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2016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4课《雨霖铃》课件.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290852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2.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2016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4课《雨霖铃》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四川省2016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4课《雨霖铃》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四川省2016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4课《雨霖铃》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四川省2016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4课《雨霖铃》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四川省2016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4课《雨霖铃》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雨霖铃,柳永,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3、词的分类: 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导 入,曾经有一段美好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好好地珍惜,世上

2、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会对她说:“我爱你”如果非要加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周星驰的对白一时被奉为经典,不知有多少痴男怨女为之报不平,为之流泪难过,觉得这便是最大的痛苦。可是今天我要说的是假如有一段美好的爱情摆一对恋人面前,这对相爱的人可以抓住可又不得不放弃,这,对恋人来说又是何等的痛苦呢?,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有乐章集。他在城市生活的时间很长,经常出入倡馆酒楼间,与教坊乐工和歌伎们交往,因而熟悉市民、歌伎的生活,并通晓乐律。北宋第一位专业词人,慢词的创造者。“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

3、展有一定的影响。著有乐章集。,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鹤冲天(1022年),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

4、,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柳词从题材方面看,大体可分三类:写都市生活和风光;写妇

5、女生活、愿望和男女间的恋情;写羁旅行役之苦。他的乐章集有词近二百首。他的词在艺术表现上自成风格,大部分作品以白描见长,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本词是作者晚年赴屯田员外郎任时作。黄昇花庵词选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宋仁宗颇好词,近臣有意拔擢柳永。在一次宫廷宴会上叫柳永按仁宗的旨意填词。柳作了一首醉蓬莱,其中“宸游凤辇何处”一句正与御制的真宗挽词暗合,仁宗感到不快,以此对他冷淡。所以柳永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屯田员外郎,为此词人在赴任时的那种羁旅行役之情,沦落飘泊之感是可以想见的,何况又要与自己心爱的人相别。宦途失意的压

6、抑,与恋人别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内心充满哀怨,于是作此雨霖铃以寄别恨。,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楼头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别赋),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南宋李清照蝶恋花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唐白居易琵琶行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五代李煜乌夜啼,举手长劳劳,二情

7、同依依。 孔雀东南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南宋 吴文英唐多令,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戚雨沥沥,风雨吹打皇鸾的金铃上 。玄宗触景生情,甚是思念贵妃,遂作雨霖铃一曲,以寄恨焉。,雨霖铃源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8、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整体感知,上阕主要是写临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下阕主要是写别后的孤寂凄清的情景。,这首词描写了作者要离开汴京(开封)去外地漂泊时和心爱的人依依惜别的痛苦心情。,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不止交代离别的节令、时间、地点、气候,也不止烘托悲苦凄凉气氛,主要是表达作者内心的痛苦。时值深秋,作者与恋人在城外的长亭里饯别,寒蝉凄切的嘶鸣使人倍添愁苦,面对着美酒,却毫无心情。骤雨初歇,暮色苍茫,这时候无论如何都该启程了。不想走而又不得不走,作者心中矛盾而又痛苦。,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在都城门外设宴饯别,却因将要分别没有了情绪

9、;多想再留恋一会,船夫却催着出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握着手泪眼相互凝视,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一句也说不出。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到这一别越去越远,千里烟波之上,暮霭低沉,楚地的天空辽阔无边。,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借浩淼迷茫的烟波暮霭来表现离人黯淡的离愁。 (那千里烟波之上是沉沉暮霭,那沉沉暮霭之上是空阔楚天,无边广漠之中,漂流着一叶行舟,行舟里面的孤寂行人,以及行人无比寂寥怅惘的内心。) 融情入景 虚实相生,离别环境,离别场面,此去行程,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楚天,离别难,上阕: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无绪催发 泪眼无语,凄切悲凉,难分难舍,惆怅伤感,融

10、情入景,(实),(虚),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自古以来,多情人离别都很悲伤。离别之时若能有个好天气,或许能稍微冲淡些愁绪,却遇上个冷落清秋,叫人如何承受得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醒之后,看到岸边的杨柳的枝条在晓风中徐徐飘拂,再加上那一弯残月的映衬,越发增添了凄清、伤感的情调。,名句欣赏,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1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惆怅晓莺残月 韦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曹植,名句欣赏,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2.此画面出现在特定的时刻 “酒醒”之后,醉

11、不成欢惨将别 白居易,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 白,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李清照,中国古代诗歌里的意象,杨柳:柳有“留”意, “柳岸灞桥”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风:秋风带来的是凉意和凄凉。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残月:多表离愁别恨,寂寞凄凉。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杜牧寄扬州判官),意象:出现在作品中带有主观感情的物象。,“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离别以后虽然还会有良辰好景,却无人共赏,等同虚设。 离别了恋人,虽有万千深情蜜意,又能向谁来倾吐呢?,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

12、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良辰好景”因无人共赏而如同“虚设”,即使有“千种风情”也因无人共语而倍觉痛楚,词人以虚景、虚情收束全篇,写出了“清秋节”之实景可以随时令之推移暂告消失,而“伤离别”的实情却是随时令之推移与日俱增。,下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思念苦,今 宵,经 年,杨柳,晓风,残月,好景虚设,风情难言,酒醒伤情,惨不成欢,过 渡,伤离别 清秋节,因情造景,情景交融,全文结构,离别之前 勾勒环境 离别之时 描写情态离别之后 刻画心理,分析这首词的艺术手法,融 情 于 景,虚 实 相 生,作品赏析,1.诗人在上片和下片中各选取了哪些意象?勾勒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词中描写的景物 意象 意境,

13、寒蝉、长亭、骤雨,凄切悲 凉,烟波、暮霭、楚天,苍茫落寞,杨柳、晓风、残月,凄清孤寂,虚实相生 借景抒情,上片,下片,实写,虚写,感情基调:凄凉哀婉,艺 术 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柳永以清秋萧瑟之景,写离别凄恻之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 即景抒情,融情入景,达到了情景交融天衣无缝的境界。,课堂练习,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实 虚,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虚写,实写,2、作者用什么样的抒情方式将凄凉哀婉的感情表现出来的?,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写景),请划出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并细细体

14、味。,直接抒情的句子,上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下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兰舟催急,执手相看 泪眼相对,难分难舍,自古多情,何堪清秋,忧伤失意,直接抒情,思考: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请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好景虚设 风情难叙,帐饮无绪,孤寂痛苦,无奈眷恋,烟波暮霭楚天,苍茫落寞,杨柳晓风残月,凄清孤寂,借景抒情,景物特点,缠绵哀怨 伤感低沉,寒蝉长亭骤雨,凄切悲凉,写景的句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不止交代离别的节令、时间、地点、气候,也不止烘托悲苦凄凉气氛,主要是表

15、达作者内心的痛苦。时值深秋,作者与恋人在城外的长亭里饯别,寒蝉凄切的嘶鸣使人倍添愁苦,面对着美酒,却毫无心情。骤雨初歇,暮色苍茫,这时候无论如何都该启程了。不想走而又不得不走,作者心中矛盾而又痛苦。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是借浩渺的暮霭来表现黯淡的离愁。作者要去的地方,那千里烟波之上是沉沉暮霭,那沉沉暮霭之上是辽阔无边的楚天,这一去不知何处才是归宿,也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前途茫然,作者心中无限悲戚。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醒之后,看到岸边的杨柳的枝条在晓风中徐徐飘拂,再加上那一弯残月的映衬,越发增添了凄清、伤感的情调。,中国古代诗歌里的意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

16、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张籍蓟北旅思)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晁补之忆少年)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维芙蓉楼送辛渐)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送魏二),总结,今天我们学了婉约词的代表作雨霖铃,这首词以冷落的秋景作衬托,精心刻画难分难舍的惜别场景,进而想象别后的离愁别恨. 从表现手法上看,有值得我们借鉴的: 1、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

17、景交融. 2、虚实结合:设想别后场景,是虚写;铺写别时之情,是实写。,上阕:,皆,长亭别离,写实,景语:,情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虚,写实,写实,皆,下阕:,羁旅长愁,写虚,景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情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屯田永者,变旧声做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 李清照词论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二句,表明别后冷落凄清之感,写出一种典型的怀人境界,足

18、以与诸名家的“雅词”相比。可谓雅不避俗,俗不伤雅,显出柳词的特色。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发展了长调的 体制,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织较为复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柳永以当时的新声慢曲,取代了唐五代的旧有小令。两宋慢词的时代,实自柳永开启的。,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有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抱负,改造世界,名垂后世。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要成名只有一条路去当官。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在从政大路上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

19、文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样虽说不求闻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 梁衡读柳永,柳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到民间去的词作家。也许我们可以责备柳永没有大志,同为词人不像辛弃疾那样:“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不像陆游那样:“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时势不同,柳永所处的时代正当北宋开国不久,国家统一,天下太

20、平,经济文化正复苏繁荣。京城汴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新兴市民阶层迅速形成,都市通俗文艺相应发展,恩格斯论欧洲文艺复兴时说,这是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市民文化呼唤着自己的文化巨人。这时柳永出现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的市民文学作家。他在市井这块沃土里酣畅淋漓地发挥了自己的才华。 梁衡读柳永,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 俞文豹吹剑录,讨论,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

21、清照声声慢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赤壁怀古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 ,风格比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豪放派婉约派,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 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课外扩展,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耆卿词曲处能直,密处能疏,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北宋巨手。” 清代 冯煦,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再 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