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加试再提升,1物质分类世界上的物质种类繁多,变化复杂,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有助于研究各类物质的性质和相互转化的条件和规律。,一、物质分类在研究物质的转化和性质中的作用,2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氧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酸根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C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D酸中一定不含金属元素解析 A项,含氧酸及其盐不是氧化物;C项,铵盐不含金属元素;D项,高锰酸(HMnO4)含有金属元素。答案 B,【训练1】 从盐酸、硫酸、石灰水、烧碱、氢氧化钡、纯碱、硝酸钠、氯化钡(均为溶液)8种物质中选出4种,使得下图中各线条相连的
2、物质均能反应生成难溶物。选出这4种物质并写出(2)、(3)的化学方程式。,(1)化学式:_,_,_,_。(2)写出(2)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3)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 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气体、沉淀和水三者之一,反应物除酸能与一些不溶性物质反应外,其余一般均要求可溶。题目要求反应时均有难溶物生成,在题给的2种酸、3种碱、3种盐这8种物质的溶液中,酸的种类最少,应从酸突破,而后逐一尝试,不难发现硫酸与Ba(OH)2、BaCl2反应,生成物中均有沉淀出现,进而推得Ba(OH)2、BaCl2与Na2CO3反应均有沉淀生成。 答案 (1)Ba(OH)2 H2SO4 BaCl2
3、Na2CO3 (2)Ba(OH)2Na2CO3=BaCO32NaOH (3)H2SO4BaCl2=BaSO42HCl,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量(如质量、体积)与微观量(如粒子数目)的桥梁和纽带,是计算的核心。,二、“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核心作用,【例2】 (1)某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其摩尔质量为M gmol1,该气体的质量为m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L;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gL1;该气体所含的原子总数为_个。(2)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3)标准状况下,1.6 g某气态氧化物RO2的体积为0.56
4、 L。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_。,(4)在标准状况下,a.6.72 L CH4气体 b3.011023个HCl分子 c13.6 g H2S气体 d0.2 mol NH3,下列有关这四种气体的物理量最大的是(用上述符号表示): 物质的量_,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质量_,所含的氢原子数_,电子数_。,cn(H2S)13.6 g34 gmol10.4 mol V(H2S)0.4 mol22.4 Lmol18.96 L n(H)0.4 mol20.8 mol n(e)0.4 mol187.2 mol dV(NH3)0.2 mol22.4 Lmol14.48 L m(NH3)0.2 mol17 gmol13.
5、4 g n(H)0.2 mol30.6 mol n(e)0.2 mol102 mol 答案 (1)0.5NA 1.5NA 5NA (2)0.25 mol 8 g (3)0.5 molL1 (4)b b b a 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考试的“热点”问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定律这些概念的辨析与应用,以及与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之间的关系,较好地考查了思维的严密性。 这类试题中陷阱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的聚集状态 如水在标准状况下呈非气态。,三、阿伏加德罗常数正误判断中的常见陷阱,(2)气体摩尔体积
6、适用条件 22.4 Lmol1指在标准状况下(0 、101 kPa)的气体摩尔体积。若题中出现物质的体积,需考虑所给物质的状态是否为气态,条件是否为标准状况。 (3)某些物质分子中的原子或离子个数问题:如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Na2O2、O3等。 (4)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问题:如D2O、T2O等。 (5)特别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考虑电离、反应等。,【例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压下,22.4 L H2O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B在标准状况下,22.4 L Cl2和HCl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2NAC常温常压下,4.4 g CO2 与N2O混合气
7、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3NADNA个CO分子和0.5 mol CH4的质量比为74,【训练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B0.2 mol H2和0.8 mol CO2组成的混合物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C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必定是22.4 LD22.4 L CO2和18 g H2O所含的分子数相等,解析 没有指明标准状况,A项错误;气体摩尔体积适用于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物气体,只要符合物质的量为1 mol,且为标准状况下,体积就约为22.4 L,B项正确;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必定是22.4 L,C项错
8、误;18 g H2O的物质的量是1 mol,但22.4 L CO2不一定是1 mol,因为其条件不确定,D项错误。 答案 B,1分离与提纯的区别(1)物质的分离是指利用物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差异,将混合物中各组分一一分开,获得几种纯净物的实验操作过程。(2)物质的提纯是指利用物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差异,除去物质中混有的杂质,得到纯净物的实验操作过程,又叫物质的净化或除杂。,四、物质的分离与提纯,2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例4】 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解析 A是蒸馏装置,用于互溶而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B为蒸发装置,用于从水溶液中获取固体溶质;C为过滤装置,用于固体和液体的分离;D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的移液操作,不属于分离物质的操作。 答案 D,五、物质的检验,【例5】 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 ),解析 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都不能与BaCl2和K2SO3两种溶液反应,因此无法鉴别两者,因此D不能鉴别。答案 D,