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我校培养职教师资的基础课程,授课对象是所有修读职教师资培养课程专业的学生。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所获得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揭示教育现象所蕴涵的客观规律。学习本课程须预先修完教育学 、 心理学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课程。同时,本课程也是进一步学习教育测量与评价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的重要基础。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教育研究中分析与处理数据的能力,是提升学生研究素养、能力与技能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性。在师范专业知
2、识体系中,本课程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与技能渗透在教育测量与评价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教学法等课程中,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整理、分析、解释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初步掌握从数量方面研究教育现象特征、探讨教育规律、进行有关决策的方法;初步具备从事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时,重点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统计推断的方法,尤其是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和如何科学解释统计计算结果;掌握教育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教育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解决
3、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科学管理及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三、课程规范要求学生在修读本课程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规范和要求:1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须严格遵守上课考勤制度,每次上课出勤率须在 90%以上,并且每名学生缺课次数不得累计超过 3 次。2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案例讲解抽象的统计原理和方法,并注重讲练结合,通过解题操练和实践应用来加深理解、巩固强化,因此学生不仅要认真听讲,更要及时独立完成课堂练习,边学边练、及时强化,从而保障课堂学习效果。课程名称:教育统计学/Educational Statistics课程编码:040000702 总学时数/学分数:32/2实验
4、学时:0 上机学时:0课程所属部门:所有学院 课程负责人:制定日期:2014 年 5 月3 针对课程重点难点,学生须做必要的课前准备,进行充分预习,从而使课堂学习有明确的针对性、目的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并且要按时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及时复习学过的内容。四、教材、参考书和阅读材料(1)教材:教育统计学 ,王孝玲 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年出版(第四版) 。(2)参考书: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徐建平 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出版。教育与心理统计学 ,张敏强 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年出版。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绍志芳 主编,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
5、 年出版。教育与心理研究中数据分析方法 ,潘玉进 编著,科学出版社,2010 年出版。教育统计学 ,王景英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出版。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范晓玲 编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出版。(3)参考网站:统计学指南:http:/home.okstate.edu/homepages.nsf/toc/onlinetutorialsstatisticsG. David Garson 的在线教材:http:/www2.chass.ncsu.edu/garson/pa765/statnote.htmSPSS 俱乐部:http:/ 40%,期末终结性开卷考试占总分 60%。
6、平时考核内容主要是书面作业和课堂表现,二者各占一半。其中书面作业主要是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练习及少量的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则主要考核平时上课出勤及课堂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的情况。期末考试由任课教师自主安排,可在期末随堂安排开卷考试,或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六、其他情况说明由于本课程是考查课且学时有限,课程教学内容可做适当删减,相关教学重点可由任课教师自主把控。七、课程教学内容、进程及要求教学内容及学时 教学要求 教与学的策略 作业要求 实验(上机)项目及学时第一章 绪论(1 学时)1. 什么是统计学和教育统计学2. 学习统计学和教育统计学的意义3.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教育统
7、计学的学科性质、研究任务、主要内容和学习意义;理解并掌握教育统计学中几个常用术语的涵义及其相互区别;了解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学习方法。多媒体讲授、案例讨论。能够独立正确完成本章的思考与练习。第二章 数据的初步整理(1 学时)1. 数据的来源、种类及其统计分类2. 统计表3. 统计图熟悉整理统计数据的排序与分组方法;理解各种统计图表的基本结构及制作要求;熟练绘制各种统计图表;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和研究需求,灵活运用统计图表。多媒体讲授、案例讨论。能够独立正确完成本章的思考与练习。第三章 集中量(1 学时)1. 算术平均数2. 中位数3. 众数4. 加权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理解各种集中量数
8、的含义、性质和作用;熟练掌握集中量数的计算方法;恰当地应用集中量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多媒体讲授、案例讨论、讲练结合。能够独立正确完成本章的思考与练习。第四章 差异量(2 学时)1. 全距、四分位距、百分位距2. 平均差3. 方差和标准差4. 相对差异量识记各种差异量数的含义;理解百分位差、四分位差、标准差、方差的性质和作用;掌握百分位差、四分位差、标准差、方差、标准分数的计算方法;熟练运用百分位差、标准差、方差描述数据的离中趋势。多媒体讲授、案例讨论、讲练结合。能够独立正确完成本章的思考与练习。第五章 概率及概率分布(2 学时)1. 概率的一般概念了解掌握有关概率的基本知识;理解常用概率
9、分布的基本特征;熟悉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及多媒体讲授、案例讨论、讲练结合。能够独立正确完成2. 二项分布3. 正态分布标准分数的具体应用。 本章的思考与练习。第六章 抽样分布及总体平均数的推断(4 学时)1. 抽样分布2. 总体平均数的估计3.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4. 总体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理解抽样分布的原理;了解参数估计的类型;理解参数估计的意义与原理;掌握点估计与区间估计方法;理解假设检验的一般原理和步骤;掌握总体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多媒体讲授、案例讨论、讲练结合。能够独立正确完成本章的思考与练习。第七章 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4 学时)1. 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基本原理2. 相关样本平
10、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3. 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4. 方差不齐性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5. 方差齐性检验理解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基本原理;掌握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的方法;理解方差齐性检验的原理;掌握方差齐性检验的方法。多媒体讲授、案例讨论、讲练结合。能够独立正确完成本章的思考与练习。第八章 方差分析(4 学时)1.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2.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3.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4. 各个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5. 多组方差的齐性检验理解方差分析的一般原理;掌握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的步骤;熟悉事后检验方法。多媒体讲授、案例讨论、讲练结合。能够独立正确完
11、成本章的思考与练习。第九章 总体比率的推断(1 学时)1. 比率的抽样分布2. 总体比率的区间估计3. 总体比率的假设检验4. 总体比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理解比率的抽样分布;掌握并能应用总体比率的区间估计及假设检验的方法;掌握并能应用总体比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法。多媒体讲授、案例讨论、讲练结合。能够独立正确完成本章的思考与练习。第十章 卡方检验(2 学时)1. 卡方及其分布2. 单向表的卡方检验3. 双向表的卡方检验4. 四格表的卡方检验了解卡方检验的特点;理解并掌握卡方检验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并能应用单向表、双向表及四格表的卡方检验。多媒体讲授、案例讨论、讲练结合。能够独立正确完成本章的思考与练
12、习。第十一章 相关分析(4 学时)1. 相关的意义2. 积差相关3. 等级相关4. 质与量的相关5. 品质相关识记相关系数的类别和含义;理解各类相关系数的意义和适用条件;熟练掌握常用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恰当应用各类相关系数进行相关分析。多媒体讲授、案例讨论、讲练结合。能够独立正确完成本章的思考与练习。第十二章 回归分析(2 学时)1. 一元线性回归2.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3.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应用理解线性回归原理,掌握线性回归模型建立方法和检验方法,了解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的用途。多媒体讲授、案例讨论、讲练结合。能够独立正确完成本章的思考与练习。第十三章 非参数检验(2 学时)1. 符号
13、检验2. 符号秩次检验3. 秩和检验4. 中位数检验5. 单向秩次方差分析6. 双向秩次方差分析了解非参数检验的一般原理和特点,理解解非参数检验的具体方法,包括秩和检验法、中数检验法、符号检验法、等级方差分析等。多媒体讲授、案例讨论、讲练结合。能够独立正确完成本章的思考与练习。第十四章 抽样设计(2 学时)1. 抽样方法了解抽样的基本原理;理解并掌握常用的抽样方法和确定样本容量的方法;能够应用具体的多媒体讲授、案例讨论、讲练结合。能够独立正确完成2. 总体平均数统计推断时样本容量的确定3. 总体比率统计推断及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时样本容量的确定抽样方法。 本章的思考与练习。说明:1. 实验和上机
14、内容只填写项目名称及学时,具体内容和要求见实验大纲。2. 教学要求分章节按“了解” 、 “理解” 、 “掌握”三个层次编写教学内容及要求。 “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倾向,包括必要的记忆;“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能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它事物的相互关系;“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包括分析和综合。 “应用”指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去解决新的练习性课题或实际问题,要求以语言或实际操作的方式把所学得的知识具体化并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