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五节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一、单项选择题1两汉与匈奴的战争实质上反映了A民族之间的冲突 B.农牧两种文明的碰撞C发展生产的需要 D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2被史学家司马迁称为“凿空”的历史事件是A.孔子创儒家学说 B战国时出现百家争鸣C.秦始皇统一中国 D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3今天新疆地区历史上正式归属中央政府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设置C班超经营西域 D窦固大败北匈奴4张骞通西域以后,从中原地区传入西域的生产技术是A铸铁和凿井 B铸铁和丝织 C丝织和牛耕 D凿井和牛耕5汉代,在我国华东、华南地区的越人部族众多,总称“百越” 。其中的“南越”是指A温州一带的越人 B福建省内的越
2、人C两广地区的越人 D台湾一带的越人6下列历史内容,发生在汉武帝在位时期的有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建立察举制昭君出塞铸造五铁钱西南夷地区并入汉朝版图A B C D7西汉与东汉的相似点不包括A.管辖西域 B治理黄河 C外戚乱政 D尊儒抑法二、问答题8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两汉时期中原王朝与边疆各族关系的特征和发展趋势。2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2D 3B 4A 5C 6C 7D二、问答题8两汉民族关系以地域性特征为主,表现为: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如西南夷和百越;西部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如西域各族;北方边境战争不断,如匈奴对两汉的掠夺和两汉对匈奴的反击。两汉民族关系的基本趋势是强大统一的中原王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和开发,促进民族间的联系和融合,边疆各族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双方虽有战争,但友好往来和合作是主流,反映出中原农耕文明的先进性,说明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