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永康五金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856231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康五金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永康五金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永康五金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永康五金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永康五金发展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毕业论文1浅谈永康五金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经管 022091 班 王晶晶 46 号【摘要】 永康市是全国著名的五金之乡。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永康五金实现了从传统五金到现代五金的转变,它的发展路子对区域 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文以永康市具有五金特色的区域经济为对象,分析了永康五金产业发展的 现状,探索了永康五金 产业发展中存在的 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关键词】 永康;区域特色经济 ; 五金产业;现状;对策永康,是改革开放后新崛起的一个浙中小城。永康市以“五金”闻名全球,永康的经济总量中第一产业仅占 5,在浙江省各个县(市)中排名最末,但第二产业却占了70,全省

2、比例最高。而其中五金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90,占 GDP 的 30。永康五金凭借其产业特色、市场分额等在全国五金行业占据十分特殊的地位。一、永康五金的发展现状(一)五金溯源位于浙江中部的永康市,总面积 1049 平方公里,总人口 56 万。永康不仅是一个山川奇秀、物产富饶的城市,还是一个全国闻名的个体私营经济异常活跃的五金之乡和百工之乡。永康五金历史源远流长,乾隆钦定四库全书收集南朝陈虞荔所著鼎录 ,这部鼎器的权威著作记载了永康自古流传的“黄帝铸鼎“一说。当地学者认为,“黄帝是五金之祖,永康是五金之源。而在宋代后,许多永康铜匠、铁匠、锡匠走南闯北,为后人留下深厚的五金文化。这一独具特色

3、的区域文化,造就了五金机械产业为主导的永康区域特色经济。(二) 浪潮经济永康五金,曾掀起 3 次几乎席卷全国的五金产品潮:保温杯热、防盗门热和滑板车热。潮过之后,在中国科技五金城,现在留下了“保温杯街” 、 “防盗门街”和“滑板车街” 。也正是这些五金产品潮像一个个巨浪推动着永康经济的快速发展。 保温杯热的开始,让许多人从保温杯上看到了永康这个陌生的名字,让永康五金真正的闻名于天下。当然竞争市场也展现了残酷的一面,随着买卖双方市场的对换,保温杯最低跌到了 10 元,许多企业因此亏损。也让永康的企业迅速的成熟。2001 年是滑板车的生产高锋, ,永康滑板车成了国内外注目的规模产业。一辆滑板车要由

4、 60 多个零件组成,通过不同厂家的专业分工生产,最后通过五金城的集聚,流入整车组装厂,成品再回到市场信息销售。现代化分工的生产方式,让永康经济迅速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现在滑板车热已经告一段落,而升级换代的电动滑板车却方兴未艾。永康的五金产业也借此起出国门。2003 年 9 月在五金城举行的“第八届中国五金博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直冲这里的防盗门涌来。但是, “防盗门热”又热得冷静。现在的永康防盗门,都是推行品牌生产,强调科技含量。伴随着永康五金业从传统手工业向现代工业的改造,五金城的作用也从过去的流通、配件集散转向市场管理、品牌服务、科技引导。(三) 从传统五金到现代五金的发展1 、中

5、国科技五金城中国科技五金城是国内最大的五金专业市场,浙江省 20 家重点市场之一,它创建于一九九二年底,是国家经贸委重点联系批发市场、浙江省重点市场、浙江省星级文明规范市场、浙江省质量达标市场、全国五金专业市场委员会会长单位。城内主要经营日用五金、浅谈永康五金发展的现状与对策2工具五金、建筑五金及机电产品、金属材料、等上万种产品及相关产品,五金商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源源销往东南亚、中亚诸国、欧洲等地区。2、历届中国五金博览会的概况如今规模全国第一、世界第三的五金博览会,已成为永康从“五金之乡”走向“五金之都”的“助推器” 。至今,永康已经成功举办了九届中国五金博览会。客观存在已成为永康对外形象

6、中最亮的一扇窗口。历届中国五金博览会成果回顾举办地点:中国科技五金城第一届 第二届 第三届 第四届 第五届 第六届 第七届 第八届举办时间1996年 10月 6 至8 日1997年 10月 6 至8 日1998年 10月 6 至8 日1999年 9 月26 至28 日2000年 9 月26 至28 日2001年 9 月26 至28 日2002年 9月 26至 28日2003年 9 月26 至28 日参加人数 16 万 8.5 万 20 万 23 万 26 万二、永康五金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 市场比较分散,形不成规模数量多、布局分散、形不成规模,是目前永康五金市场的突出问题。据统计,除

7、五金城外,永康市共有市场 60 多个,其中与五金市场联系紧密的生产材料市场 13 个,零散分布于各个镇区,如芝英的金属材料市场、金江龙的衡器配件市场等,这些市场各自开花,各自结果,形不成拳头。就市区而言,一些类似五金城市场经营内容的市场正在悄然兴起,如高镇综合市场,紧依五金城而建,如果在规模和管理上与五金城的整体规划不一致,这些市场的建立,势必造成人流、物流分散,无序竞争,无助于中国科技五金城在全国龙头市场的确立,反而削弱了五金城的繁荣。(二)骨干企业缺乏,行业竞争无序永康市虽有五金企业一万多家,但企业规模偏小,实力不强,销售收入在 1 亿元以上的目前仅有二十多家,占 0.25%左右,加上销售

8、收入 5000 万元以上的也仅有五十多家。企业之间关联度不高,行业竞争不规范,严重影响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1、低水平竞争 永康的工业企业脱胎于手工工业,这一客观继承过程给永康企业带来了许多与生俱来的先天不足。比如企业对产品的创新能力不足,仿制能力有余,生产的大多数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不高,导致了产品单一、低水平竞争和盲目发展的现象双重并存的局面。永康的拖把、保温杯、滑板车等理应为永康带来巨额理论的产品,终成昙花一现。2、质量意识淡薄永康在为社会贡献许多五金精品的同时,也制造了许多质量低劣的五金产品。许多企业主主观上质量意识单薄,品牌观念不强, “假冒但不伪劣就行”等思想还大有市场。致使有些质量

9、低劣、粗制滥造的产品流入市场,影响了永康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覆盖率。3、产品价格混乱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毕业论文3由于行业管理工作跟不上,同一产品的价格一直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少数经营者为了一己私利,靠偷工减料、偷假生产工艺,以次充好,甚至偷逃税费等不正当手段来降低生产成本,既危害了同行利益,又损害了永康的产品形象。(三)质量参差不齐,知名品牌缺乏近年来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永康五金产品质量和档次均有较大的提高。但是永康市五金产品普遍档次不高,多以传统五金机械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技术密集型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很少,更缺乏叫响的品牌。如永康市电动工具产量已和国际上最大的电动工具

10、生产国德国、日本的产量差不多,但却还没有一个在国内占主导地位的名牌。(四)外贸起步晚,销售渠道不广近年来,永康市的五金产品逐步走入国际市场,但永康市五金产品外销渠道还是不广,外向型经济起步较晚,主要靠外地一些进出口公司在操作,自身对外联系不多。直到 1988年永康市才设立了第一家外贸公司,1990 年有了第一家外资企业,而到 2001 年才有了第一家外经公司永康市四方外贸公司。从 98 年至 2000 年,永康市经济外向度从 8.6%提高到 17.5%,纵向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全省、全国相比,差距较大:2000 年浙江省经济外向度达到 38.2%,全国为 44.2%。目前,永康市虽有一百多

11、家企业获得自营出口经营权,与全市一万多家中小企业相比,则显得过于单薄,而其中实际在运营的也只有 50 家左右,其中出口数额也不大。年出口额 1000 万美圆以上的企业只有四家。(五)政府政策扶持和倾斜问题在专业市场培育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有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有机结合,特别是在一定区域内市场分散,形不成拳头一致对外的情况下,政府行为所起的作用更为积极和明显。此前,永康市委、市府给予五金城的倾斜政策及相关部门的扶持等措施都对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各种情况来看,这些政策正在逐渐削弱,一些部门的各项费用有所增加,导致了市场经营者经营成本迅速攀升,有关部门不准外来车辆进入五金城装卸货物

12、,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治学了市场五金产品对外辐射,不利于市场持续稳定的发展。由于永康市的收费和服务与邻近的武义县相比差距较大,使永康的不少“中小”企业外迁。据不完全统计,在武义各工业区征用土地、租用厂房的永康企业已经达到 400 多家。三、对策建议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的发展壮大同样是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过程,永康市正处在有“五金之乡”到“五金之都”的发展演变,这是人们有目共睹的事实。但要实现五金市场持续发展,稳固永康五金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地位,就要立足浙江,笑傲中国,放眼全球,步步为营努力拼搏,层层推进不断攀登,把永康市打造成为世界“五金之都”应该成为永康人长久的奋斗目标。(一)加强五金

13、市场宏观管理,加强政府的管理与引导商品交易市场的规划布局是政府对市场建设形式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永康市目前有必要制定出一个布局规划 ,并制定相应管理办法 ,从而促进永康市五金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提升市场品位,促进市场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加快推进具有五金特色的强大的五金市场体系的建立。在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政府要运用财政税收、技术监督、工商管理等部门,浅谈永康五金发展的现状与对策4加强管理,加大政治力度,引导企业走“小而专”有自我特色,自主开发,自我发展的路。政府还应积极为企业提供产业、行业、产品的信息服务,增强企业对信息的吸收、利用、创新的能力

14、,避免盲目跟风生产。(二)调整企业组织结构,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1、培育大型骨干企业永康的区域特色经济,可以说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五金机械产业为支撑,区域积聚为基础的产业群体组织形式。而企业规模小,大企业少,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要改变永康市五金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就必须推动永康有传统的五金机械产品生产和集散中心,向集大生产、大流通和大服务于一体的全国性现代五金机械中心,大力引导企业主更新观念,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促使企业上档次、上水平。特别要在近几年培育一两家企业成为上市公司,这是未来永康经济特别是五金行业的一大战略抉择。2、实施品牌战略品牌和竞争密不可分,品牌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又是市场竞争的一个

15、有力手段,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 ,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分额,也就不可能做大区域特色经济的产业规模。进一步加大实施品牌战略的力度,倡导“做好小产品,占领大市场,塑造名品牌”的观念。同时还要提倡、引导企业联合创品牌,以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商标为主,相关企业结成品牌联盟,实现同创、共享。(三)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永康历史上缺少国家投资,也没有利用外资的地理优势,主要依靠内源资本积累和传统的五金机械人才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区域特色经济。虽然在集聚的起点赢得了发展的空间。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如果依然停留在低层次的传统五金机械产业,永康的经济显然缺乏发展后劲。促进产业机构优化

16、升级,这是永康发展的重中之重。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五金机械产业,推进技术进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品的结构升级换代。同时要进一步集中人力、物力和资金,全力办好五金机械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协调个方面的力量,解决永康五金机械产业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问题,以降低投资成本,获得新的技术来源,实现技术水平和产业层次的提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后续优势产业,这是提升产业层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关键。尽管永康高科技资源不足,但体制和机制灵活,民间资金较为充裕,不少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环境。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拓宽与技术源对接的渠道,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实现在某些

17、领域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突破。把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发展,与传统五金机械产业的改造、优化、升级结合起来,引导企业采用微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推动产品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及工艺技术的变革,获得新的发展。(四)关注国际市场,努力扩展市场空间我国已经加入 WTO,永康市要发展成为“世界五金工厂”就必须关注国际市场,企业更要学会适应国际趋势,适应国际商品流通的分销系统。在国际贸易中,外商对产品的需求往往是多品种、小批量或成配套供应,供货期要求短。要适应这一现象,永康市五金企业要做到快捷、有序和高效地组织生产。目前,工业发达国家五金产品逐步向中高档产品发展,已将低档五金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设厂生产;同时,

18、一些发达国家对五金产品实行“设计在本国,生产在低成本过” ,可以说五金业正逐渐东移,如美国斯坦利公司 2001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毕业论文5年在亚洲采购额为 4 亿美元,2004 年将达到 9 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是在中国大陆采购的,永康市应该抓住世界五金业东移的机遇,千方百计扩大出口,通过中国科技五金城的销售网络经销永康五金产品,真正让永康五金产品走向世界,从而真正确立中国科技五金城的世界五金产品集散中心的地位和永康的五金之都的地位。总而言之, 改革开放以后,浙江经济发展更是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其中以县域经济名列前茅。永康一个浙江中小城,它以顽强的生命力在短短的几年内迅速成长

19、,以五金闻名于全球,而永康乡土文化,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大放异彩,成为永康创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参考文献1 陆立军,区域协调发展的西部大开发思路兼论浙江区域特色经济的若干启示,开发研究,2001 年第 02 期2 黄勇、马德富,浙江区域开发构想,浙江学刊,1994 年第 06 期3 吴国林,专业镇经济一种新型乡镇经济发展模式,科技导报,2001 年第 05 期4 汪少华、汪佳蕾,浙江省企业集群成长的创新模式,中国农村经济,2002 年第 08 期5 符正平,专业镇成长从无形走向有形,学术研究,2002 年第 07 期6 王缉慈、童昕,简论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意义,经济地理,2001 年第五期7 陆大道、樊界杰、刘毅、金凤君等,2002 中国区域发展报告战略性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商务印书馆,2003 年版8 田方萌,浙江人凭什么,台海出版社,20039 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10汪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11胡荣涛等,产业结构与地区利益分析,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年版12陈建军,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中华书局,2002 年版13保罗克鲁格曼,地理与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