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与水肖仕路 20080202B133 指导:陈辉摘要:城市大多因水而起,因水而兴,也常常因水而衰。要把城市的水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统筹地上地下,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一种系统式的思维来构建城市水系,从而为城市的良好发展做贡献。关键词:城市,水,城市起源,城市发展,制约发展,水安全,城市水系统,滨水景观,文化。1 基础概念开卷之初,有必要先对本文所指两个对象“水”和“城市” ,做一下基础性的阐释。城市,毋须多言,它是相对于乡村来讲。虽然城市和乡村同属人类聚居地,但是在涉及到具体的密度,形态,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上二者却是天壤之别。而且城市并不是和乡村同时出现的,是等到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才应
2、运而生的。这个主要推动力就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城市作为一个消费为主的聚居地,是要有一定剩余价值的积累来作为物质支持的。就社会结构来讲, “乡村是以血缘关系来维系的,而城市则是以阶级关系和生产关系来维系的” 。而自城市出现之后,它就几乎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最高成就,人类的各种创造集中体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难怪芒福德将城市定义为“人类表演的大舞台”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命存在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有固态气态液态三种物质形式,液态水是现今地球表面最大面积的物质存在,据现在科学研究,在上古时期,整个地球就几乎为水覆盖。所有生命体中都有水的存在,生命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的参与。当然,本文的重点既不在与“
3、城” ,亦不在于“水” 。而是在于“与”字,在于二者的关系学上。此时, “水”便是“城中之水” , “城”便是“有水之城” 。2 城市与水2.1 城市起源与水如前文所述,水作为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的趋水性已经成为一种深深烙印于基因里的天性,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 。人类自然也逃不脱这个范式,自古以来,人们逐水而居。而作为人类聚居地的城市,对水资源的依赖决定了城市与水不可分离的关系。管仲在管子中说“凡立国都,非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进旱而水用足,下毋进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 。聊聊几十字,道出了城市起源与水的关系“因水而兴”。无论是数以千年记的历史古城,还是近代以来新建的城市,
4、无不位于河川之畔,江湖之滨。古代四大文明的起源地都是位于大河流域就是最有力的佐证。当然,当代由于技术的进步,少数城市可能和自然形态的水体没有直接联系,但也是在用管道等各种工程技术解决了水的供给问题后才可能建立的。从宏观来看,任然没有离开这个论断。另一方面,城市水系往往决定着城市的形态格局。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城市布局,成为一个城市特色的重要缔造者。如河网密布的水城威尼斯,三镇鼎立的武汉市。其独特的城市形态都是由城市的水系决定,给人过目不忘的深刻印象。2.2 城市发展与水2.2.1 水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物质资源,水供给城市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为人们的定居和生活生产创造了先决条件
5、,为进一步的人口聚集提供了资源支持。同时,长期以来,尤其是古代,在技术水平的限制下,水运一直是一种廉价方便而效率较高的运输方式,在城市的物资供给,商业贸易等对外交流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水资源的相对优势常常使一个城市从其他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中心城市。如沟通我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沿岸的杭州,南京,北京,扬州等。而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加之科学技术的革命性进步,经济全球化便不可逆转。由此带来的远洋航运更是催生了一批占据着战略地位的沿海的世界性城市,成为全球的经济中心,如美国的纽约,英国的伦敦以及我国的香港等。2.2.2 水对城市发展的制约。一旦城市的需水量超过了城市的供水极限,
6、导致城市缺水;或者是由于没有很好的处理城市发展与城市水系的关系,导致城市水系的反作用造成对城市的伤害;或是由于环境巨变而影响了城市与水的布局时。水便立即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制约瓶颈。若未能很好的处理这个问题,城市不仅会发展受阻,甚至可能走向衰亡。地处西域曾辉煌一时的楼兰古国便是由于塔里木河的改道而陷入绝水的困境最终无奈衰败下来的。2.3 水对当代城市建设的影响。当代的城市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影响力上已不可和古代城市同日而语。尽管人类文明尤其是城市文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城市与水的关系并未有本质性的改变,反而是日趋复杂化和紧密化。本文主要拟从以下三方面来探讨水与当代城市建设的关系。2.3.
7、1 城市的水安全。城市的水安全首先要强调的是城市的用水安全,这就要求良好的给水系统和严格的水保护措施。其次是要排水安全,即不会发生内涝从而对城市造成损失和破坏,这就要求高效的排水系统和雨洪调蓄体系。这里尤其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城市的水管网系统。由于浮躁和看重表面的怪癖,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一直是重地面轻地下。正所谓“地面上是 21 世纪的面貌,而地下却还是 20 世纪初的水平” 。便是讽刺的我国城市建设中地上部分与地下系统严重不协调的局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一部分的水网系统对整个城市的良好运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无法想像一个不能保证市民有洁净的饮用水,工厂有充足合格的工业用水的
8、城市能够繁荣下去。同时,整个城市的水管网系统要互相支持,彼此配合,协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其高效运作而非互为矛盾。我国江南每年梅雨季节,一次暴雨来袭,广州,长沙等南方城市常常便陷入水淹全城的窘局,给城市造成巨额损失并给市民生活造成极大不便。而同处南方的赣州市,却少有这种情况发生,这还主要归功于其自宋代福寿沟为代表的排水系统。同时,长期来看,要保证城市的用水安全,尤其是特大城市,还需通过对水资源的承载极限来对人口规模进行适度控制。同时加大节约用水制度建设,加强中水循环系统建设和雨水收集系统建设。以免陷入缺水困局。而作为补救措施的各种调水工程,不仅投资巨大,而且实施效果也不如人意。我国的“南
9、水北调”工程便主要是为解决首都北京的严重缺水局面而兴建的,耗资巨大,而据报道由于南方旱灾的频繁常常陷入无水可调的尴尬局面。2.3.2 城市水系统的建立和维护。100 多年前,奥姆斯特德为波士顿规划的蓝宝石项链是现代意义上第一次将城市水系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来考虑。当今,绿色城市和生态城市是潮流所趋。水系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成分,对整个城市环境的创建和改善意义重大。然而要想城市水系的作用最大化,就必须将其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将城市水系的水源供给,排水防洪,环境改善,旅游休憩,生态保护,水运交通,应急救灾等各种功能综合考虑,在全局层面上统筹把握,兼顾地上地下。这里,最有实践可能的便是运用景观生态学的
10、知识和“反规划”的方法论来对城市水系进行布局规划。它要求最大可能的保持和恢复城市水系的完整性,对城市水系中的河流,滩涂,湖,湿地等等提前进行占领,禁止任何可能改变其环境形态的建设和破坏。一旦这个系统得以建立,便可为城市居民提供稳定而免费的生态基础设施服务,还为各种动植物在城市地区的栖息创造了条件。2.3.3 滨水景观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环境品质,而欧美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城市化高潮之后,为了振兴许多老城区,也都选择从整治城市的环境下手。而景观建设作为城市室外环境的主要营造手段,在世界各地方兴未艾。由于人的亲水性,一个好的滨水环境常常便是一个吸引人们的亮点。正是如此,
11、滨水的景观建设在我国大江南北如火如荼的开展来,近年来比较有影响的项目如成都的府南河改造,杭州的西湖整治工程等等。这些项目都极大的提升了所在城市的环境水准,为市民创造了高品质的休憩空间,从而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另外滨水地区常常是一个城市文化资源比较集中的地段,在建设中要注意加强对其的保护利用,从而延续城市的文脉,维护城市的特色。许多城市更是因为滨水文化景观而闻名全球,成为各国游客向往的胜地,成为城市重要的旅游资源。如法国巴黎的塞纳河畔,我国上海的外滩等等。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近年来我国的水系改造,不论青红皂白,对河道一律截弯取直,水泥护衬。这不经大大降低了滨水景观自然野趣的美学效果,阻碍了河流与地
12、下水的互相补充和物质循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洪水灾害。这种劳民伤财而几无好处的工程遍地开花,一方面说明了我们的短视,同时也强调了滨水景观建设要综合多学科多角度多目标的考虑。而不能死死叮住其中一个问题一干到底而对其他问题置若罔闻,到头来只会制造问题而非解决问题。3 结语梅契尼科夫在文化与伟大的历史河流一书中说“水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活动因素,而且是历史的真真动力,不仅在地质学界和植物学界的领域中,而且在动物和人类的历史上,水都是刺激文化的发展,刺激文化从江河系统地区向内海沿岸并从内海沿岸向大洋过渡的力量” 。我们今天总自豪于人类已经取得的文明成就,而总是忽略了水对于我们的意义,水不止是 H2O,不止是无色无味的液体这么肤浅简单的认识,中国古代的风水学虽然是前科学时代的经验科学且夹杂着大量的迷信思想,但是其非常有价值的一点便是将整个水从源头到河口视作一个完整系统的整体,这种系统学的思维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城市水问题上,彼此犬牙交错,牵一发而动全身,决不可停留在零敲碎打的层面上,希望我们以后在城市建设中能很好的回应这个问题。参考文献:1仇保兴, 城市水系的保护与治理 ,20052俞孔坚, 城市景观之路 ,20033李德华等, 城市规划原理 ,20014俞孔坚, 水殇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