墙板 precast concrete facade panel3安装在主体结构上,起围护、装饰作用的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简称外挂墙板。 2.0.6 非承重的外墙板在国内外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制作外挂墙板可选用混凝土材料也可选用非混凝土材料(如木丝水泥材料、陶粒水泥材料等) 。混凝土材料防水、防火、保温、隔声等物理性能良好,但自重较大,对其中吊具的要求、结构总重等的影响较大。而非

12、混凝土材料自重小,在有技术保证情况下其防水、防火、保温、隔声等物理性能也可以达到要求。2.0.7 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 precast concrete sandwich facade panel中间夹有保温材料,并通过拉结件连接的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简称夹芯外墙板。2.0.7 预制夹心外墙板在国外称之为 “三明治 ”墙板。根据其受力情况可分为承重和非承重墙板,根据内外叶墙体共同工作的情况,又可分为组合墙板和非组合墙板。2.0.8 预制夹心保温拉结件 connector of precast component filled with insulation在夹芯外墙板中设置的用于连接保温层和

13、两侧预制混凝土层的连接件。主要包括非金属连接件、金属连接件等。2.0.8 拉结件主要有非金属连接件和金属连接件,在夹芯外墙板中,是连接内外两侧混凝土层的关键部件,目前我国预制构件生产厂家主要采用国外进口的玻璃纤维增强非金属连接件和不锈钢连接件。2.0.9 连接套筒 joint sleeve在预制构件中预埋的用于连接受力钢筋的套筒,主要包括机械连接套筒、灌浆连接套筒等。2.0.9 钢筋机械连接 rebar mechanical splicing通过钢筋与连接件的机械咬合作用或钢筋端面的承压作用,将一根钢筋中的力传递至另一根钢筋的连接方法。2.0.10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 rebar splicin

14、g by grout-filled coupling sleeve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内预埋的金属连接套筒中插入钢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4而实现的钢筋连接方式。2.0.10 受力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技术在美国和日本已经有近四十年的应用历史,在我国台湾地区也有多年的应用历史。四十年来,上述国家和地区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技术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采用这项技术的建筑物也经历了多次地震的考验,包括日本一些大地震的考验。美国 ACI 明确地将这种接头归类为机械连接接头,并将这项技术广泛用于预制构件受力钢筋的连接,同时也用于现浇混凝土受力钢筋的连接,是一项十分成熟和可靠的技术。在我国,这种接头在电力和冶金部门

15、有过二十余年的成功应用,近年来,开始引入建工部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都对这种接头进行了一定数量的试验研究工作,证实了它的安全性。受力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技术是本规范 重要的技术基础。2.0.11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 rebar lapping in grout-filled hole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预留孔道,在孔道中插入需搭接的钢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搭接连接方式。 2.0.11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是将预制构件的受力钢筋在特制的预留孔洞内进行搭接的技术。构件安装时,将需搭接的钢筋插入孔洞内至设定的搭接长度,通过灌浆孔

16、和排气孔向孔洞内灌入灌浆料,经灌浆料凝结硬化后,完成两根钢筋的搭接。其中,预制构件的受力钢筋在采用有螺旋箍筋约束的孔道中进行搭接的技术,称为钢筋约束浆锚搭接连接。2.0.12 存放架 stacking stand预制构件存放和运输时,用于支撑和固定构件的工具式架子。2.0.13 起吊架 drop-hanger frame在预制构件起吊过程中保持构件平衡和稳定所使用的专用吊架。53 基本规定3.0.1 预制构件制作单位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生产或认证资质,并应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必要的检测试验室,主要关键岗位人员应具备相应能力持证上岗。3.0.2 预制构件模具组装、制作、脱模、吊装、修补、养护、储存

17、、运输等生产流程和环节,应全面执行质量管理和安全保证体系。3.0.1-3.0.2 预制构件的质量涉及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建立健全并贯彻执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有利于加强管理和落实责任制,保证预制构件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构件生产单位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部门规定的硬件设施、人员配置、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检测手段等规定。3.0.3 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工程深化设计图纸,由相关单位编制预制构件设计制作图,构件设计制作图应包含模板图、配筋图、预埋件图、设备管线预留预埋图、预留孔洞图和外装饰面铺贴图等。3.0.3 模板图要表示出预制构件的六个面,复杂构件需要补充三维透视图,以增强可识别性;配筋图

18、要表示出各钢筋的规格、根数、长度和加工误差;预埋件图要表示出建筑、结构、设备各专业和施工过程所需的各种预埋件,在表格文字说明部分包含预埋配件一览表,注明配件数量和用途;外装饰图要表示出外装饰材的铺贴,详细到每一块面砖每一块石材;预留孔洞图要表示出设备各专业的孔洞位置和大小,以及孔洞加固措施。3.0.4 预制构件制作前,应对其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技术交底,并应编制生产方案;生产方案应包括生产工艺、模具方案、生产计划、技术质量控制措施、成品保护、堆放及运输方案等内容,并应验算脱模吸附力和吊装工况下构件承载力。3.0.4 预制构件制作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生产、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如预制构件制

19、作详图无法满足制作要求,应进行深化设计和施工验算,完善预制构件制作详图和施6工装配详图,避免在构件加工和施工过程中,出现错、漏、碰、缺等问题。对应预留的孔洞及预埋部件,应在构件加工前进行认真核对,以免现场剔凿,造成损失。预制构件宜选用高效脱模剂,脱模吸附力根据所使用脱模剂种类确定,但计算值不宜小于 1.5kn/m2。对于夹芯外墙板,当采用反打工艺时,脱模起吊过程中动力系数不宜小于 1.2,起吊过程中外侧混凝土层和拉结件受力可能大于使用阶段,应进行吊装阶段计算。3.0.5 预制构件起吊和运输前应检测混凝土强度,符合本规程规定和设计要求时,方可进行脱模、吊装和运输。3.0.5 预制构件脱模、运输强

20、度应由设计确定,当设计没有具体规定时可按本规程执行。74 材料4.1 一般规定4.1.1 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原材料水泥、骨料(砂、石) 、外加剂、掺和料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按照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进厂复检,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4.1.2 预制构件的制作质量以及所用的混凝土原材料、模具、钢筋、连接套筒、拉结件、预埋件、密封胶等材料应符合本规程和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并进行进厂复检,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4.1.2 钢筋连接套筒、拉结件、预埋件等的性能检验可参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第 9.3执行。4.1.3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4.2 混凝土4.2.1

21、预制构件所用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应根据产品类别和生产工艺要求确定,构件用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 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1等的规定,并应有必要的技术说明。4.2.1 在预制构件制作前,生产单位应根据预制构件的强度等级、生产工艺等选择制备混凝土的原材料,并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4.2.2 混凝土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 水泥宜采用不低于强度等级42.5的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的规定;2 细骨料宜选用细度模数为2.33.0的中粗砂,质量应符合现

22、行国家标准8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的规定,不得使用海砂;3 粗骨料宜选用525mm碎石,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的规定;4 粉煤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粉煤灰GB/T 1596中的级或级各项技术性能及质量指标;5 拌合用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6 外加剂品种应通过试验室进行试配后确定,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特别的,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23、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的规定;严禁将含有氯化物的外加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4.2.2 混凝土用原材料水泥、骨料(砂、石) 、外加剂、掺合料等应有产品合格证,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复检试验,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混凝土原材料应按品种、数量分别存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水泥和掺合料应存放在筒仓内,不同生产企业、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原材料不得混仓,储存时应保持密封、干燥、防止受潮;砂、石应按不同品种、规格分别存放,并应有防混料、防尘和防雨措施;外加剂应按不同生产企业、不同品种分别存放,并有防止沉淀等措施。4.2.3 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要求: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

24、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的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2 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相关要求和设计要求;3 混凝土中不得掺加对钢材有锈蚀作用的外加剂;94 预制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4.3 钢筋与钢材4.3.1 预制构件采用的钢筋和钢材应符合设计要求。4.3.2 热轧带肋钢筋和热轧光圆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和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的规定。4.3.3 预应力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

25、混凝土用螺纹钢筋GB/T 20065、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 52233和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的规定。4.3.4 钢筋焊接网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GB/T 1499.3的规定。4.3.5 钢材宜采用Q235、Q345、Q390、Q420钢;当有可靠依据时,也可采用其他型号钢材。4.3.6 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HPB300钢筋制作。吊装用内埋式螺母、吊杆及配套吊具,应根据相应的产品标准和设计规定选用。4.3.7 钢筋焊接网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的规定。4.4 连接材料4.4.1 普通钢筋采用套筒灌浆

26、连接、机械连接和浆锚搭接连接时,钢筋应采用热轧带肋钢筋。4.4.2 连接套筒宜选用灌浆套筒,灌浆套筒材料性能指标和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4.2-1和4.4.2-2的规定,其他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钢筋连接10用灌浆套筒JG/T 398的相关要求。表 4.4.2-1 套筒材料性能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抗拉强度 MPa 600钢材类 16延伸率 %球墨铸铁 3屈服强度(钢材类) MPa 355球化率(球墨铸铁) % 85JG/T 398表 4.4.2-2 套筒尺寸允许偏差项目 铸造套筒 机械加工套筒长度允许偏差 (1%l)mm 2.0mm外径允许偏差 1.5mm 0.8mm壁厚允许偏

27、差 1.2mm 0.8mm锚固段环形突起部分的内径允许偏差 1.5mm 1.0mm锚固段环形突起部分的内径最小尺寸与钢筋公称直径差值 10mm 10mm直螺纹精度 / GB/T 197中6H级4.4.3 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 408的规定。4.4.4 机械连接套筒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 163 的规定。4.4.5 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 的规定。4.4.6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应采用水泥基灌浆料,灌浆料应符合表 4.4.6 的规定,其他性能应符合水泥基灌浆料应用技术

28、规程GB/T50488 等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11表4.4.6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用灌浆料性能要求4.4.7 多层剪力墙结构中墙板水平接缝用坐浆材料的强度等级值应高于被连接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4.4.8 钢筋锚固板的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 256 的规定。4.4.9 受力预埋件的锚板及锚筋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的有关规定。专用预埋件及连接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4.10 连接用焊接材料、螺栓、锚栓和铆钉等紧固件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 和钢筋焊接及验收

29、规程JGJ 18 等的规定。4.4.11 夹心外墙板中内外叶墙体的拉结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金属及非金属材料拉结件均应具有规定的承载力、变形和耐久性能,并应经过试验验证;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标准泌水率(%) 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初始值 200流动度(mm)30min保留值 150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4483h 0.02竖向膨胀率() 24h与3h的膨胀率之差0.020.5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4481d 353d 55 抗压强度(MPa)28d 80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448氯离子含量(%) 0

30、.06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 8077122 拉结件应满足夹心外墙板的节能设计要求;3 拉结件宜选用玻璃纤维增强非金属连接件,应满足防腐和耐久性要求,玻璃纤维连接件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4.11的要求。表 4.4.11 玻璃纤维连接件性能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拉伸强度 MPa 600拉伸弹性模量 GPa 35GB/T 1447弯曲强度 mpa 600弯曲弹性模量 GPa 35GB/T 1449剪切强度 MPa 50 ASTM D2344/D2344M-00(2006)导热系数 W/(mk) 2.0 GB/T 102944.4.11 拉结件宜采用非金属连接件,以避免连接位置产生

31、局部冷桥。当采用非金属连接件时,应满足防腐和抗老化要求,当选用金属连接件时,除应满足防腐防锈要求外,尚应进行热工计算,避免在连接位置出现较大冷桥。4.5 预留预埋件4.5.1 预埋件及管线的材料、品种、规格、型号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4.5.2 预埋件及管线的防腐防锈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和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防锈等级GB/T 8923的规定。4.5.3 管线的材料、品种、规格、型号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4.5.4 管线的防腐防锈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1350046和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防锈等级

32、GB/T 8923的规定。4.5.5 门窗框的品种、规格、性能、型材壁厚、连接方式等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4.6 其他材料4.6.1 外墙板接缝处的密封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外挂墙板的接缝及门窗洞口等防水薄弱部位应根据使用环境和使用年限要求选用合适的防水构造和防水材料,防水密封胶条不应在构件转角处搭接。密封胶应与混凝土具有相容性、以及规定的抗剪切和伸缩变形能力;密封胶尚应具有防霉、防水、防火、耐候等性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2 硅酮、聚氨酯、聚硫建筑密封胶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酮建筑密封胶GB/T 14683、 聚氨酯建筑密封胶JC/T 482、 聚硫建筑密

33、封胶JC/T 483的规定。3 夹心外墙板接缝处填充用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中A级的要求。4.6.1 外挂墙板采用钢筋混凝土工厂浇筑、养护,自身防水性能较好;薄弱环节是门窗接缝和外挂墙板接缝,保证接缝防水的重点在选用合理的防水构造和防水材料。 外墙板接缝处的密封材料,除应满足抗剪切和伸缩变形能力等力学性能要求外,尚应满足防霉、防水、防火、耐候等建筑物理性能要求。密封胶的宽度和厚度应通过计算决定。由于我国目前研究工作的水平,本版规范仅对密封胶提出最基本的、定性的要求,其它定量的要求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工作的成果。4.6.2 外装饰材料

34、应符合下列规定:1 石材和面砖等外装饰材料质量应满足现行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2 当采用面砖饰面时,宜选用背面带燕尾槽的面砖,燕尾槽尺寸应符合现14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3 其他外装饰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4.6.2 石材和面砖应按照预制构件设计图纸编号、品种、规格、颜色、尺寸等分类标识存放。当采用面砖外装饰面时,应根据建筑物所处环境选择面砖种类。考虑到面砖可能会出现脱落,建筑高度超过 100m不宜采用面砖作为外装饰面。4.6.3 夹心外墙板中的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不宜大于0.040 W/(mK),体积比吸水率不宜大于0.3%,燃烧性能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

35、分级GB 8624-2012中B 2级的要求。4.6.4 装配式建筑采用的室内装修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 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的有关规定。155 预制构件制作5.1 一般规定5.1.1 预制构件宜在工厂按照构件设计制作图要求进行生产制作,生产条件及设备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5.1.2 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应根据构件型号、形状、重量等特点制定相应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方案,明确质量要求和控制要点,对预制构件进行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5.1.3 在预制构件生产之前应对各工序进行技术交底,上道工序未经检查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5.1

36、.4 预制构件生产的通用工艺流程如下:模台清理模具组装钢筋及网片安装预埋件及水电管线等预制预埋隐蔽工程验收混凝土浇筑养护脱模、起吊成品验收(扫码)入库5.1.5 预制构件验收合格后应统一进行标识,标识应满足唯一性和可追溯性要求。5.2 制作准备5.2.1 混凝土原材料应按品种、数量分别存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泥和掺合料应存放在筒仓内。不同生产企业、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原材料不得混仓,储存时应保持密封、干燥、防止受潮;2 砂、石应按不同品种、规格分别存放,并应有防混料、防尘和防雨措施;3 外加剂应按不同生产企业、不同品种分别存放,并有防止沉淀等措施。5.2.2 预制构件生产前,应编制构件

37、设计制作图,构件设计制作图应包含下列16内容:1 单个预制构件模板图、配筋图;2 预埋吊件及其连接件构造图;3 保温、密封和饰面等细部构造图;4 系统构件拼装图;5 全装修、机电设备综合图。5.2.3 预制构件生产前,应编制构件生产方案,构件生产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1 生产计划及生产工艺;2 模具计划及组装方案;3 技术质量控制措施;4 物流管理计划;5 成品保护措施。5.2.4 预制构件生产前,应根据构件的质量要求、生产技术、工艺流程、模具周转参数,确定模具设计和加工方案。模具设计应满足下列条件:1 满足混凝土浇筑、振捣、脱模、翻转、养护、起吊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并便于清理和涂刷脱模

38、剂;2 预埋管线、预留孔洞、插筋、吊件、固定件等,应满足安装和使用功能要求;3 模具应采用移动式或固定式钢底模,侧模宜采用型钢或铝合金型材,也可根据具体要求采用其它材料。5.3 模具组装5.3.1 预制构件模具除应满足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定性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满足预制构件质量、生产工艺、模具组装与拆卸、周转次数等要求;2 应满足预制构件预留孔洞、插筋、预埋件的安装定位要求;173 模具组装应按照组装顺序进行,对于特殊构件,钢筋应先入模后组装;4 预应力构件的模具应根据设计要求预设反拱。5.3.1 模具由底模和侧模构成,底模为定模,侧模为动模,模具要易于组装和拆卸。模具一般采用钢模

39、具,钢模具循环使用次数可达上千次。对异型且周转次数较少的预制构件,可采用木模具、高强塑料模具或者其他材料模具。木模具、塑料模具和其他材质模具,应满足易于组装和脱模要求、并能够抵抗可预测的外来因素撞击和适合蒸汽养护。预应力构件跨度超过 6m时,构件起拱值会随存放时间延长而加大,通常可在底模中部预设反拱,以减小构件的起拱值。5.3.2 模具组装前,模板接触面平整度、板面弯曲、拼装缝隙、几何尺寸等应满足相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3.2规定。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模具尺寸的允许偏差应按设计要求确定。表 5.3.2 模具几何尺寸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次 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 长

40、度 0,-4激光测距仪或钢尺,测量平行构件高度方向,取最大值。2 宽度 0,-4激光测距仪或钢尺,测量平行构件宽度方向,取最大值。3 厚度 0,-2 钢尺测量两端或中部,取最大值4 构件对角线差 5激光测距仪或钢尺量纵、横两个方向对角线。5 侧向弯曲 L/1500,且3 拉尼龙线,钢角尺测量弯曲最大处6 端向弯曲 L/1500 拉尼龙线,钢角尺测量弯曲最大处7 底模板表面平整度 2 2m 铝合金靠尺和金属塞尺测量8 拼装缝隙 1 金属塞片或塞尺量189预埋件、插筋、安装孔、预留孔中心线位移3 钢尺测量中心坐标10 端模与侧模高低差 1 钢角尺量测厚度 0,-2 钢尺测量两端或中部,取最大值长度

41、、宽度 0,-4激光测距仪或钢尺,测量平行构件长度、宽度方向,取最大值。中心线位置 3 用尺量量纵、横两中心位置垂直度 3 用直角尺和基尺量测11 窗框口对角线差 3 用尺量两个对角线5.3.3 模具组装应连接牢固、缝隙严密,组装时应进行表面清洗或涂刷脱模剂,接触面不应有划痕、锈渍和氧化层脱落等现象。5.3.3 为避免由于场地因素导致模具扭翘和变形,要求模具摆放场地坚固平整,场地应做好排水措施。5.3.4 模具组装完成后模具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3.4要求,净尺寸宜比构件尺寸缩小12mm。表5.3.4 模具组装尺寸允许偏差测定部位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边长 2 钢尺四边测量对角线误差 3

42、 细线测量两根对角线尺寸,取差值底模平整度 2对角用细线固定,钢尺测量细线到底模各点距离的差值,取最大值侧板高差 2 钢尺两边测量取平均值表面凸凹 2 靠尺和塞尺检查扭曲 2 对角线用细线固定,钢尺测量中心点高度差值19翘曲 2 四角固定细线,钢尺测量细线到钢模边距离,取最大值弯曲 2 四角固定细线,钢尺测量细线到钢模顶距离,取最大值H300 1.0 侧模两对角用细线固定,钢尺测量中心点高度侧向扭曲H300 2.0 侧模两对角用细线固定,钢尺测量中心点高度5.3.4 考虑到模具在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会有一定程度的胀模现象,因此一般比构件尺寸缩小 1 2mm。5.4 钢筋骨架、钢筋网片和预埋件5

43、.4.1 钢筋骨架、钢筋网片应满足预制构件设计图要求,宜采用专用钢筋定位件,入模应符合下列要求:1 钢筋骨架入模时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油污或者锈蚀; 2 钢筋骨架尺寸应准确,骨架吊装时应采用多吊点的专用吊架,防止骨架产生变形; 3 保护层垫块宜采用塑料类垫块,且应与钢筋骨架或网片绑扎牢固,垫块按梅花状布置,间距满足钢筋限位及控制变形要求;4 应按预制构件设计制作图安装钢筋连接套筒、拉结件、预埋件。5.4.2 钢筋骨架或网片装入模具后,应按设计图纸要求对钢筋位置、规格、间距、保护层厚度等进行检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4.2规定。5.4.2 钢筋骨架或钢筋网片尺寸和安装位置偏差项目允许偏差(

44、mm)检验方法长、宽 10 钢尺检查绑扎钢筋网网眼尺寸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绑扎钢筋骨架 长 10 钢尺检查20宽、高 5 钢尺检查钢筋间距 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位置 5排距 5钢尺量测两端、中间各一点,取较大值柱、梁 5 钢尺检查受力钢筋保护层楼板、外墙板楼梯、阳台板、 3 钢尺检查绑扎钢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箍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钢尺检查5.4.3 连接套筒、预埋件、拉结件、预留孔洞应按预制构件设计制作图进行配置,满足吊装、施工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稳定性要求。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满足表5.4.3的规定。5.4

45、.3 连接套筒、预埋件、拉结件、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 mm)检验方法中心线位置 3 钢尺检查钢筋连接套筒 1安装垂直度 1/40拉水平线、竖直线测量两端差值且满足连接套筒施工误差要求外装饰敷设 图案、分割、色彩、尺寸 与构件设计制作图对照及目视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外露长度 +50钢尺检查且满足连接套筒施工误差要求预埋件(插筋、螺栓、吊具等)安装垂直度 1/40 拉水平线、竖直线测量两端差值21且满足施工误差要求中心线位置 3 钢尺检查拉结件安装垂直度 1/40拉水平线、竖直线测量两端差值且满足连接套筒施工误差要求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预留孔洞尺寸 +8,0 钢尺检查其它需要先

46、安装的部件安装状况:种类、数量、位置、固定状况与构件设计制作图对照及目视注1:钢筋连接套筒除应满足上述指标外,尚应符合套筒厂家提供的允许误差值和施工允许误差值。5.4.3 预制构件中的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的形状尺寸和中心定位偏差非常重要,生产时应按要求进行抽样检验。5.5 混凝土浇筑5.5.1 混凝土浇筑前,应逐项对模具、钢筋、钢筋骨架、钢筋网片、连接套筒、拉结件、预埋件、吊具、预留孔洞、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检查项目包括下列内容:1 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间距等;2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质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搭接长度等;3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47、4 灌浆套筒、预留孔洞的规格、数量、位置等;5 预埋件、吊环、插筋的规格、数量、位置等;6 预埋管线、线盒的规格、数量、位置及固定措施;7 夹心外墙板的保温层位置、厚度,拉结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8 预埋管线、线盒的规格、数量、位置及固定措施。225.5.1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按要求对预制构件的钢筋、预应力筋以及各种预埋部件进行隐蔽工程检查,这是保证预制构件满足结构性能的关键质量控制环节。5.5.2 混凝土搅拌原材料计量误差应满足表5.5.2的规定。表5.5.2 材料的计量误差材料的种类 计量误差(重量,)水泥 2骨料 3水 2掺合料 2高炉矿渣粉 2外加剂 35.5.3 混凝土配合比和工

48、作性能应根据产品类别和生产工艺要求确定,混凝土浇筑应采用机械振捣成型方式。5.5.4 混凝土浇筑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混凝土应均匀连续浇筑,投料高度不宜大于500mm;2 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模具、门窗框、预埋件、拉结件不发生变形或者移位,如有偏差应采取措施及时纠正;3 混凝土从拌合到浇筑完成间歇不宜超过40min;4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5.5.5 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混凝土配合比重新进行设计:1 原材料的产地或品质发生显著变化;2 停产时间超过一个月,重新生产前;3 合同要求;234 混凝土质量出现异常。5.5.6 预制构件和现浇混凝土结合面的粗糙度,可采用机械或化学处理方法。5.5.7 夹心外墙板宜采用平模工艺生产,生产时应先浇筑外叶墙体混凝土层,再安装保温材料和拉结件,最后浇筑内叶墙体混凝土层;当采用立模工艺生产时,应同步浇筑内外叶墙体混凝土层,并应采取保证保温材料及拉结件位置准确的措施。5.5.7 夹心外墙板生产时应采取措施固定保温材料,确保拉结件的位置和间距满足设计要求,这对于满足墙板设计要求的保温性能和结构性能非常重要,应按要求进行过程质量控制。5.5.8 带门窗框、预埋管线的预制构件,其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 门窗框、预埋管线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先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