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识位置说课稿 张莉莉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 70-72 页,有趣的游戏- 认识位置。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资源开发七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起始阶段,教学内容里的“上下、左右、前后”这 3 对方位正好对应着三维空间的 3 个方向,所以本单元也是今后继续学习“图形与位置”的重要基础。本课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并且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活动,重视亲身体验。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用前后、左右、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一定一定的区分左右的知识。对前后、上下、正反
2、的理解积累的经验比较多。也能很容易的就区别开来。但是对于左右的相对性的,学生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这是本节课特别需要关注的地方。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注意范围有限的特点,在教学左右时,设计以游戏活动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建构知识。同时根据课标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经过对教材的理解的分析,确定以下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能辨认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学会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2、经历用上下、前后、左右辨认和描述物体间相对位置的过程
3、,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方位感。3、在现实、有趣的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直观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教学重点:辨认左右。教学难点: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三、教学模式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提取有意义的素材我在上新课环节,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进入,找自己身体中的左和右,使学生身不由己地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做活动中学数学。本课以游戏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左右、记住
4、左右,并能自觉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在体验左、右相对性时,通过学生相对而立,伸出右手握一握,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对面的同学与自己的方向不一样。初步感知对面同学的左右方向和自己的左右相反。同时又让学生课后参加实践活动走楼梯,进一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并训练学生左、右的方向感,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学贵在用,走出教室,开放课堂,既巩固了知识,又指导了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文明规则。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左右”的认识,学生兴趣盎然。四、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指鼻子眼游戏,游戏最贴近学生的生活,由游戏入手巧妙引入课题。让学生从玩游戏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自主探索,交流提高先引导学生根据
5、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由发表意见,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的难点,通过“学生面对面做游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出争论,引起学生的思考;再让学生去体验、感悟其中的奥秘;最后通过转身验证让学生明白:方向不同,左右也就不同。这样,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接下来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在游戏中对左、右这两个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从初步感知发展到进一步理解,并能在生活中寻找这样的例子,从而加深印象,学会运用。(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认识上、下、前、后,通过做游戏引入对上下前后方位的认识,并以自己的切身体验理解这些方位;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方位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大家的
6、参与积极性。(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本环节的教学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的归纳整理,目的是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具体的认识,通过游戏再加深一下认识。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通过学生的视觉器官来传递信息的,本节课我采用简洁明了的板书,只板书教材重点和难点内容认识位置左 右上 下前 后六、课堂评价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在课堂过程的评价中我采用星级评价方式,主要是加星或扣星,依据班级考核方案,给课堂表现突出(如积极讨论、勇于发言)的学生在相应的考核项目上加星,同时对新知应用,延伸拓展环节中做对的学生人数进行统计,并给以加星的奖励。给没有达到课堂要求(如交头接耳,不参与小组讨论)的同
7、学则按规定进行适当的扣星。通过这种办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主导学生的课堂行为。七、资源开发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结合教学内容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资源开发。课前,我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借助教科书、教师用书等资源,研读教学内容,想方设法的拉近学生和课本的距离,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教学活动中,借助多媒体资源,将静态的知识融化成动态的展示,图文并茂,从视觉,听觉上刺激学生浓厚的兴趣,辅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在练习环节,活用习题资源,让学生体验数学习题的多姿多彩,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最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善用课堂生 成 资 源 。 在 小 组 讨 论 , 师 生 交 流 过 程 中可 能 产 生 的 新 问 题 、 新 思 路 、 新 方 法 、 新 结 果 是 本 节 课 的 生 成 性 资 源 。 在 小 组 汇报 交 流 的 环 节 学 生 的 错 误 资 源 , 在 练 习 时 , 学 生 的 错 题 资 源 均 属 本 节 课 的 生 成 性资 源 。 这 些 新 生 资 源 都 会 成 为 我 们 教 学 的 关 键 资 源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内容的粗浅认识,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