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4 年成都中考物理试题百题冲刺训练1.如图所示,正方体合金块 A 的边长为 0.2m ,把它挂在以 O 为支点的轻质杠杆的 M 点处,在 A 的下方放置一个同种材料制成的边长为 0.1m 的立方体 B,物体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OM :ON=1:3一个重为 640N的人在杠杆的 N 点通过定滑轮用力 F1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 A 对 B 的压强为 1.4104Pa,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1.45104Pa;若人用力 F2=80N 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 B 对地面的压强为 p已知人单独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 压强为 1.6104Pa(g 取 10N/kg)求:(1)
2、力 F1的大小;(2)合金块的密度;(3)压强 p 的大小2.小刚同学的体重为 600 N,当他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水中的体积为 0.01m3 的重物 A 时(重物始终未出水面),他对地面的压强为 8.75103 Pa。已知每只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200 2cm。当他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空气中另一个重物 B 时,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90%。已知重物 A 重物 B 所受重力之比 GA:GB=5:9,若不 计绳重和摩擦,g=10N/Kg。求:(1)物体 A 的密度? (2)提升重物 A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 分)A第题图2图 24ABDCEOF3图 24 是液压汽车起重机提升重物
3、的示意 图。 A 是动滑轮, B 是定滑轮,C 是卷扬机, D 是油缸,E 是柱塞。卷扬机转动使钢丝绳带动动滑轮上升,同时提升重物。提升重物前,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 p11.810 7Pa,当提升重物甲匀速上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p22.17510 7Pa,当提升重物乙匀速上升时, 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 p32.310 7Pa。假设起重时柱塞沿竖直方向,提升重物 甲、乙柱塞 对吊臂的支撑力分 别为 N1 和N2,N1=3.6104N、N2=4.5104 N。吊臂、定滑轮、 钢丝绳的重以及轮与绳的摩擦不计。 (g 取10N/kg)求:(7 分)(1)被提升两物体的重力之比;(2)提升重物乙匀速上升
4、时,滑 轮组 AB 的机械效率;(3)如果匀速提升重物甲时卷扬机牵引力的功率为4.56kw,重物甲上升的速度为 0.4m/s,那么物甲的重力是多少?4如图 27 所示的装置中,物体 A 的质量为 100kg,其底面积为 5102 m2, B、E 是定滑轮,C、D 是相同的动滑轮;杠杆 MN 可绕 O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MON12小文受到的重力为 600N,他在 N 点施加竖 直向下的拉力 T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文对地面的压力为 F1,物体 A 受到的拉力 为 FA1,物体 A 对地面的压强 p1为 6103Pa;当小文在 N 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 T2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文
5、对地面的压力为 F2,物体 A 受到的拉力为 FA2,物体 A 对地面的压强 p2为 4103Pa。杠杆 MN 和绳的质量、轴处的摩擦均忽略不计。g 取 10N/kg。求:(1) 物体 A 受到的拉力 FA1; 2) 小文施加的拉力 T2;(3) 小文对地面的压力之比 F1F2图 273图 27A5.(海淀区)如图 23 所示,质量为 70kg 的工人站在岸边通 过一滑轮组打捞一块沉没在水池底部的石材,该滑轮组中动滑 轮质量为 5kg。当工人用 120N 的力拉滑轮组的绳端时,石材仍沉在水底不 动。工人 继续增大拉力将石材拉起,在整个提升过程中,石材始终 以 0.2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在石
6、材还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当石材完全露出水面之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在石材脱离水池底部至完全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为 29:21。绳重及滑 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石材的密度 石 =2.5103kg/m3,取 g=10N/kg,求:(1)与打捞前相比,当人用 120N 的力拉绳端时,水池底部对石材的支持力变化了多少;(2)1 与 2 的比值;(3)当石材完全露出水面以后,人拉绳子的功率。 6工人用滑轮组提升水中物体 A,如 图27所示。当物体 A完全在水面下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工人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 1,水平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N 1;
7、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为60%。当物体A完全打捞出水面后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工人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 2,水平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N 2。已知工人所受重力为500N ,N1N2=72;物体A所受重力为1000N。不计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以及水的阻力,g取10N/kg 。求:(1)动滑轮所受重力G 动 ;(2)物体 A的密度 A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 ; (4) 当物体 A 完全在水面下时,以 0.1m/s 的速度被匀速提升时,图 234滑轮组做功的功率 P1。(请画出相关受力分析图)7.质量为 80kg 的工人利用滑轮组按如图 23 所示的方式把货物和人运到高
8、处。第一次运送时,放入货箱的货物质量为 140kg,工人用力 F1 匀速拉绳, 货箱以 0.1m/s 的速度匀速上升,货箱对工人的支持力为 N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 ;第二次运送时,放入货箱的货物质量为 120 kg,工人用力 F2 匀速拉绳的功率为 P2 ,货箱以 0.2m/s 的速度匀速上升,货箱对工人的支持力为 N2 。N1 与 N2 之比为 4:5(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g 取 10N/kg)求:(1( 货箱和动滑轮的总质量 m(2( 功率 P2(3( 机械效率 1(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8如图28所示装置,重为G M=100N的物体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两侧用水平细线拴住,左侧
9、水平细线通过定滑轮悬挂重为G A=80N的物体A, A浸没在一个足够大的盛水容器中,右侧通过滑轮组拉着重为G B=150N的物体B,恰好使物体M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运动(物体A未露出水面);撤去盛水容器,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 1拉物体A,使物体B匀速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 ;当把盛水容器放在右侧使物体B 浸没在水中,此时在再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 2拉物体A,使物体B在5s内匀速上升 10cm(物体B 未露出水面)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已知物体A、B和水的密度之比为 AB水 =251,两次拉力之比为F 1F2=32。若不计绳重、滑轮组装置的摩擦及物体A、B在水中的阻力,g取10N/
10、kg。求:(1)物体B所受浮力;(2) 1与 2的比值;(3)物体B没有露出水面 时,拉力 F2的功率P 2 。图 23图 28BAM 59图 25 的装置主要由长木板甲、物块乙和丙、定滑轮 S 和动滑轮 P、水箱 K、配重 C 和 D 及杠杆 AB 组成。 C、D 分别与支架固连在 AB 两端,支架与 AB 垂直,AB 可绕支点 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C 通过细绳与 P 相连,绕在 P 上的绳子的一端通 过固定在墙上的 S 连接到乙上,乙的另一端用绳子通过固定在桌面上的定滑轮与丙连接,乙置于甲上,甲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已知 C 重 100N,D 重 10N,丙重 20N,OA:OB=1:2
11、,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杠杆始终保持水平位置平衡。若在 D 上施加竖直向下 的压力,同时在甲的左端施加水平向左02NF的拉力 F,甲恰好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乙相 对桌面恰好静止;若撤去拉力 F 改为在甲的右端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 时,甲恰好在桌面上向右匀速直线运动,要继续保持乙相对桌面静止,则此时在 D 上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为 ;若移动 K,将丙浸没水中,在拉力 作用下,1 甲仍向右匀速直线运动且乙相对桌面静止, 则此时在 D 上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为 。已知2F, 。杠杆、支架和不可伸缩细绳的质量、滑轮与轴的摩擦、杠3210kg/m丙 12:3:4F杆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g 取 10N/kg。求:
12、(1)丙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 ;浮(2)拉力 F。610. 图 21 是一个建筑工地提升物体的装置示意图,其中 AB 是一个以 O 为支点的杠杆,且 AO:OB=3:4,D 是一个系在杠杆 B 端的配重物体,重为 2580N。人可以通过固定在杠杆 A 端的滑轮组提升物体。有一质量为 60kg 的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p0=1.2104Pa。他利用该装置匀速提升一块木材时,配重物体 D 受到的支持力为 N1,工人对地面的压强 p1=0.8104Pa;他利用该装置匀速提升一块钢材时,配重物体 D 受到的支持力为 N2,工人向下的拉力为 F2;已知 N1: N2=7:6,提升木材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90%,每个滑 轮质量都相等,绳重及滑轮与轴的摩擦不 计,不 计杆的重力,g 取10N/kg。求:(1)工人提升木材时向下的拉力 F1;(2)工人提升钢材以 0.3m/s 的速度匀速上升需要的功率。ABO图 21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