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儒家思想与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新探-以五粮液酒业集团为例1摘要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思想的产物,一个企业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是否拥有符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引发了中国企业对儒家思想的大追捧,在此阶段,一部分企业通过吸收借鉴儒家优秀思想,建立了优秀的企业文化;另一部分企业却因盲目的吸收儒家文化,没有去糟存精,仅仅为了继承而继承,没有真正认识到企业存在的问题,导致企业非但没有发展,反而走向绝境。如何吸收借鉴儒家的合理思想来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现代中国企业最关注的问题,本文就针对这方面进行探讨。本文
2、通过分析五粮液酒业集团合理利用儒家思想构建出优秀的企业文化这一案例,指出中国现代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需要全面理解儒家思想,在其思想中吸收精华,摒弃糟粕,采用有选择的“拿来主义” ,充分利用儒家的优秀思想资源,改造和重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气息,用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本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阐述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以及分析了中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第二章通过分析五粮液酒业集团的成功案例,指出中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应先立足于儒家优秀思想基础上,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承古拓今,构建出适合自身需求的企业文化,最终通过文化力推动经济增长。第三章提出了中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吸收借鉴
3、儒家优秀思想的新启示以及实施途径。关键词:儒家思想;企业文化;五粮液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Confucianism and Chinese 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Wuliangye Liquor Group as an example2AbstractThe enterprise culture is the result of the modern management thought, an enterprise s success depends largely on whether the with the developmen
4、t of its own corporate culture. Confucian thought as the co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hinese social development has played a crucial role, along with the“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search is hot“ arisen, caused the Chinese enterprise of Confucian thought in pursuit, in this stage, a lo
5、t of enterprises by absorbing the Confucian ideas, establish a good corporate culture; another part of enterprises but because the blind draw Confucianist culture, did not go to the bad of sperm, just for the sake of inheritance and succession, with no real awareness of the problem that the enterpri
6、se exists, cause enterprise not only development, but a hopeless situation. How to absorb the reasonable thought of Confucianism to build excellent corporate culture has become the modern Chinese enterprises are most concerned about the issue, this paper discusses.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7、 of Wuliangye Liquor Group rational use of Confucianism to construct excellent enterprise culture this case, pointed out that Chinas 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at the same time, need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onfucianism, in its thought essence, discard the dross, using s
8、elective “to take creed“, make full use of the excellent resources of thoughts, trans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give it a new flavor of the tim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
9、inly elaborates the basic contents of Confucian thought and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present situ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uccessful cases of Wuliangye Liquor Group, pointed out that Chinas 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should b
10、e based on the Confucianism thought basis, and according to the enterprise actual situation, bearing the ancient extension now, create demand for their own corporate culture, finally through cultural force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The third chapter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enterprise c
11、ulture in China to absorb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Confucianism thought new enlightenment and implementation way.Key word: Confucian thought; Enterprise culture; Wuliangye enterprise culture;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Confucianism and Chinese 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construction- Wuliangye L
12、iquor Group as an example3目 录摘要 1Abstract2前言 4第一章 儒家思想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7一、儒家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71、以人为本 72、以和为贵 83、诚信为本 94、见利思义 .11二、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121、企业文化的概念 .122、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 .13三、中国现代企业文化在运用儒家思想中出现的问题 .14第二章 传奇五粮液酝造儒家文化之风骨 16一、以人为本的人力管理 .161、 “人人是人才” 172、培训机制 .183、优厚的薪酬福利制度 .184、严格的企业制度 .19二、以和治企的内部方针 .191、品质和谐 .19
13、2、环境和谐 .203、和而不同 .21三、义利合一的凝聚发展 .211、见利思义的品质效益化路线 .222、厂商“牵手” ,互利双赢 233、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3四、诚信运营的品牌战略 .241、优秀的人品 .242、良好的企品 .2543、优质的产品 .25第三章 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启示 26一、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评价 .261、积极层面 .272、消极层面 .28二、承古拓今,辩证取舍,构建中国现代企业文化 .29三、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启示 .321、拥有卓越的企业领导 .322、明确企业目标,树立良好的企业价值观 .333、建立健全企业制度 .344、打造优质企业
14、形象 .355、优秀思想的引导与培训 .35结束语 .36参 考 文 献 37致谢 .39作者声明 .405前言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今社会,中国现代企业都处在一个纷繁复杂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竞争异常激烈。纵观中国企业发展,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利益的争夺,而是逐步升级为企业文化的竞赛。为了从中取胜,中国企业积极的进行着企业文化建设,从国外引进先进管理思想和技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可谓是大兴土木啊。虽然耗费了如此多的人力、财力,效果却不甚理想。这不禁让我们开始反思,如何培育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怎样进行改制,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胜?正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一个能够长足发展的
15、企业,在其成功背后,除了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以及高新的技术水平之外,必然拥有一个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哈佛商学院曾在全球500强公司内抽取样本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公司和没有的公司相比,在公司总收益以及员工人数上存在天壤之别。正如西方一位哲人所说,经济现象和伦理文化是同一因果链的两个侧面,经济现象背后是文化力,正是这种企业文化力,辅佐着企业的成功。由此看来,一个企业若想抵御住市场竞争的压力,并立于不败之地,那就要打好企业的基础,也就是建立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中国人发明了火药,用来做烟花,外国人却去做枪炮;发明了指南针,只用来看风水,外国人却用它探
16、索世界;被国人认为是时代前进绊脚石的儒家思想,却被外国人视为管理界的“启示录”。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企业文化的理论传入中国,国人几近疯狂的引进着西方的各种管理理论和学说。引进过后,国人惊讶的发现西方的管理者都将目光投向儒家思想,西方管理者认为儒家思想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其中的仁、德、信、义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其生儒家思想与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新探-以五粮液酒业集团为例6命力,值得借鉴和学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腾飞,其重要原因就是在社会中广泛推崇儒家文化。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儒家文化已经转变为一条连接文化和经济的纽带,并逐渐深入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
17、个层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一直在人们的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学这一核心思想对中国文化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美国管理学家法兰西斯曾说:“利润和金钱纵然能使你着迷,但高尚的文化能使你得到内心的自由和安定。一个最感骄傲的企业家,就是在企业中能创造出比利润更有价值的文化。” 1如今,世界名酒五粮液就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例子。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五粮液始终未能摆脱作坊式生产方式的束缚,生产规模小、产品单一、市场占有率低,社会知名度有限。再看现在的五粮液,已发展成为职工三万余人,销售和资产规模超过200亿的企业集团。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五
18、粮液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建立了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五粮液酒业集团的企业文化中闪耀着儒家思想的光芒,处处都渗透着儒家优秀的管理思想。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儒家思想与中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并辅以五粮液集团通过充分利用借鉴儒家思想从而取得成功的这一典型案例。提出要摆脱以往仅仅驻足于儒家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表面探讨,应从如何在中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合理应用儒家优秀思想,利用儒家优秀思想指导企业规范其制度与准则、增强企业责任感、提高企业竞争力。这既是对中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促进,也是对儒家优秀管理思想的深入挖掘与重新审视。1 现代企业文化通识教程 ,李建华著,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
19、年版儒家思想与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新探-以五粮液酒业集团为例7第一章 儒家思想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现状一、儒家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1、以人为本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 ,儒家认为想要达到“仁”就必须先做到“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其中含“仁义”108次。由此可见孔子是非常重视“仁”的。孔子主张认识到人的价值, 孝经圣治章 “天地之生,人为贵” 。 2说明孔子在很早就认识到人是世间万物中最为宝贵的。所以孔子一直很重视人的发展,他认为一个国家想要得到长治久安,那就必须要求统治者体恤民情,通过各种增加利于民众的政策,使其劳有所得,学有所教,住有所居,老有所养,人
20、民一旦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德性修养,民安则国富,国富则民强。这种柔性的管理理论实则是十分先进的。孟子丰富孔子的爱人贵民的思想,首先,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3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不是君主,而是民众,仁德之君会关心民众的疾苦,不对百姓施以严酷的徭役赋税,这样的君主才值得百姓拥戴。反之,如果君主没有仁义,不在乎民众的苦难,百姓可以推翻他甚至诛杀之。其次,孟子认为懂得满足人民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君主是非常有智慧的,他在孟子 离娄上中所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
21、,所恶勿施尔也。 ” 4由此得出孟子“得人心者得天下”的伟大论断。2 孝经 ,钟茂森著,中国华侪出版社,2010年版3孟子真解 ,徐洪兴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儒家思想与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新探-以五粮液酒业集团为例8荀子根据人性论的观点,推出了“隆礼重法” 5的管理思想。他提倡推行法治的同时也对施行法的途径进行了严格界定,即一个国家需要利用法律来治理,但是当权者不能滥用刑法,要做到“刑当罪,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不可行不义,杀无罪。以严格的量刑制度来维护司法公正公平,促进社会祥和稳定发展。除此之荀子还建议君主除了关心百姓之余,还要爱护百姓,使其夏不中暑,冬不受寒。这样百姓也会以同样
22、的爱人之心回报君王,国家的盛世太平则指日可待。这些无不体现出儒家管理思想中以人为本,亲民爱民的政治主张。从儒家管理思想的历史经验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想要长治久安,那就必须要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以及适合历史发展潮流的管理制度。管理又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一个制度若想顺利推行实施,就要关注到人民的需求,做到以人为本。绝对不能忽视民众的需求,不在乎百姓的疾苦,时刻牢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6 这一真理,必然能达到社会和谐统一的目标。2、以和为贵“和为贵”一词出自论语学而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 7以和为贵在调节社会矛
23、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代哲学中, “和”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它有着相当广泛的含义。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 “和”的基本含义有:“和,谐也。 ”“和,相应也。 ”“和,不刚不柔也。 ” 8儒家所要求的“和”是一种普遍的宇宙观思想, “和”既要向上推至宇宙各要素的和,人与自然环境的和;向下推至人与社会的和,人与人之间的和。儒家的“和”意义是极其深的。很多人在讲“和”的时候总是会和“同”的概念相混淆,儒家认为“和”与“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为了区分“和”与“同” ,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进一步对“和”进行了阐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9“和”4 孟子 ,王立民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20
24、04年版5 荀子 ,孙安邦著,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6 尚书 ,金忠林译注,新世纪出版社,2002年1第11版7 论语诠释 ,文选德,黄永玉著,湖南人民主板社,2005年版8说文解字 ,许慎撰(汉) ,徐鉉(宋)等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9 论语译注 ,杨伯峻著,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0 年版儒家思想与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新探-以五粮液酒业集团为例9是和谐,平稳,协和之意,而“同”则是同一,一样的意思。根据两字的不同含义,我们可以推出, “和”是指宇宙中的各种事物,通过不断的相互作用而达到的一种谐和统一。而“同”则是要求各要素之间机械化的同一,不注重其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是一种
25、简单且低级的机械化规定。儒家所要求的“和”是存在差别和矛盾的和,它承认事物之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认识到每个人因其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同,而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也是存在差异性的。所以这就给管理者提出了要求,管理者的作用在于了解组织内部的各种矛盾,通过协调统一将内部的差异性转化为组织前行的动力。这就如同矛盾相互作用的原理,如果没有不同的意见,只有一种思维方式的存在,那么想要谋求发展是很困难的。唯有出现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才能为发展提供可能性。与此同时,管理者再通过听取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将各种矛盾和价值取向都统一协调起来,为其寻找一个契合点,这才是精明的驭人之术。无论是处在得道或失道的时候,都要注
26、重内部的统一和谐。人多不一定力量大,对待内部矛盾懂得承认矛盾,认识矛盾,化解矛盾,那么人多必然力量大。但是反之,内部力量虽然大,但是没有一个固定目标,力量相互抵消,这个整体就没了力量。总之,儒家的“和为贵”思想的作用就在于改善人际关系,人人各司其职,各行其是,要求内部人员为了共同的目标,为了企业的集体利益,都和谐相处,共同实现目标。3、诚信为本诚信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基本道德规范,按照字面意思的理解, “诚”是诚实,不欺瞒, “信”是相信,信誉。 “诚”要做到“内诚于心” 。 “信”要做到“外信于人” ,从而形成待人要诚心相交,答应对方的事情要有所信誉,切不可言心不一。作为儒家伦理中“五常”
27、之一的信,其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信”主要是从人道的角度而言的。 说文解字中对“信”解释为“信,诚也” , “人言为信” 10这就要求人们在说话的时候要做到实事求是,不可讲大话,说空话。做事也要踏实可靠,不可轻浮行事。孔子曾说“信则人任焉” , 11他认为一个人唯有做到诚10 说文解字 ,许慎撰(汉) ,徐铉(宋)等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版儒家思想与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新探-以五粮液酒业集团为例10实守信,说到做到,这样的人才能得到任用;反之,一个只会讲大话、空话之人,就算委以重任,也是难以担当的。首先诚信乃立人之本, “人而无信,不可知其也” , 1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3一
28、个人若是有了诚信,那他自然能和睦的与人相处,并在社会上有所作为。试想下一个不讲求信誉的人,短时间内可能会因失信而获得自己所求的,但是长此以往,没有任何人会相信他,即使真正需要帮助之时,人们也会对他漠然,正所谓“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 。 14其次,诚信还是交友的基础,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基础就是以诚相待,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一个人若是在人际交往中仅考虑私利,而忽视了诚信,那么是没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的。所以想要交到真正的朋友,那就必须要讲求诚信,做到言出必行,言而有信,你这样对待他人,他人必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你。再次,诚信还是齐家治国之道,唐代魏徽说“夫妇有恩矣,
29、不诚则离” ,意在说明夫妻以及父子兄弟之间若做到以诚相待,那么家庭必会和睦相处,没有矛盾。反之,若家庭当中每个人都怀有私心,表里不一,必然会引起手足反目,家庭破裂。明君治理国家的一大法宝就是诚信,一个政权想要稳固发展,那就必须先做到取信于民、赏罚分明、童叟无欺,民既信之就能够更好地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发展生产,推动进步。若君臣无信,则百姓也会跟着效仿,长此以往,少不畏长,赏罚不信,民易犯法,不可使令,国将不国。唯有先要求统治者做到诚信为公,那么他所管理的百姓又怎么会不讲信誉呢?一国之君就犹如那江水源头,如果源头自清,不污浊,那么下游也会清澈如一。以诚信作为治国之本,那么这个国家必然会繁荣昌盛。最
30、后,诚信还是从商之本,中国有句古话,无奸不商,认为不能做到奸诈那就不会成为一个好的商人,经过历史的经验的验证,这样的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市场竞争虽然激烈且残酷,但是仍有其基本的秩序,诚信便是企业之间相互合作的桥梁。不讲求诚信的企业是没有发展空间的,没有任何人愿意和不诚信的企业和个人合作的,你在不诚信的同时也断送了自己的前途。纵观历史经11 论语通说 ,郑球柏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12 论语通说 ,郑球柏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13 论语通说 ,郑球柏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14 论语通说 ,郑球柏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儒家思想与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新探
31、-以五粮液酒业集团为例11验,诚信为本的企业总是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空间,诚信就是一个商人的金字招牌,在你失道之时都会有人帮助你,所以说,诚信才是商人最重要的竞争手段。4、见利思义义利之辩自产生起,就一直处于各家流派的争论之中,到底是见利思义还是见利忘义成为了争论的重点。“义”是儒家另一重要的基本思想,儒家认为“义”是社会的基本道德,一个完整的社会人,就必须要拥有“义” 。但是到底什么才是“义”呢?从字形上来解释, 说文解字中说:“义,从我从羊。 ”15即是说明了义的主体在于“我” ,而什么是从羊呢?羊的本性是“善”的, “羊大为美”说明羊既是善良的,又是美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 “义”是具有
32、美德的。 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 ”“宜”是合乎道理,适宜的意思。 16那么“义”也具有正义、合乎事理的含义。儒家将“义”作为了一种社会规范,遵守了道德,遵循了社会秩序,不做缺德之事,就是“义” 。反之,不义之人,就是不道德的人。在儒家的思想中,始终将“义”和“利”联系到一起, “义”即道德修养,“利”表示物质利益。从“义利”的取舍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道德情操,若能做到“见利思义” ,那么此人的就是拥有高尚的品德,是位“仁义”的君子;若“见利忘义” 、 “损人利己” ,那就是道德败坏的小人。孔子提倡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17从字面意思理解,很多人会将孔子的意思曲解,认为君子只能为义
33、,不能取利。其实不然,孔老夫子这句话是讲君子往往会从大局为重的角度来考虑,不会因为个人的私利而去损害整体的利益,能在义利之间正确取舍的人才能称之为君子;反之,总是计较个人得失,目光短浅,注重眼前利益而不为长远考虑,这种人必然是自私自利的小人。孔子在提出这句话时,其实是树立了一个道德标准。儒家并不是不倡导人们取“利” ,而是要求要通过合理的途径获取利益。“君子爱财,取之以道” ,儒家鼓励通过个人的努力,获取合乎“义”的“利” ,15 说文解字 ,许慎著(东汉) ,史东梅编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年版16 礼记 ,薛学共今译,新疆人民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2002 年月第一版17 说文解字
34、,许慎著(东汉) ,史东梅编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年版儒家思想与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新探-以五粮液酒业集团为例12在不违法的情况下以及道德范围内获取利益。儒家唾弃“小人之利” ,那些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见利忘义,甚至为了利益做出损人利己的勾当,这样的不义之财是不可取的。通过个人的合法劳动,既不违背道德,也不违法乱纪,从而获取财富和地位,这样才是儒家所倡导的取利途径。综上,儒家认为在不违“义”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去获取“利” 。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君子应该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舍弃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能做到见利思义之人都是道德高尚的,这种君子行为是值得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推广的,
35、将“义”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它是生活的基本原则,无论一个人是富贵或者贫穷,都不能违背了“义”的原则,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二、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内涵企业文化源自于西方管理学界,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管理学界将企业管理的重点转向人性管理,致力于通过注重人的主体价值和尊严,激发人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来推动企业的快速稳定的发展。1、企业文化的概念什么是企业文化?这个名词创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到现今学术界及管理界都未作出一个统一的定论,各个理论学派都对其作出了一定的解释,逐渐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美国学者特伦斯迪尔和艾伦肯尼迪在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中的礼仪与仪式 18中认为企业文化
36、的组成要素分为 5 个方面,分别是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以及企业环境,并认为企业环境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最为重要。Z 理论创始人,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产生于企业固有的传统和环境。企业文化代表了一个企业的风格,这些风格是相对于固定的,由企业的员工代代传承。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中指出,企业文化通常代表企业中存在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这些价值观念和行为方18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中的礼仪与仪式 ,特伦斯迪尔和艾伦肯尼迪,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儒家思想与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新探-以五粮液酒业集团为例13式通常是企业内所有员工共同认可的。 19迈克尔茨维尔在
37、其书中是这样理解企业文化的,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的生活方式,它是由员工世代相传的。所以可将企业文化进行以下定义,在企业内部的各个层次中得到体现和进行传播,将企业中的信念、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技术等进行代代相传。清华大学教授张德为企业文化做了如下定义: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文化的解释,我们可以将企业文化的概念界定为:现阶段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可并能自觉遵守的一系列企业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通常表现为企业的使命、目标、价值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沿袭等。2、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否拥有优
38、秀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如何判断企业文化是否先进,能否顺应市场规律,那就要从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来谈。首先,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首先具备导向性的特征,企业文化浓缩了一个企业基本的发展目标,这些简练且意义深刻的字句已经被员工铭记于心。员工既已将企业的价值观念烂熟于胸,就会自觉地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个人行为,向着企业所期望的目标共同努力。在企业危难时刻,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员工重拾信心,化阻力为前行的动力,继续为了企业的目标前进。其次,企业文化还能在企业日常的生产中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在日常生产中重视人的价值,鼓励员工发挥聪明才智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为
39、员工提供清晰的发展空间。这样可以让员工具有强烈的企业归属感,将个人的发展融入进企业,能支持企业的各种变革,从而形成一股强烈的凝聚力。将员工和企业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充分满足员工物质及心理上的需求,这样的企业内部必然是和谐的,只有内部和谐的企业,才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19 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 ,约翰P科特 (John P.Kotter) (作者), 詹姆斯L 赫斯克特 (James L.Heskett) (作者), 李晓涛 (译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10 月 1 日第 1 版儒家思想与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新探-以五粮液酒业集团为例14再次,企业文化还具有约束的功能。一方面
40、,硬性的规章制度能对员工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企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不断内化,对员工进行着柔性的约束。最后,企业文化还具有润滑剂的作用。企业的发展固然需要通过生产,但是也不容忽视员工的精神诉求。企业文化在生产与生产之余调适着员工的心情,通过员工关爱和一系列的业余文化生活,帮助员工降低生产压力,提高生活质量。通过丰富员工的精神家园,使员工以更好的心态投入到生产中。三、中国现代企业文化在运用儒家思想中出现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企业改革的深化,以企业经营管理为职业的企业家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在各领风挂三五年后,昔日的风云人物已失去往日的光环,企业往往
41、在短时间内完成一次令人炫目的成功,然而,却又毫无预兆地以同样令人诧异的速度直线陨落,中国企业这种潮起潮落的现象十分突出,不禁发人深省。统计显示,中国大型公司的平均寿命为 6-7 年,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就更短了,仅仅 2.9 年。一些人对中国现代企业的“短命”现象不以为然,认为中国地大物博,公司数量更是数不胜数,生命周期短不用担心,我们公司的总数量多,还是可以维持经济的。其实不然,中国的企业中,平均每天有 1.2 万家倒闭,也就是说每十分钟就有 10 家企业倒闭。这一数据的面世足以让持乐观态度的人们瞬间提高忧患意识,由此看来,我们国家企业的短命,已从“英年早逝”转向“幼年夭折” ,成为了中国现
42、代企业发展的普遍现象。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企业的发展速度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一些企业依靠其雄厚的资金以及先进的技术保障,迅速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继而成为了先富起来的知名企业。这些知名企业的成功,使得一部分企业开始了盲目的效仿,没有分析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仅仅认为做大就能成功,纷纷提出要“做大” ,却忽视了发展企业的根基,根基不稳的企业要发展壮大,后果不言而喻,这些企业不仅没做“大” ,甚至连“小”命都没有了,这才意识到欲速则不达。在经过了挫折过后,终于开始反思,意识到要做“大”得先做“强” ,唯有做“强”才能做“大” ,继而转向了“做强” 。但是现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如何做到万古长
43、青变的越来越重要,就在各家在积极探索企业发展新路径儒家思想与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新探-以五粮液酒业集团为例15的时候,将儒家思想运用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成为了救命稻草,认为只要借鉴了儒家思想,企业的成功则指日可待,这就将盲从者们带入了另一个深渊。一些企业通过借鉴利用儒家思想获得了成功,另一些企业却在运用儒家思想来建设企业文化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同样是借鉴儒家思想,为什么一部分企业取得了成功,而另一部分企业却没有成功?笔者试从横向的角度来探究企业文化在借鉴儒家思想中出现的问题。第一,在吸收儒家思想的时候,采取了全盘接受的形式,纯粹的为了继承而继承,在应用过程中,没有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优
44、秀思想,将儒家思想中的精华和糟粕都一同吸收。儒家思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既然是传统文化,那它就必然存在时代性和局限性。儒家思想产生于封建社会,当时的生产技术低下,以小农经济为主,所以儒家思想提倡“重人轻术” ,所谓“重人轻术”就是重视人在道德方面的发展而轻视技术上的革新,认为君子就要通过“仁义礼智信”来提升个人的德行休养,而不需要学习具体的生产技能。这种思想是企业在借鉴中不可取的,当时并没有出现现代技术,所以人们不重视技术的革新,这是可以理解的。现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已经成为了第一生产力,在这种社会情况下,如果还秉循儒家思想中“重人轻术”的精神,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还容易带领企业走向灭
45、亡,所以说儒家的这种反技术的思想是极其不利于现代企业发展的。儒家中还存在很多不利于当今社会发展的思想,笔者会在后面的章节详细列举。儒家思想有其积极的理论,也有消极的思想,这就要求现代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改制的过程中,立足时代特色,辩证的看待儒家思想,吸收精华,摒弃糟粕,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第二,企业对儒家思想存在认知盲区,具体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对儒家思想的认识上存在空白;另一方面,将儒家思想统统否定,甚至将其妖魔化,认为儒家思想是腐朽没落、僵化教条、束缚人性和阻碍创新的。很多企业家对儒家思想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就造成在运用儒家思想的时候出现了认识盲区。一种既已存在的思想,必然有
46、其积极性,但是也难免会有消极的思想存在其中。这就要求企业在运用儒家思想的过程中,首先做到全面认识,然后再儒家思想与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新探-以五粮液酒业集团为例16谈利用,切忌以偏概全、以点盖面,在进行了客观的评判后再应用到企业的文化建设中。第三,对儒家思想的运用片面化,认为只要“拿来”了儒家思想,就可以解决问题,没有深入研究儒家思想的作用,仅仅将儒家思想停留在观念上,很少吸收和推陈出新。这类企业所犯的错误就是将儒家思想作为一种企业文化的包装,过分的注重形象主义。认为借鉴儒家思想就是将其作为一种噱头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以此来扩充企业的市场份额。这样的方法只能在短期内能达到企业的目标,但其产品与
47、文化的表里不一,企业还是得不到长远的发展。儒家思想仅仅是一种外在力量,企业文化的建设要从核心理念进行改变,外在思想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这就要求企业家在奉行儒家思想的时候要脚踏实地,务实务本。还有一种明显的现象就是将借鉴儒家思想作为一种潮流,别的企业都在做,那么我也要跟着做。在“国学热”的浪潮下大张旗鼓的搞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体活动多种多样,宣传口号、宣传标语到处可见,却将企业最应该重视的生产忽略了,这种本末倒置的企业不在少数。这些企业的特点在于:没有真正的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致使这样的文化建设行为还未被真正认识就被扔掉了,只留下了形式化的标语、口号和一些所谓“企业精髓”的小册子,员工的
48、行为没有改变,企业的现状还是如此。第二章 传奇五粮液酝造儒家文化之风骨说起五粮液,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白酒业的权威。20 多年前的五粮液酒厂,仅仅拥有 8 个酿酒作坊,生产规模小,产品单一化,市场占有率低都成为了其发展的制约条件。20 年间通过建设企业文化,树立企业精神以及进行企业改制和制定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最终从一个只有 800 多人,年产量 4100 多吨,资产亏损严重的小作坊企业,发展成为了现今拥有 21 家子公司,企业员工 30000 多人,资产规模超过 200 亿的大型集团公司。是何种力量使得一个频临破产的小工厂在短短 20 年间崛起成为商业巨头,成为了白酒业的领
49、军人物。笔者通过深入五粮液集团进行实地调研,发现五粮液集团成功的众多因素中,企业文化的建设最为重要,五粮液集团既秉承了行儒家思想与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新探-以五粮液酒业集团为例17业的传统,又在其中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儒家思想,最终形成了适合本企业稳定发展的独特企业文化。五粮液集团还利用视觉化的景观设计来诠释着企业文化,让员工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受到企业价值观念的熏陶。例如,五粮液广场“镜碑”上刻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办公楼旁的“诚信碑”上有公司的诚信诺言;鹏程广场三个“品”字排列的酒瓶建筑昭示五粮液坚持高质量、高品质的奉献社会、奉献消费者这些建筑中无不渗透出儒家的优秀思想。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对五粮液集团的成功有不可否认的推动作用。一、以人为本的人力管理五粮液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一切以员工的利益出发,重视人的发展,通过领导与员工的精诚合作共创企业的未来。1、 “人人是人才”“人人是人才,人人被看做人才”是五粮液集团的核心用人观念。五粮液集团重视每一位员工的发展,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在不同的阶层吸纳各种人才,而什么才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