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师参考》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同课异构课件:文本12 报任安书(节选)2.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286968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8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参考》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同课异构课件:文本12 报任安书(节选)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教师参考》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同课异构课件:文本12 报任安书(节选)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教师参考》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同课异构课件:文本12 报任安书(节选)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教师参考》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同课异构课件:文本12 报任安书(节选)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教师参考》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同课异构课件:文本12 报任安书(节选)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本12 报任安书(节选),作者:司马迁,2,史记,司马迁,一、阅读单元后知识短文司马迁和史记,由学生介绍所了解的司马迁的生平经历。,解题,“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二、【解题导读】 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

2、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信的内容,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像。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

3、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今天我们读着这部不朽的巨著,遥想司马迁当年写作时的艰辛与坚毅,怎能不对他的崇高精神无比敬佩呢!,本篇不仅对我们研究司马迁的思想以及史记的写作动机和完成过程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并且在文学史上是不可多得的散文杰作,古人早就把它视为天下奇文,可与离骚媲美。此文之奇,首先表现为气势的磅礴。作者长久郁积心中的悲愤,借此文喷发而出,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其气势之壮阔,令人惊叹。此文之奇,更在于他的纵横开阖、起伏跌宕。作者是坦率的,但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又是极其复杂的,他无意矫饰,但三言两语又无法,天下奇文,说清,所以他就一一地如实道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旁征博引,时而欲

4、言又止。曲折反复,一波三折,充分表现出笔力的雄健。此外,行文的流畅,语言的生动,骈句、散句自然错落,排句、叠句时有穿插,使本篇在散文形式上也具有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对照注释,自行诵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2.内容与形式梳理。 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呢?,研习课文,复信目的: 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 复信内容: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不能胜任。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 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具体研读,突破重难点,分

5、段研习,理解行文脉络,理清内容逻辑。,研习第1、2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此段交待了全文的内容: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研习第3 、4段:此段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 两个层次。一是说自己史官地位低微,“为流俗之所轻”,与“蝼蚁”无异;一是说自己身受极辱,如虎陷“槛阱”,“积威约之渐也”。下狱受刑,是作者一生中最惨痛的打击,侧面说明帝王的刻薄寡恩;加之原本就低贱的地位,这就交代了自己不能完成任安期望的“推贤进士”的任务的原因。,研习第5、6段: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 第5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

6、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6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著史记以“偿前辱之责”。第3段的人物是第4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一者,上段已经叙述了自己所受的极辱,自然会让人想到他何以能“苟活”,在第4段对此作了回答,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再者,任安是作者的好友,对好友(也只能对好友)倾吐个人情怀是极为正常的,所以作者说“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研习第7段: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居则忽

7、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 、 2段,结构十分严密。,小结 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著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体会性阅读,自选语段来阅读,体会作者的忧愤情感,然后讨论交流。 第3段:作者着力表现了自己屈辱的地位和屈辱的遭遇。写自己的地位,先以“固主上所戏弄”几句来表现其低下,进而使用一组假设关系的句子(“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来突出其低贱。写自己遭受的屈辱,列举了“四不辱”和“六受辱”,先把“不辱”和“受辱”对比,更显“受辱”之

8、可悲;又把“六受辱”以程度由浅入深依次排开,耻辱感逐次加强,最后点出自己遭受的是“最下”之辱。这样写来,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悲惨处境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的精神苦痛,感人至深。,欣赏品味,善于运用排比和对偶手法来抒情 。例如,第3段写“四不辱”和“六受辱”,第4段写古代贤人被辱著书的典故,就采用了排比和对偶手法。,小结 在文中,司马迁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表现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文章感情真挚,语言流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问题研究与书面回答,概括说明司马迁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1、说明自己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更为世俗所

9、轻,死了毫无价值。2、说明若要自杀应在受辱之前3、不自杀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让“文采表于后世”。,分条陈述司马迁是怎样逐步说明这个原因的。1)列举受辱的不同等次,说明自己受到极辱2)用比喻、对比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会逐渐衰微3)举王侯将相受辱而不能自杀的例子,说明士节不可稍加折辱,小 结,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经历形成了司马迁超越时代的文化人格,虽然作为王朝的史官却保持了相对独立的学者立场。史记不仅具有雄伟的气魄,而且反映出不断强化的君主专制统治对社会思想文化的巨大压迫,意识到这个时代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史记不仅是汉代最伟大的著作,也是整个中国文化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章培恒,翻译下列句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本来都有一死,有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人死得比鸿毛还轻。刑不上大夫。刑罚不用在大夫身上。此言士节不可以不勉励也。这就是说士大夫在气节方面不能不进行磨砺。,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一个人如果不能在受刑之前早点自杀。且死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况且勇敢的人不必以死殉节,怯懦的人只要仰慕节义,什么情况下不能勉励自己呢!宁得自引深藏与岩穴邪?还怎能自行隐退,藏身到深山岩穴之中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