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乡愁教学设计轵城实验中学 曹佩贤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2、品味诗歌独特、精炼的语言,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浓烈的思乡之情3、感知诗歌内涵,能够结合诗中的意象构设画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毛阿敏的乡愁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就是根据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改编而成的。1972 年,台湾的一个深夜,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诗人余光中手持酒杯倚窗而立,酒入愁肠,思乡之情涌上心头,他走进书房,用了短短 20 分钟就写下了这首诗。这短短的 20 分钟的创作,88 个字,却凝聚了他 20 年的牵挂和惦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余光中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吧
2、!(教师板书课题:乡愁)二、 初读诗歌,感知乡愁1、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自由朗读一遍课文2、学生齐读课文一遍注意这几个字的读音:“这头”和“那头”在口语中常读作“zhi tu”和“nitu”),另根据汉语拼音规则“啊”字在句末2作语气词时,如果前一音节末尾音素是 i 时,读做“ya” 。这首诗第三节的第一句应读为“后来(l)i 啊(ya)” 。强调完后让学生齐读3、师配乐范读4、生自由读(语调深沉,语速舒缓)5、找一生读三、品读语言,体会乡愁在这首诗中,作者是通过哪些独特的词语来抒发他浓浓的思乡之情呢?(一) 、饱含深情的意象:“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1、找四个同学读这首诗,体会
3、一下这四个意象传达出的情感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它们共同传递出一种浓浓的思乡之情。2、那么,大家觉得这四节中最感人、最沉重的是哪一小节?明确:第三小节3、第三小节和其他小节相比做了一点改动,能看出来吗?明确:其他三小节的最后都是“”这头“那头” ,这一小节是“外头” “里头” 。4、外头和里头距离究竟有多远呢?明确:是啊,外头和里头是生与死的距离。母亲在矮矮的坟墓中静静地长眠,余光中站立在外头泣不成声。那贴着邮票的家信再也无法送达,那深深的思念之情再也无法让母亲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近在咫尺却阴阳两隔更让人悲伤呢?让我们再来读这一小节,3读出距离的遥远和
4、情感的沉痛。生读朗读指导:“后来啊”深吸一口气,用叹气式的方式来读,读出酸楚和陈痛之感。 “母亲在里头”应该声音断续、带点哭腔来读。学生再读,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情感。生他养他带他一路逃难的母亲,现在静静的躺在坟墓之中,再也听不到儿子的呼唤了,而在坟墓的外头,余光中曾写了很多诗作来呼唤母亲,在此老师摘录了一节,我们共同来朗读感悟一下。而清明的路上,母亲啊,我的足印将深深。柳树的长发上滴着雨,母亲啊,滴着我的回忆,魂兮归来,母亲啊,来守这四方的空城。招魂的短笛节选(二)低回婉转的叠词:“小小” “窄窄” “矮矮” “浅浅”我国古典诗歌尤其是诗经中大量使用叠词,余光中先生对叠词也是情有独钟,为什么使用
5、叠词呢?让我们先来比较一下:乡愁是一枚小邮票 (男生)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女生)乡愁是一张窄船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坟墓 4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海峡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明确:1、使感情变得浓重、绵长(从词语的重叠上分析)2、用“小小” “窄窄“矮矮” “浅浅”反衬出了乡愁的浓重3、使感情回环曲折、低回婉转(从这几个叠词的声调上分析)(三)浓缩着悲欢离合的时间词: “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这些时间短语对表达乡愁有什么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乡愁越来越浓,越来越厚。小时候他的乡愁是对母亲的依恋和牵挂,长大后是对妻子的思念,后来是痛失母爱的悲伤,现在
6、是对海峡两岸统一的期盼,可以说由个人的离愁上升到了家国之愁。我们来读一读,读出越来越浓,越来越厚的思乡之情。(四)重章叠句:“小时候”这些表时间的短语, “乡愁是”的句式, “这头” “那头”各章的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咏唱,称之为重章叠句。它常常用于表现人物的一种回环往复的强烈感情,给人以“百转千回” 、 “绕梁三日”的感受。诗人余光中就是借助重章叠句来表现自己强烈的思乡之情,让我们再来读这首诗,读出“百转千回” ,读出“绕梁三日”的感觉。5四、构设画面,升华乡愁1、一道天然的海湾,隔断了海峡彼岸同胞回乡的脚步,却锁不住他们浓浓的思乡之情。或许是一朵浮云,或许是一段乐曲,
7、或许是一幅画面,都能串成优美的诗情。诗中有画,这是多数抒情诗所共有的一个特点。请同学们一起静思片刻,然后选择这首小诗的任何一小节,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你细腻、优美而又抒情的笔触描绘出属于你心中的那一幅优美图画,不少于 150 字。教师示范:深秋的傍晚,村口,小路向远方延伸,一位少年,背着一个大包,步履匆匆。一位母亲,满脸伤感,提着一个行李箱,吃力地跟着,只听见他们脚下的落叶嚓嚓地响。到了分手的路口,不能再送了。少年停了下来,母亲也缓缓放下箱子。母亲盯着少年的脸,悠悠地说:“别忘了来信。 ”少年用力点点头,提起箱子转身走向前方。母亲久久伫望,目光深情而又专注,夕阳的余辉给她的面孔添上了一圈朦胧而美丽的光晕。2、请同学们停下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聆听最精彩的想象。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深深坠入余光中的情感世界中。如此好诗不背下来岂不遗憾?闭上眼睛,静想一分钟,理清诗歌思路,让我们带着对诗歌最真诚的理解共同背诵这首诗。齐声配乐背诵整首诗。 (真背不下来的,可参考大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