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电阻的测量单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冯堂初级中学姓名:王彦龄第十七章 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教材来源:初中九年级物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年版)内容来源:初中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七章主 题:电阻的测量课 时:共 1 课时,第 1 课时授课对象:九年级学生设 计 者:王彦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冯堂初级中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 对本节课的要求为:在理解欧姆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2.教材分析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欧姆定律”的基础上进行的, “伏安法”是测量电阻的基本方法,同时本节
2、也是本章的一个综合复习过程。所以本节在本章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学生重新认识本章及今后参加社会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3.学情分析学生对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有一定的认识,刚刚学习了欧姆定律,知道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学生已有一定的探究经验和方法。学习目标1.在理解欧姆定律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2.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学习重点“伏安法”测电阻。学习难点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学习过程教与学的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设疑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坏的收音机,告诉
3、学生经过检查,发现一只模糊不清的电阻线断了,需要更换。可是有的同学已经发现在课本上没有专门测电阻的仪表,我们要知道一个导体的电阻大小该怎么办呢?问题:利用我们学习过的知识能不能进行测量一下呢?引发学生利用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测量电阻。这样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增强了学生对物理应用于生活的认识。环节二:实验准备1.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明自己小组的解决方案。2.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归纳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3.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展示部分学生的设计,并提出问题:实验中只测出一组数据计算的电阻准确可靠吗?如何才能进行多次测量,得到多组数据呢?有更简便易行的办法吗?引出滑动变阻器4.实验时我
4、们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呢?通过步步设疑启发,引导学生解决实验所用的器材、原理、电路图。环节三: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学生实验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环节四:分析论证请各小组的代表展示实验数据,然后提出问题:分析实验数据,计算出电阻,如何让测出的电阻值更精确呢?环节五:交流评估在你的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故障,你是怎么解决的?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主要有:1实验中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2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很小;3电流表指针超过最大值;4滑动变阻器滑动时,电表示数无变化;5闭合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无示数;6闭合开关,电流表几乎无示数,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或示数等
5、于电源电压) ;7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他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了,而电压表的示数却减小了;8开关闭合,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电学实验操作常规,不是在实验前由教师授予;而是在学生实验后由学生自己反思分析得出;然后再测量小灯泡电阻中继续巩固;无论是操作正确或是错误的同学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培养学生自我批判、自我反思的能力。环节六: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选用的是定值电阻,选用小灯泡可以吗?请同学们多测几组数据,分别算出小灯泡的电阻,看看每次计算出的阻值相同吗?有什么变化规律?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阻值能求平均值吗?为什么?在第一轮测量电阻丝电阻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测量,引导学生得出小灯泡的电阻与灯丝温度的关系课外活动在没有电压表或电流表的情况下如何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锻炼学生思维,进一步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体会“替换”的方法。板书设计第十七章 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3.实验电路图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