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部分:技术、服务性响应文件1、 项目实施方案1.1 工作目标通过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全面掌握年度内耕地现状变化及耕地质量建设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保持耕地质量等别数据的现势性,服务于土地管理的日常工作,并为制定相关的耕地保护政策提供依据。1.2 主要任务参照关于开展全省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与监测评价工作的通知 (川国土资办发201478 号) ,2014 年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主要任务包括: (1)形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库图层。(2)形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表。(3)耕地质量等别图。(4)形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5)省国土资源厅要求的其
2、它资料。具体表现为,以 2014 年土地变更调查结果为基础,全面掌握我市调查期间耕地现状变化及耕地质量建设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保持耕地质量等别数据的现势性。根据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结合我市变更年度内验收的土地整治项目,包括:一般土地整治项目(开发、复垦、整理项目) 、重大工程项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进行实地调查、测绘及内业数据化处理、质量检测并核查等,同时完成耕地质量等别更新上图,完成我市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全部工作在上级国土资源部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汇总形成我市耕地质量等别年度变化情况,及时更新耕地质量
3、等别数据库,纳入国土资源“一张图”管理,确保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满足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需要。1.3 工作依据与技术标准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依据下列标准和文件开展: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 (GB/T 28407-2012)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 (报批稿)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1260 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418号)1.4 技术路线与方法围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的目标和任务,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 ,在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工作的基础上,以县为单位对年度内耕地增减变化及耕地质量建设等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
4、化,开展更新评价,更新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并建立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库。根据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地图制作的方法不同,分别对应不同的年度更新评价工作流程,见图、图 2,其中图 1 适用于相邻及一年以上年份间的年度耕地质量变化及趋势分析;图 2 适用于反映相邻年度间的耕地质量变化分析(一般为一年) 。分析、总结耕地质量等别、产能变化,形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上报县级成果至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从数据完整性、规范性等方面开展县级数据检查撰写省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检查县级、省级上报成果,汇总整理全国各县耕地质量年度更新数据获取新增耕地和质量建设耕地的质量等别信息生成耕地质量
5、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更新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料土地整治项目资料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图 土地利用现状图年度内进行质量建设的耕地读取减少耕地的质量等别信息评定增加耕地、质量建设耕地的质量等别上报县级、省级成果至国土资源部建设国家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库,更新国家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从数据完整性、标准性等方面开展数据自查工作统计、汇总、分析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收集资料集资料年度内新增和减少耕地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底图评价新增耕地和质量建设耕地的质量等别信息有等别信息无等别信息县级省级国家级图 1 叠加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路线图 2 增量数据包提取法耕地质
6、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技术路线获取减少耕地和质量建设耕地的上期质量等别县级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最新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土地整治项目资料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料年度内新增与减少的耕地评定增加耕地、质量建设耕地的质量等别收集资料集资料年度内开展质量建设的耕地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底图生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更新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分析、总结耕地质量等别、产能变化,形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上报县级成果至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从数据完整性、规范性等方面开展县级数据检查撰写省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检查县级、省级上报成果汇总整理全国各县耕地质量年度更新数据上报县级、省级成果至
7、国土资源部建设国家级全国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库,更新国家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从数据完整性、标准性等方面开展数据自查工作统计、汇总、分析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县级省级国家级1.5 工作时间安排:(一)在 2015 年 3 月 30 日前完成以下工作:1.收集资料。收集县级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土地整治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料。2.制作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底图、获取年度更新评价图层中各图斑的等别信息。3.建立 2015 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更新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4.县级数据自查、形成县级分析报告。(二)在 2015 年 5 月 30 日前完成以下工
8、作:1.县级成果上报。2.市级组织对县级成果进行质量检查。3.编制市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4.将市级成果上报省厅。(三)开展年度监测评价工作一是在 2016 年、2017 年期间对样点耕地质量等别进行监测。采用资料收集与样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所有影响样点耕地质量等别的因素进行监测,包括样点所在区域的宏观性因素和样点的各分等因素,获取各因素属性值后,进行样点的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并与上一年度监测评价结果对比,如有变化的,要进一步完善更新评价后的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同时结合更新评价结果,分析区域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二是区域耕地产能监测。根据区域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按照耕地产能测
9、算方法,测算区域耕地产能及其变化。1.6 组织实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是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变更调查相配套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按照统一领导、统筹安排、分工协作、分步实施的组织方式开展。由于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工作涉及面广,系统内涉及与土地调查、年度变更调查、农村土地整治、耕地占补平衡、土地利用规划、地球化学评估、综合信息监管等多项业务的衔接,系统外涉及与农业、水利、财政等多部门的协调,因此由局领导牵头成立领导小组,利用科、地籍科、规划科、财务科、耕保科、地籍所、整理中心等相关科室、单位参加,以联席会议制度方式,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监督项目的执行,检查验收项目成果。各相关科室、单位根
10、据自身职能,负责提供耕地质量等别全面评价、更新评价及监测评价所需的相关信息,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同时负责耕地质量等别成果在相应业务领域中应用的制度设计。上一轮农用地分等分年度部署开展,耗时较长,技术承担单位缺乏稳定性和延续性。今后,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与监测要成为一项日常性工作开展,必须建立稳定的、专业化的技术队伍。一是各地需将现有技术人员和队伍固定下来,定期开展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二是通过此次成果补充完善工作,结合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的宣贯,重点加强新参与此项工作技术人员和队伍的培训与指导,尽快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化技术队伍,保障今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1.7 成果内容与要求(一)成果内
11、容成果分为县级成果和市级成果,内容如下:1.县级成果内容(1)数据库。2015 年度更新时提交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库、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2016 年及以后年度更新时只提交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包。(2)数据表。(3)图件。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图和等别图,包括国家自然等别图、国家利用等别图和国家经济等别图。(4)文字报告。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2.市级成果内容(1)文字报告。市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2)数据表。(二)成果要求1.数据库包括耕地质量等别评定要素和年度更新评价要素。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库与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的空间数据格式为 sh
12、apefile 格式,空间投影和坐标系统与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相一致,并应将评定年度减少耕地、增加耕地、质量建设耕地的质量等别评定空间数据存放在一个 shapefile 文件中,作为年度更新评价的工作底图,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年度更新评价。提交的数据库中除了 shp 文件外,还需要提交以相对路径保存的mxd 文件,shp 文件中,后缀名为.shp、.dbf、.prj、.sbn、.sbx、.shx 的为必备文件。 数据库中非空间数据表 1-1 至表 1-6 统一采用 dbf 格式。年度更新数据图层命名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6 位)+年度(4 位)+GXTC。2.数据表数据表格式为 Excel2003
13、 或 2007,依据附件 1、2 编制。县级数据表的命名规则为:县级行政代码(6 位)+县(市、区)名+20XX 年度+表名;市级数据表的命名规则为:市级行政代码(2 位)+市(州)名+20XX 年度+表名。3.图件图件编制要求参照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 (GB/T28407-2012) “16.1 图件成果” 。图件命名规则为:县行政代码(6 位)+县(市、区)名+20XX 年度+图名。出图所需底图数据: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底图,并且具有行政边界数据(行政边界具体乡镇) 、水域、河流、道路。其中除了耕地需要按等别出图外,草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河流及道路需要与二调中的县级制图符号规范库中一致
14、,其他地类颜色图面要素包含图名、图例、指北针、比例尺、图廓等信息。4.报告报告成果为 Word 格式,报告命名规则为:XX 县(市、区)+20XX 年度+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XX 市(州)+20XX 年度+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反映年度更新评价的工作过程和成果分析内容。工作过程包括更新评价工作的目的、任务、工作依据、进度安排、资料收集与整理、技术运用、经费开支、经验教训、问题与对策等。成果分析包括年度间耕地质量等别变化,现状变化耕地和等别突变耕地的面积、分布、等别、粮食生产能力变化情况和特点等。(三)存放管理将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耕地质量
15、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分开进行整理,存放在 2 个文件下,分别命名为“行政区代码+市县名+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20XX 年) ”、“行政区代码+市(州)或县(市、区)名+耕地质量等别成果(20XX 年) ”,示例如下:1.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存放示例51-1 县级成果四川省井研县 2015 年度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511124-3 图件511124-2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511124-4 数据表51 四川省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2015 年)5111242015GXTC.mxd5111242015GXTC.shp5111242015GXTC.prj5
16、111242015GXTC.dbf5111 乐山市511124 井研县511124-1 文字报告511124 井研县 2015 年度更新评价耕地国家自然等别图511124 井研县 2015 年度更新评价耕地国家利用等别图511124 井研县 2015 年度更新评价耕地国家经济等别图511124 井研县 2015 年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中新增与减少耕地评价结果表511124 井研县 2015 年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中质量建设耕地评价结果表511124 井研县 2015 年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新增耕地、质量建设耕地项目清单51-2 省级成果51-2-1 文字报告四川省 2015 年度耕
17、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51-2-2 数据表51 四川省 2015 年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中新增耕地评价结果表51 四川省 2015 年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中减少耕地评价结果表51 四川省 2015 年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中质量建设耕地评价结果表2.耕地质量等别成果存放示例51-1 县级成果511124-2 图件511124-1 数据库(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511124-3 数据表51 四川省耕地质量等别成果(2015 年)5111242015GXTC.mxd5111242015GXTC.shp5111242015GXTC.prj5111242015GXTC.dbf5111
18、乐山市511124 井研县511124 井研县 2015 年度耕地国家自然等别图511124 井研县 2015 年度耕地国家利用等别图511124 井研县 2015 年度耕地国家经济等别图511124 井研县 2015 年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表511124 井研县 2015 年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地类面积汇总表51-2 省级成果51 四川省 2015 年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表51 四川省 2015 年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地类面积汇总表2、技术响应文件2.1 工作背景评定土地等级是法律赋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1999 年,国土资源部通过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在全国部署开展了农用地分等工作,历时十
19、年,形成了基于一次详查及其变更调查的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成果;2011 年底,以该成果为基础,又部署开展了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工作,历时两年,形成了基于二次调查及其变更调查的最新耕地质量等别成果。由于建设占用、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耕地开发、土地整治等活动,耕地的数量、质量、权属状况随时都在发生变化。通过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只能掌握耕地数量、权属的变化状况。为全面掌握年度内耕地现状变化及耕地质量建设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需要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并对变化趋势进行分析。2.2 工作内容(1)收集资料。县级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土地整治项目资料、农业综合
20、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料。(2)制作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底图制作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底图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叠加法,一种是增量数据包提取法。叠加法适用于相邻及一年以上年份间的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如将 2013 或 2014 年度的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更新到 2015 年度;增量数据包提取法适用于相邻年度间的更新评价工作,如将 2014 年度的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更新到 2015 年度。各地可根据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定工作基础,技术力量等情况,选择确定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底图的制作方法。(3)获取年度更新评价图层中各图斑的等别信息 1.获取减少耕地图斑和质量建设耕地建设前的等别信息2015 年的年度更新,将年度更新
21、评价工作底图与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成果进行图形叠加,读取减少耕地图斑和质量建设耕地建设前的等别信息;2016 年后每年的年度更新工作中,减少耕地图斑和质量建设耕地建设前的等别信息结合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成果和历年年度更新评价结果进行获取。2.获取新增耕地和质量建设耕地的等别信息已开展土地整治项目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的,从项目资料信息中直接获取耕地质量等别信息;未开展评价工作的,通过项目资料、外业补充调查获取相关属性信息,按照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 (GB/T 28407-2012)和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工作确定的技术方法和参数,进行耕地质量等别评定。(4)建立 2015 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数据库
22、整理 2015 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利用数据库建库软件,按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库属性格式要求,建立 2015 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数据库。(5)更新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1.更新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图将 2015 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中的耕地图层,与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成果中的等别图、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图进行叠加,获取耕地图斑的质量等别评定属性数据,形成 2015 年度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成果。2.更新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整理评价相关成果,按照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 (报批稿)的要求,更新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6)县级数据自查数据库建成后,根据相关技术标准、
23、评价方法、成果要求等,从数据完整性、准确性、标准性等方面开展县级数据自查工作。(7)形成县级分析报告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开展情况、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情况、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分析以及有关经验和建议。(8)县级成果上报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完成后,利用国家下发的质量检查软件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后将成果上报至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上报内容包括县级 2015 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数据库、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县级 2015 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分析报告、县级 2015 年耕地质量等别更新等别图和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图等。(
24、9)市级对县级成果进行质量检查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接收县级上报的数据成果后,按照规定的技术标准、评价方法、参数、要求等,对上报成果进行完整性、规范性检查,并组织成果验收。2.3 基本原则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应遵循“评价方法不变、基本参数稳定、适当补充调查”的原则,具体要求为:(一)县域耕地现状与变化数据应与相应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一致。 (二)进行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时,要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 (GB/T 28407-2012) 、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补充完善工作确定的技术方法和步骤,进行耕地质量等别评定。 (三)进行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时所采用的因素指标区、标准耕作制度、指定作物、
25、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产量比系数、分等因素及分级标准、分等因素权重等基本参数,应与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工作采用的参数一致。(四)进行等别评定时,要结合项目情况,对分等因素、土地利用水平、投入产出水平等进行适当的补充调查,当耕地的利用水平、投入-产出水平等发生变化时,应按照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规定的方法,重新测算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系数和经济系数,使评价结果反映实际。(五)要考虑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特点,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时要依据长期耕种、肥力相对稳定的耕地条件来进行评定,保证成果的科学性、现实性和可比性。2.4 程序与方法2.4.1 资料收集收集以下资料:2.4.1.1 县级
26、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2015 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工作,收集 2014 年底经国土资源部验收通过的,各省(区、市)依据 2013 或 2014 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完成的县级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成果,包括图件、数据库、表册和报告等。2016 年度后每年的年度更新评价工作,收集 2015 年度更新时生成的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以及之前各年度的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包括图件、数据库、表册和报告等。2.4.1.2 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收集更新评价年度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2015 年度更新评价工作需收集 2011/2012-2014 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2.4.1.3 土地整治项目资料年度
27、内验收的各级各类土地整治项目(包括一般土地整治项目、重大工程项目、示范省建设项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等)可研、设计和竣工验收资料,以及项目耕地质量等别评定资料。 2015 年度更新评价工作,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工作以 2011 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底图的省份,需要收集 2012-2014 年度内验收的各级各类土地整治项目资料,以 2010 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底图的省份,需要收集 2011-2014年度内验收的各级各类土地整治项目资料。2.4.1.4 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料年度内由农业、水利等其他部门组织完成的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
28、目的设计、验收资料。2015 年度更新评价,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补充完善工作以2011 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底图的省份,需要收集 2012-2014 年度内完成的项目资料,以2010 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底图的省份,需要收集 2011-2014 年度内完成的项目资料。2.4.2 制作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底图制作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底图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叠加法,一种是增量数据包提取法。叠加法适用于相邻及一年以上年份间的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如将 2013 或 2014 年度的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更新到 2015 年度;增量数据包提取法适用于相邻年度间的更新评价工作,如将 2014 年度的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更新到 201
29、5 年度。各地可根据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定工作基础,技术力量等情况,选择确定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底图的制作方法。2.4.2.1 叠加法(1)获取新增和减少的耕地图斑。将最近一期耕地质量等别图与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图的耕地图层进行叠加,提取年度内新增耕地图斑和减少耕地图斑,生成年度更新评价图层;(2)获取质量建设的耕地图斑。收集整理年度内验收的土地整治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料,并将项目范围、面积等信息落到耕地质量建设图层上;将耕地质量建设图层与土地变更调查的地类图斑图层相叠加,提取与耕地质量建设图层中项目区位置有相交关系的耕地图斑。2.4.2.2 增量数据包提取法(1)获取新增耕地图斑。
30、从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增量数据包中提取年度内因实施土地开发复垦项目、农民自主开发、农业结构调整或其他原因新增的耕地图斑和耕地净面积增加的图斑。(2)获取减少耕地图斑。从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增量数据包中提取年度内因建设占用、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原因减少的耕地图斑和耕地净面积减少的耕地图斑。(3)获取质量建设的耕地图斑。收集整理年度内验收和年度内变更为耕地的土地整治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料,并将项目范围、面积、等别等信息落到耕地质量建设图层上;将耕地质量建设图层与土地变更调查的地类图斑图层相叠加,提取与耕地质量建设图层中项目区位置有相交关系的耕地图斑。利用叠加法或者增量数据
31、包提取法得到新增耕地图斑、减少耕地图斑和质量建设耕地图斑后,将这 3 部分耕地图斑合并,作为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底图。获取质量建设的耕地图斑的操作中,在提取相交关系的耕地图斑时,不打破土地变更调查的地类图斑,即当图斑一部分落在项目区内,一部分落在项目区外时,将该图斑整块提取出来作为年度更新底图的一部分。当新增耕地图斑、减少耕地图斑和质量建设耕地图斑有重叠时,即合并后同一位置出现两个相同图斑,这两个图斑既是新增/减少图斑,也是质量建设的图斑,删除质量建设的图斑,将该位置的图斑标为新增/减少图斑。2.4.3 获取年度更新评价图层中各图斑的等别信息2.4.3.1 获取减少耕地图斑和质量建设耕地建设前的等
32、别信息2015 年的年度更新,将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底图与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成果进行图形叠加,读取减少耕地图斑和质量建设耕地建设前的等别信息;2016 年后每年的年度更新工作中,减少耕地图斑和质量建设耕地建设前的等别信息结合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成果和历年年度更新评价结果进行获取。所需要获取的信息参照附件 1 表 1-1 至表 1-7。2.4.3.2 获取新增耕地和质量建设耕地的等别信息已开展土地整治项目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的,从项目资料信息中直接获取耕地质量等别信息;未开展评价工作的,通过项目资料、外业补充调查获取相关属性信息,按照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 (GB/T 28407-2012)和耕地质量等别
33、补充完善工作确定的技术方法和参数,进行耕地质量等别评定。2.4.4 生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整理年度更新评价成果,按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属性格式(见附件 1)要求,生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2.4.5 更新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2.4.5.1 更新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图将 2015 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中的耕地图层,与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成果中的等别图、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图进行叠加,获取耕地图斑的质量等别评定属性数据,形成 2015 年度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成果。2.4.5.2 更新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整理评价相关成果,按照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 (报批稿)的要求,
34、更新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2.4.6 县级数据自查数据库建成后,根据相关技术标准、评价方法、成果要求等,从数据完整性、准确性、标准性等方面开展县级数据自查工作。2.4.7 形成县级分析报告分析、总结年度内耕地面积、质量等别、产能、分布的变化特征,形成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文本格式见附件 4。2.4.8 县级成果上报通过检查后将成果上报至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上报内容包括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等。2.5 提交成果资料1.数据库(光盘 1 套) 。2015 年度更新时提交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库、县级耕地质量等别
35、数据库。数据库的内容除包括空间数据外,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库还包括四川省耕地质量等别 2014 年度更新工作实施方案附件 1 表 1-1 至表 A1-6 内容;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包括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 (报批稿)中提及的所有数据。2.数据表(光盘 1 套+纸质资料 5 套) 。包括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中新增与减少耕地评价结果表、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中质量建设耕地评价结果表、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结果表、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地类面积汇总表、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新增耕地、质量建设耕地项目清单、耕地质量等别综合数据表等。3.图件(光盘 1 套+纸质,1:10000 标准分幅 5 套)
36、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图和等别图,包括国家自然等别图、国家利用等别图和国家经济等别图。4.文字报告(光盘 1 套+纸质资料 5 套) 。县级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分析报告。附件 1: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属性格式表 1-1 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图层属性结构描述表序号 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 值域约束条件 备注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2 单元编号 DYBH Char 19 非空 M 见本表注 13 图斑编号 TBBH Char 8 非空 M4 地类编码 DLBM Char 4 非空 M 见本表注 25 地类名称 DLMC Char 60 非
37、空 M 见本表注 26 权属性质 QSXZ Char 3 非空 M 见本表注 37 权属单位代码 QSDWDM Char 19 非空 M8 权属单位名称 QSDWMC Char 60 非空 M9 座落单位代码 ZLDWDM Char 19 非空 M10 座落单位名称 ZLDWMC Char 60 非空 M11 图斑地类面积 TBDLMJ Float 15 2 0 M 见本表注 4单位:平方米12 图斑面积 TBMJ Float 15 2 0 M 单位:平方米13 指标区类型代码 ZBQLXDM Char 5 见表 1-3 M14 耕作制度类型代码 GZZDLXDM Int 1 见表 1-4 M
38、15 利用系数等值区类型代码 LYDZQLXDM Int 1 见表 1-5 M16 经济系数等值区类型代码 JJDZQLXDM Int 1 见表 1-6 M17 自然质量分 ZRZLF Float 5 4 0 M18 自然等指数 ZRDZS Int 6 0 M19 自然等 ZRD Int 2 0 M20 利用等指数 LYDZS Int 6 0 M21 利用等 LYD Int 2 0 M22 经济等指数 JJDZS Int 6 0 M23 经济等 JJD Int 2 0 M24 国家自然等指数 GJZRDZS Int 6 0 M25 国家自然等 GJZRD Int 2 0 M26 国家利用等指数
39、 GJLYDZS Int 6 0 M27 国家利用等 GJLYD Int 2 0 M28 国家经济等指数 GJJJDZS Int 6 0 M29 国家经济等 GJJJD Int 2 0 M30 更新类型代码 GXLXDM Char 2 见表 1-8 M 见本表注 531 项目编号 XMBH Char 20 O 见本表注 632 项目名称 XMMC Char 50 C 见本表注 633 原单元编号 YDYBH Char 19 C 见本表注7、834 原单元编号对应年份 YDYBHDYNF Int 4 C 见本表注 9注1:采用大写字母“G”开头的19位定长编码,其中2-7位为GB/T2260中的
40、县级行政区划代码,8-13为乡镇代码(3位)+村代码( 3位) ,14-19位为000001开始的单元流水编号。若按乡镇统一编制分等单元流水号,则村级代码为“000”;若本县已经实施全国最新的宗地统一编码,则乡镇代码用地籍区编码代替,村代码用地籍子区编码代替;注2:地类编码和名称按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执行。注3:参照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的表26填写;注4:与土地利用数据库保持一致,为地类图斑净面积;注5:某一分等单元既是新增耕地,又是质量建设耕地,优先标注为新增耕地;注6:若发生变化的耕地无对应项目,则“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为空;注7:填写在上一期耕地质
41、量等别成果中的“单元编号” ,若为新增耕地, “原单元编号” 为空;注8:若为减少的耕地, “单元编号” 按照注1中规则编写,其他表中所有信息填写减少前的耕地质量信息;注9:2014年度后更新中,原单元编号有可能从补充完善图层中获取,也可能从历年年度更新图层中获取,根据原单元编号对应的图层填写相应年份。若对应补充完善图层,根据补充完善中应用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的年份填写(2010或2011) ,若对应年度更新图层,根据年度更新的年度填写。表 1-2 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分等因素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XJFDYS )序号 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 值域约束条件 备注1 单元
42、编号 DYBH Char 19 见表 1-1 注1 M2 分等因素字段代码 FDYSZDDM Char 10 非空 M 见本表注 13 分等因素属性值 FDYSSXZ Char 60 非空 M 见本表注 2注1:字段定义请按照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表35的规定填写;注2:属性值请参照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表35规定的值域填写,若未在表35中列出的分等因素,请参照GB/T28407附录C的规定填写,其填写的值必须与 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表23的打分规则能够对应。表 1-3 分等因素指标区类型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ZBQLX)序号 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 值域约束条件
43、 备注1 指标区类型代码 ZBQLXDM Char 5 非空 M 见本表注22 指标区级别 ZBQJB Int 1 1,2,3 M3 指标区名称 ZBQM Char 30 非空 M注1:省级数据库填写与本省有关的一、二级指标区内容,县级数据库填写与本县有关的一、二、三级指标区内容。若某省未划定三级指标区,则只需填写到二级指标区;注2:采用5位混合变长编码,其中一级指标区2位,以罗马数字符号作为编号,如、;二级指标区1位代码,以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三级区2位,以0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在填写不同级别指标区代码时,下级指标区代码应含上级指标区代码。如203代表第2类一级指标区中的2类
44、二级指标区中的03类三级指标区;若无二级指标区则用0填充,如001则代表第10类一级指标区中的01类三级指标区。表 1-4 耕作制度类型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GZZDLX)序号 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 值域约束条件 备注1 耕作制度类型代码GZZDLXDM Int 1 19 M2 复种类型代码 FZLXDM Char 2 见本表注 1 M3 标准耕作制度 GZZD Char 40 M 见本表注2注1:参见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表27。注2:填写内容与格式参见GB/T 28407中附录B表B.2 中的“ 标准耕作制度”,并与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中表22、表23的作物名
45、称一致。表 1-5 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类型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TDLYXSLX)序号 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3 等值区类型代码LYDZQLXDMInt 1 19非空M4 土地利用系数 TDLYXS Float 6 4 非空 M 见本表注15 指定作物名称 ZDZWMC Char 8 0 C 见本表注2注1:若按综合法计算,则一个等值区只需填写一个土地利用系数;若按指定作物计算,则一个等值区分别填写指定作物的土地利用系数;注2:按指定作物计算,则需要填写此项,作物名称参照GB/T 28407中附录B 表B.2中的“标准耕作制度”, 并与 农用地质量分等
46、数据库标准中表22、表23的作物名称一致。表 1-6 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类型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TDJJXSLX)序号 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 值域约束条件 备注1 等值区类型代码JJDZQLXDM Int 1 19 M2 土地经济系数 TDJJXS Float 6 4 非空 M 见本表注13 指定作物名称 ZDZWMC Char 8 0 C 见本表注2注1:若按综合法计算,一个等值区只需填写一个土地经济系数;若按指定作物计算,则一个等值区分别填写指定作物的土地经济系数;注2:按指定作物计算,则需要填写此项。作物名称参照GB/T 28407中附录B表B.2 中的“标准耕
47、作制度”, 并与 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中表22、表23的作物名称一致。表 1-7 指定作物产量信息结构描述表(ZDZWCL)序号 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 值域约束条件 备注1 指标区类型代码 ZBQLXDM Char 5 非空 M 见本表注12 指定作物名称 ZDZWMC Char 8 非空 M 见本表注23 光温潜力指数 GWQLZS Int 6 非空 M4 气候潜力指数 QHQLZS Int 6 非空 M5 最大产量 ZDCL Float 10 2 非空 M 单位:公斤/公顷6 产量比系数 CLBXS Float 6 4 非空 M注1:填写末级指标区代码;注2:参见G
48、B/T 28407中附录B表B.2中的“ 标准耕作制度”中的作物名称填写,并与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中表22、表23的作物名称一致。表 1-8 更新类型代码表一级代码 二级代码 更新类型11 建设占用12 灾害损毁13 农业结构调整14 生态退耕15 耕地净面积减少1 减少耕地16 其他21 土地整治22 增减挂钩补充耕地23 工矿废弃地复垦补充耕地24 农业结构调整25 整理田坎、小型沟渠等小于上图面积无法按图斑表示的新增耕地2 新增耕地26 其他补充耕地31 土地整理32 土地复垦33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34 农田水利建设35 农业综合开发3 质量建设耕地36 其他注:根据相关文件,20
49、15 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将新增耕地图斑分为 8 类,分别是“土地整治本年验收本年变更为新增耕地(ZZB) ”、 “土地整治往年验收本年变更为新增耕地(ZZWB ) ”、 “土地整治在建未验收本年变更为新增耕地(ZZBJ) ”、 “增减挂钩补充耕地(ZJG) ”、 “工矿废弃地复垦补充耕地(GKF) ”、 “农业结构调整新增耕地(TZ) ”、 “其他补充耕地(QT) ”,这 7 类都是图斑形式。还有一类比较特殊, “整理田坎、小型沟渠等小于上图面积无法按图斑表示的新增耕地(ZZL) ”,不产生新增耕地图斑,一种是以现状、零星地物增加耕地,另一种是净耕地面积增加、在数据库反映的增加耕地,计算方法是在原有耕地图斑上,计算 2015 年和 2014 年耕地面积的差值。在此基础上,将“土地整治本年验收本年变更为新增耕地(ZZB) ”、 “土地整治往年验收本年变更为新增耕地(ZZWB) ”、 “土地整治在建未验收本年变更为新增耕地(ZZBJ) ”3 类新增耕地图斑合并为一种更新类型,即“土地整治” ,其余 5 类不变。表 1-9 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中新增与减少耕地评价结果表*等别 1 等 2 等 3 等 15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