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昼夜长短计算及变化右图中 为 06634N 之间不同日期的昼长分布曲线示意图。回答 12 题。1曲线由变化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A从北回归线到赤道 B从赤道到南回归线C从南回归线到赤道 D从赤道到北回归线2曲线由变化的时段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缩短B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增长C南半球昼长夜短,且夜逐渐缩短D南半球昼短夜长,且夜逐渐增长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 时间 分别为北京时间 6:40、16:40。据此回答 34 题。3该地的经度约为( )A120E B125E C115E D110E4该日可能在( )A11 月 B9 月 C7
2、月 D5 月一天,我国某城市于北京时间 4 时 30 分日出, 18 时 30 分日落。据此回答 57 题。5. 该城市的经度为A. 123.5E B. 112.5E C. 127.5E D. 135E 6. 该城市应位于天津的A. 西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东北方向7. 该日,太阳直射在A. 北回归线 B. 南回归线 C. 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 D. 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8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期间( )A南极圈白昼时间逐日变长 B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C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D太阳直射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右图为某日观测到的同一经线上不同纬度的日出时刻(东十区区
3、时)。此时, 东十区区时为 12 时。读图回答 912 题。9.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A. 30E, 20N B.150E, 20SC.30E, 20S D.150E, 20N10.对图中四地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丁地地方时 12 时日出 B.丙地地方时 16 时日落C.乙地昼长 20 小时 D.甲地夜长 12 小时11.此时与东十区日期相同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是A.四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大于二分之一12.对该日的地理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速度最慢 B.台北处于一年降水量最多的季节C.西安日出时间大约在 5 时左右 D.日本东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广州的
4、小右图示意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完成 1314 题。13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则 a、b 两月分别是A1 月、2 月 B、3 月、4 月 C、6 月、7 月 D、11 月、12 月214在图示月份中A地夜长超过 10 小时 B三地中地昼长最长C三地昼长变化率在 a 月相等 D三地中地昼长变化最大右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完成 1517题。15若该圈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四地纬度依次是A66.5N、66N、40N、40SB66.5S、66S、40S、40NC66.5N、66N、0、40SD66.5S、66S、0、40N16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Aa
5、月内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Bb月内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C地较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地与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17. 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关系应符合AOl右图各线示意不同纬度 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回答 18-19 题。18若图中地位于北半球,则 a 点时刻应为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19该图五地中A地纬度高于地纬度 B地位于赤道附近C地、地白昼长度变幅最大 D地位于极圈之内据报道,某年 3 月 9 日,我国科考队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 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完成 2022 题。20.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出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A.10
6、时 B.13 时 C.16 时 D.19 时21.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22.据此推算,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A.9 月 2130 日 B.10 月 1 日10 日 C.10 月 1120 日 D.10 月 2130 日右图是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随纬度变化图。图 内三条曲线,其中一条是正确的。请阅读正确曲线,回答 23-24 题。23.若图 5 表示 6 月 22 日状况,则南纬 40-50 地区的夜长约为A15 小时16 小时 20 分B17 小时19 小时 20 分C19 小时 20 分21 小时 20 分D22 小时 40 分23 小时 20 分24.若图 5 表示南半球的状况,当北京时间 12 点时,下列四图中与之相符的是( )3昼夜长短计算及变化参考答案1-5:CABAC 6-10:CDCBC 11-15:DDADA16-20:DAACD 21-22:CBADC 26-30:ABCBD31-35:CBDBC 36-37: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