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陕县城关初级 中学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 实施方案根据宁陕县教育系统创建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的精神,为认真贯彻落实慢性病防治工作总体要求,积极参与创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工作, 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特制订本方案。总体目标、落实与加强慢性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服务入手,认真组织实施慢性病干预项目。保障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宁陕县教育系统创建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领会文件精神。从科学发展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树立以人
2、为本的理念。充分认识非传染性慢性病对于人身体健康的危害,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该病的积极预防作用。做到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此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三、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此项工作的开展力度,保证工作实效,成立我校慢性病防控领导小组,名单如下:组长:曹安康副组长:赵树森 组员:陈国林 黄国坤 储召华 胡淼 张东亨 各班班主任下设教务处为办公地点由张东亨具体负责日常办公。四、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召开相关部门慢病防控专题会议,就此项工作开展中涉及的具体工作,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各部门围绕领导小组,分工合作,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五、经费保障、此项工作的经费保障,有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宏观统筹。六
3、、主要内容与措施、1、摸清底数、健康普查。为了实现对慢性病患者的干预与管理,采取多种途径发现慢病患者。我校每年将对学生及教师进行健康体检并将有问题的通知到本人进行相关转诊治疗。建立个人档案。2.建立健全制度,全面防控。学校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安排专人负责,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建立实施多项举措杜绝一切有健康隐患的情况发生。全面落实晨午检制度,学生因病缺勤与病因追查制度,传染病高发期的消毒处理及疫情防控工作。3、对本校教师实施干预管理。学校卫生保健室保健员通过对在校教师的健康检查,筛查转诊,与我县城关卫生院有机结合建立个人信息卡,对确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进行干预,相关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
4、发放健康教育材料;二是要求患者定期随访指导,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用药情况,复查或了解患者血压或血糖控制水平,督促其坚持用药,并根据治疗效果给予相应指导,并把相关内容记录在“个人基本信息卡” 上;三是实施面对面干预,针对每名患者的病情及其主要病因进行面对面、个体化干预,如指导其戒烟限酒、低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等;四是根据教师需要,及时进行血压测量及用药指导。4、加强宣传教育,上好健康课。为提高广大师生,特别是慢病高危人群的自我防病能力,根据校内慢性病高危人群特点,利用各种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
5、。(1)充分利用学校所有的宣传途径(黑板报、健康教育宣传栏、学校电子屏、手抄报、健康教育课等),加大对全体师生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师生对于非传染性慢性病的知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2)聘请相关医务人员加强对领导小组和全体教师的理论培训,从专业的角度对于非传染性慢性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3)在学生中开展“小手拉大手 ”慢性病防控知 识宣传活动。以“ 爸爸、妈妈听我 说” 宣传教育活动为载 体,搭建各种平台,让学生及家长在学习生活中更便捷、更自觉地提高对慢性病的认识,形成学校、家长、社区的三方全力,建立持久、和谐的健康互动关系。力争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以此扩大此项工作的积极影响,使
6、更多的人参与此项活动,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中受益。多管齐下,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对于下一步开展此项工作做好知识奠基和理论支撑。(4)全面落实健康教育课,课程开设率 100%。结合学校特点,保证每学期有 2 课时的慢性病防治健康内容,落实率 1 年内达到 100%。学校还将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5、引导健康的生活工作方式。在学生中开展课间操、眼保健操、阳光体育活动、校园运动会。每天活动时间不低于 1 小时。在教师中开展健身操,太极等,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或者步行 6000 步,开展教职工运动会。6、做好控烟工作。我校一直以来坚持开展“无烟学校
7、” 的主 题活动,其具体操作办法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关于2012 中小学全面无烟的相关要求具体实施。7、开展“健康宣 传日 ”活动。组织师生围绕“世界无烟日 ”、“全国爱牙日”、 “全国高血压日”等主题日,开展一系列的宣传学习活动。进行知识讲座,观看有关宣传资料。8、保护口腔健康。做好学生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对学生中常见病、多发病,如近视、龋齿、肥胖、营养不良等,加强监测。根据体检资料,让学生从“健康体检” 中知道自己的体重、身高、 视力、龋齿个数,做到自我龋齿知晓率 100%,并引导学生及时就诊。需要实施窝沟封闭的要及时采取治疗。9、职业病的预防。教师职业是一个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于一体的职业,老师们在繁重而辛劳的教学中,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身体健康备受疾病的困扰。根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七成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高强度的工作给教师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常见的教师职业病有:慢性咽炎、静脉曲张、颈椎腰椎疾病、心理疾病等。对于这些疾病,在工作中,引导教师根据自身的情况,开展积极的预防保健工作。七、建立长效机制,做好评估监督。把非传染性慢性病的防控工作作为学校卫生工作的一部分,纳入长效管理体系。学校定期组织评估,总结好的经验,改正、完善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把此项活动落到实处,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