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致蒋经国先生信学习目标:1.了解一些生僻字的用法,并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2.了解书信的有关知识,明白作者如何通过这种题材来表达情意。3.通过分析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课 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 导入:现在人与人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多,打电话、网络等便捷的交流方式被人们广泛的运用,而写信这种传统的交流方式已经被人们淡忘。其实,写信是一种优越的交流方式,因为它能更有条理地表达人的想法,更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书信体的文章进行了解和学习。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廖承志的致蒋经国先生信 。二出示课题三. 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生僻字的用法,并能正确、灵
2、活地加以运用2.了解书信的有关知识,明白作者如何通过这种题材来表达情意。3.通过分析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四. 自学指导一1.初读课文扫除生字、了解新词。2.借助资料书了解作者3.读通课文、了解大意五. 关于作者:由学生介绍(因为此作者不作重点)六. 掌握下列生字词1. 给下列字注音:晤 袍 祺 摄2.掌握下列词语的音、形、义咫尺 珍摄 期期 悖谬 苟同 党私 同捐前嫌难辞其咎 巧言令色 经纬万端 毋庸赘言时不我与 未雨绸缪 七. 整体感知自学指导二再读课文:1.了解这封书信的内容在这封书信里作者真挚恳切地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做出贡献。2.找出你认为感情真挚的句子,说说这
3、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略)自学指导三本文作为一封书信大致写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明确 本文作为一封书信大致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开头和结尾情词恳切地叙述了自己与蒋经国的友谊和交往,表达了思念和渴望重逢的愿望;二是在中间部分真挚恳切地你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贡献,并委婉而中肯地反驳了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八. 当堂训练1.熟读课文2.识记本课词义并用“推心置腹” “同捐前嫌”造句第二课时一. 复习旧知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咫尺 珍摄 逾越 悖谬 苟同 绸缪 泯灭 赘言盍不 东隅 把晤 毋容赘言2. 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咫尺 悖谬 苟同 难辞其咎 巧言令色 时不我与未雨绸缪
4、经纬万端二.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首先指名读或齐读课文 然后小组讨论:1. 这封信意在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贡献。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劝说的?他反驳了哪些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明确:从三个方面对蒋经国进行了劝说:首先从民族利益的角度进行劝说;其次从历史责任的角度进行劝说;最后从蒋经国个人抱负的角度进行劝说。作者反驳了“三不” 、 “罪人” 、 “吃亏” 、 “上当” 、 “屈事” 、 “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等谬论。2. 作者是怎样实现劝说与批驳的统一的?信中一方面申明大义,晓之以理;一方面对蒋经国不利于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进行了反驳。信中针对蒋经国所言的“三不” ,即“不接触,不谈判
5、,不妥协”作了全面驳斥。还分别驳斥了蒋经国所说的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则是“罪人” “投降 ”“屈事” “吃亏” “上当” “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等错误言论。三. 总结归纳(13)1.此信在反驳蒋经国错误言论时,做到了批评中肯,说理透彻,语气委婉,措词适当,鼓励热情,既坚持了原则,又有利于对方接受。信的开头、结尾畅叙阔别情思、通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信由私交入手,不计个人恩怨,表现了对受信人的深切关怀。不仅其身体健康,更主要的是关怀其政治前途。信中规劝之言,情真意切。如“局促东隅,终非久计” , “世交情深,于公于私,理当进言” , “千秋功罪,系于一念间”等等,出自肺腑之言。发人深省。眷眷之情
6、,溢于言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2.书信写作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一般书信的写作态度要诚恳亲切,用语要恰当,感情要真挚。如有批评规劝之意,则批评要中肯,用语要委婉四. 当堂训练(一) 、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1. 局促东隅,终非久计居于东南狭小的地方,终究不是长久之计2. 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如果你犹豫不决,或者推脱到将来,不仅徒然地增添困难烦扰,而且你也难以推脱罪责。3. 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时光不会停留,人生苦短,时间拖长了,事情就会发生各种不利的变化,时间不等人,必须抓紧时间。4. 遥望南天, ,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复音。遥望南方的天空,不禁心驰神往,短信写不完我想说的话。希望各位多加保重,我在大陆专诚等候回音。五.课外作业1.给_的信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内容要充实,言辞恳切;如有 劝勉、批评语言要委婉。不少于 500 字。2.完成基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