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学专业课程论文题目 现代金融学与心理经济学在中国股市的应用探讨 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 专业 经济学 班级 1282 学号 10 学生姓名 吴佳朴 导师姓名 苏选良 完成日期 2015 年 11 月 21 日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 现代金融学、心理经济学与股市研究 .2(一) 现代金融学 21、定义 22、现代金融学在股市中的应用 2(二) 心理经济学 41、定义 42、心理经济学在股市中的应用 4二、 2015 年 6-9月份股灾分析(集体踩踏事件) .5(一)股灾概况 .5(二) 股灾原因 51、根本原因 小盘股估值泡沫 52、直接原因 杠杆资金平仓导致踩踏 63、表面原因 恶意
2、做空 64、制度因素 监管不力,制度缺陷 7(三)股灾反思 .7三、 对投资及投资者的建议 .7(一)倡导理性投资和价值投资 7(二)激进保守各取所需 .8(三)控制风险减少损失 .8(四)逆向思维的建筑 .9参考文献 .10.现代金融学与心理经济学在中国股市的应用探讨摘要:近些年来,由于受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现代金融理论、心理经济学理论及金融创新等的影响,金融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同时金融市场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波动,而作为在初级发展阶段的中国金融市场也必将面临更加剧烈的波动。特别是处于潜在金融风险最大领域的股票市场,不可避免的成为金融风险管理的重点。股票市场是一个高收益同时伴随着高风险
3、的市场,而中国的股票市场,更是一个新兴的、发展迅速的、不太成熟的市场,相应的其风险性问题更为突出,而中国的风险管理一直处于传统的简单的管理阶段,缺乏相应的现代化科学管理。 经济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 和理论研究社会经济现象、解释社会经济行为的应用性科学,是深入社会大众的显学;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心理学仍偏重于实验室或西方式的研究,似乎 与社会经济中的热点问题有点脱节、在某种程度上既偏离了经济心理学的宗旨,也让世人觉得它似乎有点虚无。本文通过对经济心理学产生、发展和现状的探讨,试 图呼吁众学者回归经济心理学的创建宗旨,像其他学科一样走出一条中国经济心理学的发展之路。关键词:现代金融学、
4、心理经济学、中国股市、风险管理.现代金融学与心理经济学在中国股市的应用探讨1、现代金融学、心理经济学与股市研究(1)现代金融学1、定义199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的莫顿(R.C.Merton)对现代金融学给出了一种全新解释:金融学研究如何在不确定条件下对稀缺资源进行跨时期分配。金融理论的核心是研究在不确定环境下,经济行为人在配置和利用其资源方面的行为,这里既包括跨越空间又包括跨越时间的情况。时间和不确定性是影响金融行为的中心因素。这两者相互作用的复杂性成为刺激金融研究的内在因素,这种复杂性需要复杂的分析工具来捕获相互作用的影响。2、现代金融学在股市中的应用 (1)证券组合理论与资本资产定
5、价模型在整个金融分析的框架中,不确定性概念的引入是具有重大作用的。最早Kenes(1936)和 Hicks(1939)提出了风险补偿的概念,认为由于金融产品中的不确定性的存在,应该对不同金融产品在利率中附加一定的风险补偿。随后,Von Neumann(1947)应用预期效用的概念提出了解决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选择的方法,在此基础上Markowiz(1952)发展起了证券组合理论,他认为投资者选择证券组合时关注的只是未来现金流的均值与方差。他假设投资者的预期效用符合二次分布或者是多项式分布。Markowiz的主要研究结论是在不确定的前提下,最优的投资决策是分散化持有。Tobin(1958)认为
6、投资者出于自身流动性偏好的不同选择收益与风险的均衡。这进一步完善了证券组合选择理论的框架。在资产定价领域另一著名的理论模型就是资本定价模型(CAPM),Sharp(1994)和Lintner (1995)用公式简明地表述了资产组合的价值与无风险利率以及资产的风险水平之间的关系。(2)古典资产模型以 CAPM为代表的资产定价模型,为资产定价提供了一个简洁的计算方法,并且得到了一些在实证方面的研究的支持(Fama and Macbeth,1973),但是对现实中的一些异常现.象仍然缺少有效的解释能力,Brennan(1989)认为 CAPM是建立在所有投资者对投资的预期与风险都具有共同的估计与判断
7、,并且所有投资者的效用函数一致的假设基础之上,这一假设与现实不一致,这是导致 CAPM对一些现实问题缺少解释力的根本原因。以后正是对这些假设的质疑,推动了信息不对称概念的提出与研究。(3)市场有效性假说市场有效性假说认为,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中,不存在不对称信息与市场摩擦,影响未来平均收益的只是投资风险的不同。在 20世纪 60年代有大量研究工作者对市场有效性假说进行了检验, Fama(1973)通过对美国证券市场的实证检验,认为有效市场假说是成立的,但是很多研究人员发现了在市场中,存在着许多市场有效性假说或者 CAPM 模型解释不了的异常现象。例如,Basu(1977)发现资产的平均收益除了与
8、 CAPM中的 系数有关外,还与资产的价格盈利比率(P/E 比率)有关,在相同 系数下,价格盈利比率高的股票(成长型股票)的市场价格好于价格盈利比率低的股票(价值型股票);Benz(1981)发现股票的市场价格还与上市公司的规模有关;Stattman(1980)发现股票的价格与账面价值的比率(P/B 比率)也是影响股票价格的重要因素。Fama 和 French (1993)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因素模型,即在影响资产价格的 因素外,加入了 P/E比率和 P/B比率因素。另外,许多研究人员从时间序角度研究也发现了一些市场有效假说与 CAPM解释不了的异常现象,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 Pozeff
9、和 Kinney(1976)发现的所谓“一月效应“;他们发现在纽约证券市场的指数在一月期间的存在明显低于其他月份的现象;还有就是Cross(1973)和 French(1980)发现存在类似的 “星期一效应“,以后许多研究人员在世界范围内验证了这两种现象的存在。对这些异常现象的解释,有效市场假说显得无能为力,有人曾经试图将 “一月效应“解释为到年末税收流出的影响,但是在英国、澳大利亚等税收年度不在 12月份的国家,仍然存在“一月效应“就无法解释了。有些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这些异常现象,例如,Dreman(1982)将股票价格的 P/E比率效应解释为,由投资者总是过高估计具有高成长性股票的成长
10、性,导致市场中具有高 P/E比率的股票的价格被高估了,这是导致股票收益率低的原因。(4)连续时间模型在资产定价理论中的另一个重要假设是:证券市场总是在连续过程中,在这一假设前提下,Merton(1969,1971)将 CAPM发展为瞬时资本资产定价模型(ICAPM),同样在信息对称、无摩擦的市场中,资产价格的变化符合 Ito过程,在这种条件下,资产的价格与投.资者的效用偏好无关。在随后的研究中 Merton(1973)和 Black (1973)应用以上连续时间模型成功地得到了期权定价公式,这一公式后来被大量的实证研究所证实,并且被广泛在实践中应用(5)红利信号模型关于公司红利决策的困惑引起了
11、许多学者的关注,除了公司更愿意支付红利而不愿意将利润用于股份回购的异常现象之外,Lintner (1957)还发现公司在进行红利决策时,由于受累进税制的影响,更愿意使各年的红利平滑些,所以公司每年的红利波动要远远小于股票价值波动,有关税收减免的理论解释较为理想,并且在以后被许多学者用实证方法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但是税收效应并没有很好解释公司为什么更愿意支付红利的困惑。(6)首次公开募股(IPO)用的估值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收益折现法与类比法。所谓收益折现法,就是通过合理的方式估计出上市公司未来的经营状况,并选择恰当的贴现率与贴现模型,计算出上市公司价值,如最常用的股利折现模型(DDM)、现金
12、流贴现(DCF)模型等。贴现模型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如何确定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和折现率,而这正是体现承销商的专业价值所在。所谓类比法,就是通过选择同类上市公司的一些比率,如最常用的市盈率(P/E 即股价/每股收益)、市净率(P/B 即股价/每股净资产),再结合新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如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来确定上市公司价值,一般都采用预测的指标。市盈率法的适用具有许多局限性,例如要求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要稳定,不能出现亏损等。而市净率法则没有这些问题,但同样也有缺陷,主要是过分依赖公司账面价值而不是最新的市场价值,因此对于那些流动资产比例高的公司如银行、保险公司比较适用此方法。在此次建行 IPO过程中,按
13、招股说明书中确定的定价区间 1.92.4 港元计算,发行后的每股净资产约为 1.091.15 港元,则市净率(P/B)为 1.742.09 倍。除上述指标,还可以通过市值/销售收入(P/S)、市值/现金流(P/C)等指标来进行估值。通过估值模型,可以合理地估计公司的理论价值,但是要最终确定发行价格,还需要选择合理的发行方式,以充分发现市场需求,常用的发行方式包括:累计投标方式、固定价格方式、竞价方式。一般竞价方式更常见于债券发行,这里不做赘述。累计投标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新股发行方式之一,是指发行人通过询价机制确定发行价格,并自主分配股份。所谓“询价机制”,是指主承销商先确定新股发行价格区间,
14、召开路演推介会,根据需求量.和需求价格信息对发行价格反复修正,并最终确定发行价格的过程。一般时间为 12 周。例如此次建行最初的询价区间为 1.422.27 港元,此后收窄至 1.652.10 港元,最终发行价将在 10月 25日前确定。询价过程只是投资者的意向表示,一般不代表最终的购买承诺。(2)心理经济学1、定义经济心理学是应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研究对象为个体及群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所涉范围较广。从现有学科分类的角度看,经济心理学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广义的经济心理学包括管理心理学、劳动心理学、人事心理学、就业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等等。
15、狭义的经济心理学则以从事直接与拥有货币之后产生的心理与行为为主。它主要包括:消费心理学、投资心理学、税收心理学、保险心理学、储蓄心理学、赌博心理学、慈善心理学等具体领域。它更多地涉及个体或群体在获得货币之后的经济心理行为的机制和规律,而较少或较间接涉及商品的生产领域。另外,广义经济心理学中的部分研究领域相对系统和成熟,而狭义的经济心理学尚属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研究的对象是狭义的经济心理学。狭义的经济心理学在西方发达国家是一个比较薄弱的学科领域。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其主要假设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基础上的,个体被看成是一个具有经济理性的、独立的、可以自主选择和决策行为的个体。因此,个体的心理层面
16、的其它特征便被经济学家忽略了。近年来,西方新经济社会学、经济人类学和经济心理学的发展,与经济学形成了学科之间的对话,提出不同文化、社会中的个体对于财富的理解是不同的,在经济刺激和经济行为之间存在着社会、文化和心理构成的“黑箱”,个体并不是总是按照经济理性来选择自己的经济行为。2、心理经济学在股市中的应用(1)股民心理特征激进保守各取所需:今天,理财师把心理经济学和我国先哲的思想引入理财规划之中,提升了理财设计的个性化。首先对客户进行心理测试,根据其心理承受能力确定其在激进、积极、理智、保守等四种投资类型中属于哪一种后,再制定出的理财规划更具有可操作性。以往常经验,假设两个人分别是激进型和保守型
17、的投资者,即使收入、支出和资产等情况完全相同,理财计划也应完全不同。激进型投资者资产中股票的投资.比例可达 45%,房产可以有 30%。而保守型的投资者,股票比例低于 10%,房产的比例不应超过 20%,反而债券比例可达 50%。如果让激进型的投资者把资产过多地投资于低风险品种,是浪费了其较高的心理承受能力,激进型的人也会因此感到被束缚了手脚而浑身不舒服;反过来让保守型的投资者大比例投资高风险产品,长此以往一定会使其心力交瘁。曾有一位少年写信求助财经节目主持人,叙述其父炒股遭遇 3年熊市后,原来开朗的性格变得沉默寡言,使整个家庭气氛异常紧张,影响了全家人的正常生活。实际上原因就是其父根本不适合
18、炒股,保守型的人做了激进型的投资所致。控制风险减少损失:根据心理承受能力制定理财计划的第二个作用,是帮助投资者控制了风险。知道自己属于保守型的人,把股票投资比例控制在资产的 10%以下,即使遇上如今 4年的熊市,10%部分亏去一半,毕竟所有资产还剩下 95%,尚不至于影响家庭正常的生活,可以泰然处之。笔者认为许多投资者在最近 4年的熊市中之所以损失惨重,除市场本身的原因外,不知道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属于何种投资类型,盲目扩大在股票上的投入也是重要原因。逆向思维的建筑:以心理承受能力高低来决定理财的第三个作用,可以帮助投资者冷静应对行情变化,不受周围的气氛影响。知道自己属于保守型投资者,在高风险产品
19、的投资中,除控制仓位外,可以采取小富即安、微损即止的方法,既有收益,又可以减少损失,很可能因此躲过大熊市;而激进型投资者,在自己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大可持有一段时间,避免追涨杀跌,与大众逆向思维,人弃我取,往往会有翻番甚至数倍的利润。如果你已经是一名投资场上的“老运动员”,但至今还不知道自己具有何种心理承受能力,或者你是即将步入市场的新手,都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测定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此基础上的理财,能够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心理经济学启示:为何买涨不买跌心理经济学与普通人的投资理财有什么关系呢?在生活中常会有这样的现象:价格上涨即便达到疯狂的程度,投资者照样趋之若鹜,奋不顾身地投入
20、,根本不理会价格已远远超出商品本身的价值;反之,当价格一跌再跌,商品的价值早已凸现,但依然无人问津。目前中国的房产和股票就是上述现象的最好写照。心理经济学认为这种现象说明,人的心理感情在大多数时间里代替理智主导人的经济行为。从众和恐惧是产生买涨不买跌现象的根本原因。既然人的投资行为是由心理因素主导的,那么“克服投资过程中的心理障碍,选择适合自身心理承受力的对象和投资方.式“,就是心理经济学倡导的理念。2、2015 年 6-9月份股灾分析(集体踩踏事件)(一)股灾概况2015年 6月中旬开始,中国资本市场发生有史以来最恶劣的一轮股灾。上证指数从5174点跌至 3373点,幅度 34.8%;深证指
21、数从 18182点跌至 10850点,幅度 40.3%;代表成长股的核心指数中证 500从 11589点跌至 6444点,幅度 44.4%;截止 7月 8日收盘,跌幅超过 30%和 50%的分别有 2139家和 1390家,占比为 77%和 50%,另外还有高达 1400家公司选择停牌躲避股市持续急剧下跌。但 8月 18日之后,A 股市场再次下跌,且跌势较救市之前更加迅猛。在过去 69月的三个月的时间里股市持续暴跌,此次股市下跌时间之快,暴跌之迅猛,令监管者始料未及。(二)2015 年股灾定性这是一场互联网信贷新体系对银行信贷传统体系的冲击事件。虽然最终反映在股市暴跌上,但实际上是一场 “互联
22、网信贷革命”,也是现在阶段必须镇压下去的“革命”。这是新生事物对传统体系的造反,是网络信贷对传统银行信贷、网络类券商对传统券商店商、众筹金融对传统金融管理的一次巨大冲击。这场革命酝酿已久,迟早要来,造成的后果是破坏性的,迹近颠覆。现在要镇压,以后要招安,未来是主流。(三)股灾原因1、根本原因小盘股估值泡沫今年以来,代表成长股的中证 500指数上升幅度最高达到 119%;代表新兴成长板块的创业板指数上升幅度达到 175%,平均 PE升至 140倍以上!这个估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大部分市场的股市泡沫时期!市场给于新兴成长股太高的预期!而实际情况是,这类中小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较弱,转型前景不明朗,总
23、体业绩增长不尽人意,对应的大股东炒高股价后疯狂的减持公司股票。估值严重泡沫化,是危机产生的根源!2、直接原因杠杆资金平仓导致踩踏A股这一轮行情,与以往牛市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是资金牛市而非业绩牛市。这一轮牛市的启动背景是:利率下行,估值上行。实体经济困难的背景下,央行通过多次降低准备金,多次降低利率,实行了事实上的宽松货币政策,资金成本降低导致了大量资金流入股市,抬高了市场整体估值。而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实际经营状况是糟.糕的,业绩普遍不行,整体负债率高企,利润率极低。综上:股市上扬仅仅是估值的上扬,业绩则远远没有跟上股价的上扬。与以往股市调整的另一个核心区别是:杠杆工具的参与。在这一轮牛市中,杠
24、杆资金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据估算,高峰时杠杆资金规模约 4万亿以上,主要包括:场内融资规模 2.27万亿;场外配资规模约 1.8万亿元。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规模,几乎占据了 A股流通市值的 10%,对比国际上任何一个市场,杠杆资金超过流通市值 5%都已经是非常危险的信号!这个问题衍生的另一个问题是杠杆率,场外配资的杠杆率相当高,普遍达到 3-10倍杠杆,这意味着,一旦股市下调 10-30%,迎接这些资金的将是爆仓。事实也正是如此,当 6月中旬股市开始调整后,场外配资陆陆续续被强行平仓,所以经常出现每到下午 2点 30平仓时间,市场就开始大幅度跳水的现象。场内融资的杠杆率较低,平均 1倍左右,刚
25、开始是相对安全的,平均平仓线在 3800点以下,但随着恐慌的蔓延,当跌破 4000点,场内融资也开始危在旦夕,止损盘开始逐步涌出,市场的负面循环效应明显,券商开始建议融资客户清仓,抛售进一步加剧了恐慌,跌至 3600位置时,市场已彻底崩溃,场内巨额融资盘开始排队被平仓,而平仓又导致了恶性踩踏,持有股票成了一种巨大的风险,全市场的参与者开始比赛出逃,危机甚至蔓延到港股市场,蔓延到美股的中国概念股,银行资金也面临巨大的坏账风险!在最不应出台打击政策的超级钱紧的 6月出台打击涉及资金的政策,犯了大忌;完全没有风险评估,酿成大灾大祸,以至于所有管理股市的政策在两周内用尽,还要调用举国资源,险些造成国家
26、经济危机,破坏了国家整体改革大计。场外非银网络信贷杠杆配资融资是祸根;场内券商融资也有责任 股指期货是后期暴跌和崩盘的主凶,最凶恶的内鬼。3、表面原因恶意做空7月 9日,公安部开始介入调查证券市场恶意做空问题,就是所谓的跨市场操作在期货市场做空的同时,通过抛售现货打压市场。这部分资金传言有两部分,一是海外对冲基金,另一方面是配资公司。但这些均不构成股灾的核心因素,首先国内目前仍是资本管制时代,海外资金在 A股参与度极低,影响力也很有限。其次配资公司在强行对客户账户平仓,同时做空股指期货,客观上给市场制造了抛压,但这也是其降低风险的套保行为之一,而且影响也是有限的。可以推测,事实上做空的主力资金
27、在国内,而且大部分机构(保险,券商,公募,私募等)出于对风险的控制,或多或少都参与了股指期货的做空。这些构成了市场下跌的因素之一,但仅仅只是表面原因。4、制度因素监管不力,制度缺陷.没有恶意做多就不会有恶意做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联合庄家操纵股价的案例不胜枚举,但很少有被调查的,被调查的很少有结果的,有结果的很少有被重罚的!正因为太多公司打着市值管理的旗号,发布或有或无的利好,利用火热的市场抬高股价,高位减持,才为大崩溃埋下了种子。没有业绩支撑的股价好比空中飞行的猪,摔下来是早晚的事。任性停牌加剧流动性危机:世界上没有哪个市场有我们这么任性,上市公司想停牌就停牌!正因为大量公司选择停牌,导致市
28、场没法完成交易,想卖的卖不出去,然后只能卖没有停牌的公司,结果导致未停牌的公司被大量抛售,产生恶性循环!对场外高杠杆配资监管不力:大量的 5-10倍杠杆的资金入市,却一直游离于监管之外。证监会居然在 5200点高位,突然要求证券公司切断杠杆资金接入,这无疑是不成熟的监管行为。该防患于未然的时候没有行动,高位盲目下手无疑是非常危险的举措!官媒误导舆论影响恶劣:在市场大幅度上涨后,不少股票已经呈现泡沫化特征的现实下,代表官方媒体的人民网居然鼓吹 4000点仅仅是牛市起点,大有号召股民入市的姿态。此外包括证监会旗下的几大证券报都有类似的声音出现,在本身不成熟的市场中,在不成熟的中国散户化投资者中,此
29、举影响实在恶劣!市场长期的多空失衡:长期以来,A 股市场,多空失衡。从融资融券数据来看,场内融资余额一度高达两万多亿,而融券余额只有几十亿,相差几百倍,严重畸形。做空机制形同虚设,导致市场只能单边融资做多,泡沫一发不可收拾,没有制衡的结果就是灾难。(三)股灾反思政府机构反思因为股票市场经历了一个此前大家所没有经历过、由场内流动性枯竭所引发的股灾,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面对这样的股灾一定都会出手干预,因为大家都没有经历过股灾,什么方式最有效,站在之前都可以讨论,之前政府用非常强有力的措施遏制了恐慌,重新恢复了场内的流动性,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会这么做,而且迄今为止看起来从效果上来看,市场已经基本
30、稳定,在这个层面上我们认为这样的做法完全可以理解的。3、对投资及投资者的建议(一)倡导理性投资和价值投资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离不开投资者的参与,离不开良好的投资理念。成熟理性的投资.者群体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也是资本市场安全运行和功能发挥的基本保障。当前市场存在的一些不理性的投资观念和行为,还没有引起广大投资者的足够重视。比如有的投资者不认真研读招股说明书、公司基本面等信息,盲目热衷于“打新”、“炒新”,结果遭受很大损失。面对市场快速发展的局面,我们深切感受到,如果广大投资者能够认真研究公司的基本面,潜心寻找具有发展潜力的股票,不盲目追新、跟风、炒作概念,股市结构就会好转,市场秩序就会好转,
31、投资价值就会提升,就会让参与市场的各方共同获益。因此,培育健康成熟的投资文化,是当前服务投资者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方面根本改变了,才能真正建立起具有吸引力的、功能完善的市场,增强各方参与者的信心,才能真正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落到实处。(二)激进保守各取所需引导普通投资者投入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称的产品和领域,没有强制性,是监管部门从警示风险的角度善意地提醒投资者、保护投资者。证监会肩负着依法维护资本市场秩序、推动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责,除了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任何特殊利益。今天,理财师把心理经济学和我国先哲的思想引入理财规划之中,提升了理财设计的个性化。首先对客户进
32、行心理测试,根据其心理承受能力确定其在激进、积极、理智、保守等四种投资类型中属于哪一种后,再制定出的理财规划更具有可操作性。以往常经验,假设两个人分别是激进型和保守型的投资者,即使收入、支出和资产等情况完全相同,理财计划也应完全不同。激进型投资者资产中股票的投资比例可达 45%,房产可以有30%。而保守型的投资者,股票比例低于 10%,房产的比例不应超过 20%,反而债券比例可达 50%。如果让激进型的投资者把资产过多地投资于低风险品种,是浪费了其较高的心理承受能力,激进型的人也会因此感到被束缚了手脚而浑身不舒服;反过来让保守型的投资者大比例投资高风险产品,长此以往一定会使其心力交瘁。曾有一位
33、少年写信求助财经节目主持人,叙述其父炒股遭遇 3年熊市后,原来开朗的性格变得沉默寡言,使整个家庭气氛异常紧张,影响了全家人的正常生活。实际上原因就是其父根本不适合炒股,保守型的人做了激进型的投资所致。(三)控制风险减少损失根据心理承受能力制定理财计划的第二个作用,是帮助投资者控制了风险。知道自.己属于保守型的人,把股票投资比例控制在资产的 10%以下,即使遇上如今 4年的熊市,10%部分亏去一半,毕竟所有资产还剩下 95%,尚不至于影响家庭正常的生活,可以泰然处之。笔者认为许多投资者在最近 4年的熊市中之所以损失惨重,除市场本身的原因外,不知道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属于何种投资类型,盲目扩大在股票上
34、的投入也是重要原因。(四)逆向思维的建筑以心理承受能力高低来决定理财的第三个作用,可以帮助投资者冷静应对行情变化,不受周围的气氛影响。知道自己属于保守型投资者,在高风险产品的投资中,除控制仓位外,可以采取小富即安、微损即止的方法,既有收益,又可以减少损失,很可能因此躲过大熊市;而激进型投资者,在自己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大可持有一段时间,避免追涨杀跌,与大众逆向思维,人弃我取,往往会有翻番甚至数倍的利润。如果你已经是一名投资场上的“老运动员“,但至今还不知道自己具有何种心理承受能力,或者你是即将步入市场的新手,都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测定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此基础上的理财,能够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参考文献1、心理经济学乔治坎特纳2、现代金融学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版3、中国知网4、投资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