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临沧卓润电力有限公司运维部防地震灾害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高效有序地做好本部门应对突发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电力企业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3 适用范围适用于临沧卓润电力有限公司运维部防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坚持一保人身、二保设备的原则。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联动、快速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13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给人类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地震的一种基本现象是地面震动。强烈的地面震动可以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造成自然景观和人工建筑的破坏,如山崩、地裂(地表可见的断层和地裂缝)、滑坡、江河堵塞、房屋倒塌、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
3、梁断折、堤坝溃决、地下管道毁坏等。在有些地方还会造成砂土液化,以致地基失效,引起结构坚固的建筑物整体倾倒。在大地震后,震中附近地区可能发生地壳形变,即大面积、大幅度的地面隆起(或沉降)和水平位移。大地震还会激发地球整体的长周期自由振荡,产生余震。同时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会引发出次生灾害。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 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 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 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4 事件分级 2按照地震灾害的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地震灾害事件分为4级:4
4、.1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电(变电)站所在区域发生6.0级以上破坏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发电机组全部同电网系统解列,造成全厂对外停电,外送线路遭到破坏,失去厂用电;或虽未达到该震级,但造成特大影响的地震灾害。4.2级重大地震灾害电(变电)站所在区域发生5.5-6.0级地震,可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发电机组全部同电网系统解列、造成全厂对外停止送电;或未达到该震级,但造成重大影响的地震灾害。4.3级较大地震灾害电(变电)站所在区域发生5.5-5.0级地震,可能出现发电机组与系统解列现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无人员伤亡事件发生。4.4级一般地震灾害电(变电)站所在区域发生
5、4.0-5.0级地震。造成少量的经济损失,无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可能影响部分发电机组正常运行。5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5.1 应急指挥机构 5.1.1 应急救援工作组3(1)运行应急组:电(变电)站每个班成立一个小组,当班值长为组长。(2)检修应急组:由检修人员组成,部门分管检修副主任任组长。(3)公用系统应急组:由运行、检修、水工人员组成,当班值长任组长。(4)物资保障应急组:由运维部部门人员组成。(5)后勤保障组:由运维部部门人员组成,分管后勤、内务副主任任组长。5.2 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5.2.1 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的职责(1)在地震灾害发生后,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 根据受灾情况确定响应等
6、级,开展抗震救灾工作。(2)报告电(变电)站的受灾情况,必要时发出救援请求。(3)负责指导各应急工作组按职责分工组织抗震救灾工作。按照“保人身、保 设备、保 电网” 的原则,保障人身和 设备安全。(4)根据抗震抢险恢复生产生活的程度和灾情减弱的趋势,及时调整现场抗震减灾恢复生产生活的方案和措施。(5)完成灾后(人员伤亡情况、设备损坏情况、处理经过) 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工作。(6)宣布地震应急工作的结束。5.2.2 应急处置工作组的职责4(1)抗震抢险生产组职责:接受抗震抢险应急指挥小组领导;组织电厂人员抢险救灾;迅速查清设备受损情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稳定或恢复生产。(2)公共安全组职责:接受
7、抗震抢险应急指挥小组领导;组织指挥电厂生产生活区域的抢险救灾;迅速组织救治、转移伤员并及时排查人员、房屋建筑受损情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保障员工基本生活条件。(3)后勤保障组职责:接受抗震抢险应急指挥小组领导;地震灾害发生后,负责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联络,同时根据需求储备和输送所需的物资,做好抗震救灾的外围后勤保障工作。6 预防与预警6.1 风险监测 6.1.1 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和人员短期地震预报信息由运维部负责接收,向电(变电)站传达。6.1.2 风险监测的方法和信息收集渠道地震预报信息主要来自省(区、市)人民政府决策发布的短期地震预报。6.1.3 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电(变电)站接收
8、到预报后应立即汇报地震应急指挥小组有关人员。6.2 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56.2.1 预警分级地震预警级别按照可能发生地震事件的严重性和紧迫程度,地震预警发布级别分为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表示。(1)级预警(红色):地震临震预警,未来10日内可能发生5.0级地震。(2)级预警(橙色):地震短期预警,未来个月内可能发生5.0级地震。(3)级预警(黄色):地震中期预警,未来年或稍长时间内可能发生5.0级地震。(4)级预警(蓝色):地震远期预警,未来数年到数十年强震形势的粗略估计与概率性预测。6.2.2预警发布程序 运维部根据省(区、市)人民政府决策发布的短期地震预报,在所属管理范围内电(变电
9、)站发布相应级别的预警。6.2.3 预警发布后的应对程序和措施应急指挥小组采取相应等级的应急防御措施,根据震情发展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发布避震通知,必要时组织避震疏散;对机组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督促检查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保持电(变电)站秩序的稳定。6.3 预警结束 6收到省(区、市)人民政府决策发布的地震预警结束的通知后,由部门地震应急指挥小组宣布地震预警结束。7 信息报告 7.1 应急联系方式运维部联系电话:0883-2166982;部门副主任及以上人员24小时保持手机通畅。7.2 应急报告的程序、方式和时限级一般地震灾害和级较大地震灾害发生
10、后,现场人员应当立即向电(变电)站负责人及运维部负责人报告。级重大地震灾害和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电(变电)站负责人立即向运维部和安监部报告,必要时可越级上报。7.3 速报内容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震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时间、地点、类型、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已发生的地震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包括人员伤亡情况和机械设备、基建设施损失情况。8 应急响应 8.1 响应分级在本预案中将地震灾害的应急响应级别分为4级:8.1.1级响应:应对一般地震灾害。8.1.2级响应:应对较大灾害。78.1.3级响应:应对重大地震灾害。8.1.4级响应:应对特别重大地震灾害。8.2 响应程序8.2.
11、1 启动应急预案的条件(1)级响应:发生一般地震灾害事件时启动。(2)级响应:发生较大地震灾害事件时启动。(3)级响应:发生重大地震灾害事件时启动。(4)级响应:发生特别重大地震灾害事件时启动。8.2.2 响应启动(1)-级响应:向安生部、公司主管领导报告震情和灾情,启动部门地震应急预案-级响应,抗震救灾指挥小组开始运作。(2)-级响应:向安生部、公司主管领导报告震情和灾情,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启动部门地震-级应急响应,并及时与安生部报告抗震救灾情况并续报,指挥小组应急处置工作组全部到位。8.2.3 响应行动(1)运维部地震应急预想责任主体为部门及部门所属管辖电(变电)站全部人员。(2)发生地震灾
12、情时,立即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指挥小组,召开应急会议,调动参与地震灾害处置的所有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抢险救援,按照“统一指挥、分工负责、专业处8置” 的要求和预案分工,相互配合、密切协作,有效地开展各项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8.3 应急处置 8.3.1 先期处置(1)当发生人身伤害时,公共安全组人员应立即进行现场救护;(2)对震损建筑物能否进入、能否破拆进行危险评估;监视余震、火灾、爆炸、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损毁高大构筑物继续坍塌的威胁和因破拆建筑物而诱发的坍塌危险,及时向救援人员发出警告,采取防范措施。(3)及时划分地震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4)加强监
13、测,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导致的二次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8.3.2 应急处置8.3.2.1 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应急措施(1)收集汇总震情、灾情,向主管领导和安监部门报告。(2)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紧急部署抗震救灾行动。(3)宣布电(变电)站进入震后应急期,必要时决定实行紧急应急措施,维护电(变电)站正常秩序。(4)根据救灾的需求,向公司、上级主管单位申请调遣抢救抢险队和医疗救护队赴现场进行人员抢救和医疗救护。9(5)查明通信破坏中断情况,采取应急措施沟通与外界的通信联系。(6)查明交通中断情况,采取应急措施抢通交通运输,优先保证救援人员的运送。(7)查明电力生产中断情况,采取应急措施
14、保障抗震救灾应急用电。(8)组织抢修供水、供电等生命线设施。(9)保障职工食宿、饮水、医疗等基本生活需要,必要时疏散职工。(10)明确避险场所:避险人员就近处、和电(变电)站墙外空阔场地暂时避险,听候下一步通知。8.3.2.2 生产系统各岗位人员应急措施(1)发生地震时应按照“保人身、保电网、保主设备” 的原则进行处理或避险;各工作(作业)区域在地震时应在第一时间内以所在区域最高岗位人员为组长立即组成本区域抗震临时指挥小组,组织本区域人员作业或避险,并争取利用各种通讯手段向高一级岗位人员保持联络畅通。(2)发生地震时运行人员应坚守岗位,值班长应通过各种通讯手段向运维部、安生部汇报地震情况。各值
15、班员在值长指导下做好设备运行和事故处理工作,未接到避险命令不得离岗。在外巡检工作人员有条件的回到主控楼内避险,没有条件的自行避险,但应及时、主动汇报值长自己的情况;所有岗10位人员应立即戴好安全帽。(3)在设备上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躲在大柱子旁或较高大坚固设备下,或撤离到空矿的地域。(4)生产现场运行维护人员立即停止工作,远离电源或有可能带电的设备,撤离到空旷安全的地方。距主控楼较近的,应到主控楼避险。(5)楼房内的人,要迅速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选择厨房、卫生间、楼梯间等开间小而不易倒塌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桌下、内墙墙根、墙角、坚固家俱旁等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更不要盲目跳楼。室
16、外的人要避开高大建筑物,用双手护住头部,防止被掉落的玻璃碎片、屋檐、装饰物砸伤,迅速跑到外边空旷场地蹲下;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8.3.2.3 通勤车辆应急措施(1)地震发生时,车辆禁止行使。不得发车,关闭车门禁止人员上车,同时司机也要离开车辆。(2)车辆在没有出发时发生地震,停止发车,紧急疏散人员到空旷地方,但不靠近高大建筑物。(3)车辆行驶途中发生地震,立即减速靠边停下,疏散人员到空旷的地方。人员来不及下车时,乘员要抓紧车辆上的固定部位和车座位的靠背,减轻受伤程度。11(4)发生地震时,车辆停靠尽量要远离建筑物。如果不能远离,要保持镇定紧急疏散人员。8.3.
17、2.4 生活区地震应急措施(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连续的急促铃声和呼喊声),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应急照明系统除外)、供水系统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8.3.3 扩大应急响应现场指挥小组应随时跟踪事态的进展情况,当地震突发事件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超出现场处置能力时,向运维部、安监部请求支援。8.3.4 应急结束 当地震灾害事件的紧急处置工作基本完成,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经震情趋势判断近期无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灾区基本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秩序时,由应急指挥小组宣布应急响应结束。9 后期处置 9.1 善后处置 因救灾需要临时征用的房屋
18、、运输工具、通信设备等应当及时归还。9.2 调查和总结指挥小组负责组织总结地震 应急响应工作并提出改进建议。1210 应急保障 10.1 应急队伍 运维部组织电(变电)站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地震应急技能的培训。10.2 应急物资与装备 电(变电)站储备必要的急救药箱10.3 通信与信息 地震应急期间电(变电)站以办公电话、手机、网络等形式与运维部和相关部门保持联系。地震应急期间当手机、电话、网络通讯全部中断并难以恢复时,电(变电)站应派1名管理人员,采取一切方法,赶赴临近具备通讯条件的区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11 培训和演练 电(变电)站应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员
19、工地震应急意识,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电(变电)站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地震应急演习,周期最长不得超过三年。12 附则1312.1 术语和定义 12.1.1 地震地震大小通常用字母M表示。地震愈大,震级数字也愈大,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震级为9.5级。目前国际上使用的地震震级里克特级数,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所制定,它的范围在 1 10 级之间。它直接同震源中心释放的能量(热能和动能)大小有关,震源放出的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里克特级数每增加一级,即表示所释放的热能量大了约32倍。假定第1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为1,第2级应为31.62,第3级应为1000,依此类推,第7级为10亿,第8级
20、为316.2亿,第9级则为10000亿。按震级大小地震划分为弱震、有感地震、中强震、强震四类。12.1.2 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12.1.3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12.1.4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12.1.5 强震14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12.2 预案备案 本预案由运维部、安监部备案。12.3 预案修订 本预案应适时进行修订,最长期限不超过三年。12.4 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运维部部制定、归口并负责解释。12.5 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