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P11 财政含义: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题是国家或政府,因而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简略概括,从实际工作来看,财政是指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财政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和实现政府的职能。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理解,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但这里的“分配”应理解为广义的分配,即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包
2、括个人收入的分配。财政的基本特征 P12公共性与阶级性强制性与非强制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选择、判断):商品和服务根据需求主体和供给渠道的不同,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P14。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私人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区分标准:排他性和非排他性;竞争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兼备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特征称之为混合物品或准公共物品。(选择)市场失灵及表现 P201、市场失灵: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缺陷。2、表现
3、:(1)垄断: 当一个行业被一个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使市场失灵。(2 )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3 )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典型例子是“那公共物品”。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益配置。 (4 )收
4、入分配不公: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争不可能自发的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5 )经济波动: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和产量的自发波动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而过度竞争不可 避免地导致求大于供与供大于求的不断反复;这事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弊端。政府干预及失效 P24: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首先是直接执行政府的经济职能,并通过执行经济职能来保证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有效实施。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效率问题(2 )寻租行为:公务员特别是领导人员,滥用权力(3 )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 )政府职能的“越位”和 “缺位”:“越位”是指应当而且可能通过市场
5、机制办好的事情而政府却通过财政手段认为地参与;“缺位”是指该由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办的事情而财政没有办或者没有办好(简答)财政职能 P25(1 )资源配置职能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A、调节资源在地区间的配置;B 、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间的配置;C、调节全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间的配置 各国政府通常采用某些指标(如我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或由若干指标组成的“景气指数”来表示资源配置效率,我国当前主要采用 GDP 增长率指标。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实现方式: A、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 GDP 得合理比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6、 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饰的结构效率C、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际的重点建设 D、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E、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2 )收入分配职能 收入分配的公平准则极其实现机制: 经济公平,指根据在收入创造过程中要素的贡献来决定收入分配,着眼于分配规则或分配过程的公平合理,强调分配的效率 社会公平,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社会各阶层居民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着眼于分配结果的公平,要缓解社会不同阶层因收入差距带来的矛盾,追求社会的稳定发展。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方式 A
7、、合理界定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 ;B、改进和完善行政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制度 ;C 、加强税收调节 ; D、改进和完善财政转移性支出制度 ; (3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经济稳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一种理想状态,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多重含义。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进行国际经济交往时,经常性项目和资本性项目保持收支平衡,未出现大的逆差或顺差。 实现的机制和手段: (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
8、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和高速发展的最优结合(4)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问题(选择)公共生产和公共定价:太混乱,还是看书吧阿罗不可能定理: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又有多种备选方案,那么在民主的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所有的人都满意的结果。林达尔均衡: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力的最佳水平。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P57 选择题根据财政支出所产生收
9、益的时间,财政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社会保障支出) ;资本性支出 ;净贷款。P59 名词解释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财政一手付出了现金,另一手相应地购得了商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了国家职能。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即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所得,这里不存在交换的问题,这类支出即为转移性支出,它所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P59 简答题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分析意义:(1)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
10、用,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对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2)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3)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P60 选择题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1)财政支出增长率,以G(%)表示。财政支出增长率表示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即所谓“同比”增长率。(2)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以 Eg 表示。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之
11、比。弹性(系数)大于 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 GDP 增长速度。(3)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以 MGP 表示。该指标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 GDP 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 GDP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多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 增长额的比例。P62 简答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 GDP 的比重也相应提高。瓦格纳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P66 选择题影响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因素(一)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分析:(1)经济性因素: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张律和当前经济政策等 (2)政治性因素: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
12、和行政效率 c;政府干预政策 (3)社会性因素:包括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分因素析:福利经济学对财政支出增长的分析主要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的,它采用效用最大化的分析方法,将市场有效供给原理运用到政府公共物品的供应中,通过影响财政支出增长的变量 ,来分析和研究财政支出规模。P69 简答题内生增长理论: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第四章 经常性支出P76 判断题我国财政如此之高的原因:直接影响行政管理费规模的主要因素有政府职能、机构设置、行政效率以及管理费本身的使用效率等
13、。P88 简答题社会保险支出的意义:一是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政府可实施收入再分配使用财政支出手段使得低收入阶层有基本生活保障。二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三是私人保险或商业保险由于存在种种局限,不可能完全向人们提供基本的经济保障。1是由于私人保险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会导致私人保险市场失灵。2 是商业保险无法解决个人储蓄不足以及“免费搭车”的问题。3 是商业保险市场难以抵抗系统性风险。4 是私人保险市场无法进行有目的的收入再分配。第五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P 99-100 简答: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政府投资是政府作为特殊投资主体,为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
14、调发展,利用财政支出对一些特定的社会经济部门和需要进行的投资活动。非政府投资是指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微观经济主体进行的投资。特点:(1)非政府投资是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个人从事的投资,作为商品生产者,它们的目标是追求盈利,而且,它们的盈利是根据自身所能感受到的微观效益和微观成本计量的。由于政府居于宏观调控的地位,政府投资可以微利甚至不盈利,但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2)企业或个人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和社会筹资来为投资提供资金,自身积累和社会筹资规模都受到种种限制,一般难以承担规模宏大的建设项目,而且由于要追求盈利,一般主要从事周期快、见效快的短期性投资;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
15、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3)企业囿于一行一业,投资不可能顾及非经济的社会效益;政府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P102 名词解释:基础设施: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一国的基础设施越发达,该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就越顺畅,越有效,人民的生活也越便利,生活质量相对来说也就越高。狭义的基础设施是指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通信,水利,供电,机场,港口,桥梁和城市供排水。供气等。广义的基础设施,还包括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的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P102_104 简答:基
16、础设施投资的性质?1. 基础设施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不同特征。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看,基础设施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共同生产条件”。2. 经济欠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常常经受基础“瓶颈”的困扰,由于民间经济的财力有限,政府只能通过财政集中动员一部分资源,以加快基础“瓶颈”部门的发展。实际上,发展中国家的财政,除具有一般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外,还部分地充当着社会资本原始积累的角色。3. 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基础设施是处在“上游”的产业部门,基础设施投资是一种“社会先行资本”。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构成其他部门(也包括本部门) 必需的投入品和服务,如供电、供水、道路和交通等等。基础设施在产业
17、锁链中属于这样一类产业,即当基础产业、加工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时,一般要求适度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要求基础设施的适度超前发展。从价值构成上分析,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构成其他部门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因而它们的价格变动具有很强的连锁效应,会引起整个产业成本的波动。P105 选择题 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1) 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5)BOT 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P110-111 财政投融资的概念及意义和
18、特征概念:(名词解释) 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 或融资(贷款) 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财政投融资也称“政策性金融”。 意义:(简答)政府投资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无偿拨款。国际经验表明,财政投融资,是发挥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的作用的最佳途径。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财政投融资的特点:既体现政府的政策取向,又按照信用原则运用,弥补政府投资利益约束刚性不足的缺点。目的:为具有公共物品特征的基础性基础产业部门融资。基本特征:(简答)1、财政投融
19、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他是在大力发展商业银行的同时构建的新型投融资渠道。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它主要为带有提供公共物品特征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部门融资。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4、财政投融资的管理是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即政策性金融机构统筹管理和经营。5、财政投融资的管理比较灵活,其在一定范围内的追加无需主管部门的审批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P115 判断: 财政补贴的分类,特点,含义财政补贴: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特定的产业、部门地区、企业或事项给予的补助和津贴。 本质属于转移性支出,无论何种形式都不会为政府换回任何商品或服务
20、, 财政补贴与相对价格的变动有着密切联系,是由政府对市场价格进行干预后所产生的一种财政支出。为此有人把财政补贴所形成为价格补贴,其实就是政府用以弥补由消费者所支付的价格与生产者所承担的成本之间的差额。财政补贴的特点:(1)补贴是一种政府行为,也包括政府干预的私人机构的补贴行为。(2)补贴的对象主要是国内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但不一定仅指出口补贴,包括对国内各产业部门、行业、企业或地区、科研部门的财政补贴(3)补贴的方式可以使多种多样的,既可以通过免税、优惠贷款等间接渠道,既可以是现金的支付,也可以使货物的转移(4)补贴的结果是利益的得失,对补贴方而员,表现为授予补贴方的某种利益,就受补贴方而言,则
21、表现为从收入,成本或税额的增减中产生利益(5)补贴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有关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竟争力(6)补贴应具有专项性,根据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议第 2 条规定,专向性补贴是指成员方政府有选择地有差别地而非普遍性地向某一个企业或产业或一组企业或产业提供的补贴。补贴的分类:禁止性的补贴,可拆补贴(黄箱补贴),不可拆分补贴(绿箱补贴)三类P117 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和财政补贴效应 简答: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经济的机理分析1. 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财政补贴在各国都是被当作一个重要的调,经济的手段,之所以有这种作用是因为它可以改变相对价格结构,而首先是可以改变需求结构。2 财政补贴还可以改变供求结
22、构。财政补贴可以改变供求结构的作用是通过改变企业购进的产品价格(供给价格或销售价格加补贴),从而改变企业盈利水平发生的。3,将外部效应内在化。财政给予补贴可以降低研究与开发成本,缓解风险,实际上是将外部效应内在化,从而推进科研与开发的开展。P118 简答:财政补贴的经济和社会效应1. 财政补贴的首要意义在于有效地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2.财政补贴能够以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进产业升级 4.消除挤出效应。5.对社会经济发挥稳定效应P122 名词解释; 税收支出: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
23、的收入。这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P123-124 多选 税收支出的形式1、税收豁免。2 、纳税扣除。3.税收抵免。4、优惠税率。 5、延期纳税。6、亏盈相抵。7、加速折旧。8 、退税。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P126 选择题1.财政收入分类按收入形式可分为(or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2011)简目中“收入分类科目”列出的类级科目有): 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从财政理论上说,财政收入形式还可以有铸币收入(或铸币税)和通货膨胀收入(或通胀税),但我国目前还没有计算这种收入。2.非税收入有: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行政事业
24、性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P127 简答题 or 判断题3.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有哪些?(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这是最根本最主要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为基础性制约。技术进步会带来 GDP 增长也较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分的财源。同时技术进步也会带来物耗比例降低,经济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比例扩大,财政收入自然增加。(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政治体制倾向于集权的,财政收入规模较高,如英法、瑞典等北欧国家;倾向于分权的,财政收入规模较低,如美国的联邦制。同时,分配体制的改革会影响经济体制的改革,从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
25、水平。(3)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首先表现为价格总水平升降的影响: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财政收入同比例地增长,则表现为财政收入的“虚增”,即名义增长而实际并无增长。另一个因素是现行税收制度。不同的税制对财政收入会有不同的影响。第三,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往往是和产品比价的变动同时发生的,而产品比价变动也以另种方式影响着财政收入。4.判断。因物价上升而形成名义增长而无实际增长的情况下,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是通过价格再分配机制实现的。这时,财政收入的增量分为两部分:一是 GDP 正常增量的分配所得。二是价格再分配所得。后者即为常说的通货膨胀税。5.三个税制了解一下吧。累进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纳税人适用的税率
26、会随着名义收入增长而提高,即出现所谓“档次爬升”效应,会随着名义收入下降而降低档次。 比例税率的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税收收入的增长率等同于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不会有实际增长。 定额税,在这种税制下,税收收入的增长总要低于物价上涨率,所以财政收入即使有名义增长,而实际必然是下降的。P136 简答题6.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1)正确理解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前提。要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此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2)实行兼顾“以支定收”和“以收定支”的方针。
27、收与支是矛盾统一体,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目前我国已经到了应用税收收入规模来制约财政支出增长的时候了。(3)预算内财政收入是全口径财政收入(指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的总和,p127)中不可质疑的部分。它是当前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基本保障,是国防经费的基本保证,自然灾害也需要财政来补偿。鉴于我国政府性基金规模较大,预算内收入也不宜过快增长。(4)继续坚持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的税收政策。但目前我国不适于实行全面减税政策,最佳途径是在税制改革的同时对税负进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同时可通过税基和税率的调整达到合理控制税收收入增长的趋势。(5)严格控制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增长,继续税费改革,坚决取缔滥收费。(6
28、)调整财政收入规模的有效手段是随时观测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和增长边际倾向指标。第八章 税收原理P145 名词解释7.什么是税收?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依靠社会公共权力,根据法律法规,对纳税人包括法人企业、非法人企业和单位以及自然人强制无偿征收,纳税人依法纳税,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和公共商品的需要。税收体现了国家主权和国家权力。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8.判断。马克思学说与西方经济学关于税收的观点不一样。马克思:“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 (1)税收是与国家的存在直接联系的,是政府保证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基础。(2)
29、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是国家参与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3)在征税过程中形成了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因而税收的性质取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和国家的性质。西方:17 世纪英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的“利益交换说”。他认为 “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无非是为了换取和平付出的代价”“间接税和直接税就是为不受外敌入侵,人们以自己的劳动向拿起武器监视敌人的人们提供的报酬”。他把税收看作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利益交换关系,强调的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权力与义务对等的关系。而马克思是认为税收无论是作为财政收入的形式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手段,还是作为特定分配关系的体现,都是与国家紧密联系的。9.名词解释。P149.
30、税率:是指对课税对象征税的比率。课税对象与税率的乘积就是应征税额,反过来说,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即为税率。税率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一般说来,税收可划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不知道这三个名词解释会不会考 P150)三类。10.选择。税收分类:(1)按课税对象性质分为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三大类。但我国税种一般分为所得课税、商品课税、资源课税、行为课税和财产课税五大类。(2)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分为直接税(不能转嫁,即纳税义务人同时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和间接税(能够转嫁)。直接税有: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税
31、、遗产税、社会保险税等。 间接税有:关税、消费税、销售税、货物税、营业税、增值税等。(3)按课税标准分类:从量税和从价税两种。少数税种采用从量税法如资源税、车船使用税。(4)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价内税(课征的侧重点为厂家或生产者)和价外税(课征的侧重点是消费者)。(5)按税收的隶属关系:中央税和地方税。中央税有: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关税等。共享税包括增值税、资源税、对证券交易征收的印花税等。地方税则是除此以外的其他税种。11.p154 名词解释。税收原则:是政府在设计税制、实施税法过程中所遵循的准则,也是评价税收制度优劣、考核税务行政管理状况的基本标准,它决定政府对什么征税、征收多少
32、、怎样征收等税制的基本要素。12.p154 多选题。(1)把税收原则明确化、系统化的第一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创始人亚当斯密,他的四大课税原则是:平等、确实、便利、最小征收费用等。(2)对斯密的原则发展最完备的是德国社会政策学派的瓦格纳,他的四项税收原则有:财政政策原则、国民经济原则、社会公正原则、税务行政原则。13.p154 选择、判断。(1)税收应以公平为本,兼顾效率。公平合理是税收的基本原则和税制建设的目标。税收公平包括普遍征税(所有法人和自然人)和平等征税(与纳税人负担能力相称)两方面。(2)税收的效率原则两层含义:一是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即较少的征收费用、便利的征收方法等。征收费用与
33、税收收入的比值越小越好。二是指征税对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3)公平与效率互相促进、互为条件。效率使公平的前提。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商品课税一般认为有效率但不公平;所得课税公平但效率不高。发展中国家实行“效率型”税制比实行“兼顾型”税制更能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发达国家实行“公平型”税制更有益于社会稳定。(P156 上面)14.p156 简答。税收原则。公平类税收原则:包含两方面(1)受益原则。是指各社会成员应按各自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中享用的利益来纳税,或说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成品应按社会成员享用的份额来承担。此原则来自市场经济的“自由交换”法则,若得以实施,就可以避免“免费搭车”的现象。但公共物品
34、是一种集合性消费,受益原则难以普遍应用。(2)能力原则。是指征收以各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为标准,而不考虑各自对公共物品的享用程度。这一原则具有收入在分配的作用,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一般以客观标准作为度量支付能力的标准。效率类税收原则:包含两方面(1)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又称经济效率原则,是指税制和税收政策在保证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应有利于经济发展。(2)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又称税收的制度原则。费用最小化是指在征收既定税收收入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征纳费用降到最低。确实简化也就是依法治税、有法可依的原则,税收的规章制度要简便易行。15.p157 名词解释。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
35、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它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16.P160 判断。(1)税收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2)税负转嫁的特征:一是它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的,价格的升降是由税负转移引起的;二是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即经济利益的再分配;三是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
36、。17.P161 判断。商品课税较易转嫁(增值税、消费税、关税),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第九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1.P166 名词解释税收经济效应:所谓税收的经济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及生产者决策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收的调节作用。(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2.P168 判断 选择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征税对劳动供给激励作用 人们增加工作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征税对劳动供给超额负担 人们减少工作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影响最大3.P173 判断 选择1)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最有力工具,在各种收入来源既
37、定的情况下,个人间收入分配的结果及其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所得税的征税状况。个人所得税的两大特点:一是直接对纳税人的所得综合或分类进行征税;二是可以实行累进税率制度2)税收支出也是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实现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对低收入阶层的许多纳税项目给予税收优惠(扣除,抵免);二是对有助于间接增加低收入阶层收入或减少低收入者消费支出的行为给予税收优惠照顾(高收入者的慈善捐款给予免税)3)社会保险税是实现收入再分配的良好手段社会保险税以纳税人的工薪作为课税对象4)所得税指数化是减轻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扭曲效应的一种方法所谓税收指数化,即按照每年消费价格指数,调整应税所得的适用税率和纳税扣除额
38、,以便剔除通货膨胀所造成的名义所得上涨的影响。税收指数化的四种方法:特别扣除法,税率调整,指数调整法,实际所得调整法4.P175 判断 选择供给学派的三个基本命题1) 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而低边际税率会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2) 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减少资本存量,而低边际税率会鼓励投资,增加资本存量3) 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收入的多少不一定按同一方向变化,甚至可能按反方向变化(高边际税率助长“黑色经济”,逃税,减少税收收入)5.P176 判断 简答(自己有选择地删减一些 O(_)O)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拉弗曲线至少阐明了以下三方面的经济
39、含义:1) 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因为高税率会挫伤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削弱经济行为为主力的活力,导致生产停滞或下降2) 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如图 9-6 的 D,E 点),税收收入是相等的,但 D 点的税收负担很轻。由于低税负刺激了工作意愿,储蓄意愿和投资意愿,促进经济增长,随着经济增长,税基扩大,税收收入自然增加3) 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和理论上说应当存在一种兼顾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最有税率。因此,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6.P177 判断 简答马斯顿的经验分析的
40、基本结论:较低的宏观税率对提高本国的经济增长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马斯顿的回归分析表明,宏观税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在低收入国家比在高收入国家要严重的多低税收比率促进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两种机制实现的:一是较低的宏观税率可以导致较高的要素收益率,而较高的要素收益率会刺激生产要素的总供给,从而提高总产出水平;二是低税国家的各种税收刺激,将使资源从低生产率部门或经济活动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或经济活动,从而提高资源使用的整体效率第十章 税收制度的理论与实践1.P184 选择 判断良好税制的构成要素:公平课税论,最适课税论,财政交换论公平课税论来源于亨利。西蒙斯,他的哲学思想植根于古典自由主义,强调个
41、人自由是基本价值观,然后才是公平。(政治干预经济生活应该最小化)政府在设计和改革税制时,必须使税收制度既能按照公平原则筹措资金,又能限制政治程序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在西蒙斯看来,实现这种双重目标的课税方法的关键在于对税基的选择公平课税论的基本思想包括四个方面:其一,主要强调横向公平目标,几乎不涉及纵向公平,主张将纵向公平留给政治程序解决;其二,把税收问题与政府支出政策分开讨论;其三,以税基的综合性和税收待遇的统一性作为指导原则;其四,主张按纳税能力征税,但纳税能力的大小不用效用理论来衡量,提出了自己的衡量方法,即所得(纳税能力)等于适当会记期间内的消费加上应计净财富的变化,使之直接对应于可计量的
42、现金流量(税负横向公平是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税负纵向公平是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 但是公平课税论的反对者提出,综合所得无法适当计算,在“所得”中提出的“应计”概念具有假定性质,可能造成税法复杂化,使税务成本加重,并助长避税和扭曲行为2.P187 简答具体来说,财政交换理论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重新确立一套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宪法规则,对政府权力施加宪法约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税制改革。一是对政府的征税能力必须从宪法上予以限制,因为如果不通过修改宪法来限制政府的权力,政府就不会放弃以前被赋予的权力;二是财政交换论研究的重点是选择税基和税率结构
43、,将政府的总税收收入限制在理想的水平范围内;三是宪法对政府可利用的税基性质进行限制,也有助于确保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的水平和类型符合公民的意愿;四是财政交换论认为,由于政府是使税收收入最大化的政府,它常常试图以高名义税率并辅之以大量特殊规定,以获得最大收入,所以要从宪法上制约政府制定税收差别待遇。五是财政交换论还认为,政府应该取消对资本的课税总之,财政交换论特别强调两个方面:一是为了实现有效配置资源的目标,要求进可能广泛地采用收益税;二是为了使政府官员在决策中的“自私自利”机动最小化,强调政治程序在约束预算决策的重要性第十一章 我国现行税制P198 商品课税的特征 选择题 课征普遍 以商品和非
44、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 实施比例税率 计征简便商品课税的功能 判断题优点 税源充裕 课征方便 抑制消费 增加储蓄和投资 有利于经济发展缺点 (国内)干扰市场运行并形成分配不公(国际) 阻碍资金,劳动力和商品的自由竞争和流动P206所得课税的特征 简答题 判断题优点:税负相对公平。(以纯收入或净所得为计征依据,实行累进征税)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可对跨国所得征税)课税有弹性缺点:所得税的开征及其财源受企业利润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制约所得税的累进课税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压抑纳税人的生产和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计征管理比较复杂,需要较高的税务管理水平,在
45、发展中国家广泛推行往往存在困难P208 如何计算多种收人的个人所得税 计算题 (自己上网找的) 工资薪金所得: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 )3500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1 不超过 1500 元的 不超过 1455 元的 3 0 2 超过 1500 元至 4,500 元的部分 超过 1455 元至 4,155 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 4,500 元至 9,000 元的部分 超过 4,155 元至 7,755 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 9,000 元至 35,000 元的部分 超
46、过 7,755 元至 27,255 元的部分 25 1,005 说明: 1、2013 最近起征点为 3500.表含税级距指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 3500 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1 不超过 15,000 元的 不超过 14,250 元的 5 0 2 超过 15,000 元到 3
47、0,000 元的部分 超过 14,250 元至 27,750 元的部分 10 750 3 超过 30,000 元至 60,000 元的部分 超过 27,750 元至 51,750 元的部分 20 3,750 4 超过 60,000 元至 100,000 元的部分 超过 51,750 元至 79,750 元的部分 30 9,750 5 超过 100,000 元的部分 超过 79,750 元的部分 35 14,750 说明: 1、本表含税级距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
48、他人(单位) 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稿酬所得税的计算是:1.稿酬所得不足 4000 时,(稿酬所得 -800)x 20% x (1-30%)2.超过 4000 时, 稿酬所得 x (1-20%) x 20% x (1-30%)劳动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适用比例税率 20%免纳项目:(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49、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保险赔款; (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8)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10)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 第十三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P145 国家预算 (名词解释)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国家预算的类别(选择题)(1) 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据,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2) 以预算分项支出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可分为 增量预算和零基础预算国家预算的原则(选择题) 公开性 可靠性 完整性 统一性 年度性全口径预算的体制改革难点(简答题)(1) 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对政府收支范围的界定(2) 分税制体制下政府财力和事权的匹配(3) 与其他相关领域改革互相协调(4) 政府部门财政统一和预算监督的问题全口径预算的体制改革对策(简答题)(1) 明确划分政府间的财力和事权,为地方政府开源节流,适当开征能够给地方政府提供稳定收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