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程施 工 质 量 验 收 规 程Code for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al qualityin seismic strengthening of school buildings(征求意见稿)1目 录1 总 则 .12 术 语 .23 基本规定 .53.1 基本要求 .53.2 质量控制 .53.3 验收 .64 材 料 .104.1 水泥砂浆原材料 .104.2 聚合物砂浆 .104.3 混凝土原材料 .114.4 干混自密实混凝土 124.5 水泥基灌浆料 .134.6 钢 材 .144.7 焊接材料 .164.8 纤维
2、材料 .164.9 结构胶粘剂 .184.10 混凝土界面胶 .194.11 锚 栓 .195 砌体结构校舍抗震加固工程 .215.1 加固施工方法选择及要求 .215.2 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工程 .215.3 水泥砂浆和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工程 .265.4 板墙加固工程 .285.5 增设砌体抗震墙加固工程 .345.6 增设圈梁构造柱加固工程 .365.7 钢(钢绞线)拉杆加固工程 .405.8 墙体裂缝修补工程 .426 钢筋混凝土结构校舍抗震加固工程 .466.1 加固施工方法选择及要求 .466.2 增设钢筋混凝土构件加固工程 .466.3 钢构套加固工程 .506.4 钢筋
3、混凝土套加固工程 .536.5 粘贴钢板加固工程 .546.6 粘贴纤维材料加固工程 .566.7 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面层工程 .596.8 框架结构增设支撑加固工程 .636.9 框架结构填充墙加固工程 .646.10 混凝土损伤和裂缝修补工程 .646.11 植筋工程 .686.12 锚栓工程 .7127 空旷结构校舍抗震加固工程 .747.1 加固施工方法选择及要求 .747.2 面层组合柱加固工程 .747.3 组合壁柱加固工程 .767.4 增设钢构套加固工程 .787.5 增设支撑加固工程 .797.6 屋架体系加固工程 .828 装配式楼屋盖抗震加固工程 .848.1 加固施工
4、方法选择及要求 .848.2 楼屋盖增设现浇层加固工程 .848.3 预制板底增设托梁加固工程 .868.4 预制板横向粘贴钢板或纤维布加固工程 .889 校舍结构减震、隔震工程 .909.1 校舍结构的减震工程 .909.2 校舍结构的隔震工程 .929.3 减震与隔震工程的施工验收 .9510 校舍抗震加固工程竣工验收 .96附录 A 加固材料或产品进场复验抽样规定 .103附录 B 锚固胶及聚合物砂浆浇注体劈裂抗拉 强度测定方法 104B.1 适用范围 .104B.2 试件 .104B.3 试验设备及装置 .104B.4 试验步骤 .105B.5 试验结果 .106附录 C 结构加固用砂
5、浆体和灌浆料浆体抗折 强度测定方法 108C.1 适用范围 .108C.2 试验装置和设备 .108C.3 取样规则 .109C.4 试件制备 .109C.5 试验步骤 .110C.6 试验结果 .110本规程用词说明 .11211 总 则1.0.1 为了保证江苏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顺利实施,使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加强现有校舍抗震加固工程质量管理,统一江苏省中小学校舍结构抗震加固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现有校舍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江苏省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经抗震鉴定需要进行抗震加固的中小学校舍的施工过程控制和施工质量验收。1.0.3 本规程
6、应与下列现行国家标准配套使用: 1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 116-2009;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5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 50203;6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7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50。1.0.5 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程的施工过程控制和施工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及其配套使用的标准、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2 术 语2.0.1 现有校舍建筑 available school buildin
7、gs在役的现有学校教学楼、办公楼、试验楼、体育馆(风雨操场)、食堂、宿舍楼、实习工厂厂房等房屋建筑。2.0.2 校舍后续使用年限 continuous seismic working life of school building对现有校舍经抗震鉴定后继续使用所约定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不需要重新鉴定和相应加固就能按预期目的使用。2.0.3 校舍抗震加固 seismic strengthening of school buildings使现有校舍达到抗震鉴定的要求所进行的设计及施工。2.0.4 校舍抗震加固工程质量 quality of seismic strengthening engin
8、eering反映校舍抗震加固工程满足现行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性能、耐久性能、使用功能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2.0.5 验收 acceptance校舍抗震加固工程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由参与该工程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检验批、分项、子分部、分部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复查,根据现行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加固材料、制品、构配件、连接件、锚固件、器具和设备等,按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检查或检验,以对其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凡涉及安全或功能的加固材料、产品,在进场时,不论事先持有何种检验合格证书,均应
9、按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所指定项目进行的见证抽样检验活动。按同一的生产条件、施工方法,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产品或材料集合。为实施抽样检验(检查)而指定的受检批次。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学校)监督下,由施工单位或检测机构专业人员实施的现场取样过程。3见证取样的样本应经监督人员签封后,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独立检测机构进行测试。校舍抗震加固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或工程检验项目中,按检验批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的检验。2.0.6 原构件 existing structure
10、 member实施加固前的原有(已有)构件。2.0.7 基材 substrate涂布胶粘剂或其他粘结材料的被粘物之一。在结构加固工程中,系指被粘接的原构件。若原构件为复合材或组合材,则专指其中被粘合部分的材料。2.0.8 结构胶粘剂 structural adhesives用于承重结构构件胶接的,能长期承受设计应力和环境作用的胶粘剂。在土木工程中,基于现场条件的限制,其所使用的结构胶粘剂,主要指室温固化的结构胶粘剂。2.0.9 裂缝修补胶 repairing adhesive for concrete crack以低粘度改性环氧类胶粘剂配制的用于填充、封闭混凝土裂缝的胶粘剂,也称裂缝修补剂。当
11、有可靠的工程经验时,也可用其他改性合成树脂替代改性环氧树脂进行配制。若工程要求恢复开裂混凝土的整体性和强度时,应使用高粘结性结构胶配制的具有修复功能的裂缝修补胶(剂),也称裂缝修复胶(剂)。2.0.10 裂缝注浆料 grout for concrete crack一种高流态、塑性的、采用压力注入的修补裂缝材料,一般分为改性环氧类注浆料和聚合物改性水泥基类注浆料两类;在结构加固工程中应用的注浆料,必须具有不分层、不分化、固化收缩极小、体积稳定的物理特性和粘结特性。2.0.11 结构界面胶(剂) structural interfacial adhesive(agent)4为改善粘结材料、加固材料
12、与基材之间的相互粘接性能而在基材表面涂布的胶粘剂,专称为结构界面胶(剂)。其性能和质量完全不同于一般界面处理剂。2.0.12 纤维增强复合材 fiber-reinforced polymer,composite FRP以具有所要求特性的连续纤维或其制品为增强材料,与基体结构胶粘剂粘结而成的高分子复合材料,简称纤维复合材;旧称纤维增强塑料。在工程结构中常用的有碳纤维复合材、玻璃纤维复合材和芳纶纤维复合材等。2.0.13 预拌混凝土 ready-mixed concrete由专业工厂生产的、对掺合料质量有特定要求的、专用于结构加固工程的混凝土拌合物。2.0.14 预拌砂浆 ready-mixed
13、mortar由专业工厂生产的、对掺合料质量有特定要求的、专用于结构加固工程的砂浆拌合物,按产品形态分为干混砂浆和湿拌砂浆。2.0.15 聚合物砂浆 polymer mortar掺有改性环氧乳液(或水性环氧)或其他改性共聚物乳液的高强度水泥砂浆。结构加固用的聚合物砂浆在安全性能上有专门要求,应与普通聚合物砂浆相区别。2.0.16 结构加固用灌浆料 grout for structural strengthening在混凝土增大截面工程或嵌入式圈梁构造柱中,为保证钢筋密集部位新旧结构之间紧密接合和填充饱满,而采用的水泥基灌浆料(豆石型)。53 基本规定3.1 基本要求3.1.1 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
14、工程的建设程序应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3.1.2 采用经过省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并经审图机构审查通过的抗震、隔震、减震新技术时,应按成果鉴定要求、审图意见和相关标准进行质量控制。3.1.3 施工单位施工现场项目部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审查批准。施工单位应对从事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程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实际操作培训。3.2 质量控制3.2.1 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程的质量控制应采取资料完善、过程控制与结果抽验相结合的原则。3.2.2 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程的施工应按照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经审查批准
15、的施工方案施工。 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程现场的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工程采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主要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应具有中文标识的出厂合格证、产品出厂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对材料的品种、规格、包装、外观和尺寸进行验收,对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核查,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同时,做好材料见证取样送检工作。2 应当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交接检查并签字确认。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隐蔽工程在隐蔽前,施工单位应当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3.2.3 加固施工过程中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61 中小学校舍抗震
16、加固工程要制定严格的施工安全方案。严格隔离施工区与教学区,实行工程施工封闭管理,如使用搭吊,搭吊吊臂旋转范围应限制在施工场区内。2 施工单位要根据师生活动范围,搭设防护通道,合理设置警示标志,提示和引导避让危险,确保在校师生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3 在加固过程中,若发现结构、构件突然发生变形增大、裂缝扩展或条数增多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工、采取支顶等有效安全措施并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汇报和组织相关单位专题讨论处理措施。4 工作场地严禁烟火,并必须配备消防器材。3.3 验收3.3.1 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程作为施工质量验收的一个分部工程,应根据其加固和施工技术特点划分为若干子分部工程;每一子分部工程应
17、按其主要工种、材料和施工工艺划分为若干分项工程;每一分项工程应按其施工过程控制和施工质量验收的需要划分为若干检验批。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应按表.3.3.1 划分。3.3.2 检验批合格质量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2 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除本规范另有专门规定外,其抽检的合格点率应不低于 80%,且不得有严重缺陷;3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及质量证明文件。3.3.3 分项工程合格质量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 分项工程所含的各检验批,其质量均符合本规范的合格质量规定;2 分项工程所含的各检验批,其质量验收记录和有关证明文件
18、完整。3.3.4 子分部工程合格质量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 子分部工程所含的各分项工程,其质量验收合格;2 质量控制资料完整;73 涉及安全的见证检验项目,其抽检结果符合本规程合格质量标准的要求;4 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3.3.5 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程竣工验收应具备下列条件:1 工程已完成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工作量;2 所含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验收合格;3 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完整;4 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3.3.6 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程验收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1 建设单位参加验收人员应为项目负责人、工程建设专业技术人员;2 施工单位参加验收人员应为项目经理、质量检查员、施工员;3
19、 设计单位参加验收人员应为项目负责人或参与加固设计的技术人员;4 监理单位参加验收人员应为总监理工程师、相关专业的监理工程师、监理员。表 3.3.1 校舍抗震加固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分部工程 子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8裂缝修补及灌浆工程原构件修整、界面处理、注胶或灌浆、表面封闭、防护面层水泥砂浆和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工程原构件、锚孔安设锚筋、铺设钢筋网,抹水泥砂浆并养护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工程原构件修整及界面处理、钻孔安设锚筋、铺设钢绞线网片并张紧锚固,抹聚合物砂浆并养护板墙加固工程原构件修整及界面处理、钻孔安设锚筋、铺设钢筋网、支模浇筑或喷射砼并养护增设抗震墙加固工程抗震墙基础
20、、抗震墙墙体施工、抗震墙与原墙体连接、养护增设圈梁、构造柱加固工程墙体界面处理或切槽、钻孔安装穿墙连接件、钢筋加工与绑扎、砼浇筑养护钢(钢绞线)拉杆加固工程墙上开孔及锚固件安装、拉杆安装及收紧施工、锚固端及拉杆防护处理增设钢筋混凝土构件加固工程原构件修整、界面处理、钢筋加工、模板、混凝土浇筑、养护钢构套加固工程原构件修整、界面处理、制作钢构套、安装钢构套、注胶、防护面层钢筋混凝土套加固工程原构件修整、界面处理、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浇筑混凝土、养护粘贴钢板加固原构件修整、界面处理、钢板加工、粘贴钢板、防护面层粘贴纤维材料加固工程原构件修整、界面处理、注胶、粘贴纤维材料、养护增设支撑清理原构件、支
21、撑加工与安装、注胶、涂装、防护面层面层组合柱加固工程原构件修整、界面处理、钢筋及网片施工、拌水泥砂浆、养护校舍抗震加固组合壁柱加固工程 原构件修整、基础施工、组合壁柱施工9屋架体系加固工程 准备工作、屋盖水平或竖向支撑制作安装、防锈处理装配式楼屋盖加固工程基层及界面处理加固施工、保护防护植筋工程原构件修整、钢筋加工、钻孔、界面处理、注胶、养护锚栓工程原构件修整、钢筋加工、钻孔、界面处理、注胶、养护减震工程原构件修整、预应力部件加工与安装、预加应力、涂装外粘型钢工程 准备工作、阻尼器安装隔震工程 准备工作、隔震层安装104 材 料4.1 水泥砂浆原材料主 控 项 目4.1.1 校舍抗震加固用的水
22、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它必要的性能指标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 和快硬硅酸盐水泥GB 199 等的要求。抗震加固工程中严禁使用安定性不合格、含氯化物、过期和受潮水泥。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批号、同一次进场的水泥,以 30t 为一批(不足 30t,按 30t 计),每批见证取样不少于一次。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4.1.2 校舍抗震加固用水泥砂浆中掺用的外加剂的质量及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 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
23、并符合本规程附录 A 的规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一 般 项 目4.1.3 配制校舍抗震加固用的水泥砂浆,其细骨料的品种和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细骨料应为中、粗砂,其细度模数不应小于 2.5。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复验抽样规定并符合本规程附录 A 的规定。检验方法:进场检查。4.1.4 拌制水泥砂浆用水宜采用饮用水;检查数量: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一次。检验方法:现场检查,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检查水质试验报告。4.2 聚合物砂浆主 控 项 目114.2.1 校舍抗震加固用的聚合物砂浆进场时,施工单位应会同监理单位对其包装、中文标志、产品合格证、出厂日期、品种和出
24、厂检验报告等进行检查,同时对聚合物砂浆浆体的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及聚合物砂浆与钢粘结的拉伸抗剪强度复验,其检查和复验结果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 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批号,每批号见证抽样 3 件,每件每组份称取 500g,并按同组份混合均匀后复验。检验时,每一项目每批号的样品制作一组试件。检验方法:在确认产品包装及中文标志完整性的前提下,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日期、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注:聚合物砂浆体的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应分别按本规程附录 B 及附录 C 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一 般 项 目4.2.2 拌制聚合物砂浆用水应符合本规程第 4.3.4
25、 条的规定;其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也应按该条的规定。4.3 混凝土原材料主 控 项 目4.3.1 校舍抗震加固用的水泥其品种和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范GB 50367 的规定,水泥进场时的检查、检验和复检要求同本规程 4.1.1 条。4.3.2 校舍抗震加固用混凝土中掺用的外加剂(不包括阻锈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 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抗震加固用的混凝土不得使用含有氯化物或亚硝酸盐的外加剂。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并符合本规程附录 A 的规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
26、复验报告。一 般 项 目124.3.3 配制校舍抗震加固用的混凝土,其粗、细骨料的品种和质量,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 52 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拌合混凝土,不应大于 20mm;喷射混凝土,不应大于 12mm;掺加短纤维的混凝土,不应大于 10mm;2 细骨料应为中、粗砂,其细度模数不应小于 2.5。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复验抽样规定并符合本规程附录 A 的规定。检验方法:进场检查。4.3.4 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它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 的规定。检查数量:同一水源检查不应
27、少于一次。检验方法:现场检查,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检查水质试验报告。4.4 干混自密实混凝土主 控 项 目4.4.1 校舍抗震加固用的干混自密实砼进场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和复检:1 应检查材料包装、品种、出厂日期、产品合格证和产品检验报告。2 对干混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取样复检,复检结果应达到表 4.4.1 的要求。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检查,复检取样按本规程附录 A 的规定。检验方法:进场检查和复检报告。表 4.4.1 校舍加固工程用干混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复检要求产品分类及强度等级 龄期(d) 技术指标(MPa) 试验方法标准7 d 15JH-SCC3028 d 307 d 20JH-SCC4
28、028 d 407 d 25JH-SCC5028 d 50GB/T50081一 般 项 目134.4.2 拌制干混自密实混凝土用水应符合本规程 4.3.4 条的规定;其检测数量及方法也应按该条的规定。4.5 水泥基灌浆料主 控 项 目4.5.1 校舍抗震加固用的为水泥基灌浆料,进场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和复验:1 应检查灌浆料包装、产品合格证、出厂日期、品种及产品使用说明书;2 应按表 4.5.1 规定的检验项目和指标,检查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同时对灌浆料浆体的抗压强度取样复验,其复验结果必须符合表 4.5.1 的要求。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复验抽样规定(本规程附录 A)确定。检验方法:检查
29、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表 4.5.1 校舍抗震加固工程用水泥基灌浆料安全性能及工艺性能要求检 验 项 目 龄期(d) 技 术 指 标 试验方法标准最大骨料粒径(mm) 4 JC/T 986初始值(mm) 300流动度 30min 保留率(%) 90GB/T 50448重要工艺性能要求泌水率(%) 0 GB/T 504487d 25抗压强度(MPa)28d 45JGJ 70劈裂抗拉强度(MPa) 28d 5.0 本规程附录 B浆体安全性能要求抗折强度(MPa) 28d 10.0 本规程附录 C注:表中各项目的性能检验,应以产品规定的最大用水量制作试样。4.5.2 当不同标准给出
30、的检验项目和性能指标有差别时,对校舍抗震加固工程必须按本规程的规定执行。 一 般 项 目4.5.3 水泥基灌浆料的用水应符合本规程第 4.3.4 条的规定;其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也应按该条的规定。144.6 钢 材主 控 项 目4.6.1 校舍抗震加固用的钢筋,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进场时,应分别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 13013 和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T 5223 等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除必须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实测值应
31、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的规定;2 对受力钢筋,在任何情况下不得使用无出厂合格证、无标志或未经进场检验的钢筋和再生钢筋。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并符合本规程附录 A 的规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4.6.2 校舍抗震加固用的型钢、钢板及连接用的紧固件等钢材,其品种、规格和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 700、低合金高强度钢GB 1591、紧固件机械性能GB/T 3098 及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型钢、钢板和连接用的紧固件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 等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
32、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和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逐批检查,且每批抽取一组试样进行复验。组内试件数量按所执行试验方法标准规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中文标志、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4.6.3 校舍抗震加固用的专用预应力钢材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 1301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铰线GB/T 5224 和碳素结构钢GB 700、低合金高强度钢GB 1591 等的规定。预应力钢材进场时应分别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 13014 和预应力混凝土用钢铰线GB/T 5224 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复验,
33、其质量必须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并符合本规程附录 A 的规定。15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注:对预应力钢材用量较少的校舍抗震加固工程,如供贷方提供有效的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可不作钢材力学性能复验。4.6.4 千斤顶张拉用的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等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 等的规定。检验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复验抽样规定(本规程附录 A)确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或进场复验报告。注:对锚具用量较少的校舍抗震加固工程,如供货方提供有效的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可不作静载锚
34、固性能试验。4.6.5 校舍抗震加固用的钢绞线网片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经加工厂预制的高强度不锈钢绞线或航空用镀锌碳素钢绞线。制作网片的钢绞线,其结构型式应为67+IWS 金属股芯钢绞线或 119 单股左捻钢绞线;其钢丝的公称强度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 的规定值。钢绞线网片进场时,应分别按现行国家标准不锈钢丝绳GB 9944 和行业标准航空用钢丝绳YB 5197 等的规定抽取试样作整绳破断拉力、弹性模量和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上述标准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 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并符合本规程附录 A 的规定。检验
35、方法:检查产品质量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一 般 项 目4.6.6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以及颗粒状或片状老锈,也不得将弯折钢筋敲直后作受力筋使用。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4.6.7 型钢、钢板以及连接用的紧固件,其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 的规定进行检查和合格评定。其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也应符合该规范的要求。4.6.8 预应力筋和预应力撑杆,以及其锚固件、锚夹具等零部件,其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的规定。其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也应符合该规范的
36、要求。164.6.9 校舍抗震加固用的钢绞线网片,其品种、规格、数量、位置以及相应的连结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连结质量应牢固,无松弛、错位。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和手拉检查。4.7 焊接材料主 控 项 目4.7.1 校舍抗震加固用的焊接材料,其品种、规格、型号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碳钢焊条GB/T 5117、低合金钢焊条GB/T 5118等的规定。其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 等的规定进行抽样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和上述国家产品标准的要求。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全数检查。检查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中文标志及出厂检验报告或进场复验
37、报告。一 般 项 目4.7.2 焊条外观不应有药皮脱落、焊芯锈蚀等损伤和缺陷;焊剂不应受潮结块。检查数量:按量抽查 1%,且不少于 10 包。检验方法:观察。4.8 纤维材料主 控 项 目4.8.1 校舍抗震加固用的碳纤维织物(碳纤维布)、碳纤维预成型板(以下简称板材)和玻璃纤维织物(玻璃纤维布)应按用量一次进场到位。纤维材料进场时,施工单位应会同监理人员对其包装、中文标志、产品合格证、品种、规格、级别和出厂检验报告等进行检查,同时还应对下列重要性能和质量指标进行抽样复验:1 纤维复合材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弹性模量和极限伸长率;2 纤维织物单位面积质量。17检查和复验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
38、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 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批号,每批号见证取样 3 件,从每件中,按每一检验项目各裁取一组试样的用料。检验方法:在确认产品包装及中文标志完整性的前提下,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对进口产品还应检查报关单和商检报告所列的批号及技术内容是否与进场检查结果相符。4.8.2 纤维织物单位面积质量的检测结果,其偏差不得超过3%;板材纤维体积含量的检测结果,其偏差不得超过+5%、-2%。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抽取 6 个试样。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一 般 项 目4.8.3 纤维复合材的纤维应连续、排列均匀;织物不得有皱褶、断丝、结扣等
39、严重缺陷;板材不得有表面划痕、异物夹杂、层间裂纹和气泡等严重缺陷。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或用放大镜检查。4.8.4 纤维织物和纤维预成型板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 4.8.4 的规定。表 4.8.4 纤维材料尺寸偏差允许值检验项目 纤维织物 纤维预成型板长度偏差(%) 1.5 1.0宽度偏差(%) 0.5 0.5厚度偏差(mm) 0.05检查数量:每批 6 个试样。检验方法:长度采用精度为 1mm 钢尺测量;宽度采用精度为 0.5mm 的钢尺测量;厚度采用精度为 0.02mm 的游标卡尺测量。4.9 结构胶粘剂主 控 项 目184.9.1 校舍抗震加固用的结构胶粘剂,应按用量一次进场到位
40、。结构胶粘剂进场时,施工单位应会同监理人员对其包装、中文标志、产品合格证、出厂日期、品种和出厂检验报告等进行检查;同时,应对其钢-钢拉伸抗剪强度、钢-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和耐湿热老化性能等三项重要性能指标以及该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进行复验;对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及 7 度以上地区校舍抗震加固用的粘钢和粘贴纤维复合材的结构胶粘剂,还应进行抗冲击剥离能力的抽样复验;所有复验结果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 的要求。检验数量:按进场批号,每批号见证取样 3 件,每件每组份称取 500g,并按相同组份混合均匀后复检。检验时,每一项目每批次的样品制作一组试件。检验方法:在确认产
41、品批号、包装及中文标志完整的前提下,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日期、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注:结构胶粘剂的正拉粘结强度应按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附录 E 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一 般 项 目4.9.2 封闭裂缝用的结构胶粘剂进场时,应对其包装、中文标志、产品合格证、出厂日期、品种和出厂检验报告等进行检查。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在确认产品包装及中文标志完整性的前提下,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日期和出厂检验报告。4.9.3 结构胶粘剂的外观质量应无结块、分层或沉淀。若在胶粘剂搅拌过程中发现以上情况,则必须停止在校舍抗震加固工程中使用。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全数检查。检验
42、方法:开桶观察和在搅拌时观察。4.10 混凝土界面胶主 控 项 目4.10.1 校舍抗震加固用混凝土结构界面胶,应采用改性环氧类界面胶(剂)。194.10.2 混凝土结构界面胶(剂)应一次进场到位。进场时,应对其包装、中文标志、产品合格证、出厂日期、品种、型号和出厂检验报告等进行检查,并应对下列项目进行抽样复验:1 与混凝土的正拉粘结强度及其破坏形式;2 剪切粘结强度及其破坏形式;3 耐湿热老化性能现场快速复验。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抽取 3 件,从每件中取出一定数量界面胶经混匀后,为每一复验项目制作 5 个试件复验。检验方法:在确认产品包装及及中文标志完整的前提下,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
43、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一 般 项 目4.10.3 拌制混凝土界面胶采用的水泥和水,其质量应符合本规程第 4.1.1 条用水泥和第 4.1.5 条用水的规定,其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也应按该条的规定。4.11 锚 栓主 控 项 目4.11.1 校舍抗震加固工程用锚栓的类别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锚栓进场时,施工单位应会同监理单位对其包装、中文标志、产品合格证、品种、规格、型号和出厂检验报告等进行检查,同时按现行国家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 145 的规定对钢材受拉性能抽样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该国家标准的规定。4.11.2 钢锚板的钢种、规格、质量等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
44、。检查数量:以现行相应的产品标准为依据,按进场批号逐批检查。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一 般 项 目4.11.3 锚栓外观表面应光洁、无锈、完整,栓体不得有裂纹或其他局部缺陷;螺纹不应有损伤。检查数量:按包装箱数抽查 5%,且不应少于 3 箱。20检验方法:开箱逐个目测检查。4.11.4 钢锚板应平直、完整;表面不得有裂纹;端边不得有分层、夹渣等缺陷。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 215 砌体结构校舍抗震加固工程5.1 加固施工方法选择及要求5.1.1 本章适用于经过抗震鉴定需进行加固处理的多层砌体结构校舍的加固施工过程控制和施工质量检验。但其中的装配式楼层
45、盖的抗震加固施工要求见本规程第 8 章;采用减震隔震措施的施工要求见本规程第 9 章。5.1.2 砌体结构校舍抗震加固涉及到如下加固施工内容:1 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施工。2 水泥砂浆面层和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施工。3 板墙加固施工。4 增设抗震墙加固施工。5 增设圈梁构造柱加固施工。6 钢(钢绞线)拉杆加固施工。7 墙体裂缝修补施工。5.1.3 多层砌体结构校舍抗震加固应按照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要求,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对于本章中没有论及但设计文件中选用的加固方法,其施工过程控制和质量检测要求可参照国家及江苏省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和按设计文件的要求执行。5.2 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面层
46、加固工程 一般规定5.2.1 本节适用于以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砌体构件的施工过程控制和施工质量检验。5.2.2 采用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法时,原墙体砌筑的块体实际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7.5。5.2.3 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面层的施工程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原有墙面清理及界面处理,包括铲除原有涂装、抹灰层或其他饰面层,应剔除其勾缝砂浆及已松动、粉化的砌筑砂浆层,必要时,还应对残损部分进22行局部拆砌;2 安装钢绞线网;3 聚合物砂浆面层施工;4 养护;5 施工质量检验。注:钢绞线网应在工厂制作、检验、包装后运至现场。5.2.4 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施工的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1 施
47、工现场的气温:对改性环氧类或改性丙烯酸酯共聚物类聚合物砂浆,不应高于35;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类聚合物砂浆,不应高于30;而且均不得受日晒、雨淋;2 施工环境最低温度应符合聚合物砂浆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若未作规定,宜按不低于10进行控制;3 冬期施工时,配制聚合物砂浆的液态原材料,在进场验收后应采取措施防止冻害。 界面处理主 控 项 目5.2.5 原墙体表面应进行清理,若墙体存在裂缝或损伤应进行处理。涂刷界面剂之前,应喷水湿润。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5.2.6 在原砌体表面喷涂的结构界面胶(剂),宜采用与聚合物砂浆配套供应的结构界面胶(剂);其性能和质量应符合本
48、规程和设计的规定。注:产品使用说明书提供的界面胶(剂)性能和质量指标,应高于本规程的要求,否则该产品不能在校舍抗震加固工程中使用。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一 般 项 目5.2.7 原构件的表面应湿润且无明水,并符合聚合物砂浆及其界面胶(剂)施工的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23 钢绞线网安装主 控 项 目5.2.8 安装钢绞线网前,应先在原墙面表面划线标定安装位置,并按标定的尺寸在现场裁剪网片。裁剪作业及网片端部的固定方式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钢尺量测。5.2.9 安装网片时,应先将网片的一端锚固在原墙体端部标定
49、的固定点上,而网片的另一端则用张拉夹持器夹紧;并在此端安装张拉设备,通过张拉使网片均匀展平、绷紧。在网片没有下垂的状态下保持网片拉力的稳定,并应有专人进行监控。经检查网片位置及网片中的经绳和纬绳间距无误后,用锚栓和绳卡将网片经、纬绳的每一连结点在原砌体上固定牢靠。然后卸去张拉设备,并按隐蔽工程的要求进行安装质量检查和验收。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用手压检查绷紧程度;用夹钳检查锚固件有无松动。5.2.10 当网片需要接长时,沿网片长度方向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若施工图未注明,应取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且不应位于最大弯矩区。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量测,检查安装记录。一 般 项 目5.2.11 网片中心线位置与设计中心线位置的偏差不应大于10mm;网片两组纬绳之间的净间距偏差不应大于10mm。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钢尺量测。 聚合物砂浆面层施工主 控 项 目5.2.12 聚合物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钢绞线网外加聚合物砂浆面层抗压强度的试块,应会同监理人员在拌制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