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安全专项方案(最新版).doc

上传人:tangtianxu2 文档编号:2909532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安全专项方案(最新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安全专项方案(最新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安全专项方案(最新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安全专项方案(最新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安全专项方案(最新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落地式双排脚手架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审判法庭工程2. 建设地点: *县*建设单位: *县人民法院设计单位: *设计院勘察单位: *勘察院监理单位: *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 *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3. 建设规模: *法院审判法庭工程,建筑面积为* m 2 ;其中主楼* m2、门卫室* m 2,均为框架结构,框架结构, 基础形式均为*桩。二、编制依据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 年版);4、 密目式安

2、全立网(GB16909-1997);5、 钢管脚手架扣件(JGJ22-85);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7、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9、建筑结构施工图纸。三、方案编制(一)、脚手架计算参数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采用落地式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单管立杆,主楼九层,加上架空层层高 3m,建筑最大高度:42.3m 高,还考虑防护栏杆高度 1.5m,脚手架搭设高度为 43.8m,应按双立杆方案搭设,双立杆计算高度 10m。2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为 1.4m,立杆的横距为 0.8m,立

3、杆的步距为 1.8m;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为 0.20m;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钢管宜采用48.33.6,本方案按目前市场上 483.0 取值计算,连墙件采用 2 步 2 跨,竖向间距为 3.6m,水平间距为 3m,采用钢管扣件连接;施工均布活荷载为 2.0KN/m2;脚手架用途:装修脚手架;同时考虑 2 层施工;脚手板采用竹笆片,荷载为 0.10KN/m2,脚手板按照铺设 4 层计算;栏杆采用竹笆片,荷载为 0.15KN/m,安全网荷载取 0.01KN/m2;脚手板下纵向水平杆在横向水平杆上面,主结点间设一根纵向水平杆;脚手架计算

4、中考虑风荷载,取重现期 n=10 年对应的基本风压值为 0.25KN/m2(黄山市);地基参数:素填土夯实,50 厚碎石垫层,C15 混凝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gk=120kN/m2;其他参数参照扣规(JGJ130-2011)选取。(二)、构配件要求1、搭设脚手架全部采用 483.0 的钢管,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2、脚手架钢管的尺寸,横向水平杆最大长度不超过 2.2m,其它杆最大长度不超过6m,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大于 25Kg。3、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痕。4、钢管上严禁打孔,钢管在使用前先涂刷防锈漆。5、扣件材质必须符合钢管脚手

5、架扣件(JGJ22-85)规定。(1)新扣件具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按现行国家规定标准钢管扣件脚手架(JGJ22-85)规定抽样检测,对不合格品禁止使用。(2)旧扣件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3)新、旧扣件均进行防锈处理。6、脚手板采用长 1.4m宽 0.8m 竹笆片,无发霉,腐朽。7、密目式安全立网采用长 6m宽 1.8m,且必须是合格产品。(三)、地基与基础31、脚手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根据脚手架所受荷载、搭设高度,压实填土地基承载力80kN/m 2后,沿建筑物基础四周地坪填 1.2m 宽、50 厚碎石垫

6、层,浇 100 厚 C15 素砼垫层。2、脚手架基础未经处理或已处理的基础不能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的,应当禁止搭设。3、脚手架立杆垫板或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 50mm100mm。4、立杆基础外侧设置截面 20cm20cm 的排水沟,向外有不小于 10.05 的排水坡度并做好有组织排水。5、严禁在脚手架基础及周边开挖作业,否则应采取加固措施。(四)、纵、横向水平杆、脚手板、防护栏杆、挡脚板1、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单根杆长度不应小于 3 跨;2、纵向水平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搭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

7、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 1/3。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m,应等间距设置 3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 100mm。3、纵向水平杆的各节点处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4、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5、竹笆脚手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满铺到位,不留空位,四个角应用直径不小于 1.2mm 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6、竹笆脚手板每隔一步距以及作业层必须满铺,竹笆脚手板与墙面之间空隙不大于200mm。7、作业层必须在外立杆内侧搭设双

8、道防护栏和 180mm 高的挡脚板。(五)、立杆1、每根立杆垂直平稳放在 80mm 宽槽钢上;槽钢沿大横杆方向设置,长度不少于 2 跨;底层双立杆之下同样放置 80mm 宽槽钢。2、脚手架里立杆距离墙体净距为 200mm。3、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不大于 200mm 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4低差不应大于 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4、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9、。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立杆采用对接接长时,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 1/3;(2)当立杆采用搭接接长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m,并应采用不少于 2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 100mm。5、立杆顶端栏杆宜高出女儿墙上皮 1m,宜高出檐口上端 1.5m。(六)、连墙件1、连墙件数量的设置,竖向间距 2 步,纵向水平间距为 2 跨。2、连墙件的布置:(1)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

10、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300mm。(2)应优先采用菱形布置,或采用方形、矩形布置。(3)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应向脚手架一端下斜连接。(4)连墙件采用 483.5 钢管和扣件与建筑物刚性连接。(七)、剪刀撑、安全网1、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 4 跨(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在 450600之间。2、高度在 24m 以下脚手架必须在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 15m 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3、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m,应采用不少于 2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

11、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 100mm。4、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150mm。5、脚手架外侧必须密目式安全立网封闭,且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应用 18#铅丝张挂严密;安全网下角距离底面的空隙不应大于 10mm。(八)、门洞1、脚手架门洞宜采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结构形式,斜杆与地面的倾角 a 应在450600之间。当步距 (h)大于纵距(la)时,应采用下图型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当5h=1.8m 时,纵距不应大于 1.5m。(c)挑空一根立杆(B 型) ;(d)挑空二根立杆(B 型) ;1防滑扣件;2

12、增设的横向水平杆;3副立杆;4主立杆(九)、斜道1、高度大于 6m 的脚手架,宜采用之字型斜道,应附着外脚手架或建筑物设置。2、人行斜道宽度不应小于 1m,坡度宜采用 13。3、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4、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应为 1.2m,挡脚板高度为0.18m,内侧应挂密目网封闭。5、脚手板横铺时,应在横向水平下增设纵向支托杆,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应大于500mm。6、脚手板应每隔 250mm300mm 设置一根防滑条,木条厚度宜为 20mm30mm。(十)、防雷装置1、脚手架防雷装置的接闪器(避雷针)应设置于其四角最顶端,接闪器(避雷针)宜采用圆

13、钢或焊接钢管制成,长度应为 1m2m。2、防雷引下线可用 16mm2黄/绿双色绝缘铜芯线或利用脚手架的金属结构体,但应保证电气连接。当用绝缘铜芯线作防雷引下线时途中用瓷瓶,导线绑扎。3、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 2 根及以上导体(404 镀锌扁钢或 16mm2双色铜芯线) ,在不同点与接地体作电气连接,接地装置可利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中钢筋结构等基础接地体;当采用人工接地体做接地装置时,垂直接地体应采用 50mm50mm5mm 角钢、48 钢管或22 圆钢,长度 2.5m,不得采用螺纹钢,接地电阻值不大于 4。(十一)、脚手架搭设质量和安全要求脚手架的搭设应将质量要求和安全要求有机的统一起来,确保搭

14、设过程以及以后的使用和拆除过程的安全与适用。6(一)搭设前的准备工作1、搭设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按专项施工方案向架子工进行书面交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2、熟悉图纸和施工现场,掌握建筑平面和立面的构造特点,环境条件,按照扣规(JGJ130-2011)中构造要求,决定脚手架步距等,具体搭设步骤。3、材料准备,对进场的钢管,扣件,脚手板,安全网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4、脚手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应根据脚手架所受荷载、搭设高度、搭设场地土质情况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的有关规定进行。5、脚手架地基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必须告知建设主管部门现场

15、督查,脚手架基础验收合格后方可按方案的要求放线定位。6、架子工应持省住建厅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上岗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登高作业,操作工具及小零件要放在工具袋内,扎紧衣袖口,领口以及裤腿口,以防钩挂发生危险。(二)搭设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要求1、扣件式双排钢管脚手架搭设一般顺序是:里立杆外立杆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扫地杆脚手片防护栏杆和挡脚板连墙件安全网2、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保证搭设过程中的稳定性。3、脚手架搭设中累计误差超过允许偏差,难以纠正,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按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4、竖立杆时应由两人

16、配合操作,纵、横向杆与立杆连接时,也必须两人配合。5、当有 6 级强风及以上大风、浓雾、雨或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作业,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注意防滑,并采取防滑措施。6、脚手架上严禁堆放模板、支撑、钢筋等物件,应及时清理脚手架上的建筑垃圾,以防落物伤人。严禁在脚手架上固定缆风绳、架设输送砼泵管、溜槽等。7、脚手架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安全距离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有关规定。脚手架上严禁架设施工用电线路。8、在脚手架上进行电焊、气焊作业,应采取严格的防火措施。8、脚手架搭设完毕,在使用前,施工、监理单位组织分段验收(一般不超过 3 步架),7形成书面验收

17、记录。验收表中应写明验收的部位,内容量化,验收人员履行验收签字手续。验收不合格的,应在整改完毕后重新填写验收表。脚手架验收合格并挂合格牌后方可使用。脚手架与结构拉结图(十二)、外架拆除1、外架拆除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召集有关人员对架子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建筑物施工完毕,且不需要使用时,脚手架方可拆除。2、拆除脚手架应设置警戒,张挂醒目的警戒标志,禁止非操作人员通行和地面施工人员通行,并设有专人负责警戒。3、长立杆、斜杆的拆除应由二人配合进行,不宜单独作业,下班时应检查是否牢固,必要时应加设临时固定支撑,防止意外。4、拆除外架前应将通道口上的存留材料杂物清除,按自上而下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顺序。5

18、、脚手架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脚手架;在拆除最后一道连墙件之前,应先在立杆上设抛撑后,方可拆除。6、拆除顺序为:安全网挡脚板防护栏杆剪刀撑脚手片搁栅杆连墙件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立杆。7、如遇强风,雨、雪等气候,不能进行外架拆除。8、卸料时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9、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存放。8扣件式脚手架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

19、12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一、脚手架参数脚手架搭设方式 双排脚手架 脚手架钢管类型 483脚手架搭设高度H(m) 43.8 脚手架沿纵向搭设长度L(m) 243立杆步距h(m) 1.8 立杆纵距或跨距l a(m) 1.4立杆横距l b(m) 0.8 内立杆离建筑物距离a(m) 0.2双立杆计算方法 按双立杆受力设计 双立杆计算高度H 1(m) 10双立杆受力不均匀系数K S 0.6二、荷载设计脚手板类型 竹芭脚手板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G kjb(kN/m2) 0.1脚手板铺设方式 2步1设 密目式安全立网自重标准值Gkmw(kN/m2)0.01挡脚板类型 竹串片挡脚板栏杆与挡

20、脚板自重标准值Gkdb(kN/m)0.17挡脚板铺设方式 2步1设 每米立杆承受结构自重标准值gk(kN/m)0.129横向斜撑布置方式 5跨1设 结构脚手架作业层数n jj 1结构脚手架荷载标准值Gkjj(kN/m2)3 装修脚手架作业层数n zj 1装修脚手架荷载标准值Gkzj(kN/m2)2 地区 安徽黄山市安全网设置 半封闭 基本风压 0(kN/m2) 0.25风荷载体型系数 s 1.25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z(连墙件、 1.2,0.9,0.79单立杆、双立杆稳定性) 4风荷载标准值 k(kN/m2)(连墙件、单立杆、双立杆稳定性)0.38,0.28,0.23计算简图:立面图10侧面图

21、三、纵向水平杆验算纵、横向水平杆布置方式 纵向水平杆在上 横向水平杆上纵向水平杆根数n 2横杆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 2) 205 横杆截面惯性矩I(mm 4) 107800横杆弹性模量E(N/mm 2) 206000 横杆截面抵抗矩W(mm 3) 4490纵、横向水平杆布置1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q=1.2(0.033+Gkjblb/(n+1)+1.4Gklb/(n+1)=1.2(0.033+0.10.8/(2+1)+1.430.8/(2+1)=1.19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q=(0.033+Gkjblb/(n+1)+Gklb/(n+1)=(0.033+0.10.8/(2+1)+30.8/

22、(2+1)=0.86kN/m计算简图如下:1、抗弯验算Mmax=0.1qla2=0.11.191.42=0.23kNm=Mmax/W=0.23106/4490=52.03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max=0.677qla4/(100EI)=0.6770.8614004/(100206000107800)=1.007mmmax1.007mmminl a/150,10min1400/150,109.33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max=1.1qla=1.11.191.4=1.84k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Rmax=1.1qla=1.10.861.4=1.3

23、2kN四、横向水平杆验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由上节可知F 1=Rmax=1.84kN12q=1.20.033=0.04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由上节可知F 1=Rmax=1.32kNq=0.033kN/m1、抗弯验算计算简图如下:弯矩图(kNm)=Mmax/W=0.49106/4490=108.9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计算简图如下:13变形图(mm)max1.08mmminl b/150,10min800/150 ,105.33mm满足要求!3、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Rmax=1.86kN五、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 双扣件 扣件抗滑移折减系数 0.

24、85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纵向水平杆:R max=1.84/2=0.92kNRc=0.8512=10.2kN横向水平杆:R max=1.86kNRc=0.8512=10.2kN满足要求!六、荷载计算脚手架搭设高度H 42.3 双立杆计算高度H 1 10脚手架钢管类型 483 每米立杆承受结构自重标准值 0.12914gk(kN/m)立杆静荷载计算1、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N G1k单外立杆:N G1k=(gk+lan/20.033/h)(H-H1)=(0.129+1.42/20.033/1.8)(42.3-10)=5kN单内立杆:N G1k=5kN双外立杆:N G1k=(gk+0.033+la

25、n/20.033/h)H1=(0.129+0.033+1.42/20.033/1.8)10=1.88kN双内立杆:N GS1k=1.88kN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N G2k1单外立杆:N G2k1=(H-H1)/h+1)lalbGkjb1/2/2=(42.3-10)/1.8+1)1.40.80.11/2/2=0.53kN1/2表示脚手板2步1设单内立杆:N G2k1=0.53kN双外立杆:N GS2k1=H1/hlalbGkjb1/2/2=10/1.81.40.80.11/2/2=0.16kN1/2表示脚手板2步1设双内立杆:N GS2k1=0.16kN3、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N G2k2单

26、外立杆:N G2k2=(H-H1)/h+1)laGkdb1/2=(42.3-10)/1.8+1)1.40.171/2=2.25kN1/2表示挡脚板2步1设双外立杆:N GS2k2=H1/hlaGkdb1/2=10/1.81.40.171/2=0.66kN1/2表示挡脚板2步1设4、围护材料的自重标准值N G2k3单外立杆:N G2k3=Gkmwla(H-H1)=0.011.4(42.3-10)=0.45kN双外立杆:N GS2k3=GkmwlaH1=0.011.410=0.14kN构配件自重标准值N G2k总计单外立杆:N G2k=NG2k1+NG2k2+NG2k3=0.53+2.25+0.4

27、5=3.24kN单内立杆:N G2k=NG2k1=0.53kN双外立杆:N GS2k=NGS2k1+NGS2k2+NGS2k3=0.16+0.66+0.14=0.96kN双内立杆:N GS2k=NGS2k1=0.16kN立杆施工活荷载计算15外立杆:N Q1k=lalb(njjGkjj+nzjGkzj)/2=1.40.8(13+12)/2=2.8kN内立杆:N Q1k=2.8kN组合风荷载作用下单立杆轴向力:单外立杆:N=1.2(N G1k+ NG2k)+0.91.4NQ1k=1.2(5+3.24)+ 0.91.42.8=13.42kN单内立杆:N=1.2(N G1k+ NG2k)+0.91.

28、4NQ1k=1.2(5+0.53)+ 0.91.42.8=10.17kN双外立杆:N s=1.2(NGS1k+ NGS2k)+0.91.4NQ1k=1.2(1.88+0.96)+ 0.91.42.8=6.93kN双内立杆:N s=1.2(NGS1k+ NGS2k)+0.91.4NQ1k=1.2(1.88+0.16)+ 0.91.42.8=5.97kN七、立杆稳定性验算脚手架搭设高度H 43.8 双立杆计算高度H 1 10双立杆受力不均匀系数K S 0.6 立杆计算长度系数 1.5立杆截面抵抗矩W(mm 3) 4490 立杆截面回转半径i(mm) 15.9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 2) 2

29、05 立杆截面面积A(mm 2) 424连墙件布置方式 两步两跨1、立杆长细比验算立杆计算长度l 0=Kh=11.51.8=2.7m长细比=l 0/i=2.7103/15.9=169.81210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计算:立杆计算长度l 0=kh=1.1551.51.8=3.12m长细比=l 0/i=3.12103/15.9=196.13查规范表A得,=0.188满足要求!2、立杆稳定性验算不组合风荷载作用单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2(N G1k+NG2k)+1.4NQ1k)=(1.2(5+3.24)+1.42.8)=13.81kN双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S=1.2(NGS1k+NGS

30、2k)+N=1.2(1.88+0.96)+13.81=17.21kN=N/(A)=13808.36/(0.188424)=173.23N/mm2f=205N/mm2满足要求!=KSNS/(A)=0.617214.76/(0.188424)=129.58N/mm2f=205N/mm216满足要求!组合风荷载作用单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2(N G1k+NG2k)+0.91.4NQ1k)=(1.2(5+3.24)+0.91.42.8)=13.42kN双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S=1.2(NGS1k+NGS2k)+N=1.2(1.88+0.96)+13.42=16.82kNMw=0.91.4M

31、wk=0.91.4klah2/10=0.91.40.281.41.82/10=0.16kNm=N/(A)+ Mw/W=13416.36/(0.188424)+161975.59/4490=204.39N/mm2f=205N/mm2满足要求!Mws=0.91.4Mwk=0.91.4klah2/10=0.91.40.231.41.82/10=0.13kNm=KS(NS/(A)+ Mw/W)=0.6(16822.76/(0.188424)+132590.64/4490)=144.34N/mm2f=205N/mm2满足要求!八、连墙件承载力验算连墙件布置方式 两步两跨 连墙件连接方式 扣件连接连墙件约

32、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轴向力N0(kN)3 连墙件计算长度l 0(mm) 600连墙件截面面积A c(mm2) 489 连墙件截面回转半径i(mm) 158连墙件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 2) 205 连墙件与扣件连接方式 双扣件扣件抗滑移折减系数 0.85Nlw=1.4k2h2la=1.40.3821.821.4=5.32kN长细比=l 0/i=600/158=3.8,查规范表A.0.6得,=0.99(Nlw+N0)/(Ac)=(5.32+3)103/(0.99489)=17.15N/mm20.85 f=0.85 205N/mm2=174.25N/mm2满足要求!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Nlw+N0=5.32+3=8.32kN0.8512=10.2kN满足要求!九、立杆地基承载力验算 17地基土类型 碎石土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g(kPa) 140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m f 1 垫板底面积A(m 2) 0.25单立杆的轴心压力标准值N=(N G1k+NG2k)+NQ1k)=(5+3.24)+2.8)=11.04kN双立杆的轴心压力标准值N S=(NGS1k+NGS2k)+N=(1.88+0.96)+11.04=13.88kN立柱底垫板的底面平均压力pN/(m fA)13.88/(10.25)55.52kPaf g140kPa满足要求!*有限公司2015/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