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律长征这首诗的年代背景距离学生比较遥远,长征,毛泽东对学生们来说都是很陌生的,因此,背景的树立和了解,对学生来说是理解这首诗的一个关键所在。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资料,起到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的作用,为课文的理解减缓了坡度。课堂导入时,先请学生谈谈对毛泽东、长征的认识和了解,紧接着又适当补充小结,让学生对长征的艰难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学习全诗奠定了基础。同时,诗中提到的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和岷山,对学生来说也都是陌生的,也不太知道红军在这些地方曾经有过的艰辛,树立这些背景的形象,也就是树立了一个学习的靶子,困难越大,而红军克服了,就越突出红军的顽强和乐观精神。下面我就
2、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几点谈谈我的体会。一、精心准备,具有“长征”精神。本次活动,向老师对如何上好诗词这类体裁的课文进行大胆的尝试。做了精心的准备,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充分了解了长征这一伟大的历史壮举和毛泽东这个了不起的人物,为教学做了充分的准备。同时, “敢于挑战、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就是一种现代的“长征“精神,令人佩服。二、补充历史事件,突破难点“寒”和“暖”。这首诗描写的长征距孩子生活的时代较远,加之以诗词的形式表现,对于小学生理解起来确实有些困难。理解第三联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暖”和“寒”所蕴含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在理解“暖”字时,向老师通过先让学生读巧渡金沙江的故事,
3、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再进一步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到了红军不费一枪一炮,不伤一兵一卒巧渡金沙江后的那种喜悦和自豪。在理解“寒”字时,向老师先通过让学生回想飞夺泸定桥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对这个“寒”字有了感性的认识,为学生理解“寒”字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然后用对“寒”的理解渐趋深入,最后在学生充分感悟、大胆表达之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进行了反复品读,此时,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红军抢渡大渡河时的惊险悲壮、惊心动魄,对“寒”字的理解水到渠成。文本通过如此解读,“暖”“寒”这两个字变得丰满而厚重,教学的难点也成功突破。对于本诗中难于理解的词语“逶迤”、“磅礴”向老师的处理更是新颖、恰当。如果让孩子单独解释,孩子
4、很难真正理解,而放在图片中用学生已有知识去描述,再将已有的词汇总结在一起,便形成了新词的概念,既理解了词语的意思,相信学生也一定学会了应用,真可谓一兴两得。让我倍受启发,也不同地叫一起“好”。三、反复吟诵,引领学生表达情感。 我们说,在课堂上,最美的声音就是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崔峦先生说过“使人人都能从头到尾读几遍书,有时间能够从容地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特别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能够有一点自己的看法,哪怕是肤浅的,但确实是自己的看法。”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静心阅读,潜心阅读。而今天的课堂上,向老师给足了时间让学生读。这节课中,“读”贯穿始终, “读
5、”落到了实处。课堂上有欣赏读、小组开火车读、小组轮读、指读、范读、导读等,形式灵活。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掌握朗读的技巧,在评价中指导朗读诗的韵律和节奏,在读中进入课文的情境,在读中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读中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四、教师语言精练,饱含激情。向老师的教学语言也优美简练,饱含激情,可谓是一首现代的长征组诗。整堂课上非常富有激情,在引领学生领悟情感是非常成功的。五、课堂容量大,课外知识丰富。从课前、课中到课的结尾,教师一直坚持适时、恰当地穿插课外知识,丰富学生课外的知识量,开拓学生的视野。真正做到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特别是结尾,视频资料以第三者的口吻讲述了祖国的历史和现代的发展,既为本单元
6、的写作读后感奠定了基础,又让学生体会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珍惜。升华了主题,正确引导学生如何面对学生和生活上的困难,进一步理解了“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落到了实处。当然,没有一节完美的课,我个人认为:在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的时候有所欠缺。 因为四年级的学生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写了什么,还要让他们明白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写,今天向老师着重解决好了写了什么和为什么要写,而对怎样写的让学生感悟得不深,除了一开始的押韵和对账的写法外,对诗中比喻夸张的手法并未,没有把问题引向深入,而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有必要带领学生细细的品味的。毛泽东在这运用了这个手法,作用非常大,一是体现了他的革命乐观主义,二是体现了他高超的写作技巧。如果能带领学生体验一下如果毛泽东没有用这样的写法,而是实事求是地描写遇到的困难,两者带给我们的体验有什么不同,我想学生就会对这样写的好处有深刻的印象,为他以后的写作会带来帮助。最后, 感谢向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