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一模”试卷及答题分析,温州市第十二中学 陈智峰,一、“一模”试卷总体评价(一)考题严格遵循浙江省考试说明的要求而设置,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能力。,(二)考查内容贴近语文教学实际,有利于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对语文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三)考题素材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有利于引导学生关照社会,显现了语文学科的生动与亲切。,2014年一模语文成绩,文科:语基44.5 作文38.9 合计82.9 理科:语基43.6 作文38.7 合计81.3,(一)语言文字应用选择题部分,命题解读:前五题延续近年来高考常规题型,考查学生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病句、语言表达的连贯等方面能力,题型没有
2、变化。,原因:主观方面,学生基础薄弱,从会考难度转到高考难度一下子不适应,假期没有投入时间复习;客观方面,“佣金”“掎角之势”“揭密”“国萃”等词具有一定欺骗性,容易混淆,而“下车伊始”“师出无名”等词容易望文生义,日常接触的媒体的误导也是事实。,对策:后阶段加强基础训练。说到底,语文属于“厚积薄发”的科目,技巧固然需要,更关键的还是要加强训练与积累,所以基础不能丢。前五题需要在早读中加强记忆,平时强化训练,并以“错题本”加以反馈订正,随时查漏补缺。,(二)语言文字应用主观题部分,第6题: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5字)(4分) 解读:参考了2012年高考的题型,拟写一
3、句话新闻,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答题举例: 例1:科研人员利用着陆器上地形地貌相机传回的图片,制作完成了首张着陆全景照片。(缺“嫦娥三号”) 例2:嫦娥三号装着光学镜头完成着陆后,由远到近拍摄图像,组成首张着陆全景图。(缺“利用地形地貌相机”) 例3:嫦娥三号进入探测阶段,带有光学镜头的地形地貌相机带回了着陆区全景照片。(缺“首张”),原因:主要是在搜索信息并进行整合时还缺少全面把握的能力,信息筛选不齐全,有遗漏。“首张”、“嫦娥三号”、“着陆区全景照片”、“利用地形地貌相机(或着陆器相机)传回的图像制成(或完成制作)”4个信息要点有遗漏。,第7题:公益广告画图文转换题 解读:参考了2011年
4、高考的题型,拟广告宣传语并评价广告画的创意,考察学生图文转换能力。,(1)请为画面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例1:黄沙漫漫,只因少了参天大树。(脱离画面寓意,0分) 例2:当我们在吃饭时,或许只能置身沙漠(脱离主体,0分) 例3:不要让像斧头一样的一次性筷子砍倒我们的家。(缺少美感,1分),(2)请简要评价这幅公益广告画的创意。(3分) 例1:森林随着筷子的打开一点点变少,形象地表达了树木因筷子的生产而变少,惊醒人们应当少使用竹筷,谨防环境沙漠化。(未评价创意,1分) 例2:我们在使用的一次性筷子是由木头做成的,在使用一次性筷子时,意味着树木的砍伐。树木的过度砍伐最终会导致沙漠化,因此我们要
5、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未评价创意,未鉴赏效果,1分),原因:学生的观察和概括能力比较薄弱,图文转化能力差,没有把握宣传标语的特点及要求,评价未很好结合画面,或未体现公益广告的创意。,对策:这部分题目被称为历年高考的“试验田”,新题型层出不穷,要注意各类题型的训练,让学生们练个“手熟”,建议订几份45月份的仿真卷,以免学生碰到新题型束手无策。,(三)实用类文本阅读,解读:延续了近年的论述类文本的考查,且与传统密切相关,2012(国学)2013(传统建筑)市一模卷(传统诗歌)。,10根据文本,概括汉代诗歌在诗歌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3分) 例1:促成了诗歌意象艺术的完成。(1分) 例2:发展壮大了
6、古典诗歌,使之成为主导形式。(1分) 例3:使传统“比德式”思维模式的解体。(1分) (存在的共同问题基本都是信息遗漏),原因:学生的“准确”阅读习惯尚未养成,阅读停留在“模糊”状态。做题的灵活性不够,对文章的阅读缺乏整体意识,阅读时不能整体地深入理解。对策:论述类文本阅读是考查的重点,要求学生做到两点: 一、抛开成见,就文读文; 二、题文对照,确定区间。,(三)文学类文本阅读,解读:延续了2013年高考卷牛铃叮当的选材思路,体裁同为散文,主题同为怀念农耕生活,反思工业文明。,不知是不是英雄所见略同,与2014年杭州一模“同文异题”,杭州的试题如下: 11解释文中加点的“删除”在句中的含义。(
7、4分)(1)那掷骰子的声音,盖过了银河的潮汐,删除了天上的动静。(2)所谓高速的现代,只是现代自己快速删除自己的一种程序。12赏析第五段中画线句。(4分)13作者在文章最后为什么花费不少笔墨来写奶牛?(3分)14文中多处写到月亮、月光,在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15写出你阅读本文后的两点思想感悟。(4分)(4分,每点2分。体现文本内容,言之成理即可。有欠缺酌扣),近年来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回顾,11小题:概述首段中宇宙“仁慈”的表现。(2分) 存在问题:未概述,照抄原文。,12小题:如何理解“我对那些对天发问的无知的狗们竟有了几分敬意”?(4分) 例1:在这个瞬息万千
8、的世界,地上的一切事物总是变化万千,但是天上的一切变化却是极少的。它们并不了解这星星点点的光照照射下的意义而却又永不间歇地发光,所以好奇于天上的变化而又不断地追问。(就狗论狗,未由狗及人。0分) 例2:因为狗们在这样的夜晚仍保持着上古的天真,对尘世和天上的动静,发出好奇的追问。而现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无空去询问和观看,他们都非常忙。(思路对,理解流于表层,2分),13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文中划波浪线句子。(4分) 例1:想到月亮“不慌不忙得漫游”,行走在李白的诗,苏东坡的词,“保留着两亿年前时光的表情”的苔藓和玄武岩,表现了时光虽然飞驰,有的东西却是亘古不变的。(只谈理解,未鉴赏表现手法。0分) 例
9、2: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夜里山间的景色,衬托出作者对于现代人沉醉于安乐的不满,以而表现出自己与那些沉醉之人的格格不入。(未结合语句,仅指出“拟人”。2分),14分析文章末段对“星光”描写的作用。(4分) 例1:以星光的耀眼照在奶牛和老人身上,突出了平凡人身上也具有闪光的品质。(答非所问,理解偏差。0分) 例2:“星光”这自古以来公认的唯美、静谧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点明了夜走巴山的主题,也不由让人对生活,对人生提出发问,去思考人与自然的联系。(答题角度单一,未涉及结构。2分),15结合文章内容,评析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思想情感。(6分) 例1:厌倦现代的一切,只想回到从前的那份简单。(未
10、结合原文,答案过于简单。1分) 例2:表现出了作者的孤单与寂寞,和这个高速的时代的格格不入,渴望的那种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在当今已变得十分难能可贵,显示出作者在此时的无助和渴望回到古时愿望。(未结合原文,未进行评析。2分),原因:1.对文本内容理解不到位,有偏差。2.概括能力不强,语言表达琐碎,找不到关键词。3.思维不严密,答题顾此失彼,不能做到多角度分析全面把握。,对策:1.精选精短文章,加强千字小说与散文的阅读,提升语感。2.训练答题技巧,理清答题思路,加强采点、分角度意识。,(五)文言文阅读 解读:近年来我省高考卷对“文言文阅读”考查所选文章体式呈现出了多样变化:2011年为传记张文瓘传,
11、2012年为书信与荆南乐秀才书、2013年为序文送丁琰序,但是考查内容、题型与赋分一直未变,一直是考查实词、虚词、赏析、断句、翻译句子五个知识点。,16题:学生有不少选B项,答案C把“皆孳孳慕余,手摩而目属”中的“属”解释为“专注”义。但根据上下文语境,与“摩”字相对,似乎理解为动词更确切。因此,解释为通“瞩”更恰当。,17题,“不患寡而患不均”值得商榷,不如换为“六跪而二螯”之类。得分率如此之低,基本没有效度。,18题,答案B“批判了金钱崇拜的恶浊世俗,讽刺了钱神的残酷、贪婪和卑鄙。”前半句已经涉及了“批判了金钱崇拜的恶浊世俗”,容易误导学生。,19题断句比较合适,当断6处,一处0.5分,中
12、规中矩。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余固知孺子不足怜,今偶相遭而众辱我。(3分) 例1:我当然知道书生不值得可怜,而今天与你相遭遇众人污辱我。(0分) 例2:你原来知道我的儿子不足以可怜,今天偶然与我相遇却当众侮辱我。(1分),是故盗我者县官有禁,牟我者锱铢不遗,诚明夫利害之分,而审夫得失之势也。(4分) 例1:所以想要偷盗我的人县官是禁止的,毁坏我的人杀光不留,确实知道我的厉害,所以劝你还是看清现在的形势。(0分) 例2:因此偷盗我的被县官监禁,牟取我的一分钱也没有留下,请认真分辨利与害的关系,从而分辨是得是失。(1分) 例3:因此偷钱的人被县官禁止,谋取钱财的人一点都不
13、会遗漏,明白钱的好坏之分,用钱财来判断得势和失势。(2分),原因: 课内知识不扎实,“锱铢”在阿房宫赋里出现过,但还是有近半学生不会翻译; 缺乏“一一对应”的习惯,关键处会漏译,如“诚”字,大部分学生应该是知道意思,但翻译时就遗漏了; 缺乏答题技巧,“审”字根据“对文”情况或整句语境,都能译出,但大部分学生都译成“审察”。,对策: 1.回归课本基础古文的掌握;2.强化对18个虚词用法的理解;3.回归语境,增强推测能力。即把选项中的句子还原到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进行推测。4.加强训练,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如翻译的六字诀(对、换、调、留、增、删)。,(六)古诗词鉴赏,解读:近年来,诗词鉴赏题选材多变,
14、难以捉摸:2013年唐诗(白居易秦中吟),2012年,两诗比较鉴赏(唐钱珝未展芭蕉,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2011年清词(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2010年宋诗(王安石定林)。但此次题型与2012、2013有变化,由一道填空一道简答,回归到两道简答题。,21题:“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一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3分) 例1: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把很多人都迷住,耽误了他们的行程。(手法错误,分析偏离,0分) 例2:白描手法,可以随性的把读者带入到文章中,写出了一路上的风景很多,竟让作者如此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江南。(手法错误,分析偏离,0分),22题:结合词的下
15、阕,分析梅花的形象。(4分) 例1:梅花,是一种君子的形象,不会被不好的东西污染。(脱离语境,自说自话,0分) 例2:傲然与寒天之中,无所畏惧,在冰霜中突出它的高洁。(未能结合原词,1分) 例3:“真态度”写出梅花在冬天仍展露傲骨的精神;“一点点”描写梅花即使很少,但也众人为此倾倒。(结合了原词,有所偏离。2分),原因: 1.理解偏差,赏析不得要领。 2.审题粗糙,答题没有规范。,对策:1.认真审读诗歌,准确把握内涵。不能随便瞄一眼就马上答题。可以按照复习过的几种方法(看背景和作者、看意象、看关键字词、看题目、看相关的注释)努力去理解诗歌大意。2.加强审题意识,看清答题方向。比如:形象、炼字、
16、意境鉴赏、语言鉴赏、思想情感、表现手法,再按照一定的模式去回答,强化他们的按总分总的答题和结合诗句的意识。,(七)论语阅读,解读:借鉴了2012年浙江省高考题的命题形式。的考查定位在“传统文化经典的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上,即正确解读文本内容,批判继承儒家思想观点,还有思想文化层面的评价。,23题:材料体现了孔子 思想。(1分) 典型错误: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理解不到位),24材料是对论语泰伯原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两种不同的断句。根据材料中孔子的思想,你同意哪一种断法,为什么?(4分) (1)答题表述不清。学生答同意,或答同意二。正确格式应表达为:同意;同意第一则材料;前一则材料。 (2
17、)材料理解有偏差。部分学生没有对材料的内容和含义做出准确的解读而导致失分。 (3)未懂得命题者意图。个别学生同意材料的断句,因为既不理解材料的意思,又没有结合材料的思想。,对策:,1.回归课本,梳理思想。从近几年来的论语命题可以看出,高考论语题与教材课后的“课文解读”紧密相关。所以要充分重视课后的思考题。 2.掌握方法,规范答题。一般步骤可概括为: (1)明确观点。提出的观点应尽可能地明确而不含糊。 (2)进行阐述。包括正面阐述材料所蕴含的孔子的基本思想、人生态度及其意义,反面批驳对立观点的不足之处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3)适当联系实际,做出总结。,(八)古诗文默写,解读:默写名篇名句考查形
18、式同2013年浙江卷一致,论语1句,必修教材3句,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句。 得分率:76.29%。,典型错误 (1)入则弟/出则悌/出则剃/出则涕/亲人 (3)百步九折盈岩卵/百步九折萦岩栾/门参历井仰胁息 (4)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对策:1.利用晨读,增强记忆。2.同学互助,检查激励。,(九)作文,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了门,那么真理也会将你关在门外。(泰戈尔)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成语)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请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与含义的范围。除
19、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解读:延续了近几年高考作文题采用的“新材料作文”模式,依旧强调中学生写作应该具备的人文性和思辨性,从侧重抒情性的命题向议论性命题转化。,问题: 1.审题偏差,离题严重。写“失败”“细节”“谨慎”者不少,甚至有写“选择”“自我”“梦想”者。 2.素材匮乏,事例陈旧。审题到位的学生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用的是爱迪生发明灯泡的例子,很少联系自我,联系生活。 3.文体不明,成“四不像”。选用素材时大多为转述,整篇文章成了素材的堆砌,缺乏联系主题进行分析。 对策: 加强审题训练;注意时鲜材料的积累;注意各类文体的规范训练。,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各题内容、考查点与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