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周长的认识 》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angtianxu2 文档编号:2903635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长的认识 》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周长的认识 》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周长的认识 》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周长的认识 》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周长的认识 》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江口小学 钟从英一、教学依据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 41 页的内容。二、设计思路(一)指导思想本节课围绕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和理解,创造让学生充分猜想、探索的活动空间,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去设想、推测、表达、交流,逐步探索出“周长”的含义,进而,在大量的操作活动中体验、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使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在实践中得以升华,并对以后“周长的计算”的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二)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因此,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通过让学生仔

2、细观察、亲身体验、动手操作、分析判断这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周长的含义,在活动中掌握测量方法。从而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做数学”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三)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四边形的第三课时认识周长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平面图形周长的教学。教材没有直接给出周长的定义,而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在获得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周长的含义。接着,以已有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实物去量一量它的周长,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

3、义,知道可以怎样测量周长。为下节课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做准备。(四)学情分析周长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的认知基础:一是在二年级学会了测量长度,二是在二年级(下)已对长、正方形进行了认识,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认识周长。 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有待发展,平时我们呈现给学生的所有图形,学生直观看到的是一个平面图形。而要让学生说到周长就会去想到“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则是一个较难的认知过程,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则是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挑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对此要注意启发、指导学生的学习。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知道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周长。初

4、步学会表达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说一说,动手摸一摸、画一画,结合实际测量活动,经历认识周长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积极与同伴合作,体验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正确地测量物体周长的方法。5、教学难点会用不同方法,不同测量工具能正确测量物体的周长,最终理解周长的含义。6、教具准备树叶、国旗、一元硬币、五角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卡片。7、学具准备直尺、线、软尺;树叶、国旗、一元硬币、五角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卡片;表格。八、教学过程(一)巧用“周”字,引导探索“周长”的含义。1.谈话引入课始,教师采用机动灵活的方式引入“

5、周”字,并板书:周。师:大家知道这个“周”字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的回答有:一星期、一周;周围、一圈儿;人的姓氏;等等。2.揭示课题师: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知识就与这个“周”字密切相关。(教师把树叶、国旗、一元硬币、五角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卡片贴于黑板)揭题:我们要研究的就是这些图形的“周长”。补充板书:长(完善课题“周长”)。巧妙的引入,唤醒了“周长”在学生大脑中的第一认知经验,激发了学生在此基础上的大胆猜测,推理和实践的主动探索的愿望,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3.猜测,探索师:猜猜看,这些图形的周长有可能会跟“周”字的哪种意思有关?生推测:与“周围”“一圈儿”这种意思有关。师:

6、那么,照大家的这种理解,数学课本的周长应该是指它的?请学生在实物上摸一摸。说一说:怎样是一周?(从某一点开始绕一圈回到这个点)请你将树叶的周长画在练习本上。4.归纳认识师:这些图形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自己的周长。那么,“周长”究竟是指这些图形的什么?能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试一试!生 1:比如三角形的周长就是它三条边的长度。生 2:周长是一个图形所有边的长加起来。生 3:像圆形,没有直直的边,它的周长就是它一周的长度。师:我们看看课本 41 页是怎样介绍的。 齐读: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师质疑:这里好像有个词不常见? 生:封闭。 师:谁能解释? 生解释。教师画图说明。(圆

7、、长方形:封闭与不封闭)教师小结:像这样首尾相接起来的就是封闭图形,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让学生尝试着表达对周长的理解和认识,学生要经历独立把自己对图形周长的零碎的表象认识归纳并表达出来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你能指出我们身边的物体表面的周长吗? 师:下面请和你小组同学指一指、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周长。 指的时候要注意首尾相接,说的时候要说清是哪个面上的周长。 学生活动,汇报交流。 (二)操作活动,自主体验“周长”的意义1.谈话引入师:我们有办法知道上面这些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吗?生:可以量一量。师:你有信心测出上面这些图形的周长吗?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在操作中才能更进一步

8、体会周长的意义,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探索空间和发展空间。 2.渗透要求师:老师准备了 “智慧小手测量单”,请你先看一看。 物体或树叶国旗一元硬币五角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头围腰围图形周长测量方法师引导:这里有好多活动是一个人很难完成的,需小组合作完成这些活动。接着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学具,充分利用你现有的学具和测量工具完成这些活动,组长记下数据和测量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配合得最默契,完成得最多!在学生必须寻找搭档才能完成的这些操作活动中,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无形中得以培养。 (三)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的成果师:各小组通过测量和探索这么多图形的周长,你们组测量的周长

9、是多少呢?又获得了哪些好的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便?和大家交流交流。生 1:我发现有很多图形的周长,测量时不用测出它所有边的长度,只要测出一部分就行了。比如:五角星,它的十条边都一样长,只要测出一条边的长度,让十个一样的数加起来就可以了。生 2:长方形的周长,不必将四条边的长度都量出来,只要量出一条长边、一条短边就知道其他的边了,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生 3:我发现圆形的周长很难量,用直尺不行,我们用线绕它一圈儿,却发现稍微用点力,线就拉直了,很不容易测量。生 4:有办法,可以把它对折,这样可以只绕出它半圆的长度,然后乘 2 就行了。生 5:还可以再对折,这样要量的曲线就更短了,测量这段曲线

10、的长度再乘 4。生 6:测腰围时,我发现从外面量就把衣服的厚度也量进去了,不准确,应该贴着肚皮量。生 7:我知道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还能测量出很多图形的周长。 (四)总结激励,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你学得快乐吗?3.教师评价教师小结:这节课里,大家不仅知道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更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难时,大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还从这些活动中探索出了很多重要的数学知识。真不简单!这与你们每两个搭档的团结是分不开的,祝贺你们!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把自己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能力更充分地发挥出来!评价生动具体,不仅关注了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更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激

11、励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五)布置作业:小练习册第 2728 页。板书设计: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它的周长。“卡片”、“图形”九、教学反思周长的认识教学反思认识周长是孩子们以后计算图形周长的重要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以下优点和不足。一、优点1. 导课设计与语文学科整合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这个词语,所以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设计这一课时,我主要首先写了一个“周”字,让孩子们说一说周有哪些含义,然后再出示“周长

12、”,让孩子们猜一猜周长的“周”,是什么意思,并指出周长的“周”是周围的意思,是指绕实物一周的长度,很自然地导出课题。2. 从多种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测量实物周长活动的环节上,我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小伙伴合作,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操作过程中,学生出现了不同的测量方法,有的用直尺量(规则图形),有的用绳子围一围,再量出绳子的长度(不规则图形),体现了从多种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也避免了学生产生只有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规则圆形才能求周长的思维定势。二、不足之处1. 在学生动手测量树叶的周长时,由于在进行测量之前缺少对学生方法选择的引导,我发现学生对测量方法的选择很随意,不能较准确的测出叶子的周长,如果在测量之前加上个“你打算怎样来测量?”问题的探讨,也许孩子们完成的会更好一些。2. 学生在测量自己的腰围时,教师指导不到位,致使有很多学生对腰围的认识还不够,掌握的测量能力不熟悉。以后的教学要继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3. 纵观整节课,我感觉最遗憾的还是小组合作,让学生运用手中的学具测量实物的周长,虽然我让学生进行了一些分工,但仍是优等生控制着整个局面,中差生就只有看和做做助手的份,怎样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加强小组建设,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