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858871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对策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目的及意义: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高中生厌学现象日趋严重。厌学的学生除了影响自身发展外,还极有可能会影响周围的学生,从而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厌学往往是一种不自觉的心理行为。厌学的学生即使能够在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与前途和命运的关系,也能够认识到学习与家长、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之间的关系,但他们总是不自觉地对学习感到厌倦。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感到乏味,对学习任务有抵触情绪,缺乏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学生还对老师和家长有厌烦情绪,有的学生则表现为消沉、不安,甚至有的学生经常逃学,厌烦学校等等。如果要求厌学的学生学习,

2、往往会使他们感到痛苦、紧张、急躁,甚至引起语言行为上的对抗和无所谓的态度。如何帮助已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是涉及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本课题从这一点出发,试图研究厌学的一些原因,并积极的探求对策,以有利于新课改条件下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的发展。二、课题核心概念厌学心理:厌学心理是学生对学习持有回避甚至厌恶的内在反应倾向。有厌学心理的学生,看不到学习知识对其本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认为读书太苦,太难,学习枯燥乏味,单调沉闷,作业、考试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对学习产生厌倦、反感,表现为心烦意乱,情绪起伏大,时而冷漠对一切无动于衷;时而激怒,一触即发,易与老师家长顶牛。三、课题要解

3、决的问题:面对当前高中生厌学心理日益严重的现状,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一心理问题;如何使高中生走出这一心理困境,寻求心理健康;如何使高中生走出这一心理困境,寻求心理健康,已成为摆在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的实践和研究取得如下效果:1. 探寻高中生厌学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作出不同的决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学习效率、效果。2.有助于班主任开展更加细致、合理、有效的工作,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并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班级。3.促进家长使用更合适的教育方法,与子女之间的交流更密切。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本

4、课题以研究本校高中生数学学习困难生厌学学生为主,以研究家长的教育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育人之道为辅2.多渠道、全方位地去了解学生的厌学原因,寻求更加有效的方法帮助厌学学生更好地学习,健康全面地发展。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1.文献法:确定开展本研究所依据的相关理论,以图书馆、互联网为主要搜集、查阅范围,学习、研究相关理论及适用范围,在实践中检验和丰富之。2.调查法:确定调整目的和调查对象的范围,制订调查提纲和计划,通过口头访问、开调查会、填写调查表、问卷调查、测验评定等手段展开实际调查,搜集并整理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3.统计归纳法:在上述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即通过查阅、调查、原因分析、观察、反思

5、等手段对所搜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统计、归纳。4.个案分析法:重视对学生的个案研究分析,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资料,通过理论分析,以点及面,及时总结经验。在进行本课题研究之前,先深入到广大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厌学的普遍原因,包括个人原因、学校原因及社会原因等。再选取部分“厌学”学生典型,比较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调查研究,在确定好他们“厌学”的共性原因之后,再调查他们针对此种现象,应该或者希望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调整,再逐一进行整理。六、课题的理论依据心理学观点心理学认为:在“需要、诱因和动机”的关系中,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需求的反映,这种要求可以来自有机体的内部(内环境) ,也可以来自个体的周围

6、环境;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诱因是与需要相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这说明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让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提高是可行的。掌握学习理论芝加哥大学教授、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95%以上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和学习动机等方面没有大的差别,只要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并找到帮助学生的方法,加上教材合适,教法设计得当,教师在教学态度和教学时间上为学困生提供平等的机会,教师就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达到他们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最新发展区理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将学生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

7、平与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的差异称为“最新发展区” ,根据最新发展区理论,教育和发展是一种社会和合作活动。教师在这一活动中扮演“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教师在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时,不仅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而应该找其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课程改革的理念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等理念。义务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着眼学生的终生发展。 “有教无类” ,学校要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平等健康的发展。七、课题研究过程安排:一、准备阶段:(2008 年 9 月2008 年 10 月)为课题论证,资料查询,研究并制定计划,课题申报, 立项阶

8、段。二、实施阶段:(2008 年 11 月2009 年 9 月)1.读人的教育 (德)福禄倍尔著,孙祖复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2009.22009-5 有效教学方法 (美)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版 2009.62009.10突破困难成功学习高中生学习心理辅导杨佐廷 著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按已订计划进行研究,实时作好材料收集,加工,分析,整理工作;3.调整阶段实施细则,及时总结修改;4.研究的中期评估。三、成果形成阶段:(2009 年 10 月2009 年 11 月)1.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整理,完成各类资料的汇总及相关性论文的撰写;2.撰写结题总结报告,

9、最后修改研究结果。八、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计划 2008.92009.2 完成人的教育 (德)福禄倍尔著,孙祖复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读书笔记;2009.32009.6 完成有效教学方法(美)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年读书笔记;并完成一篇课例分析;2009.72009.10 完成突破困难成功学习高中生学习心理辅导杨佐廷 著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读书笔记. 并完成一篇课例分析。九、课题研究成果一年多的研究,扩展了我的知识面,提升了我的研究能力,更加重要的是让我对高中生厌学问题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愈是研究愈发觉值得探究的问题和东西太多,而哪怕是解决

10、了一小部分问题,都会对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有益的帮助,一年来我通过翻阅各种相关资料,走访部分厌学学生家长,反思班级中一些厌学同学的实例,亲自做厌学学生工作的体会,以及与学校高德育工作的专家、政教处主任黄海滨老师合作获得的许多的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和意见等方面去探究高中生厌学的成因及对策,如果能算上成果的话,下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在总结:(一) 、造成高中生厌学现象的主要因素与原因高中是初中的继续,除了具有一般高中生厌学的普遍共通因素外,还有其自身特有的原因,就我看来,厌学本身也是一种心理问题或者说厌学与心理问题息息相关。所以我认为厌学的成因不妨从心理方面入手,课题的基点也应从这里入手,那么究竟与厌

11、学相关的高中生心理问题又有哪些?造成高中生厌学的因素究竟有哪些?主次如何? 1、与高中生厌学有关的心理问题 学习自身带来的心理问题(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进而产生厌学感;(2).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以上问题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结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学校教育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现象,绝大部分是普通中学,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考大学而准备的,实际上升入大学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

12、、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性还表现出教学内容过难。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许多教育家都强调指出,过难的教材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学校教育指导思想正确与否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生很大的影响。目前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

13、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厌学出现了,焦虑产生了。(3).教育管理或教学方面因素不当的教育管理方法如惩罚性管理,过严格管理,极易造成现代心理承受能力本就比较弱的学生心理压力增大,进而发展到厌学,又比如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可能是高中生可能产生心理问题的间接因素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

14、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 “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 。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仰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高中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

15、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高中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高中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不和父母对高中生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 “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还常常使得他们对学校作业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 。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并

16、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因为家庭是不幸的一切所在。 青春期心理问题更易带来厌学情绪(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因而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高中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高中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

17、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3).恋爱。高中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高中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高中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高中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认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观注的问题,而在紧张的高中生活中往往无法处理好这一关系,更何况大部分学校是禁止的,迫于学习与学校多方面压力

18、,再加上恋爱极大地占据了学生精力一旦成绩下降,诸方面因素结合极易导致厌学情绪。 (4).挫折适应问题 高中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高中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这也必将带来厌学情绪。 2、高中生厌学情绪产生的一般因素(1).主观原因 主要有:没有树

19、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基础知识差,成绩跟不上.学习方法不当,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十分痛苦,让人疲倦,厌烦的事情. (2).客观因素 (1)社会因素.主要有:受社会不良文化影响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 “上学无用论”在当代高中生中普遍流行,高中生不能客观地看待和理解知识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被动、烦恼的事,学习是为老师而学、为家长而学,与自己无关。受校外玩乐场所如营业性舞厅,电子游戏室,台球室等影响, 使高中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认为有趣的事情上,使贪玩的学生学习分心、精神涣散乃至最终犯错犯事一蹶不振.受毕业分配,就业难及滥招生影响,认为即使上下去,考上了,也没什么意思,从而没有动力和方向.受一些社会现

20、象影响,如知识分子就业难的现状,如教师等的生活仍然较为清贫,待遇较低的影响.老师那么辛苦,工资又不高,工作找到了又如何?(2)家庭因素.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对学生学习态度甚至人生态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主要有:、家长溺爱。这类放纵型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导致子女懒学勤玩,使孩子滋生了依赖性与懒惰性,不仅对枯燥的学习毫无兴趣,而且易沾染社会不正之风,贻害终生。 、家长要求过于苛刻。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有些强制性家长不顾孩子的想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孩子的人生与未来,逼迫孩子学习,如果孩子成绩不好还要严加惩罚,这样便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家庭关

21、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难以抹去的创伤,家庭的阴影会占据孩子思想的很大一部分,进而无心学习,产生厌学情绪。(3).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办学方向有偏差或教育方法不当.一方面,在应试机制的作用下,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学生身心负担过重,造成精神高度紧张,难以应付各种压力,由此产生厌学心理在所难免.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人格等教育长期等闲视之,使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此外,一些教师厌恶,歧视后进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学习情绪低落.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法不当.如重知识传授,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轻思想政治教育,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重学习尖子,轻多数学生的培养;

22、脱离实际,讲课枯燥无味等. (三)高中易忽略的导致厌学情绪的隐性因素不可忽视的是,在高中还有一些不被关注的隐性因素,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厌学情绪产生的成因(1).“尖子生”厌学: 学习成绩较好或很好的的一部分学生,往往被一致认为绝不会有厌学情绪,然而事实上,他们中间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也会有厌学情绪,尽管学习在一阶段中还好,但思想上心理上或许是带着情绪带着厌学情绪的,比如,极具个性的尖子生,虽然将学习搞得很好,但那是在家长或老师的重压之下不得已而为之,他们更愿意做自己喜欢的事,体育、音乐、漫画等等,因为智力较好,基础较好学习表面上并无问题,然而其他方面的发展堪忧,某阶段学习很好,但并不稳定,

23、有大起大落现象,不爱与人交流沟通,乃至还有许多不好的小习惯,长期来看,基础年级的尖子生在高考中落榜部分就是这种类型。影响的因素有,家庭条件的比较导致的心理失衡、兴趣爱好本不在知识文化学习、逆反心理、自己其他方面的“缺陷”带来的自卑逼迫自己用学习弥补,而自身本厌学等等。(2).努力型学生厌学 :这部分学生原本心理素质较好,渴望成功与认可,想有所作为,非常勤奋地学习,由于种种原因,然而事实是一直等不到认可,哪怕是教师的鼓励,一直得不到自己认为应该得到的进步,时间一长,厌学情绪产生在所难免。(3).思想德育教育的相对缺乏导致的唯学习成绩论教育下普通学生的“相对厌学” ,程度不重,到多少有一点,长期对

24、分数排名的教育再加上紧张的高中生活致使很多普通学生也有程度不同的持续时间不等的厌学情绪。(4).媒体传播的影响因素。若将 21 世纪比作是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而进入的再恰当不过了。电视、电话、电脑、互联网等时空网络的普及和影响,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繁小”的信息村,人已经被各种眼花缭乱的视听信息所包围,要生存在“真空”已是天方夜谭。信息的挑战早已来临,高中生已经有足够的渠道和方法获得手机、电脑、数码设备等,但高中生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辨析力,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只是出自一种原始的本能和冲动在欣赏、接受着这些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和诠释的信息,迷恋、好奇、模仿力量是无法抗拒的,他们在与“流行”结伴而行,价值观

25、的异化已不在是没有可能。在笔者的一次偶像崇拜的调查中,有 35的高中学生崇拜各类“明星” ,崇拜父母和科学家列在末位,只占 1。 “现在的孩子不愿读书”这是目前家长普遍的困惑,答案或许在这里可以找到一些。(二).高中生厌学的防治策略1.理论上的策略。对于中学生厌学心理的预防与矫正,理论上策略很多,但各有不同。消除厌学情绪的方法有要关心、爱护学生,树立典范;明确学习目的,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专业兴趣;采用“乐学法”教学。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是治理厌学的内动力;树立新型教学观,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治理厌学的启动力;让学生感受关爱,亲其师信其道是治理厌学的助动力;积极为学生创设表现长处

26、、发挥特长的舞台是治理厌学的支持力;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是治理厌学的凝聚力。解决厌学的对策有优化社会文化环境;更新教育观念,修正学校教育目标;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加强学校联系,使家庭教育科学化、合理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厌学的对策措施包括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教师进行成功强化;学生全面提升自我;家长正确评价孩子;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李开学注意到对厌学的转化方法有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增强自信心,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注重教学的科学性,及时填补必要的基础知识。 Barbara Sommer经研究认为学校变量的显著性暗

27、示着 truancy(逃学)预防和干涉策略应该包括改善学科内容、教学方法和学校风气。2.实践中的干预。首先,我们要采取适当有效的教学策略,矫治学生厌学心理,避免学生厌学行为的发生。(1).倾注爱心,与学生亲和 (1)以身作则。爱是教育的真谛,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在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及其人格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相信每个学生都会发展成才,是对学生成长、对教育事业、家庭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具体体现。教师要用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良好的仪表、为人师表的形象影响和带动学生;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全新的教育理念、饱满的教育热情、严谨的教

28、学态度,营造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启迪激励的课堂环境和关爱和谐的学习氛围。 (2).尊重关爱。中学生正处在人格趋向健全、心理逐步成熟的发展时期,尊重和关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乐学、师生情感沟通的基础,教师要面向全体,善待每个学生,关爱每个学生,帮助每位学生树立成才的信念,让每个学生都产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赢得所有学生的尊敬。 (3)欣赏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缺点和问题属于正常现象。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合适的期望目标,采取与学生情感接近或相容的态度和方法,在理智闪光的同时给予感情投入,善于发现其长处并由衷地欣赏,形成和谐的情感基调;对学生的缺点和错

29、误不能一味地指责或当众训斥,少一点审查责备的目光,多一些欣赏鼓励的热情,从思路方法、兴趣态度等方面寻求闪光点给予肯定,使学生每次学习都有充足的信心和愉悦,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在成功或失败的体验中不断努力。(3).调适负担,为学生减压.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变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学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提升教学难度和要求,不增加课时和教学时间,加强思想品德、情感和心理教育的渗透,减少教师的外在压力;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创造良好课堂环境,促进不同层面学生的素质

30、都有所提高。.激发学习动机。德国教育家第惠斯多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学生都有学好的动机,教师要发掘教材思想性素材,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责任与国家建设的使命是紧密结合的,要帮助学生将个人目标同学习目标结合起来,唤醒学习的内部动因,强化其内驱力,增强其自制力,提高学习自觉性,让学生在不同的时期有所发展、在不同的领域有所提高。这样学生认为学习有必要、感兴趣时,便会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去对待,而不是只当成一种沉重的负担。.促进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学习法能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教师要把适当的时间放在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和各种新

31、的学习方法上,使学生处于一种可选择的最能满足需求的学习资源中,帮助学生在自由学习气氛内学有所得,在课程范围内自主制定目标、自主计划自己想做的事、自主确定最佳评价的准则,真正实现自主学习、自主提高、自主发展。3.优化过程,引学生兴趣(1).构建情境。教师要通过构建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紧密联系实际,坚持情感渗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发散性、挑战性的问题,选择有吸引力的材料,把学生从苦学的深渊带到乐学的天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教师要善于发现那些生活中与所学课程相关的问题,构成真实的问题情境,以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的方式出现,让学生

32、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口表述、动手操作,通过鲜活的生活和事实的理解,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交往和发展的乐趣。(2).分层设标。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教学情境灵活地指导学生在集体合作中实现互相依存和个人责任相统一,并根据学生实际水平与需求,为学生创造同伴教学、分组合作、共同提高的机会,分类分层制定有序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自发、自主地学习。学习过程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重以旧引新,变式递进,系列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有不同的发现,都尝到学习的甜头,赢得成功的喜悦。(3).开放教学。学生在课堂直面问题、情景和事实时,学习过程是一个起点、多条途径、多种结论。课

33、堂教学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鼓励冒险,宽容失败,欣赏智慧,关注方法,避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可通过灵活、适当地变换教学方法,实施分层教学,让学生自主选择和控制自己学习的需要,获得选择任务变量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针对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地指导学法,促进教学过程的开放,让学生感到学校有“自我发展区” ,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全面评价,给学生激励 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学校要积极应对新课改,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处境和需要,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降低考试频率,实施发展性综合评价,克服为教育而教育、教育为升学的不良思想,改变考

34、试是获取分数的唯一来源的现状。要通过评价制度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1).相信学生人人是才。评价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机制。传统教学没有正确认识教学评价的作用,把教学评价本身当作目的与终结。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教师不能以传统的文化课成绩为唯一的标准尺度去评价学生,要对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空间,要确信学生“人人是才” ,绝不用一把尺子去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速度,要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参照下,从不同视角和层面看待每个学生,促进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促进学生某一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领域迁移。(2

35、).激励学生天天向上。学生是一张未成形的作品,他的学习潜能正处在不断被认识、被开发、被提升的地位。 “当学生知道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将会以一种适当的方式来评价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将会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环境的变化、心理的逐步成熟,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绝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期望。不少学校借鉴西方采用“成长记录袋” ,由学生、教师乃至家长共同收集并对学生做出相应评价,充分肯定学生一次次、一步步、一天天的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鼓励式地描绘出其最终发展水平,将给学生以莫大的激励和鞭策。(3).引导学生个个成功。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实质是收集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方

36、面的信息,对教学效果做出价值判断。考试应从多形式进行,可制定弹性的水平测试卷,实行模糊等级考试,把单一的分数制变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察与考核,从各个层面对学生的成绩、成果、成就给予肯定和赞扬,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欣喜。 总之,中学生厌学是普遍存在而且十分复杂的一种社会现象,涉及到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等多个方面;课堂上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与交流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研究,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更需要中学生本人的自信自强与不懈努力。其次其他方面也要配合,如第一、成功强化。成功可起到正强化作用,经常给学生呈现愉快的刺激,有

37、助于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防止习得性失助感与失尊感的产生。1、创设成功机会,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获得表现的机会,以扬其所长,抑其所短,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佳而厌学的学生更应如此。2、降低学习目标,低起点、慢步子、分层次是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途经。低目标,学生易达到,就能察觉到自身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3、帮助学生确立自我参照标准,促使学生从自身变化中认同自己的成功。4、及时奖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奖励是愉快的刺激,她能增加个体积极反应发生的概率。对于学习者来说,成功便是最好的奖励;而对于教育者来说,学习者的成功是结果,本身不是评价,如果视之不见,漠不关心,那么很

38、可能会熄灭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故仍需要奖励,当然要以精神鼓励为主,如此,能使学生心理获得积极的满足感与自豪感。第二、引起注意。对于兴趣转移的学生,要将他们的兴趣再转移到学习上来,必须着力强化学生对学习的有意注意。转变观念,淡化“苦味”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这种观点当然不错。于是许多老师抱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信条不放,一方面强化苦观,常念苦经,大讲特讲“头悬梁,锥刺股”等;另一方面常作苦事,倡导苦干,用时间加汗水的方法来推进学习活动。于是过重的课业负担令学生苦不堪言。这样,他们对学习哪能产生兴趣呢?以苦为乐,恐怕大部分学生做不到,表现的往往是以苦为恨。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

39、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要倡导轻松愉快的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如此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三,情感补偿。情感教育的润滑剂,也是化解厌学心理的良药。古语有“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之说,讲的是“爱屋及乌”的情感效应。学生热爱老师,往往会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中来,似乎觉得不学好就对不住关心爱护自己的老师。而对于那些情感饥渴者,教师更应付出无私的爱,并且要想办法建设班集体这一温暖的家庭,让他们生活在情感丰富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情感场具有巨大的磁力,会紧紧吸引住学生,使他们不至于寻找不正规的情感补偿。总之,中学生厌学是普遍存在而且十分复杂的一种社会现象,涉及到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等多个方面,应该进一步作深层次的探讨,以使对厌学的界定和影响因素有更准确地把握。而中学生厌学心理的研究是一个心理问题,也是一个教育问题,心理专业与教育专业的学者应共同参与研究,通过学校教学的具体情境来实施必要的心理干预,使影响厌学心理的内外部因素都能有效地改变,达到预防及改善中学生厌学心理的目的。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研究,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期望本课题对厌学的高中生有所帮助,我也会继续关注这一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