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姓名:陈燕 电话:15629986305E-mail: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官桥中学 陈燕内容提要:英语课程是关系到国民素质和未来人才的基本工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初中阶段,要求教师通过这一学段的英语教学,使学生受到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年来的英语教学经验告诉我,作为英语教师,必须动脑筋、想办法,使学生喜欢你的学科,从而提高相应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课堂 课堂教学 学生 优化教学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它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四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其全面地掌握这门语言。正因为如此,在英语课堂上,应该充分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自主发展,摆正教与学、训与练、文与道、课内与课外等诸多关系,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够挖掘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学会思考、教会他们学习方法、培养他们个性和创造力的一个语言环境。总之,英语教学要引导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得到语言各方面的训练。当今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都面临着新的考验与机遇。如何理解新课改?如何贯彻新课改?在这里我想就我在实际教学中的实例与经验浅谈一下适应新课改的几点做法。 一、英语演讲,使每一位学生树立了信心,并锻炼了全体学生的听说能力。 在我们班,有这样一个规则:每节课开始,都有一名学生到讲台前进行一次演讲,时间约五分
3、钟,我们按照座次轮流,每人都有这样的机会。最初的时候起步很难,他们躲躲闪闪,不敢上台,演讲的话题也多为简单现成的小短文照搬、背诵。尽管这样,在检查时我注意发现他们演讲中的可取之处,及时鼓励、表扬,尤其对于后进生,我毫不吝惜地对2他们说“Good” 、 “ok”之类的话语,只要学生认真准备了,我就号召全体学生对他的演讲报以掌声,并说“I hope you do better next time!”所有这些都极大鼓励了他们,帮助他们克服了羞怯、胆小的心理,从而使他们树立了信心。 二、优化教学手段,加速内化进程动作示范 。一堂优秀的英语课应该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其经历对知识的感知、理解、积
4、累、运用的过程。 1、充分利用肢体语言及感官,增强感知能力。 单词、词组、句子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教学。而每个单词、词组、句子都有其固有的含义,那么理解它们的含义就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及利用他们的肢体语言,增强感知能力。比如,在教授red这个词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这是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让学生们先在教室里找到这种颜色。当学生们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并找到这种颜色的实物时,对这个词就有了充分的感知认识。再如,讲“Christmas Day”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表演圣诞老人,化静为动。再如,讲“rainy” 、 “sunny”、 “cloudy”等词语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化抽象为具体
5、。 2、进行多方面联系,加强理解。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抓住词语之间、句型之间的联系,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由于理解是内化的重要过程,所以我们要把教的工夫用在点拨上,引导学生动脑筋思考。比如,讲“sothatcant”句型时,可以先从“tooto ”句型讲起,启发学生“tooto”句型的含义和用法,因为“太 而不能”与“如此以至不能”意义比较相象,学生自然可以自己总结出相同点,增加了对句型的理解。 3、讲究语言诵读方法,加强积累。 背诵在英语学习中是极为重要的,但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要想办法让学生记得主动、背得积极。在英语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以身作则。在教学
6、过程中,要做到单词拼写得准确,并把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先背下来,在学生中起到榜样示范作用,这样学生也就心甘情愿地背诵课文了。 (2)互相帮助。在班级中,搞一帮一、结对子活动,能力稍强的同学帮助能力稍弱的同学,两个同学互相给予监督、指导、督促,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主动积极性,又使他们在互助中积累了知识。 (3)背诵竞赛。初中生正处于记忆力旺盛的时期,同时又有比较好胜的心理,所以采3取以小组为单位竞赛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在我的实际教学中,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背诵课文和单词,为自己的小组争光,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4、联系规律,总结类型,促进应用。 在英语这个工具学科中,语言的应用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
7、的一个参数,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自己总结课文中出现的词、词组、句子的用法,并联系它们之间的规律,总结它们的类型,然后练习说、练习写。比如在天气预报这一课中,同学们先总结了表达天气的几个词和词组,然后又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总结了句子的用法。最后,可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描述一下,即可达到学生运用知识的目的,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给学生搭建主动学习语言的舞台。在课堂教学的舞台上,学生是“演员” ,教师是“导演” ;在语言训练的运动场上,学生是“运动员” ,教师是“教练员” 。教师要本着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积极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听说读写的
8、语言训练。1、教师精讲,学生细说。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教师应该让学生扮演主角。当然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更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表达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看法,同时锻炼口语及听力,增强对语言的理解。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分组讨论。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先分小组讨论,每个成员必须发言,然后选一个代表在全班发言,当然是用英语来表达的。 (2)利用简笔画、录音机、电脑及其它实物创设情境,让学生作英语对话、编英语短剧,教师在台下做简单的纠正与指导。 (3)创设焦点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讨论研究,引发他们的辩论,有效地锻炼口语应用,同时又能磨砺他们的思想情操。 (4)让学生讲
9、解课文,并互相提问且给予解答,教师耐心帮助、指导,给他们练习口语和听力的机会,培养其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多占时间,多读课文。 英语是语言,要多读才能理解其文章的内容。教师应该舍得时间,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其多读多练。可以采取分组读、分男女同学读、分角色读、齐读、引读、领读等方式,4还可以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鼓励学生读好课文。 读课文这项工作既可以在讲新课之前也可以在其后进行。在讲新课之前时,应该让学生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此时读得越熟,课文理解得就越趋于准确。课文讲述完毕后,学生读课文就是一个消化和引导其对英语灵活应用的过程。 3、勤于练写,笔下生辉。 在英
10、语课堂上,教师往往把“写”这一步骤忽略了,或搁置课下,致使学生在单词拼写、作文练写等方面得不到锻炼。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在课堂上及时地让学生练写生词、习题及作文,而教师应给予积极的巡视指导。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本堂课知识的印象,还可以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勤动脑,勤思考,培养灵活地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启发思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Bester A E说: “真正的教育是智慧的训练” 。学校的存在总要教些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思维能力。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也是重要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学生会掌握知识
11、的方法,这将使他们受益终身。 一般现在时态作为一个最基本的时态,在英语课本中占了大量的篇幅。而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实义动词的变化更是其中的一个难点所在,历来容易被学生们混淆。为此,在Book 1lesson 101第一次出现这一难点时,我采用了这样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读课文中的一段文字“Han Meimei likes ”、 “She doesnt like”,由于没有生词障碍,学生们很快弄懂了意思,当我问及“Any questions”,他们中的一些人提出“like”一词后为什么还加了“s”?并对“doesnt”的出现表示疑问。我及时肯定了他们的问题,但并不急于回答,而是启发他们思考在这些句
12、子中主语有什么特点。他们恍然大悟“第三人称单数” 。在这种气氛下,我告诉他们这节课的难点就在于此。就这样,教材中的难点由学生自己解决了,我在其中的作用只是引导他们发现问题,然后,启发他们的思维,开拓他们的思路,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在发现思考顿悟总结过程中,极大地锻炼了思维能力。他们不仅对这样得到的知识印象深刻,而且培养了他们一种良好的思考习惯。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体现。教学有方,教无定法。对于我们广大教师而言,我们一定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时机,创造不同的条件,鼓励学生探索求异,克服思考障碍,全面灵活的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5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学生会感到新鲜多样,趣味无穷。外语学习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不再是学习的奴隶,而是主人。参考文献1李江南 论开放教育下的教师角色J内蒙古电大学刊2. 许国璋编 中国英语教学 1992(学术专著)3. 何奇光编 中国英语教学状况之反思:对中国留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各案研究 4. 戴俊霞/陈宗伦编 当代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新世纪学术专著丛书5. 班华主编 中学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6. 戚长福等译年龄和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