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說文解字注段玉裁(说文黑色 段注绿色)第一 一部一 y p1 上注 解:惟初大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漢書曰:“元元本本。數始於一。 ”凡一之属皆从一。一之形,於六書爲指事。凡云凡某之屬皆从某者,自序所謂分别部居,不相襍廁也。爾雅、方言所以發明轉注假借。倉頡、訓纂、 熹及凡將、急就、元尙、飛龍、聖皇諸篇,僅以四言七言成文。皆不言字形原委,以字形爲書。俾學者因形以考音與義,實始於許,功莫大焉。於悉切。古音第十二部。 凡注言一部、二部,以至十七部者,謂古韵也。玉裁作六書音均表,識古韵凡十七部。自倉頡造字時至唐虞三代秦漢,以及許叔重造説文曰某聲,曰讀若某者,皆條理合一不紊,故旣用徐鉉切
2、音矣。而又某字志之曰古音第幾部,又恐學者未見六書音均之書,不知其所謂,乃於説文十五篇之後,附六書音均表五篇,俾形聲相表裏,因耑推究,於古形、古音、古義可互求焉。弌,古文一。凡言古文者,謂倉頡所作古文也。此書法後王,尊漢制,以小篆爲質,而兼錄古文、籒文。所謂今敘篆文,合以古籒也。小篆之於古,籒或仍之,或省改之。仍者十之八九,省改者十之一二而已。仍則小篆皆古、籒也,故不更出古、籒。省改則古、籒非小篆也,故更出之。一二三之本古文明矣,何以更出弌弍弎也,葢所謂卽古文而2異者,當謂之古文奇字。元 yun注 解:始也。見爾雅釋詁。九家易曰:元者,氣之始也。从一兀聲。徐氏鍇云:不當有聲字。以髡从兀聲,从元聲
3、例之。徐説非。古音元兀相爲平入也,凡言从某某聲者,謂於六書爲形聲也。凡文字有義有形有音,爾雅已下,義書也;聲類巳下,音書也;説文,形書也。凡篆一字,先訓其義,若始也,顚也是。釋其形,若从某某聲是。次釋其音,若某聲及讀若某是。合三者以完一篆,故曰形書也。愚袁切。古音第十四部。天 tin注 解:顚也。此以同部曡韵爲訓也。凡門聞也、戶護也、尾微也,髮拔也皆此例。凡言元始也、天顚也、丕大也、吏治人者也皆於六書爲轉注而微有差别。元始可互言之,天顚不可倒言之,葢求義則轉移皆是。舉物則定名難假,然其爲訓詁則一也。顚者,人之頂也,以爲凡高之偁。始者,女之初也,以爲凡起之偁。然則天亦可爲凡顚之偁。臣於君,子於父
4、,妻於夫,民於食皆曰天是也。至高無上,从一大。 至高無上,是其大無有二也,故从一大。於六書爲會意,凡會意合二字以成語,如一大、人言、止戈皆是。他前切。十二部。丕 p p1 下注 解:大也。見釋詁。从一不聲。敷悲切。古音在第一部。鋪怡切。丕與不音同,故古多用不爲丕,如不顯卽丕顯之類。於六書爲假借,凡假借必同部同音。丕,隸書中直引長,故云丕之字不十。漢石經作 ,3可證。非與丕殊字也。吏 l注 解:治人者也。 治與吏同在第一部,此亦以同部曡韵爲訓也。从一从史。此亦會意也。 天下曰从一大,此不曰从一史者,吏必以一爲體,以史爲用,一與史二事,故異其詞也。史者,記事者也。史亦聲。凡言亦聲者,會意兼形聲也。
5、凡字有用六書之一者,有兼六書之二者。力置切。一部。 文五 重一此葢許所記也。每部記之,以得其凡若干字也。凡部之先後,以形之相近爲次。凡每部中字之先後,以義之相引爲次。顏氏家訓所謂檃栝有條例也。説文每部自首至尾次弟井井,如一篇文字,如一而元,元,始也。始而後有天,天莫大焉,故次以丕。而吏之从一終焉,是也。雍熙校刊部首某字説解爲大字,己下説解皆爲夾行小字,絕非舊式。shng注 解:高也。此古文丄。古文上作二,故帝下下示下皆云从古文上,可以證古文本作二,篆作丄,各本誤以丄爲古文,則不得不改篆文之上爲?,而用上爲部首,使下文从二之字皆無所統,示次於二之恉亦晦矣。今正丄爲 ,?爲丄,觀者勿疑怪可也。凡説
6、文一書,以小篆爲質,必先舉小篆,後言古文作某。此獨先舉古文後言小篆作某,變例也。以其屬皆从古文上,不从小篆上,故出變例而别白言之。指事也。凡指事之文絕少,故顯白言之。不於一下言之者,一之爲指事不待言也。象形者實有其物,日月是也。指事者不泥其物而言其事,丄丅是也。天地爲形,天在上,地在下。地在上,天在下。則皆爲事。凡丄之屬皆从丄。4时掌切。時掌、時亮二切。古音第十部。丄,篆文上。謂李斯小篆也。今各本篆作?,後人所改。帝 d p2 上注 解:諦也。見春秋元命苞、春秋運斗樞。毛詩故訓傳曰:審諦如帝。王天下之號。从 朿聲。都計切。古音第十六部。 ,古文帝。 古文諸丄字皆从一,篆文皆从 。 ,古文上字。
7、古文从一,小篆从古文上者,古今體異。必云 古上字者,明非 字也。徐鍇曰:古文上兩畫,上短下長。一二之二,則兩畫齊等。俗本下有言,非也。言从 ,舉 可以包言。示辰龍童音章皆从古文上。古文示作 ,古文禮作 ,古文辰作 ,此古文从一,小篆从二之證。然則古文以一爲二,六書之假借也。注 (下)二(上)。旁 png注 解:溥也。司馬相如封禪文曰:魄四塞。張揖曰:,衍也。廣雅曰:,大也。按讀如 ,與溥雙聲。後人訓側,其義偏矣。从 。闕。闕谓从门?之説未聞也。李陽冰曰:门?象達之形也。按自序云:其於所不知,葢闕如也。凡言闕者,或謂形,或謂音,或謂義,分别讀之。方聲。凡徐氏鉉鍇二本不同,各从其長者,如此處鍇作方
8、聲闕。闕字在方聲下,於未聞从门?之説不瞭,故不从之是也。後不悉注。步光切。十部。,古文。以許説推之,亦小篆从二,古文从一也。 ,亦古文。李斯改一爲二,則爲小篆。雱,籒文。詩:雨雪其雱。故訓傳曰:雱,盛皃。卽此字也。籒文从雨,衆多如雨意也。毛云盛,與許云溥正合。今人不知、雱同字,音讀各殊,古形、古音、古義皆廢矣。5xi注 解:底也。 底也,指事,胡雅切。底當作氐。广部曰:底者,山凥也。一曰下也。許氏解字多用轉注。轉注者,互訓也。底云下也,故下云底也,此之謂轉注,全書皆當以此求之。抑此底字當作氐。广部一曰下也四字,疑後人所綴。何者,許書無低字,日部下昏下曰从氐省。氐者,下也,正與此下者氐也爲轉注。
9、上,高也。下,氐也。高氐亦正相反相對。今本氐篆解云至也,亦當本作下也。如是正之,乃見許氏發揮轉注之恉。有好學深思者,當能心知其意也。从反 爲 。有物在一之下也。此古文下本如此,如 字從古文下是也。後人改 爲丅,謂之古文,則不得不改丅爲?,謂之小篆文矣。胡雅、胡駕二切。古音在第五部。丅,篆文下。今各本篆文作?,後人所改。 。注 zhn ,登也。 。文四 重六第一 示部示 sh p2 下注 解:天 象,見吉凶。見周易 辭。所示人也。从二。古文上。三,謂川。日月星也。觀乎天文察時變。見周易 彖傳。 示神事也。言天縣象箸明以示人,聖人因以神道設敎。凡示之屬皆从示。神至切。古音第十五部。中庸、小雅以示爲
10、寘。 ,古文示。所謂古文諸丄字皆从一也。祜 h注 解:上諱。候古切。言上諱者五。禾部秀,漢世祖名也。艸部莊,顯宗名也。火部炟,肅宗名也。戈部肈,孝和帝名也。祜,恭宗名也。殤帝6名隆不與焉。伏矦古今注曰:隆之字曰盛。亦當言上諱明矣。而五經異義云:漢幼小諸帝皆不廟祭,而祭於陵。旣不廟祭矣,則不諱可知。此許沖奏上時,於隆字不曰上諱所由也。諱止於世祖者,記曰:旣卒哭。宰夫執木鐸以徇於宫曰:舍故而諱新。故,謂高祖祖之父當遷者。杜預亦言自父至高祖皆不敢厈言。計許君卒於恭宗已後,自恭宗至世祖適五世,世祖已上雖高帝不諱,葢漢制也。此書之例,當是不書其字,但書上諱,二字。書其字則非諱也。今本有篆文者,後人補之。
11、不書故其詁訓形聲俱不言。假令補之,則曰祜福也,从示古聲。祜訓福,則當與祿禠等爲類,而列於首者,尊君也。古音第五部。禮 l注 解: 也。見禮記祭義、周易序卦傳。 ,足所依也。引伸之凡所依皆曰 ,此假借之法。屨, 也。禮, 也。 同而義不同。所事神致福也。从示,从 。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故禮字从示。豐者,行禮之器。亦聲。靈啓切。十五部。 ,古文禮。禧 x注 解:禮吉也。 行禮獲吉也。釋詁曰:禧,福也。从示喜聲。許其切。一部。禛 zhn注 解: 眞受福也。从示眞聲。此亦當云从示,从眞,眞亦聲。不言者省也。聲與義同原,故龤聲之偏多與字義相近,此會意、形聲兼之字致多也。説文或偁其會意,略其形聲。或偁其形
12、聲,略其會意。雖則渻文,實欲互見。不知此則聲與義隔,又或如宋人字説,衹有會意,别7無形聲,其失诬誣矣。側鄰切。 十二部。祿 l p3 上注 解:福也。詩言福祿多不别。商頌五篇, 言福,三言祿,大恉不殊。釋詁,毛詩傳皆曰:祿,福也。此古義也。鄭旣醉箋始爲分别之詞。从示彔聲。盧谷切。三部。禠 s注 解:福也。見釋詁。張衡東京賦曰:祈禠禳災。从示虒聲。息移切。字林弋爾反。十六部。禎 zhn注 解:祥也。从示貞聲。陟盈切。十一部。祥 xing注 解:福也。凡統言則災亦謂之祥,析言則善者謂之祥。从示羊聲。似羊切。十部。鉉本此下有一云善三字,淺人所增。一書中此類不少。祉 zh注 解:福也。見釋詁。从示止聲
13、。敕里切。 一部。福 f注 解:備也。祭統曰:賢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謂福也。福者,備也。備者,百順之名也。無所不順者之謂備。按福備古音皆在第一部,曡韵也。鉉本作祜也,非。祜正世所謂福也。从示畐聲。方六切。 古音在一部。祐 yu注 解:助也。古衹作右。从示右聲。于救切。古音在一部。8祺 q注 解:吉也。周頌曰:維周之祺。釋言曰:祺,祥也。祺,吉也。 从示其聲。渠之切。一部。 禥,籒文从基。基聲也。古其基通用,如尚書丕丕基,伏生作其是也。祗 zh注 解:敬也。見釋詁。从示氐聲。旨夷切。 古音凡氐聲字在第十五部,凡氏聲字在第十六部。此廣韵祇入五支,祗入六脂所由分也。鉉所據唐韵:祗,旨移切。是孫
14、愐祗入五支,遠遜於宋廣韵所改定矣。經典釋文於商頌上帝是祗諸時反,則又 入七之。於孔子閒居諸夷反,則固不誤。此等學者所當審定畫一也。禔 zh注 解:安也。本安下有福,今依李善文 注。从示是聲。司馬貞引説文市支反。此説文音隱所載也。唐韵切同。十六部。 易曰:“ 禔旣平。 ”市支切。 周易坎九五:祇旣平。釋文曰:祇,京作禔。按許自序所偁易孟氏,京房受易焦延壽,延壽嘗從孟喜問易。虞翻自言臣高祖光,曾祖成,祖鳳父歆,皆治孟氏易,至臣五世。翻注此爻云:祇,安也。然則孟易作禔訓安甚明。翻本作祇,謂祇卽禔之假借,與何人斯鄭箋正同。氏,是同在第十六部,得相假借。神 shn注 解: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天、神、引三
15、字同在古音第十二部。从示聲。食鄰切。祇 q9注 解:地祇,提出萬物者也。 地祇提三字同在古音第十六部。地本在十七部,而多轉入十六部用。从示氏聲。巨支切。古音十六部。凡假借必取諸同部,如周易无祇悔,釋文云:祇,辭也。馬同,音之是反。此讀祇爲語辭,適也。五經文字。廣韵作衹者是也,又云:鄭云病也。此讀祇爲疧,與何人斯同也。又云:王肅作禔,時支反。陸云安也。九家本作字,音支。韓伯祁支反,云大也。音讀皆在第十六部。通志堂刻作无祗悔,則誤。又祇旣平,唐石經作衹。釋文云:京作禔,説文同,音支。又上支反,安也。其讀亦皆在十六部。又云:鄭云當爲坻小 也。此則改爲第十五部字。古人云當爲者皆是改其形誤之字。云當爲者
16、,以音近之字易之。云讀如者,以同音之字擬之。此云當爲,則鄭謂祇爲字之誤也。五經文字衣部曰:衹,止移切,適也。廣韵五支曰:衹,章移切,適也。唐石經:衹旣平。左傳:衹,見疏也。詩:衹攪我心。詩、論語亦衹以異,字皆从衣,正用張參字。而張參以前顏師古注竇嬰傳曰:衹,適也,音支,其字从衣。豈師古太宗朝刊定經籍皆用此説歟。宋類篇則衹祇皆云適也,不畫一。韵會則从示之祇訓適也。近日經典訓適者皆不从衣,與唐不合。祕 m p3 下注 解:神也。魯頌閟宫有侐箋曰:閟,神也。此謂假借閟爲祕也。从示必聲。兵媚切。古音在第十二部。質櫛韵。齋 zhi注 解:戒絜也。 祭統曰:齋之爲言齊也,齊不齊以致齊者也。齋戒或析言,如七
17、日戒,三日齋是。此以戒訓齋者,統言則不别也。从示,齊省10聲。謂減 之二畫,使其字不重也。凡字有不知省聲,則昧其形聲者,如融蠅之類是。側皆切。十五部。 ,籒文齋,从 省。凡籒文多重。禋 yn注 解:絜祀也。韋昭注周語同。釋詁:禋,祭也。孫炎曰:潔敬之祭也。各本作潔,依玉篇作絜。一曰精意享爲禋。凡義有兩岐者,出一曰之例。山海經、韓非子、故訓傳皆然,但説文多有淺人疑其不備而竄入者。周語:内史過曰:精意以享,禋也。絜祀二字已苞之,何必更端偁引乎,舉此可以隅反。从示垔聲。於眞切。 古音在十三部。尚書大傳以湮爲禋。,籒文从宀。祭 j注 解:祭祀也。統言則祭祀不别也。从示, 手持肉。此合三字會意也。子例切
18、。十五部。祀 s注 解:祭無巳也。析言則祭無巳曰祀。从巳而釋爲無巳,此如治曰亂,徂曰存,終則有始之義也。釋詁曰:祀,祭也。从示巳聲。詳里切。 一部。禩,祀或从異。周禮大宗伯、小祝注皆云故書祀作禩。按禩字見於故書,是古文也。篆隸有祀無禩,是以漢儒杜子春、鄭司農不識,但云當爲祀,讀爲祀,而不敢直言古文祀,葢其愼也。至許乃定爲一字。至魏時乃入三體石經。古文巳聲、異聲同在一部,故異形而同字也。祡 chi p4 上注 解:燒柴尞乃祭天也。此從爾雅音義。尞各本作燎,非也。火部曰:尞祡祭天也。此曰祡尞祭天也,是爲轉注冣較然者。柴與祡同此聲,故11燒柴祭曰祡。釋天曰:祭天曰燔柴。祭法曰:燔柴於泰壇,祭天也。孝
19、經説曰:封乎泰山,考績祡尞。郊特牲曰:天子適四方,先祡。注:所到必先燔柴,有事於上帝。从示此聲。仁皆切。 十五部。凡此聲亦多轉入十六部。 虞書曰:虞書當爲唐書,説見七篇禾部。 “至于岱宗,祡。 ”許自序偁書孔氏,知古文尚書作祡,不从木作柴也。王制、郊特牲、大傳同。,古文祡,从隋省。此葢壁中尚書作 也。旣 偁古文尚書作祡矣,何以云壁中作 也。凡漢人云古文尚書者,猶言古本尚書,以别於夏矦、歐陽尚書,非其字皆倉頡古文也。儀禮有古文今文,亦猶言古本今本,非一皆倉頡古文,一皆隸書也。如此字壁中 作 ,孔安國以今文讀之,知 卽小篆祡字,改从小篆作祡是。孔氏古文尚書出於壁中云爾,不必皆仍壁中字形也。綴 於祡
20、下者,猶周禮旣从杜子春易字,乃綴之云故書作某也。隋聲古音在十七部,此聲古音在十六部,音轉冣近。 之爲祡,猶玼瑳姕傞皆同字。禷 li注 解:事類祭天神。五經異義曰:今尚書夏矦、歐陽説:禷,祭天名也。以禷祭天者,以事類祭之。以事類祭之何,天位在南方,就南郊祭之是也。古尚書説非時祭天謂之禷,言以事類吿也。肆禷于上帝,時舜告攝,非常祭也。許君謹按。周禮郊天無言禷者,知禷非常祭。從古尚書説。玉裁按:郊天不言禷,而肆師類造上帝,王制天子將出,類於上帝,皆主軍旅言。凡經傳言禷者,皆謂因事爲兆,依郊禮而爲之。説文亦从古尚書説。从示類聲。此當曰从示類,類亦聲,省文也。力遂切。十五部。禮以類爲禷。12祪 gu注
21、解:祔、 祪,祖也。見釋詁。祔謂新廟,祪謂毁廟,皆祖也。説文併祔字連引之,故次之以祔。从示危聲。過委切。十六部。 注祖:遷主。祔 f p4 下注 解:後死者合食於先祖。士虞禮:卒哭,明日以其班祔。春秋左氏傳曰:凡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特祀於主,蒸嘗禘於廟。春秋榖梁傳曰:作主壞廟有時日於練焉。士虞禮注與榖梁同。从示付聲。符遇切。古音在第四部。祖 z注 解:始廟也。始兼兩義,新廟爲始,遠廟亦爲始。故祔祪皆曰祖也。釋詁曰:祖,始也。詩毛傳曰:祖,爲也。皆引伸之義。如初爲衣始,引伸爲凡始也。从示且聲。則古切。 五部。注 ,古文。bng注 解:門内祭先祖所皇也。舊所下有以,今依詩、爾雅音義。或作彳、
22、 、彷,皇或作徨,皆俗。 詩毛傳曰:祊,門内也。 郊特牲曰:索祭祝於祊,不知神之所在,於彼乎,於此乎;或諸遠人乎。祭於祊,尚曰求諸遠者與。此皇之說也。 、皇三字疊韵。从示彭聲。補盲切。古音在十部。 詩曰:祝祭于 。小雅楚茨文。今作于祊。祊, 或从方。彭聲、方聲同部。祰 ko注 解:告祭也。自祪以下六字皆主言祖廟,故知吿祭謂王制天子諸矦將出,造乎禰。曾子問諸矦適天子,必吿於祖,奠於禰。諸矦相見,必13吿於禰。反必親告於祖禰,伏生尚書歸假於祖禰。皆是也。周禮六祈二曰造,杜子春云:造祭於祖也。當許時,禮家造字容有作祰者。从示告聲。苦浩切。古音在第三部。祏 sh注 解:宗廟主也。五經異義:今春秋公羊説
23、:祭有主者,孝子以主繫心,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今論語説:哀公問主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夏人都河東,河東宜松也。殷人以柏,殷人都亳。亳宜柏也。周人以栗,周人都豐鎬。豐鎬宜栗也。古周禮説:虞主用桑。練主用栗。無夏后氏以松爲主之事。許君謹按,從周禮説。論語所云,謂社主也。鄭君無駁。五經要義曰:木主之狀四方,穿中央以達四方。天子長尺二寸,諸矦長尺,皆刻謚於其背。春秋左氏傳:典司宗祏。又曰:使祝史徙主祏於周廟。又曰:反祏於西圃。皆謂木主也。主當同宀部作宔。宔字下曰:宗廟宔,祏也。祏字下曰:宗廟宔也。是爲轉注。蓺文類聚引作宗廟之木主曰祏。 周禮有郊宗石室。五經異義:古春秋左氏説:古者日
24、祭於祖考,月薦於高曾,時享及二祧,歲祫及壇墠,終禘及郊宗石室。終者,謂孝子三年喪終,則禘於大廟,以致新死者也。又春秋左氏曰:徙石主於周廟。言宗廟有郊宗石室,所以藏栗主也。玉裁按:郊宗石室,葢謂天子有之。郊宗,葢謂郊鯀宗禹、郊冥宗湯、郊稷宗武王之類,遠祖之宔爲石室藏之。至祭上帝於南郊,祭五帝於明堂,則奉其宔以配食,故謂之郊宗石室,祭法、周語皆言禘郊祖宗。此舉郊宗以包禘祖也。其餘毀廟之主亦附藏焉。至褅祫而升,合食於大祖,故曰禘及郊宗石室。云周禮者,説左氏家謂成周之禮,非謂周官經有此14也。一曰大夫石爲主。五經異義:今春秋公羊説:卿、大夫、士非有土子民之君,不得祫享序昭穆,故無木主。大夫束帛依神,士
25、結茅爲菆。許君謹按。春秋左氏傳曰:衛孔悝反祏於西圃。祏,石主也,言大夫以石爲主。今山陽民俗,祭皆以石爲主。鄭君駁之曰:大夫、士無昭穆,不得有主。少牢饋食,大夫禮也,束帛依神。特牲饋食,士祭禮也,結茅爲菆。大夫以石爲主,禮無明文,孔悝之反祏有主者,祭其所出之君爲之主耳。玉裁按:異義先出,説文晚成,多所定,故説文之説多有異於異義,同於鄭駁者。祏以宗廟主爲本義,以大夫石主爲或義是也。从示石。許言周禮有石室,言大夫以石爲主,皆證明从石會意之恉。玉裁謂:宗廟本木宔,而字从石者,葢取如石不可轉意,石室自别是一事。春秋之末,大夫僭侈,作宔不可知。云反祏者,猶言反宔耳,不必以石爲之也。摯虞決疑注曰:凡廟之主藏
26、於戸外北牖下,有石 ,故名宗祏。石亦聲。常隻切。古音在五部。b p5 上注 解:豚祠司命也。鄭注周禮曰:求福曰禱,得求曰祠。此祠與春祭之祠異。祭法注曰:司命小神,居人之閒,司察小過,作譴吿者,主督察三命。今時民家或春秋祀司命。風俗通義曰:周禮。司命,文昌也。今民閒祀司命,刻木長尺二寸爲人像,行者擔篋中,居者别作小屋。齊地大尊重之,汝南餘郡亦多有,皆祠以,率以春秋之月。按同豬,許所謂豚也。應説司命爲文昌,鄭説人閒小神,未知許意何居也。許君字下説周禮以 祀祝融,用賈逵句 祀於戶 ,祝融祀於 ,蓐收祀於門, 冥祀於井,后土祀於中 之説。鄭則云老婦之祭,報先炊之義, 15非祝融。然則許不必同鄭也。从示
27、比聲。卑 切。初學記引俾利反。十五部。 漢律曰:“ 祠司命。 ”高帝時,蕭何攈摭秦法,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至孝武時,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祠 c p5 下注 解: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辭也。 上言祠司命,故次以祠。辭與祠曡韵。周禮,以祠春享先王。公羊傳曰:春曰祠。注:祠猶食也,猶繼嗣也。春物始生,孝子思親,繼嗣而食之,故曰祠。許與何異。从示司聲。似茲切。一部。仲春之月,祠不用犧牲,用圭璧及皮幣。 此引月令證品物少,多文辭也。禮記祠作祀,吕覽同,淮南作祭。及,禮記、吕覽、淮南皆作更。鄭曰:更猶易也。高誘曰:更,代也,以圭璧、皮幣代犧牲也。説文祠、及二字疑皆字之誤。或曰:漢時月令,鄭君謂之今月令
28、,或與记不同。説文 雨、舫人皆今月令也。 江沅曰:言用不用,代義已瞭。或更字卽及字義,許據本作及也。鄭訓易,高訓代,寘圭壁、皮幣中間,似未妥。礿 yu注 解:夏祭也。周禮,以禴夏享先王。公羊傳曰:夏曰礿。注:始熟可汋,故曰礿。釋天曰:春祭曰祠,夏祭曰礿,秋祭曰嘗,冬祭曰蒸。孫炎曰:祠之言食。礿,新菜可汐。嘗,嘗新穀。蒸,進品物也。汋與礿曡韵,汋卽説文 字。王制:春曰礿,夏曰禘。與周禮異。从示勺聲。以灼切。古音在第二部。礿亦作禴。勺龠同部。禘 d注 解:諦祭也。言部曰:諦者,審也。諦祭者,祭之審諦者也。何言乎16審諦,自來説者皆云審諦昭穆也。諦有三,有時諦,有殷禘,有大禘。時禘者,王制:春曰礿,
29、夏曰禘,秋曰嘗,冬曰蒸,是也,夏商之禮也。殷禘者,周春祠,夏禴, (卽礿字)秋嘗,冬蒸,以禘爲殷祭。殷者,盛也。禘與祫皆合羣廟之主祭於大祖廟也。大禘者,大傳、小記皆曰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謂王者之先祖皆感大微五帝之精以生,皆用正歲之正月郊祭之,孝經郊祀后稷以配天,配靈威仰也。毛詩言禘者二,曰雝,禘大祖也,大祖謂文王,此言殷祭也;曰長發,大禘也,此言商郊祭感生帝汁光紀以 王配也。云大禘者,葢謂其事大於宗廟之禘。春秋經言諸矦之禮:僖八年禘于太廟。太廟謂周公廟,魯之太祖也,天子宗廟之禘,亦以尊太祖,此正禮也。其他經言吉禘于莊公,傳之禘於武公,禘於襄公,禘於僖公,皆專祭一公。僭用禘名,非成王
30、賜魯重祭,周公得用禘禮之意也。昭穆固有定,曷爲審諦而定之也。禘必羣廟之主皆合食,恐有如夏父弗忌之逆祀亂昭穆者,則順祀之也。天子諸矦之禮,兄弟或相爲後,諸父諸子或相爲後,祖行孫行或相爲後,必後之者與所後者爲昭穆。所後者昭則後之者穆,所後者穆則後之者昭。而不與族人同昭穆。以重噐授受爲昭穆,不以世系蟬聮爲昭穆也。故曰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也。宗廟之禮謂禘祭也。禘之説大亂於唐之陸淳、趙匡。後儒襲之,不可以不正。从示帝聲。特計切。十六部。 周禮曰:“五歲一禘。 ” 五經異義:今春秋公羊説:五年而再殷祭。古春秋左氏説:古者日祭於祖考,月祀於高曾,時享及二祧,歲祫及壇墠,終禘及郊宗石室。許君謹案。叔孫通宗廟有日
31、祭月薦之禮,知自古而然也。三歲一祫,此周禮也。五歲一禘,疑先王之禮也。鄭君駁之曰:三年一17祫,五年一禘,百王通義。以爲禮讖云:殷之五年,殷祭亦名禘也。玉裁按:此與公羊五年而再殷祭説正合。今閩縣陳氏恭甫名壽祺云。初學記、藝文類聚引許異義,文有譌脱,當作三歲一祫,五歲一禘,此周禮也。三歲一禘,疑先王之禮也。今脱四字,譌一字,陳説是也。祫 xi p6 上注 解:大合祭先祖親疏遠近也。春秋文二年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廟。公羊傳曰:大事者何,大祫也。大祫者何,合祭也。毀廟之主陳於大祖,未毀廟之主皆升。合食於大祖。 (兼上二者)五年而再殷祭。鄭康成曰:魯禮三年喪畢而祫於大祖,明年春禘於羣廟,自此之後,五年而
32、再殷祭,一祫一禘。春秋經書祫謂之大事,書禘謂之有事。商頌 鳥:祀高宗也。鄭云:祀當爲祫。高宗崩而始合祭於契之廟,歌是詩焉。曾子问:祫祭於祖,則祝迎四廟之主。許言合祭先祖親疏遠近,正用公羊大事傳。禘之合食蓋同,而以審禘、會合分别其名,亦分别其歲有三年、五年之殊,分别其時有夏、秋之殊。禘卽周禮之肆獻祼追亯,祫卽周禮之饋食朝亯。夏殷有時禘,有時祫。周禮禘、祫皆爲殷祭,非四時祭。毛公傳曰:諸矦夏禘則不禴,秋祫則不嘗,謂周禮諸侯禘在夏,祫在秋,則皆廢時祭,天子則不廢時祭。从示合。會意。不云合亦聲者,省文,重會意也。矦夾切。 古音弟七部。士虞禮今文祫爲合。 周禮曰:“ 三歲一祫。 ”云周禮者,以别於夏殷之
33、禮。曰字皆衍文也。祼 gun注 解:灌祭也。詩毛傳曰:祼,灌鬯也。周禮注曰:祼之言灌。灌以鬱鬯,謂始獻尸求神時,周人先求諸陰也。从示果聲。古玩切。按此字從果爲18聲,古音在十七部。大宗伯玉人字作果,或作淉。注兩言祼之言灌。凡云之言者皆通其音義以爲詁訓,非如讀爲之易其字,讀如之定其音。如載師,載之言事。族師,師之言帥。襢衣,襢之言亶。翣桺,桺之言聚。副編次,副之言覆。禋祀,禋之言煙。卄人、 卄之言礦。皆是。未嘗曰禋卽讀煙,副卽讀覆也,以是言之,祼之音本讀如果。卝之音本爲卵,讀如鯤,與灌礦爲雙聲。後人竟讀灌,讀礦,全失鄭意。古音有不見於周人有韵之文,而可意知者,此類是也。cu p6 下注 解:數祭
34、也。廣雅釋詁曰:,謝也。釋天曰:,祭也。數讀數罟之數,雙聲也。从示毳聲,讀若 “舂麥爲”之。凡言讀若者,皆擬其音也。凡傳注言讀爲者,皆易其字也。注經必兼茲二者,故有讀爲,有讀若。讀爲亦言讀曰,讀若亦言讀如。字書但言其本字本音,故有讀若,無讀爲也。讀爲、讀若之分,唐人作正義已不能知。爲與若兩字,注中時有譌亂。爲之字从木,各本譌从示,不可解。廣雅:,舂也,楚芮反。説文無字,卽臼部舂去麥皮曰臿也。江氏聲云:説文解説内或用方言俗字,篆文則仍不載。, 此芮切。十五部。祝 zh注 解:祭主贊者。从示,从儿口。此以三字會意,謂以人口交神也。一曰从兌省。 易曰:“ 兌爲口,爲巫。 ” 此字形之别説也。凡一曰,
35、有言義者,有言形者,有言聲者。引易者,説卦文。兌爲口舌,爲巫,故祝从兌省,此可證虙羲先倉頡製字矣。凡引經傳,有證義者,有證形者,有證聲者,此引易證形也。之六切。 三部。注 ,古文。19li注 解:祝 也。 惠氏士奇曰:素問黄帝曰:古之治病,可祝由而已。祝由,卽祝 也。已,止也。玉裁按:玉篇曰:古文作。从示畱聲。力救切。玉篇除 切。三部。祓 f注 解:除惡祭也。从示犮聲。 勿切。 十五部。祈 q注 解:求福也。祈、求雙聲。从示斤聲。渠稀切。古音在十三部。音芹。此如旂字。古今音異。禱 do注 解:告事求福也。禱、告、求三字曡韵。从示壽聲。都浩切。古音在三部。 ,禱或省。 ,籒文禱。以眞致福意。疑下
36、從攵,非從夊也。攵,陟侈切。禜 yng注 解:設緜蕝爲營,禳風雨雪霜水旱癘疫于日月星辰山川也。 史記、漢書、 叔孫通傳皆云:爲緜蕞,野外習之。韋昭云:引繩爲緜,立表爲菆。菆卽蕝也,詳艸部。凡環帀爲營,禜營 曡韵。左氏傳:子產曰:山川之神,則水旱癘疫之災,於是乎禜之。日月星辰之神,則雪霜風雨之不時,於是乎禜之。許與鄭司農周禮注引皆先日月星辰,與今本不同也。从示,从營省聲。下从字,度他字下皆當有,後人 之。爲命切。十一部。一曰禜,衞使災不生。 此字義之别説也。上言禳之於已至,此言禦之於未來。鉉本此下引禮記雩禜祭水旱,誤用鍇語爲正文也。20禳 rng p7 上注 解:磔禳,祀除厲殃也。厲殃,謂厲鬼凶
37、害,各本作癘,誤。月令:三月,命國難,九門磔禳,以畢春氣。此月之中,日行歷昴,昴有大陵積尸氣,佚則厲鬼隨而出行。命方相氏敺疫,又磔牲以禳於四方之神,所以畢止其災。又十二月,命有司大難磔。 此月之中,日歷虛危,虛危有墳墓四司之氣,爲厲鬼將隨強陰出害人也。磔於四方之門,磔禳也。按許與月令注合。周禮注曰:卻變異曰禳。禳,攘也。與許異。古者燧人禜子所造。未聞。禜子,爲其子禜災也。从示襄聲。汝羊切。 十部。禬 gu注 解:會福祭也。周禮注曰:除災害曰禬。禬 , 去也。與許異。从示从會,會亦聲。此等皆舉形聲包會意。 古外切。 十五部。 周禮曰:“ 禬之祝號。 ”周禮詛祝文。禪 shn注 解:祭天也。从示單
38、聲。凡封土爲壇,除地爲墠。古封禪字葢衹作墠。項威曰:除地爲墠,後改墠曰禪,神之矣。服虔曰:封者,增天之高,歸功於天。禪者,廣土地。應劭亦云:封爲增高,禪爲祀地。惟張晏云: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又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元鼎二年紀云:望見泰一,修天文。卽古禪字,是可證禪亦祭天之名。但禪訓祭天,似當與祡爲伍,不當廁此。時戰切。 十四部。禦 y注 解:祀也。从示御聲。後人用此爲禁禦字。疑舉切。五部。古只用御21字。hu注 解:祀也。从示 聲。古末切。 周禮注:禬 ,刮去也。疑 乃禬字之或體也。十五部。已上三篆疑後人所增。禖 mi注 解:祭也。謂祭名也。商頌傳曰:春分 鳥降,湯之先祖,有娀氏女狄配高
39、辛氏帝,帝率與之祈於郊禖而生契,故本其爲天所命,以 鳥至而生焉。大雅傳曰:古者必立郊禖焉。 鳥至之日,以大牢祀於郊禖,天子親往,后 率九 御,乃禮天子所御,帶以弓韣,授以弓矢,於郊媒之前。玉裁按:據此則禖神之祀不始於高辛明矣。鄭注月令云: 鳥,媒氏之官以爲 。高辛氏之世, 鳥遺卵,娀 吞之而生契,後王以爲媒官嘉祥而立其祠焉。變媒言禖,神之也。注禮記時未專信毛詩,故説鉏鋙爾。鄭志焦喬之荅,回護鄭公,殊爲词費。 从示某聲。莫桮切。 古音在一部。x p7 下注 解:祭具也。 山海經、離騷經皆作糈。玉逸曰:糈,精米,所以享神。郭璞曰:糈,祭神之米名。疑許君所據二書作 。从示胥聲。私吕切。五部。祳 sh
40、n注 解:社肉,盛之蜃,故謂之祳。 五經異義曰:古左氏説:脤,祭社之肉,盛之以蜃。鄭注掌蜃、杜注左傳皆同。蜃、祳曡韵。經典祳多从肉作脤。詩緜箋、掌蜃注徑用蜃爲祳字。 天子所親遺同姓。大宗伯以脤22膰之禮,親兄弟之國。大行人歸脤以交諸矦之福。从示辰聲。時忍切。古音在十三部。 春秋傳曰:“石尚來歸祳。 ”春秋經定公十四年文。凡説文引春秋經皆 諸傳,謂左氏春秋有此文也。祴 gi注 解:宗廟奏祴樂。宗廟中賔醉而出,奏祴夏,故字從示。从示戒聲。古哀切。一部。禡 m注 解:師行所止,恐有慢其神,下而祀之曰禡。釋天曰:是禷是禡,師祭也。王制注云:爲兵禱。周禮肆師、甸祝皆作貉。杜、鄭讀貉爲十百之百,云爲師祭造
41、軍法者,禱氣勢之十百增倍。許説不同者,許時古今説具在,五經異義今已亾。又賈氏周禮解詁亦亾,不詳其所本也。从示馬聲。莫駕切。古音在五部。 周禮曰:“ 禡於所征之地。 ”王制文。禂 do注解:禱牲馬祭也。甸祝:禂牲禂馬。杜子春云:禂,禱也。爲馬禱無疾,爲田禱多獲禽牲。詩云:旣伯旣禱。爾雅曰:旣伯旣禱。伯,馬祭也。玉裁按:此許説所本。杜引詩者,以伯證禱馬。毛傳云:伯,馬祖也。重物愼微,將用馬力,必先爲之禱其祖,此周禮之禂馬也。又云:禱,禱獲也。此釋旣禱, 周禮之禂牲也。杜本毛説,鄭君易杜説云:禂讀如伏誅之誅,今侏大字也。爲牲祭求肥充,爲馬祭求肥健。鄭以上文旣有表貉釋爲禱氣勢之十百,而多獲不當禂牲,又
42、云禱多獲禽牲,故必易爲侏大而後安。今本爾雅、周禮注馬祭之上皆脱伯字。从示周聲。都皓切。五經文字直由反。又音誅。古音在三部。鍇引詩曰:旣禡旣禂。 詩23無此語,鉉又誤入正文。, 鉉本作 。或从馬,壽省聲。此字从馬則不該,云 聲足矣,不當取省聲。路径:段注说文第一卷示部社 sh p8 上注 解:地主也。五經異義:今孝經説曰: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廣博,不可徧敬,封五土以爲社。古左氏説:共工爲后土,爲社。許君謹案曰:春秋稱公社,今人謂社神爲社公,故知社是上公,非地祇。鄭駁之云:社祭土而主陰氣。又云:社者,神地之道,謂社神但言上公,失之矣。人亦謂雷曰雷公,天曰天公,豈上公也。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 稷
43、之神若是句龍、柱、棄,不得先五嶽而食。又引司徒五土名,又引大司樂五變而致介物及土示。土示,五土之緫神,卽謂社也。六樂於五地無原隰而有土祇,則土祇與原隰同用樂也。玉裁按:許訓社爲地主,此用今孝經説,而以地主也,从示土之云,先於左氏傳,則與異義从左氏説者不符,葢許君異義先成,説文晚定,往往有説文之説早同於鄭君之駁者。如社稷、昊天、聖人感天而生、三愙等皆是也。从示土。鍇土下本無聲字,韵會所引是也。地主爲社,故字从示土。 春秋傳曰:“ 共工之子句龍爲社神。 ” 左氏傳昭公廿九年:史墨曰: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爲后土,后土爲社。許旣从今孝經説矣,又引古左氏説者,此與心字云土藏也,象形,博士説以爲火藏一例,兼
44、存異説也。鄭駁異義,以爲社者,五土之神,能生萬物者,以古之有大功者配之。然則句龍配五土之神祭於社。周禮二十五家爲社,風俗通義曰:周禮説二十五家爲社,但爲田祖報求。許云周禮者,周禮説也。賈逵、杜預注左傳、高诱注呂覽、24薛瓚注五行志皆同。晏子春秋桓公以書社五百里封管仲,吕覽越以書社三百里封墨子,史記將以書社七百里封孔子皆謂二十五家爲里,里有社,故云書社若干里。鄭駁異義引州長職曰:以歲時祭祀州社,是二千五百家爲社也。祭法:大夫以下成羣立社,曰置社。注云:大夫以下,謂下至庶人也。大夫不得特立社,與民族居。百家以上則共立一社,今時里社是也。引郊特牲唯爲社事單出里。是鄭不用周禮説,與許異。各樹其土所宜木
45、。大司徒:設其社稷之壝而樹之田主,各以其野之所宜木,遂以名其社與其野。 所宜木,謂若松、柏、栗也。若以松爲社者,則名松社。五經異義:許君謹案:論語所云,謂社主也。鄭無駁,注周禮從許義。按莊周書之擽社,高祖所禱之枌榆社皆以木名社之遺。韓非子云:社木者,樹木而塗之,鼠穿其閒,堀穴託其中,熏之則恐焚木,灌之則恐塗阤,此可見樹木爲主之制。 社爲地主而尊天親也,二十五家得立之,故字不與祡禷爲伍。常者切。古音在五部。 ,古文社。各本從示,非古文也,今依夏氏竦古文四聲韵所引。從木者,各樹其土所宜木也。 注, ,古文。禓 yng p8 下注 解:道上祭。史游急就篇曰:謁禓塞。王伯厚曰:周禮注:衍祭,羨之道中,
46、如今祭殤。从示昜聲。與章切。十部。按郊特牲:鄉人禓,孔子朝服立於阼。即論語鄉人難,朝服而立於阼階也。禓或爲獻,或爲儺。凡云或爲者,必此彼音讀有相通之理。昜聲與獻儺音理遠隔,記當本是禓字。從示易聲,則與獻儺差近。徐仙民音禓爲儺,當由本是禓字,相傳讀儺也。25祲 jn注 解:精氣感祥。气氣古今字。周禮眡祲注:祲,陰陽氣相侵漸成祥者。魏志高堂隆傳:孔子曰:災者修類應行,精祲相感。从示,省聲。子林切。七部。 春秋傳曰:“見赤黑之祲。 ”是。左氏傳昭公十五年:梓愼知爲喪氛。禍 hu注 解:害也。禍、害雙聲。神不福也。从示咼聲。胡果切。十七部。 注旤, , , ,古文。祟 su注 解:神禍也。釋 應衆經音
47、義曰:謂鬼神作災禍也。从示出。按出亦聲。雖遂切。十五部。 ,籒文祟,从 省。瀆於鬼神則致祟,故从 省。yo注 解:地反物爲也。左氏傳:伯宗曰:天反時爲災,地反物爲妖,民反德爲亂,亂則妖災生。釋例曰:此傳地反物惟言妖耳。洪範五行傳則妖孽禍痾眚祥六者,以積漸爲義。按虫部云:衣服歌艸木之怪謂之,禽獸蟲蝗之怪謂之 。此葢統言皆謂之,析言則、 異也。 省作祅,經傳通作妖。从示芺聲。於喬切。二部。祘 sun注 解:明視筭之。从二示。示與視,筭與祘皆曡韵也。明視故从二示。逸周書曰:藝文志:周書七十一篇,周史記也。劉向曰:葢孔子所論百篇之餘,故許君謂之逸周書,亦以别於偁尚書之周書,免學者惑也。 “士分民之祘。
48、 ”今逸周書無此語,當在亾篇內。均分祘之也。 ”此釋逸26周書語。或曰:本典解均分以利之則民安,卽此句也。讀若筭。蘇貫切。十四部。禁 jn p9 上注 解:吉凶之忌也。禁忌雙聲。忌古亦讀如記也。曲禮曰:入竟而問禁。从示林聲。居蔭切。七部。禁當次祘之前。禫 dn注 解:除服祭也。士虞禮記曰:中月而禫。 中猶閒也。禫,祭名也,與大祥閒一月,自喪至此凡二十七月。禫之言澹,澹然平安意也。从示覃聲。徒感切。古音在七部。玉裁按:説文一書,三言讀若三年導服之導。考士虞禮注曰:古文禫或爲導。喪大記注曰:禪或皆作道。許君葢從古文,不錄今文禫字,且祘字重示,當居部末,如 聑聶驫猋皆居部末是也。祘字下出禫字,疑是後
49、人增益。鄭君从禫,許君从導,各有所受之也。 文六十三 重十三六十三,鍇本作六十五。禫下有禰 二字,云:禰,秋畋也,从示爾聲。 ,祝也,从示虘聲。卽犬部之 ,言部之詛也。用此知説文多爲淺人增竄,部末凡數多非原文。示部鉉六十三,鍇六十五,可證。又鉉新附有禰祧祆祚四字。禰訓親廟,泥米切,據五經文字序,若祧禰逍遥之類,説文漏略,今得之於字林。禰廟之字,許意葢欲以爾邇槩之。周禮故書祧作濯,鄭司農濯讀爲祧。或許君意在别裁,謂祧字不古,當從故書。祆則後人杜 ,祚則胙之俗也。然則今可用乎,曰祆於經無所用之,祚則用胙,祧則鄭時禮經固爾,吕忱已補入字林。禰字自今文堯典早有此字,何休云:父死稱考,入廟稱禰。舊説云雖入27廟而猶冣近於己,故从示爾。行之久遠,安可不用也。第一 三部三 sn注 解:数名。天地人之道也。陳煥曰:數者,易數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